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_word版有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山一中高二年级2020年3月份考试
语文试卷
命题人:李娜梁静茹审核人:吴国梁
说明:
1.本次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150分。
2.将单选题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笔答题用黑色签字笔(中性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区间内,不能超出答题区间。
3.答题卡均填涂本次考试的考号,不要误填学号。
卷Ⅰ(阅读题共64分)
一.现代文阅读(共6小题,计23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孔府档案是围绕孔子直系后裔历代衍圣公的活动所形成的文书档案,也是我国现存数量最多、收藏最完整、内容最丰富、涵盖时间最长的私家档案文献。
因档案中保存了衍圣公与明清以来中央和地方机构之间事务往来的大量文书资料,使其又兼具官方档案的性质。
孔府档案表明,居住在孔府的衍圣公凭借大宗主的地位,在家族中建立了严密的宗族组织和管理机构,并通过修宗谱、订族规等方式统管全国各地的孔氏族人,孔氏家族宗族体系之完整、宗法制度之完善、祖训族规之完备,是其他宗族很难比拟的。
孔子世家谱汇集了分散在全国80余处支派的谱系衍变信息和流寓朝鲜半岛的孔氏族人的世系信息,其对于考察孔氏宗族繁衍,迁移、发展和影响等,具有重大参考价值。
崇儒尊孔是历代统治者巩固和强化统治秩序的手段,孔子直系后裔也因之被扶植成为拥有部分政治和经济特权的世袭贵族。
朝廷与孔氏贵族之间有着相互依存的共同利益,这在孔府档案中都有较深刻的反映。
明清帝王或亲赴辟雍诣学观礼,或临幸阙里释奠孔子,或遣子派官致祭庙林;对孔子后裔或优免差徭,或置官封爵,或赐土赐民。
这固然表明国家对孔子学说的尊崇和对孔子后裔的优待,但也是出于强化国家思想的需要。
孔府是中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贵族地主庄园,保存了成序列的土地文书,包括不下10万件的各种土地执照、纳税和过割凭证等。
这些文献信息,为研究明清以来的地权分配和转移、土地买卖和经营、租佃制度及其变迁,以及农业耕作制度等经济史问题提供了翔实而可靠的材料,对探索中国古代基层社会实态和演变轨迹具有重要价值。
孔府司房日用账簿、日收支款项账簿等,也为探究明清及民国时期基层社会的商业贸易网络、物价和生活水平及其变迁等,提供了全面而原始的记录。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今天,孔府档案的价值也日渐凸显,它不仅保留了作为道德规范存在的族规家训,还记载了族人弘扬孝道、敦睦宗族、彰显忠义的言行事迹,其中可资弘扬家风、传承家训、承继家史的资料,无疑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思想宝库。
“诗礼为本”是孔氏家风家教的基本精神。
从孔子对孔鲤“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的庭训,到明太祖对孔克坚“多读书”“不读书是不守你祖宗法度”的劝勉,到嘉庆对孔庆溶“好生读书”“祭祀要虔诚行礼”的嘱托,再到各地孔氏族规家训中有关“励读书、崇学校、贵教子”的规定,无不说明诗礼传家的理念已内化为孔门世代相传的家风,对于今天弘扬传统文化和优秀道德具有借鉴和启示意义。
(节选自《光明日报》姜修宪《孔府档案的历史文化价值》,2020年11月26日11版)1.下列关于“孔府档案”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孔府档案是国内现存数量最多、收藏最完整、内容最丰富、涵盖时间最长的重要文书档案文献。
B.孔府档案大量保存了衍圣公与明清以来官方机构之间事务往来的文书资料,所以具有官方档案的性质。
C.孔府档案中记录的国家尊崇孔子学说和优待孔子后裔的相关内容,与历代统治者崇儒尊孔密切相关。
D.孔府档案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思想宝库,对于今天弘扬传统文化和优秀道德具有借鉴和启示意义。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衍圣公凭其地位在家族中在家族中建立了的宗族组织和管理机构,并通过修宗谱、订族规等方式严密统管全国各地的孔氏族人。
B.为了强化国家思想统治,明清时代的帝王们或亲赴辟雍诣学观礼,或临幸阙里释奠孔子,或遣子派官致祭庙林。
C.那些保存在孔府档案中成序列的土地文书,为研究明清以来农业耕作制度等经济史问题提供了翔实而可靠的材料。
D.孔氏族规家训中有关“励读书、崇学校、贵教子”的规定,对于弘扬传统文化和优秀道德仍具有借鉴和启示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孔子世家谱能够窥见孔氏家族的变化和影响,因此,孔府档案在考察宗族历史变迁方面有其自身的参考价值。
B.当孔子直系后裔被扶植为拥有部分政治经济特权的世袭贵族,朝廷与孔氏贵族之间才有相互依存的共同利益。
C.要探究民国时期基层社会的物价和生活水平等,可以参考孔府档案中全面而原始的孔府司房日用账簿等的记录。
D.从孔府档案中记录的明太祖与孔克鉴以及嘉庆与孔庆溶的对话,也可以看出明清时孔府与朝廷之间有着往来。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马兰花
李德霞
大清早,马兰花从蔬菜批发市场接了满满一车菜回来。
车子还没扎稳,邻摊卖水果的三孬就凑过来说:“兰花姐,卖咸菜的麻婶出事了。
”
马兰花一惊:“出啥事啦?”
