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跟踪训练 2.3.2排泄(精编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冀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跟踪训练 2.3.2排泄
一、单选题
1.人体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A. 心脏
B. 肝脏
C. 肾脏
D. 肺
2.人体中能贮存尿液的器官是()
A. 肾脏
B. 输尿管
C. 膀胱
D. 尿道
3.泌尿系统由()组成
A. 肾脏、输尿管、膀胱、肾盂
B. 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
C. 肾盂,肾小球,肾小管,肾脏
D. 肾脏、肾小球、膀胱、尿道
4.人体代谢产生的废物或多余的物质排出体外的过程称排泄.下列物质不属于人体排泄物的是()
A. 尿素
B. 二氧化碳
C. 体内多余的水
D. 大便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排泄途径的是()
A. 呼出二氧化碳
B. 皮肤排汗
C. 排出食物残渣
D. 排尿
6.如图肾单位模式图中,②内的液体是()
A. 血液
B. 血浆
C. 原尿
D. 尿液
7.尿液从形成到排出体外依次需要经过()
A. 肾脏→肾小球→肾小管→尿道
B. 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
C. 肾脏→膀胱→输尿管→尿道
D. 肾脏→肾小球→输尿管→尿道
8.当尿中发现蛋白质和血细胞时,肾脏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在()
A. 肾小球
B. 肾小囊
C. 肾小管
D. 集合管
9.如图的曲线图表示血液中某种成分含量变化的趋势,该曲线能表示()
A. 血液流经小肠时葡萄糖和氧气含量的变化
B. 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氧气含量的变化
C. 血液流经肌肉组织时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
D. 血液流经肾脏时尿素和氧气含量的变化
10.人体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如图所示.其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1.尿液与原尿相比,不含葡萄糖,这是由于()
A. 肾小球的过滤作用
B.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C. 膀胱的储存
D. 输尿管的输送
12. 下列有关肾小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肾小球是个毛细血管球,能进行滤过作用
B. 肾小球是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毛细血管缠绕而成
C. 肾小球毛细血管汇集成出球小动脉
D. 肾小球与肾小囊是相通的,肾小囊中的液体是原尿
13.检测某人的入球小动脉、肾小管、输尿管中的液体,发现两种成分甲和乙浓度如表,据表中数据判断,甲、乙分别是()
A. 尿素和蛋白质
B. 葡萄糖和蛋白质
C. 尿素和葡萄糖
D. 无机盐和葡萄糖
二、填空题
14.如图为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a,b,c分别代表不同的结构,①、②代表不同的物质,请据图回答:
(1)血液流经肾之后,有益物质得到保留,有害物质得以排出,从而保证了生命系统的健康运行,图中①、②代表的物质分别是________ 、________
(2)作为肾单位的组成部分,a为________ ,其中的液体称为________ .
(3)b内流动的血液为________ (填“动脉血”或“静脉血”),c内血液最终通过下腔静脉流回到心脏的
________ 部位.
15.如图为尿液形成示意图,a、b、c分别代表不同的结构,①、②代表不同的物质,请据图回答:
(1)血液流经肾之后,有益物质得到保留,有害物质得以排出,从而保证了生命系统的健康运行,图中①、②代表的物质分别是________ 、________
(2)作为肾单位的组成部分,a为________ ,其中的液体称为________ .
(3)b内流动的血液为________ (填“动脉血”或“静脉血”),c内血液最终通过下腔静脉流回到心脏的
________ 部位.
(4)剧烈运动时,在汗液大量分泌的同时,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促进________ 对水分的重吸收,所以你只会排出少量的尿液,这种调节方式属于________ .
(5)某人经检查发现尿液中有葡萄糖,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 的分泌不足造成的.
16.肾单位的组成包括________ 、肾小囊和________ 。
三、解答题
17.如图所示的是肾单位的部分结构,根据此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①是________,②是________.
(2)③是________,它里面流的是________血.
(3)④是________,它里面的液体称为________.
(4)尿液形成过程中,既能被滤过又能全部被重吸收的物质是________.
四、综合题
18.如图为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甲、乙表示过程,1﹣5表示结构),如表中的数据是一个健康人的血浆、原尿、尿液(即A、B、C三个样品)中主要物质含量(单位:克/100毫升),据图、表回答问题.([]内填图中序号,横线上填相关内容)
(1)从图中可以看出,肾单位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依次组成.
(2)据图分析,尿的形成主要包括甲________和乙________两个过程,经过甲过程,形成了样品
________;经过乙过程,形成了样品________.
(3)正常情况下,血液从图1流经5到4时,血浆中基本没有减少的成分是.
