【必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试卷附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美国内战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最大障碍”是
A.种植园奴隶制B.英国的殖民统治
C.国王的专制统治D.农奴制
2.发生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涉及地区广,卷入人口多,斗争时间长,沉重打击了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统治的是:()
A.美国独立战争B.印度民族大起义C.拉丁美洲独立运动D.俄国1861年改革3.《日本的战争赔偿责任》一文中写道: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赔偿日本白银2亿两,这笔巨额赔款相当于当时日本四年的国家预算额。
日本把这笔巨款的84.7%用于军事,其他部分用于皇室费用及教育基金等。
以下对这则材料的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日本利用这笔赔款,开始向欧美国家学习
B.日本利用这笔赔款,建立了一支效忠天皇的军队
C.这笔赔款为日本扩充海陆军军备提供了大量资金
D.这笔赔款为日本对中国进行经济扩张奠定了基础
4.有人说:“面对西方列强的咄咄逼人,天皇挥动鞭子,给日本这辆旧马车加速,让它冲上近代化的高速路”。
下面哪些措施加速了“这辆旧马车”的前行
①向西方学习,殖产兴业,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②模仿西方国家,实行征兵制,建立常备军
③提倡“文明开化”,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
④允许农民通过赎买的方式,获得一块“份地”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5.《新全球史》中记载日本的新统治者致力于日本转型,以获得外国势力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平等地位.政府的首要目标是强化中央集权,实现其首要目标,采取的措施
A.废藩置县
B.殖产兴业
C.对外扩张
D.发展教育
6.19世纪中期,在德克萨斯州,两个陌生人只有以枪相对,他们的见面礼是一个老问题——“拥护奴隶制还是反对奴隶制”,跟在答话的后面往往是开枪。
这说明
A.当时社会的焦点问题是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B.美国社会不稳定
C.奴隶制成为美国人向往的制度
D.种族歧视问题严重
7.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为顺应时代潮流,世界上许多国家不约而同地进行了改革或革命。
某班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并得出结论,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
A.史实:俄国废除农奴制结论:彻底消除了封建残余
B.史实:中国洋务运动结论: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C.史实:日本明治维新结论:是一次资产阶级改革
D.史实:美国南北战争结论:实现了美国的独立
8.下图是1947年美国人画的一幅漫画。
“?”处对应的正确选项是()
A.杜鲁门主义B.马歇尔计划
C.两极格局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9.1972年,日本外相大平正芳说:“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1983年,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宣称:“要在世界政治中加强日本的发言权,不仅增加日本作为经济大国的力量,而且要增加日本作为政治大国的分量。
”材料不能反映的是()A.日本寻求摆脱美国控制 B.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C.日本已经是经济大国 D.日美关系彻底破裂
10.他的改革让俄国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这位改革的沙皇是
A.彼得一世B.亚历山大二世C.路易十六D.查理一世
11.英国史学家威尔斯认为:以前,日本在世界历史上是微不足道的。
但由于□□□□日本却“以惊人的精力和智慧把他们的文化和组织结构提高到欧洲列强的水平。
在人类全部历史中,从来没有一个民族像日本当年那样阔步前进”。
“□□□□”中应填写
A.幕府统治B.倒幕运动C.明治维新D.侵华战争
1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现在,日本又以‘东方道德,西方技艺’为口号,向西方借用了它所盼望的东西。
”为此,日本进行了哪次著名改革?