三孬说:“前天晚上,麻婶收摊回家后,突发脑溢血,幸亏被邻居发现,送到医院里,听说现在还在抢救呢。
”
马兰花想起来了,难怪昨天就没看见麻婶摆摊卖咸菜。
三孬又说:“前天上午麻婶接咸菜钱不够,不是借了你六百块钱吗?听说麻婶的女儿从上海赶过来了,你最好还是抽空跟她说说去。
”
整整一个上午,马兰花都提不起精神来,不时地瞅着菜摊旁边的那块空地发呆。
以前,麻婶就在那里摆摊卖咸菜,不忙的时候,就和马兰花说说话,聊聊天,有时买菜的人多,马兰花忙不过来,不用招呼,麻婶就会主动过来帮个忙……
中午,跑出租车的男人进了菜摊。
马兰花就把麻婶的事跟她男人说了。
男人说:“我开车陪你去趟医院吧。
一来看看麻婶,二来把麻婶借钱的事跟她女儿说说,免得日后有麻烦。
”
马兰花就从三孬的水果摊上买了一大兜水果,坐着男人的车去了医院。
麻婶已转入重症监护室,还没有脱离生命危险。
门口的长椅上,麻婶的女儿哭得眼泪一把,鼻涕一把。
马兰花安慰了一番,放下水果就出了医院。
男人撵上来,不满地对马兰花说:“我碰你好几次,你咋不提麻婶借钱的事?”
马兰花说:“你也不看看,那是提钱的时候吗?”
男人急了:“你现在不提,万一麻婶救不过来,你找谁要去?”
马兰花火了:“你咋尽往坏处想啊?你就肯定麻婶救不过来?你就肯定人家会赖咱那六百块钱?啥人啊!”
男人铁青了脸,怒气冲冲地上了车。
一路上,男人把车开得飞快。
第三天,有消息传来,麻婶没能救过来,昨天她女儿火化了麻婶,带着骨灰连夜飞回了上海。
男人知道后,特意赶过来,冲着马兰花吼:“钱呢?麻婶的女儿还你了吗?老子就没见过你这么傻的女
人!”
男人离开时,一脚踢翻一只菜篓子,红艳艳的西红柿滚了一地。
马兰花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
从此,男人耿耿于怀,有事没事就把六百块钱的事挂在嘴边。
马兰花只当没听见。
一天,正吃着饭,男人又拿六百块钱说事了。
男人说:“咱都进城好几年了,住的房子还是租来的,你倒好,拿六百块钱打了水漂儿。
”
马兰花终于憋不住了,眼里含着泪说:“你有完没完?不就六百块钱吗?是个命!就当麻婶是我干妈,我孝敬了干妈,成了吧?”
男人一撂碗,拂袖而去,把屋门摔得山响。
日子水一样流淌。
转跟,一个月过去。
这天,马兰花卖完菜回到家。
一进门,就看见男人系着围裙,做了香喷喷的一桌饭菜,马兰花呆了,诧异地说:“日头从西边出来啦?”
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嘴快,说:“妈妈,是有位阿姨给你寄来了钱和信,爸爸高兴,说是要犒劳你的。
”
马兰花看着男人说:“到底咋回事?”
男人挠挠头,嘿嘿一笑:“是麻婶的女儿从上海寄来的。
”
“信里都说了些啥?”