A. 水
B. 葡萄糖
C. 蛋白质
D. 尿素
(4)有些同学为了少上厕所就少喝水,这是不利于健康的.人正常排尿的意义是:________.
19.观察肾单位结构示意图所示,A、B代表两种生理过程,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肾单位的结构包括图中的________
A. 1、2、3
B. 1、3、4
C. 4、6
D. 3、4、5
(2)图中6所示的液体与4内液体相比较,前者不含_______
A. 尿素
B. 水分
C. 无机盐
D. 葡萄糖
(3)人体每天形成的原尿大约有180升,是由于图中[A]________作用;而实际排出的尿液只有1.5升,这是由于图中[B]________作用.
(4)若在某病人的尿检单中,发现了较多的蛋白质和红细胞,则发生病变的结构在图中的标号为
_______.
A. 1
B. 2
C. 3
D. 5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C
【解析】【解答】解:泌尿系统是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其中主要的器官是肾脏,肾由大约一百万个肾单位组成,肾单位由肾小体、肾小管组成,肾小体由肾小囊、肾小球组成.当血液流经肾时,肾将多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从血液中分离出来形成尿液,使血液得到净化;所以形成尿液的是肾脏.故答案为:C
【分析】如图是泌尿系统的组成图,泌尿系统是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其中主要的器官是肾脏,主要作用是形成尿液,输尿管是输送尿液,膀胱是暂时储存尿液,尿道是排出尿液.
2.【答案】C
【解析】【解答】人体的泌尿系统主要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组成。
肾由大约一百万个肾单位组成,肾单位由肾小体、肾小管组成,肾小体由肾小囊、肾小球组成。
当血液流经肾脏时,肾脏将多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从血液中分离出来形成尿液,使血液得到净化。
输尿管把尿液运送到膀胱,膀胱暂时储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
故答案为:C
【分析】泌尿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3.【答案】B
【解析】【解答】人体的泌尿系统主要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组成,肾由大约一百万个肾单位组成,肾单位由肾小体、肾小管组成,肾小体由肾小囊、肾小球组成。
当血液流经肾时,肾将多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从血液中分离出来形成尿液,使血液得到净化;所以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是泌尿系统的主要部分输尿管把尿液运送到膀胱;膀胱暂时储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
故答案为:B
【分析】泌尿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4.【答案】D
【解析】【解答】通过分析可知,二氧化碳、尿素、多余的水和无机盐,都属于人体产生的代谢废物,属于人体排泄物;
而大便是体内的食物残渣,不是人体产生的代谢废物,不属于排泄的终产物.
故选:D
【分析】排泄是细胞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如水、无机盐和尿素、二氧化碳等.排泄的途径有三条:皮肤排出汗液;泌尿系统排出尿液;呼吸系统排出二氧化碳和水.体内的粪便是食物吸收完营养物质后剩下的食物残渣,体内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遗.
5.【答案】C
【解析】【解答】排泄的途径有三条:呼吸系统呼出气体、泌尿系统排出尿液、皮肤排出汗液。
呼吸系统呼出的气体,主要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皮肤产生汗液,排出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大部分的
水、无机盐和尿素通过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是排泄的主要途径。
人体内食物残渣是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遗,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排泄是指体内物质分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分等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出汗、呼吸、排尿等是排泄的途径.
6.【答案】C
【解析】【解答】图中①入球小动脉和③肾小球里流的是动脉血;②肾小囊腔内是经过肾小球滤过作用后形成的原尿.原尿经过④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后形成尿液.
故选:C.
【分析】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图中的①是入球小动脉,②是肾小囊,③肾小球,④肾小管.
7.【答案】B
【解析】【解答】泌尿系统的组成如图:.如图,肾脏、输尿管、膀胱、尿
道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泌尿系统。
肾中形成的尿液,经过肾盂流入输尿管,再流入膀胱,在膀胱内暂时储存。
膀胱内储存了一定的尿液后,膀胱就会绷紧,产生尿意。
脑的支配下,尿经尿道排出体外。
所以,尿液从形成到排出体外依次需要经过: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
8.【答案】A
【解析】【解答】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1)当血液流经肾小球的和肾小囊内壁时,除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不能被滤过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过滤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2)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大部分的水、全部的葡萄糖、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外包绕的毛细血管重新吸收会血液,而剩下的水、尿素和无机盐等就形成了尿液.据以上知识判断:正常的尿液中不会有蛋白质和血细胞,若出现了,可能是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出现了问题,很有可能是肾小球有炎症通透性增强导致的.
