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创新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创
新探讨
摘要: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教师的职责不仅在于教书,还在于育人。

初中生正处在青春期,是树立良好道德品质的关键时期。

初中班主任要积极探索
高效的德育管理措施,将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新课程改
革对初中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班主任作为学生德育的主要
实施者,在德育工作中起主导作用。

因此,初中班主任要积极探索高效的德育管
理措施,使学生能够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
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已成为社会各界广
泛关注的问题。

在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要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使其综合
素质得到全面提升,从而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应当兼
顾学生的文化水平及德育质量。

既要提升学生的文化水平;还应健全学生的人格,提升其品德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新课改背景下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的意义
立德树人理念源于中国古代的儒家文化,儒家强调以德为先、教育为本,以
培养具备道德品质的人为目标。

教师的职责不仅在于教书,还在于育人,教书的
目的就是育人。

班主任是负责一个班级各种学生工作的专任教师,其基本任务就
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关心学生的生活、学习及身心健康,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容易产生叛逆心理。

班主任应充
分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帮助他
们化解叛逆情绪。

教师可以采用心理辅导、班会课、团队活动等多种形式,引导
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以此来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教心必先知心,班
主任要想提高对学生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必须先了解学生、理解学生。

在父
母都忙碌不已的时代,学生的情感世界、精神世界更需要班主任的关爱和理解。

要做到这一点,班主任首先要了解学生的生命成长规律;其次要了解学生的成长
背景;最后是要用自己的爱心与学生的童心平等对话。

只有理解学生的生命世界,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潜能。

二、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德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班主任应始终将学生放在第一位,从学生的学习
与成长需求出发,将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作为育人目标,认真、负责地处
理学生的道德教育问题,与学生建立亦师亦友的关系,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在
相互交流中及时发现学生心理或思想观念上存在的问题,用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
疏导学生的不良情绪或负面观念,引领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三观,
让学生始终处于德育工作的核心位置,践行德育工作的育人价值。

当班主任遇到
学生之间产生分歧或矛盾时,应给学生解释的机会,不可武断地下定论,应换位
思考,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关心与爱护。

在解决学生矛盾时,班主任要做到动
之以情、晓之以理,拒绝一味地严厉批评与指责,也不可站在“圣人”的角度一
味地讲大道理。

班主任应充分了解每一名学生的情况,包括学习情况、生活情况
以及心理发展情况,提升德育工作开展的针对性,让德育工作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发挥班主任榜样作用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与学生之间角色的变化性,意识到学生已经开始逐步成
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必须给予学生更多的课堂学习自主性,遵循“一切为了学生、尊重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宗旨,融入到德育教育工作当中,注重自我行
为的约束和规范,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道德榜样,与学生进行平等的沟通和交流,从而帮助初中生在不知不觉中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意识,养成良好的思想道
德行为习惯,切实提高初中生的道德素养和道德品质。

教师在日常工作、教学和管理过程当中,对自己的行为习惯和言行举止要进
行严格要求,做到不随地丢垃圾、不随地吐痰,多使用“谢谢你”、“没关系”、“对不起”等礼貌用语,在管理班级纪律时,做到一视同仁,以平等的姿态和真
诚的态度对待班级的每一位学生,采取科学友善的教育模式等等。

通过这种方式,初中生能够明显的感觉到班主任的谦谦君子之风,能够以班主任为榜样修正自己
的言行举止,进而能够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助力初中生
的全面健康发展。

(三)开展德育实践活动
德育工作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名优秀的班主任不应该只会不厌其烦地
讲述大道理,还应鼓励学生将德育知识落实到行动上,做到知行合一,促使学生
在实践活动的参与中感受到“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学会关心、帮助、爱护他人。

例如,班主任可以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去探望孤
寡老人,到孤儿院送温暖,与环卫工人一起清扫垃圾,等等。

班主任还可以组织
学生参观纪念馆、博物馆,从中感受、了解先辈的优秀精神品质,汲取文化精髓。

在丰富多样的德育实践活动参与中,初中生会获得更为直观的情感体验,认识到
自己是社会的一员,认识到自己在享受权利的同时也应自觉地履行义务。

(四)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教师应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提
升心理素质。

针对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性格特点的学生,教师可以采取多样化的心
理健康教育方式,如心理辅导课程、心理健康讲座、小组讨论等,加深学生对心
理健康的认识,培养其自我调节能力。

通过观察学生的日常表现,及时发现存在
心理问题的学生,并为他们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

在发现学生的心理困扰时,教师应耐心倾听、关爱引导,努力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

如有必要,
教师可以与心理医生合作,为学生提供更专业的心理援助。

此外,教师可以将心
理健康教育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如在语文、思想品德等课堂中,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写作、讨论等形式,了解自己的情感,调整心态,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从而
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应对压力的能力。

通过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可以为他们
创造一个更加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

(五)加强家校沟通
德育工作不局限于学校,它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虽然初中生在学校的时
间比较长,但是德育还需要家长的配合。

家校合作才能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


中班主任要和家长保持沟通,及时了解学生在家情况,这样才能更好地针对学生
的情况设计有效的解决方案。

教师可以通过家访、开家长会等方式和学生家长进
行沟通,通过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强化家长与班主任的德育合作,提高德育成效。

当前,很多学生都随身携带手机,虽方便和家长联系,但也产生了很多负面
影响,课余时间玩游戏、看视频的现象较多。

这不仅严重地影响了学生自己的学习,也影响了他人的学习。

有的学生还屡劝不改。

针对这种情况,班主任就可以
利用家长会的契机,告诉家长学生在校玩手机的情况以及沉迷手机对学生成长的
不利影响。

现实中很多家长都表示愿意配合班主任工作,对学生使用手机的行为
进行控制。

班主任和家长及时沟通,既能让班主任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也能让
家长及时地了解学生在校的情况。

这样,在充分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就能更
好地开展德育工作。

结语
初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班主任作为德育
的第一责任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培养学生的主要目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
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睿琪.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开展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J].考试周
刊,2021(31)
[2]甘树职.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思考[J].基础教育论坛,2022(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