男人从抽屉里取出一张汇款单和一封信,说:“你自己看嘛。
”
马兰花接过信,就着灯光看起来。
信中写道:“兰花姐,实在是对不起了。
母亲去世后,我没来得及整理她的东西,就大包小包地运回上海了。
前几天清理母亲的遗物时,我意外地发现了一个小本本,上面记着她借你六百块钱的事,还有借钱的日期,根据时间推断,我敢肯定,母亲没有还这笔钱。
本来母亲在医院时,你还送了一兜水果过来,可你就是没提母亲借钱的事。
还好我曾经和母亲到你家串过门,记着地址。
不然麻烦可就大了。
汇去一千元,多出来的四百块算是对大姐的一点心意吧。
还有一事,我听母亲说过,大姐一家住的那房子还是租来的,母亲走了,房子我用不上,一时半会儿也卖不了,大姐如果不嫌弃,就搬过去住吧,就当帮我看房子了,钥匙我随后寄去。
”
马兰花读着信,读出满眼的泪水……
(有删改)4.下列对这篇小说线索与人物形象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明线是马兰花一家为借款而引发的冲突,暗线是麻婶母女的还款过程。
B.设置麻婶母女还钱的这一暗线,虽然着墨不多,但仍可以展现她们的品质,丰富小说的主题。
C.马兰花是一名朴实善良、善解人意的女子。
听说麻婶住院及时到医院探望,见麻婶女儿伤心,便不再提借钱的事。
D.马兰花性格软弱,没有主见。
丈夫对他不满,她都尽力忍让,到医院去是因为丈夫想要回借款。
5.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马兰花刚从市场接菜回来,三孬就急忙告诉她麻婶生病住院的亊,还鼓动她到医院向麻婶女儿要钱,说明三孬好嚼舌,是个搬弄是非的人。
B.马兰花的丈夫因为六百元钱就耿耿于怀,收到一千元的汇款单后又主动为妻子做饭,这些细节惟妙惟肖地写出了这个人物的世故圆滑、反复无常。
C.小说以麻婶女儿来信作为结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不仅呼应了故事留下的悬念,还巧妙地造成了情节的逆转,颇具艺术匠心。
D.小说注重于细微处写人,从上海来信中可以看出,麻婶的女儿是一个通情达理的人,又是一个精明的人,她内心深处很不愿意欠别人的情。
E.发生在马兰花与麻婶两家之间的故事温馨动人,其中也蕴含着作者对当下社会伦理道徳和人际关系的忧虑与反思,这是小说的深刻之处。
6.小说三次写马兰花流泪,每次流泪的表现都不同,心情也不一样。
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具体分析。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11小题,计41分)
(一)文言文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朔方节度使牛仙客,前在河西,能节用度,勤职业,仓库充实,器械精利;上闻而嘉之,欲加尚书。
张九龄曰:“不可。
尚书,古之纳言,唐兴以来,惟旧相及扬历中外有德望者乃为之。
仙客本河湟使典,今骤居清要,恐羞朝廷。
”上曰:“然则但加实封可乎?”对曰:“不可。
封爵所以劝有功也。
边将实仓库,修
封之,恐非其宜。
”上默然。
李林甫言于上器械,乃常务耳,不足为功。
陛下赏其勤,赐之金帛可也;列土
..
曰:“仙客,宰相才也,何有于尚书!九龄书生,不达大体。
”上悦,明日,复以仙客实封为言,九龄固执如初。
上怒,变色曰:“事皆由卿邪?”林甫退而言曰:“苟有才识,何必辞学!天子用人,有何不可!”十一月,戊戌,赐仙客爵陇西县公,食实封三百户。
初,上欲以李林甫为相,问于中书令张九龄,九龄对曰:“宰相系国安危,陛下相.林甫,臣恐异日为庙社之忧。
”上不从。
时九龄方以文学为上所重,林甫虽恨,犹曲意事之。
侍中裴耀卿与九龄善,林甫并疾之。
是时,上在位岁久,渐肆奢欲,怠于政事,而九龄遇事无细大皆力争,林甫巧伺上意,日思所以中伤之。
林甫日夜短.九龄于上,上浸疏之。
林甫引萧炅为户部侍郎。
炅素不学,尝对中书侍郎严挺之读“伏腊”为“伏猎”。
挺之言于九龄曰:“省中岂容有‘伏猎侍郎’!”由是出炅为岐州刺史,故林甫怨挺之。
九龄与挺之善,欲引以为相,尝谓之曰:“李尚书方承恩,足下宜一造门,与之款昵。
”挺之素负气,薄林甫为人,竟不之诣。
林甫恨之益深。
挺之先娶妻,出之,更嫁蔚州刺史王元琰,元琰从赃罪下三司按鞫,挺之为之营解。
林甫因左右使于禁中白上。
上谓宰相曰:“挺之为罪人请属所由。
”九龄曰:“此乃挺之出妻,不宜有情。
”上曰:“虽离乃复有私。
”于是上积前事,以耀卿、九龄为阿党,并罢政事。
(选自《资治通鉴·二百一十四》)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列土
..封之列土:分封土地,作王作侯
B.陛下相.林甫相:使为相,为相
C.林甫日夜短.九龄于上短:说别人的坏话