故选:A
【分析】此题考查了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9.【答案】D
【解析】【解答】解:A、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血液流经小肠后,小肠绒毛吸收来了丰富的营养物质,包括葡萄糖,因此血液流经小肠时葡萄糖含量应该是增加,A错误.
B、当血液通过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时,由于吸入肺泡内的空气中,氧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肺泡内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会降低,氧含量增加,B错误;
C、当血液流经肌肉时,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供给肌肉细胞利用,将肌肉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因此血液流经肌肉时二氧化碳含量会升高,C错误;
D、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不重吸收尿素,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由输尿管随排出.因此血液流经肾脏后,血液成分发生明显的变化是尿素和氧气减少,D正确;
故选:D
【分析】人体中的营养物质运输和废物的排出,都与血液循环有关,人体的组织细胞要进行生理活动消耗氧气和原料,据此答题.
10.【答案】A
【解析】【解答】如图所示: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输尿管的作用是将肾脏形成的尿液输送到膀胱、膀胱的作用是暂时储存尿液、尿道的作用是排出尿液.
故选:A
【分析】图示为泌尿系统的示意图,其中①是肾脏、②是输尿管、③是膀胱、④是尿道;该题要从泌尿系统的组成器官和各器官的功能方面考虑解答.
11.【答案】B
【解析】【解答】解:尿的形成主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都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对人体有用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到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里.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和尿酸等就形成了尿液.所以,尿液与原尿相比,不含葡萄糖,这是由于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能把原尿中的葡萄糖全部重吸收.
故选:B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可以从尿液的形成过程方面来切入.解答此题.12.【答案】D
【解析】【解答】解:AB\如图肾动脉通过入球小动脉与肾小球相连.肾小球是个血管球,它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旋而成,这些毛细血管最后汇成出球小动脉.AB正确;
C、肾小球的毛细血管网汇集成出球小动脉,C正确;
D、肾小囊包绕在肾小球的周围,通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D错误,
故选:D,
【分析】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肾小管和肾小体组成,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肾单位的组成.
13.【答案】A
【解析】【解答】解:入球小动脉内是血液,肾小管起始端内是原尿,输尿管内是尿液.血液、原尿、尿液中都有尿素,而且尿液中的尿素浓度是血浆、原尿中的很多倍,这是由于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的,由此可判断甲是尿素;肾小球不能过滤大分子蛋白质,因此血液中有大量的蛋白质,原尿中有微量的蛋白质、尿液中没有蛋白质,由此可判断乙是蛋白质.所以据表中数据判断,甲、乙分别是尿素和蛋白质.
故答案为:A
【分析】(1)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2)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3)血浆、原尿和尿液三者的成分如表:
二、填空题
14.【答案】尿素;葡萄糖;肾小囊;原尿;动脉血;右心房
【解析】【解答】(1)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可见①是尿素,②是葡萄糖.
(2)图中的a是肾小囊,里面流动的原尿.
(3)b是出球小动脉,里面流动的是动脉血;c是肾静脉,血液由肾静脉经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
故答案为:(1)尿素;葡萄糖;
(2)肾小囊;原尿;
(3)动脉血;右心房.
【分析】尿液的形成:尿的形成主要包括两个连续的生理过程: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图为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a,b,c分别代表肾小囊、出球小动脉、小静脉等不同的结构,①、②代表尿素和葡萄糖不同的物质,据此解答.
15.【答案】尿素;葡萄糖;肾小囊;原尿;动脉血;右心房;肾小管;激素调节;胰岛素
【解析】【解答】(1)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可见①是尿素,②是葡萄糖;
(2)图中的a是肾小囊,里面流动的原尿;
(3)b是出球小动脉,里面流动的是动脉血;c是肾静脉,血液由肾静脉经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
(4)剧烈运动时,在汗液大量分泌的同时,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作用于肾小管,促进了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作用,所以尿液排出少,这是激素在起调节作用;
(5)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合成糖元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会减弱,结果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而超过正常值,一部分血糖就会随尿排出体外,形成糖尿,糖尿是糖尿病的特征之一.因此其尿液中可能含有葡萄糖.对患糖尿病的人,可以用注射胰岛素制剂来治疗.胰岛素制剂是蛋白质只能注射,不能口服.
故答案为:
(1)尿素;葡萄糖;
(2)肾小囊;原尿;
(3)动脉血;右心房;
(4)肾小管;激素调节;
(5)胰岛素.
