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自我效能理论为指导的渐进式功能锻炼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干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自我效能理论为指导的渐进式功能锻炼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干预效果
发布时间:2021-11-04T00:55:24.908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23期作者:向燕
[导读] 目的:探究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护理中应用自我效能理论为指导的渐进式功能锻炼的效果
向燕通讯作者:盛春红
云南省昆明市中医医院 650500
【摘要】目的:探究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护理中应用自我效能理论为指导的渐进式功能锻炼的效果。
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0例,采取数字随机法分为参照组40例与研究组40例,参照组护理以常规护理为主,研究组在上述基础上应用自我效能理论指导的渐进式功能锻炼,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髋关节功能及自我效能感评分。
结果: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在护理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髋关节功能评分较参照组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自我效能评分在护理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自我效能感评分较参照组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护理中应用自我效能理论为指导的渐进式功能锻炼,可加快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促进自我效能感提升。
【关键词】渐进式功能锻炼;自我效能;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临床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为股骨粗隆间骨折,多发于老年人群,因老年患者伴有骨质疏松症,免疫功能减退,一旦出现股骨粗隆间骨折后,术后恢复较慢。
加之多数老年患者缺乏功能锻炼认知,给髋关节功能恢复带来不良影响,降低生活质量[1]。
因此,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应加强功能锻炼,以加快髋关节功能恢复。
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40例采取常规护理,另外40例实施自我效能理论指导的渐进式功能锻炼,分析其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0例,采取数字随机法分为参照组40例与研究组40例。
参照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65~76岁,平均年龄(70.47±3.42)岁。
研究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66~77岁,平均年龄(70.58±3.49)岁。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经影像学检查均确诊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及其家属知晓且自愿参与本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精神疾病;严重脏器功能不全。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应用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参照组护理以常规护理为主,内容为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做好皮肤护理、呼吸护理及体位护理工作,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指导其进行主动与被动训练。
研究组在上述基础上实施自我效能理论指导的渐进式康复锻炼,具体内容如下:其一,提高知识水平。
护理人员将康复知识手册发放给患者及其家属,宣教手册具体内容,并进行现场指导,让患者对其进行复述。
依据患者掌握情况实施再强化培训,确保患者知晓术后康复知识。
其二,自我价值感知。
护理人员指导患者日常活动,利用助行器指导患者步行训练。
将成功恢复案例讲解给患者,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信心,多给予患者鼓励和支持。
其三,渐进式康复训练指导。
手术当日患者返回病房取患肢外展中立位,双腿间放置梯形枕头,麻醉恢复后可进行轻度屈曲踝关节锻炼,每日3组,每组150次。
术后第2d,屈伸踝关节,屈曲膝关节,并进行从股四头肌、臀肌等长收缩训练,每日5次,每次10min;术后第2d嘱咐患者摇高床头采取坐位,若无头晕不适即可坐于床边,患者下床时先将术侧腿移到床下,健侧腿顺势移到床下,将身体转正,扶助行器站立,双手握住助行器,行垫脚尖运动,坚持两秒后缓慢足跟着地,重复练习五次无不适后,扶助行器缓慢行走,术后前两日站立行走时要有人陪护行走距离循序渐进 ,具体距离根据患者自身状况决定,不宜过度劳累,以免加重患者疼痛肿胀感。
术后第3-6d 进行髋关节前屈,外展,屈膝屈髋训练,屈髋角度低于90°,于膝关节处适当增加阻力,训练股四头肌肌力,增加股四头肌运动耐力及活动量。
术后第7d协助患者进行走步联练习,每日2次,每次20min。
1.3观察指标
应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前后髋关节功能,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提示髋关节功能越好。
应用自我效能感量表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自我效能感进行评分,分值10~40分,分数越高提示自我效能感越强。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分析研究中各项数据,髋关节功能评分及自我效能感评分比较用t检验,以P<0.05代表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髋关节功能评分对比
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在护理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髋关节功能评分较参照组高,有统计学差异,P<
0.05,见表1。
3 讨论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免疫力低,认知能力较弱,手术治疗后易出现肿胀、局部疼痛等相关并发症,加之患者主动锻炼意识缺乏,增加髋关节功能恢复时间,给患者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2]。
因此,在术后应加强功能锻炼,以加快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
自我效能理论指的是通过改变患者行为,激发患者内在潜能,帮助其树立康复信心,促进锻炼积极性提升[3]。
渐进式功能锻炼指的是依据患者术后恢复实际情况对锻炼内容进行调整,保证康复锻炼满足患者实际需求。
本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及自我效能感在护理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
护理后研究组髋关节功能评分及自我效能感均较参照组高。
提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自我效能理论指导的渐进式功能锻炼,有利于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
自我效能理论中通过加强康复训练宣教,使患者意识到康复锻炼的必要性,进而提高锻配合度。
综上所述,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护理中应用自我效能理论为指导的渐进式功能锻炼,可加快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促进自我效能感提升。
参考文献:
[1]韩玲燕.自我效能理论联合渐进式功能锻炼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河南医学研究,2020,29(07):1312-1314.
[2]薛晓鹏.整体护理模式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科学,2020,43(01):161-162.
[3]李莹莹,张娟.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疼痛与术后髋关节活动度的影响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23):15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