D.上浸.疏之浸:更加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干支是天干地支的合称,干支纪年法是中国历法上自古以来就一直使用的纪年方法,如甲申年、丁酉年等。
本文中的“戊戌”即戊戌年。
B.隋唐时爵位分王、公、侯、伯、子、男。
公爵是比王爵低一级的爵位,分为国公、郡公和县公。
文中牛仙客被封为陇西县公的爵位。
C.庙,宗庙,古代帝王、诸侯祭祀祖宗的场所。
社,古代指土神和祭祀土神的地方、日子和祭礼。
庙社,用以指代国家和政权。
D.三司,东汉称司马、司徒、司空为三司,唐以御史大夫、中书、门下为三司,主管刑狱。
武则天当政后,
改为以尚书刑部、御史台、大理寺杂按为三司。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九龄反对加封牛仙客为尚书和对其实封,李林甫向唐玄宗进谗言,最终玄宗还是加封了牛仙客陇西县公的爵位。
B.李林甫引荐萧炅为户部侍郎,但萧炅是一个白字先生,中书侍郎严挺之讥笑他为“伏猎侍郎”,于是萧炅被调出京城,任岐州刺史。
C.李林甫是一个曲意奉承的奸佞小人,张九龄反对他担任宰相,他虽然内心不满,表面上却“曲意事之”。
D.严挺之的前妻被休后又嫁给了王元琰,跟从王元琰获罪,严挺之解救了她。
李林甫让人告诉玄宗,玄宗认为严挺之这样做是出于和前妻的私情。
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5分)
时九龄方以文学为上所重,林甫虽恨,犹曲意事之。
侍中裴耀卿与九龄善,林甫并疾之。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2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1-16题。
醉翁操①苏轼
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
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
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
荷蒉②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
醉翁啸咏,声和流泉。
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
山有时而童巅③,水有时而回川。
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
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三两弦④。
【注】①据本词序,欧阳修喜爱琅琊幽谷的山川奇丽、泉鸣空涧,常把酒临听,欣然忘归。
后沈遵作琴曲《醉翁操》,崔闲记谱,请苏轼填词。
②蒉:草筐。
《论语·宪问》:“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③童巅:山顶光秃,山无草木曰童。
④徽:琴徽,系弦之绳。
此处代指琴。
1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响空山”与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的“空山”,都写出了山的空寂。
B.“荷蒉”两句以《论语》中荷蒉者对孔子击磬的评价,赞赏醉翁懂得鸣泉之妙。
C.“醉翁去后”两句描写醉翁离开琅琊后,作者空对流泉,以吟诵表达思念之情。
D.词作最后三句是说醉翁虽已离世,声和流泉的美妙意境却仍然得以留存人间。
12.词作开篇几句运用了以声写声的手法,用玉声形容泉声的清亮圆润。
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这种手法的一项是()(3分)
A. 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
(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B. 商声寥亮羽声苦,江天寂历江枫秋。
(刘长卿《听笛声留别郑协律》)
C.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白居易《琵琶行》)
D. 寒敲白玉声偏婉,暖逼黄莺语自娇。
(王仁裕《荆南席上咏胡琴妓》)
岁暮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
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13.下面各项对诗句理解有错的一项()(3分)
A. 首联交待诗人客居他乡,听到了外族入侵的消息。
首联看似平淡的叙述语气中,却包含了诗人沉重的心境!