【分析】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据此解答.
16.【答案】肾小球;肾小管
【解析】【解答】构成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肾小球和肾小囊合称为肾小体,肾小球是个血管球,它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旋而成,这些毛细血管最后汇成出球小动脉,肾小囊是一种双层壁的囊,它包在肾小球的周围,肾小囊腔与肾小管相通。
【分析】此题是一道基础知识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肾单位的结构,可结合肾单位结构图进行记忆。
三、解答题
17.【答案】(1)入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
(2)肾小球;动脉
(3)肾小囊;原尿
(4)葡萄糖
【解析】【解答】(1)图示为肾单位的结构模式图,肾单位有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观图可知①是入球小动脉,②出球小动脉,③是肾小球,④是肾小囊.(2)血液流经②肾小球时没有发生气体交换的作用,只进行了过滤作用,因此图中①入球小动脉内和③出球小动脉内流动的血液都是动脉血.(3)尿的形成主要有两个过程,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因此图中④肾小囊处的液体为原尿.(4)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发生了重吸收作用,原尿中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进入血液,而剩余的水、无机盐和没有被重吸收的尿素、尿酸等一起形成尿液,因此从尿液形成过程中,既能被滤过又能全部被重吸收的物质是葡萄糖.
故答案为:(1)入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2)肾小球;动脉(3)肾小囊;原尿(4)葡萄糖
【分析】图示为肾单位的结构模式图,肾单位有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观图可知:其中没有滤过的动脉血经过的①是入球小动脉,②出球小动脉,③是肾小球,④是肾小囊,据此解答.
四、综合题
18.【答案】(1)2 ;肾小囊;3 ;肾小管;5 ;肾小球
(2)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A ;C
(3)C
(4)排尿不仅可以排出废物,而且还能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生理功能
【解析】【解答】解:(1)每个肾脏大约有100多万个肾单位组成.肾单位是由肾小球、2肾小囊、3肾小管构成,因此从图中可以看出,肾单位主要由[2]肾小囊、[3]肾小管、[5]肾小球三部分依次组成.(2)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了尿液.因此据图分析,尿的形成主要包括甲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乙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过程,经过甲过程,形成了样品A(原尿);经过乙过程,形成了样品C(尿液).(3)肾小球不能过滤大分子蛋白,因此“正常情况下,血液从图1流经5到4时”,血浆中基本没有减少的成分是蛋白质,故选C.(4)“有些同学为了少上厕所就少喝水,这是不利于健康的”.人正常排尿的意义是:排尿不仅可以排出废物,而且还能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生理功能.
故答案为:(1)2;肾小囊;3;肾小管;5;肾小球(2)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A;C (3)排尿不仅可以排出废物,而且还能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生理功能
【分析】(1)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2)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3)图中,1入球小动脉、2肾小囊、3肾小管、4出球小动脉、5肾小球、甲表示肾小球的过滤作用,乙表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样品A含有葡萄糖和微量蛋白质,因此样品A是原尿;样品B含有葡萄糖和大量的蛋白质,因此样品B是血浆;样品C不含有葡萄糖、蛋白质,而含有大量的尿素,因此样品C是尿液.
19.【答案】(1)D
(2)D
(3)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4)C
【解析】【解答】观图可知:1入球小动脉,2出球小动脉,3肾小球,4肾小囊,5肾小管,A肾小球的滤过作用,B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1)每个肾脏大约有100多万个肾单位组成。
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5肾小管。
肾小体包括3肾小球和4肾小囊。
因此,肾单位的结构包括图中的3肾小球、4肾小囊、5肾小管,故选D。
(2)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了尿液。
图中6所示的液体(尿液)与4内液体(原尿)相比较,前者不含葡萄糖。
(3)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尿酸、尿素、水、无机盐和葡萄糖等物质通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过滤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吸收,这些被重吸收的物质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剩下的水、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尿液。
因此“人体每天形成的原尿大约有180升”,是由于图中3肾小球所起的过滤作用;“而实际排出的尿液只有1.5升”,这是由于图中标号5肾小管所起到的重吸收作用。
(4)正常情况下肾小球不能过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若肾小球病变,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大,原本不能过滤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进入了原尿。
而肾小管又不重吸收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因此尿液中会出现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所以“若在某病人的尿检单中,发现了较多的蛋白质和红细胞”,则发生病变的结构在图中的标号为3,故选C。
【分析】尿的形成: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
(1)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以外的血浆成分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在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剩下的形成尿
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