A.大化改新
B.彼得一世改革
C.1861年改革
D.明治维新
13.日本明治维新后,在社会上出现了兴建洋房洋楼的热潮,这源于()
A.大力加强中央集权,废藩置县
B.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
C.置产兴业,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D.提倡文明开化
14.根据1877—1878年的统计,在俄国49省的9150万俄亩私人土地中,有7300万俄亩以上的土地是属于贵族的。
改革没有彻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相反,农民的土地被地主割去了五分之一以上,致使农民不得不以高价租种地主土地。
由此可见()
A.彼得一世改革的不彻底性B.改革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C.农奴制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D.农民没有获得任何好处
15.19世纪中后期,在日本出现了“公历取代了农历……天皇带头吃起了牛肉,官员们穿上了燕尾服;理发馆的生意开始忙碌起来,男人们剪掉发辫,修剪成西式短发”等现象。
这些现象的出现是由于明治政府
A.提倡“文明开化”
B.建立新式军队
C.号召“殖产兴业”
D.废藩置县
16.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旧制度所显示的破产导致旧制度的变革。
第一个变革是解放农奴……”与“解放农奴”相关的重大事件是
A.日本明治维新B.美国南北战争
C.俄国1861年改革D.俄国二月革命
17.从“玻利瓦尔横扫南美大陆上的西班牙军队、章西女王领导印度民族大起义、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等历史事件中可归纳出的学习主题是
A.殖民地人民的抗争B.殖民者的侵略与扩张
C.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D.资产阶级革命席卷全球
18.模仿和创新相结合是日本民族的一大特色,主要体现为“汉化”和“欧化”。
其中,“欧化”主要指
A.百日维新B.大化改新C.农奴制改革D.明治维新
19.亨利・基辛格在《世界秩序》中写道:1859年后,英国决定把印度作为大英帝国的一个行政单位来管理,这在实现印度统一上发挥了重大作用。
英国唤醒了印度作为遭受外国统治的单一实体的意识,激起了人们的信念。
他们相信,要想打败外来统治,就必须团结为一个国家。
材料旨在表述印度民族大起义的()
A.背景B.经过C.结局D.影响
20.美国内战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是
A.南北分裂
B.殖民统治
C.奴隶制
D.经济危机
21.下面内容主要用来研究()
★第一,南北双方的物质基础、人力资源与交通条件
★第二,南北生产技术与武器装备
★第三,联邦与邦联总统的能力与性格
★第四,南北主将的战略素养与指挥技巧
★第五,南北部队的士气与士兵军纪
A.美图内战爆发的原因B.美国内战北方的力量强于南方
C.决定美国内战胜负的因素D.美国内战的影响
22.“这些曾经在乡村拥有一望无际的大片土地的所有者,一旦沦为居住泥棚、仅有几只瓦锅的佃户,其对英国殖民者的恐惧、不满和仇恨再也无法控,因而一些爱国封建王公成了大起义的领导者”材料描述的是
A.美国独立战争
B.拉美独立运动
C.印度民族大起义
D.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23.历史叙述有史实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
其中,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
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美国南北战争是一场维护国家统一的战争
B.1860年,共和党候选人林肯当选为美国第16任总统
C.林肯政府先后颁布了《宅地法》和《解放照人奴隶宣言》
D.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维护奴隶制的狂热分子刺杀了林肯总统
24.20世纪初,日本人吃西餐,听西洋音乐,随处可见穿西服的男子。
这样的场景最早与下列哪项除旧布新的措施有直接关系?