B. 颔联战争的烽烟笼罩了雪岭,鼓角声声也震动了江城,一个“犯”字,一个“动”,写出了诗人听到外敌入侵后内心受到的强烈冲击,把诗人心系国家百姓的那份真挚情感含蕴其中。
C. 颈联先写“天地日流血”,天地间日日有人在流血,战争带来的血腥,是多么惨不忍睹啊!
D. 尾联先来一个设问:“济时敢爱死?”一个真正心系国家的人,是不会顾及个人生死荣辱的,为了拯救国家民族、天下苍生,只会奋不顾身,投身于保家卫国的血雨腥风之中。
临江仙[宋]侯蒙
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
无端良匠画形容。
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才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
雨馀时候夕阳红。
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
【写作背景】据宋人洪迈《夷坚志》记载:侯蒙其貌不扬,年长无成,屡屡被人讥笑。
有轻薄少年画其形貌于风筝上,侯蒙见之大笑,作《临江仙》词题其上。
后一举登第,官至宰相。
14.下面各项对诗句理解有错的一项()(3分)
A.“无端良匠画形容”中的“良匠”指的是技术高超的画工。
侯蒙戏称画他形貌之人为“良匠”,机智地应对了别人的嘲讽。
B.“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与《红楼梦》中“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含义相同。
C. “只疑远赴蟾宫”中,“疑”字写出了侯蒙对未来的忧虑,虽然他志向高远,但现实环境险恶,不知能否施展才华抱负。
D. 《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临江仙》上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与侯蒙词一样,都运用了“夕阳红”的意象,但其象征意义略有不同,侯词的“夕阳红”象征个人的时来运转,大器晚成;《三国演义》的开篇词的“夕阳红”象征历史的沧桑变化。
奉陪郑驸马韦曲①杜甫
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
绿樽须尽日,白发好禁②春。
石角钩衣破,藤枝刺眼新。
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
【注】①韦曲:唐代长安游览胜地。
杜甫作此诗时,求仕于长安未果。
②禁:消受。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的首句和辛弃疾的“最喜小儿无赖”两处“无赖”都传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B.三四句意谓韦曲的满眼春色,让自感老去的诗人也觉得应该借酒释怀,消受春光。
C.五六句通过“石角钩衣”、“藤枝刺眼”的细致描写,状写韦曲春去夏来的美景。
D.此诗运用了“反言”,如“恼煞人”,实际是爱煞人,正话反说,有相反相成之趣。
16.前人引《南史》注诗中“小乌巾”:“刘岩隐逸不仕,常著缁衣小乌巾。
”结合这一注解,说说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2)沧海月明珠有泪,。
(李商隐《锦瑟》)
(3),只是朱颜改。
(李煜《虞美人》)
(4)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行路难》)
(6),秋天漠漠向昏黑。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卷Ⅱ(表达题共86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6分)
18.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错误的—项是()(3分)
①这是一家国家级出版社,近几年来,出版了很多深受读者尤其是在校大学生喜爱的精品图书,不少
作家都对它趋之若鹜
....。
②正常的社会关系对于每个人而言,犹如布帛菽粟
....一样不可缺少:一个人从上学到就业、退休,都与社会发生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③中国官方正式承认正在建造第二艘航母,但是新航母的性能和美国航母相比只能望其项背
....,一时难以赶超。
④里约奥运会上女排姑娘勇夺冠军,我们要学习女排精神,顽强拼搏,奋勇争先,就一定能在波澜壮
...阔.的时代画卷中,书写下光辉的一页。
⑤朝鲜不顾国际舆论悍然进行第三次核试验,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日、韩、美做出紧急应对,
致使半岛局势陷入不绝如缕
....的境地。
A.①② B.④⑤ C.③④ D.①③
1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党的事业需要的不是一堆“泥菩萨”,而是一大批想干事、肯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好干部。
B.京剧是中国独有的表演艺术,它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品位,是中国文化的形象代言之一,是世界艺术之林的奇葩。
C.如果有一天科技发展到人们乘宇宙飞船就像今天乘飞机一样方便的时候,银河就不再遥远,宇宙也就不再那么神秘了。
D.为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从现在起到年底,国家大剧院宣布将承办31场精心策划的演出。
20.下列语段横线处应填入的一组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虽然大多数天文学家相信黑洞是存在的。
①从理论上讲,黑洞是广义相对论的一个推论。
②他们的怀疑不无道理。
③“黑洞可能就是广义相对论外推到不合适地步的一个例子”。
④但是,他们认为广义相对论的推论并不是百分之百都正确。
⑤但也有人对此表示怀疑。
⑥因为从观测上讲,迄今为止没有哪一个黑洞的候选者得到最终证实。
A.①⑤③⑥④②B.⑤②⑥①④③C.④③⑤⑥①②D.⑤②①③④⑥
21. 对下列加点文言实词解说错误的一项是()(3分)
A. 乃留愈幕府赞.军事辅佐
B. 送大帅斩以徇.示众
C. 远绍.绝学介绍
D. 时.其半渡,可击也窥伺
22. 对下列加点文言实词解说错误的一项是()(3分)
A. 济具.叹述如此详细
B. 弃反天性,捐.冠带献出
C. 韩丞相坐.主帅失律因……获罪
D. 尔曹才不逮.人及,达
23.抄写下面这首诗的内容,要求不空格、不加标点,共112字。
(6分)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2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5分)
菊花的适应性强。
它喜爱阳光也耐寒冷,光照充足的地方,菊花长得更健康、更茁壮,①。
与郁金香等花卉相比,②,它更适宜生长在排水良好的土壤中,但潮湿的环境中也能寻觅到它的芳容。
播种或扦插的方式菊花都可成活。
③,使其在中国自华南至东北地区均能栽植。
四.作文(60分)
2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