A.废藩置县
B.文明开化
C.实行征兵制
D.殖产兴业
25.经历了这次改革的俄罗斯,“开始告别东方,走向西方;告别中古,走向近代;告别愚昧与落后,迈进现代化的门槛。
”“这次改革”的领导者是
A.玻利瓦尔B.彼得一世C.亚历山大二世D.明治天皇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美国内战实质上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经过这次战争,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消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A正确;美国独立战争清除的障碍是英国殖民统治,排除B;美国历史上没有国王的专制统治,排除C;1861年俄国改革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农奴制,排除D。
故选A。
解析:C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美地区社会矛盾尖锐,各种不满力量结合起来,受法国大革命的影响,1810年以后,整个拉美地区民族独立运动蓬勃兴起,沉重打击了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统治,故C符合题意;AB是反对英国殖民统治,D是废除国内农奴制的改革,ABD表述错误,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C。
【点睛】
本题考查拉丁美洲独立运动,考查学生识记能力。
3.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材料中突出强调了日本将这笔巨款的84.7%用于军事,其目的是扩充海陆军,为其进一步的侵略扩张做准备。
早在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就开始向欧美国家学习,建立起一支效忠天皇的军队,并不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后。
材料中也没有提到日本对中国进行经济扩张。
故选C。
4.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向西方学习,殖产兴业,鼓励发展近代工业、模仿西方国家,实行征兵制,建立常备军、提倡“文明开化”,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A正确;允许农民通过赎买的方式,获得一块“份地”属于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措施,故含有④的BCD排除。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学生辨识能力,考查日本明治维新。
5.A
解析:A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68年,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改革,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行废藩置县的措施,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6.A
解析:A
【分析】
【详解】
题干材料说明了美国南北双方矛盾的焦点问题是奴隶制的存废,故选A。
7.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日本的明治维新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通过此次改革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
故C项正确;俄国农奴制改革后保留了封建残余,排除A;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中国近代史开端是鸦片战争,排除B;美国南北战争实现了国家的统一,不是实现了美国的独立,排除D。
故选C。
8.B
解析: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马歇尔计划。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漫画揭示的是1947年美国实施的帮助西欧恢复经济进而控制西欧的马歇尔计划;A项杜鲁门主义是美国杜鲁门总统1947年提出的帮助希腊、土耳其恢复经济,稳固资产阶级统治,遏制共产主义的政策,标志着冷战的开始,与漫画不符;C项两极格局形成于1955年,与漫画创作时间不符;D项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于1949年,与漫画创作时间不符。
故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欧洲的联合
9.D
解析: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二战后日本的发展。
A项根据题干材料“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可知日本寻求摆脱美国控制;B项题干材料“要增加日本作为政治大国的分量”可知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C项题干材料“增加日本作为经济大国的力量”可知日本已经是经济大国;D项“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不能说明日美关系彻底破裂。
故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日本的崛起
10.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农奴制盛行,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
农业和手工工场里主要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
18世纪初,沙皇彼得一世决心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他发出向西方学习的号召,颁布一系列法令,全面推
行改革。
彼得一世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经济军事实力增强,成为欧洲军事强国,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所以A项符合题意;B项与俄国1861年改革有关,排除;C项是法国的国王,排除;D项是英国的国王,排除。
故选A。
11.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题干的“以惊人的精力和智慧把他们的文化和组织结构提高到欧洲列强的水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学习欧美的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
故C符合题意;倒幕运动推翻了幕府统治,排除AB;侵华战争与题干的“提高到欧洲列强的水平”不符,排除D。
故选C。
12.D
解析:D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现在,日本又以‘东方道德,西方技艺’为口号,向西方借用了它所盼望的东西。
”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日本明治维新。
19世纪中期,美国入侵日本,日本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为了变法图强、富国强兵,1868年日本开始明治维新,倡导向西方学习,从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生活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故D符合题意;大化改新是日本仿效中国的隋唐进行的改革,故A不合题意;彼得一世改革、1861年改革属于俄国的改革,故BC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D。
13.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日本明治维新发生在1868年,其中的改革措施:向欧美学习,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
提倡文明开化,使19世纪末日本人以穿西装、打领带、吃西餐、兴建洋房为时尚。
故D项符合题意,ABC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故本题应选D。
14.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材料内容“有7300万俄亩以上的土地是属于贵族的”“改革没有彻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农民的土地被地主割去了五分之一以上,致使农民不得不以高价租种地主土地。
”可知,俄国的农奴制改革不彻底,只是废除了农奴制,但是仍然维护了大地主的利益,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选项C符合题意;材料描述的是农奴制改革后的状况,不是
彼得一世的改革,排除A;B项材料内容没有涉及;D项表述错误。
故选C。
15.A
解析:A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公历取代了农历……天皇带头吃起了牛肉,官员们穿上了燕尾服;理发馆的生意开始忙碌起来,男人们剪掉发辫,修剪成西式短发”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日本西化的现象。
1868年进行的明治维新提倡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学习西方的社会习俗,改变日本原有的服饰传统,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故A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建立新式军队、号召“殖产兴业”、废藩置县,故BCD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A.
16.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材料“旧制度所显示的破产导致旧制度的变革。
第一个变革是解放农奴……”结合所学知识,俄国l861年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和资金,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俄国历史重大的转折点,C正确;日本明治维新和美国南北战争没有经历农奴制,排除AB;俄国十月革命推翻了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排除D。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识记能力。
掌握俄国1861改革知识点的基础上解答此题。
17.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拉丁美洲的玻利瓦尔率领起义军,由北向南,横扫南美大陆上的西班牙军队。
1858年,印度的章西女王拿起武器,率领军民同英国军队展开了英勇斗争,太平军抗击以美国华尔为首的洋枪队。
这些历史事件都属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A正确;BCD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选A。
18.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1868年,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史称“民治维新”,D正确;百日维新是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的改良运动,排除A;大化改新是仿效中国唐朝典章制度进行改革,属于“汉化”,排除B;农奴制改革属于俄
国改革,排除C。
故选D。
19.D
解析:D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英国唤醒了印度作为遭受外国统治的单一实体的意识,激起了人们的信念。
他们相信,要想打败外来统治,就必须团结为一个国家”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影响,必须团结起来,故D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印度民族大起义的背景、经过、结局,故ABC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D。
20.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9世纪60年代初,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障碍是南方黑人奴隶制的存在,使北方资本主义发展缺乏自由劳动力、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市场。
1861---1865年林肯领导美国内战取得胜利,解放了黑人奴隶,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故C符合题意;南北分裂、殖民统治、经济危机与题干无关,故ABD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C。
21.C
解析:C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图内战爆发的原因是南方的奴隶制种植园经济阻碍了北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题目材料内容并没有涉及到相关信息,A项错误;题干材料只是对比分析了美国南北双方的综合实力问题,并没有明确表明美国内战北方的力量强于南方,B项不符合题意;根据题干材料“南北双方的物质基础、人力资源与交通条件,南北生产技术与武器装备,南北主将的战略素养与指挥技巧”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目材料主要研究的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决定美国内战胜负的因素,C项符合题意;题干材料只是对比分析了美国南北双方的综合实力问题,并没有涉及美国内战的影响,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22.C
解析:C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这些曾经在乡村拥有一望无际的大片土地的所有者,一旦沦为居住泥棚、仅有几只瓦锅的佃户,其对英国殖民者的恐惧、不满和仇恨再也无法控,因而一些爱国封建王公成了大起义的领导者”可知,此内容描述的是印度民族大起义。
英国殖民侵略者在印度不但掠夺财富,还大肆欺压民众,引起了印度全社会的不满和反抗。
1857---1859年印度爆发全民族的反英大起义。
1858年英军进攻章西,章西女王率领起义军英勇奋战,故C 符合题意;美国独立战争、拉美独立运动、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与题干无关,故ABD不合题
意。
故此题选C。
23.A
解析:A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
美国南北战争是一场维护国家统一的战争属于历史评价,故A符合题意;1860年,共和党候选人林肯当选为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政府先后颁布了《宅地法》和《解放照人奴隶宣言》、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维护奴隶制的狂热分子刺杀了林肯总统属于史实陈述,故BCD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A。
24.B
解析:B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初,日本人吃西餐,听西洋音乐,随处可见穿西服的男子。
这是明治维新文明开化的结果。
1868年明治政府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主要内容有: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区分明治维新各方面的内容分别是什么。
25.B
解析:B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俄罗斯”“开始告别东方,走向西方;告别中古,走向近代;告别愚昧与落后,迈进现代化的门槛。
”和所学知识,18世纪时,沙皇彼得一世决心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他发出向西方学习的号召,颁布一系列法令,全面推行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故B符合题意;玻利瓦尔是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领导者,故A不符合题意;亚历山大二世是彼得一世之后的俄国沙皇,实行农奴制改革,使得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故C不符合题意;明治天皇推行明治维新,使得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理解彼得一世改革具有近代化意义,它反映了时代的要求,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