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经计算 冷却塔流量计算
冷却水总水量计算表
![冷却水总水量计算表](https://img.taocdn.com/s3/m/60bf9e42cf84b9d528ea7ab5.png)
31.4
300
180
300
3262
8
31.4
350
200
350
3282
8
31.4
400
240
400
4649
8
31.4
500
320
500
4649
10
49.0
600
360
600
7386
10
49.0
800
400
800
7600
12
70.7
1000
440
1000
7800
12
70.7
备注:主机(冷凝器)容量+冷却水塔(水槽)容量+管路来回长度=水总容量。
冷却水总水量计算表
冷凝器
冷却水塔(水槽)
管路(内径)
吨数(RT)
保有水量(L)
吨数(RT)
保有水量(L)
吋
m3/米(L)
3
10
3
46
1
0.49
5
10
5
75
1.25
0.84
7.5
15
7.5
77
145
1,5
1.26
15
20
15
180
2
1.96
20
20
20
240
2
1.96
30
40
五.主机80公升+水盘:1126公升+管路1250公升=2456公升(2.456吨)
30
373
2.5
3.30
40
50
40
400
3
5.00
冷却塔计算公式
![冷却塔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31d2840d52ea551810a687d5.png)
总补充水量
Q水补
m3/h
轴功率
P1
kw
水负荷
λ水
m3/m2h
气负荷 进水管径 出水管径
λ气 wi wo
m3/m2h mm mm
配水孔个数
n
风机间隙 全压
δ P0
mm Pa
动压 气水比 出风口风速
P动 μ V出
Pa
m3/s
6
减速比 容积散质系数 换热量i βv K Kg/m h Kcal/h
3
Βv=18300 K=5000 Q水 Q水补=(δ+ε+0.01%) Q水 式中: δ—漂水损失系数,0.001% ε—蒸发损失系数,0.83% 0.01%—自然排空损失 P1=0.9P P—电机功率 λ水= Q水/2L1W1 式中:L1—填料总长度 H1—填料宽度 λ气= Q风/S进风 式中:S进风=进风面积 wi2>Q水/1800πI水 I水—进水管流速,2.35m/s Wo≈1.414wi n = Q水 / uf√2gh 式中:u—流量系数,0.67 f—开口面积,设A为开孔直径,则f=πA /4 h—配水深度,MK系列冷却塔配水池深度 为110mm δ=0.0075Φ P0=P动+P静 式中:P动—动压 P静—静压 P动=V出2/2g 式中:V出=出风口平均风速 μ=1.115Q风/Q水 V出=4Q风/nπΦ2
名称水流量代号q水单位m3h单量单机末端单速度ms速比减i容单散单系数单单量kkcalh单单充水量单功率kw水单荷单荷气单水管径wiwommmm出水管径配水孔个数n单机单隙mm全单pa单单pa水比气出单口单速mk冷却塔单单部分单算公式单算公式q单m3hq单水q水气式中气空气1115kgm3v1v单机60式中单机直v单机单机单速iv单v单机式中v单单机单速v18300k5000q水q水单001q水式中
冷却塔流量计算
![冷却塔流量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6426c71f866fb84ae45c8d5e.png)
冷却塔是水与空气进行热交换的一种设备,它主要由风机、电机、填料、播水系统、塔身、水盘等组成,而进行热交换主要由在风机作用下比较低温空气与填料中的水进行热交换而降低水温。
水塔的构造及设计工况在说明书上有注明,而我们现在采用的水吨为单位是国际上比较常用的单位。
在计算选型上比较方便,另冷却塔在选型上应留有20%左右的余量。
以日立RCU120SY2 为例:冷凝:37℃蒸发:7 ℃蒸发器:Q = 316000 Kcal/h Q = 63.2m3/h冷凝器:Q = 393000 Kcal/h Q = 78.6m3/h这些在日立的说明书上可以查到;如选用马利冷却塔则:78.6×1.2 = 94.32 m3/h(每小时的水流量)选用马利SR-100 可以满足(或其它系列同规格的塔,如SC-100L)在选用水泵时要在SR-100 的100 吨水中留有10%的余量,在比较低的扬程时可选用管道泵,在扬程高时则宜选用IS 泵。
100×1.1=110 吨水/小时选用管道泵GD125-20 可以满足;而在只知道蒸发器Q=316000Kcal/h 时,则可以通过以下公式算出需要多大的冷却塔:316000×1.25(恒值)= 395000 Kcal/h,1.25——冷凝器负荷系数395000÷5 = 79000 KG/h = 79 m3/h79×1.2(余量) = 94.8m3/h(冷却塔水流量)(电制冷主机—通式:匹数×2700×1.2×1.25÷5000 或冷吨×3024×1.2×1.25÷5000= 冷却塔水流量m3/h)冷却塔已知基它条件确定冷却塔循环水量的常用公式:a. 冷却水量=主机制冷量(KW)×1.2×1.25×861/5000(m3/h)b. 冷却水量=主机冷凝器热负荷(kcal/h)×1.2/5000(m3/h)c. 冷却水量=主机冷凝器热负荷(m3/h)×1.2(m3/h)d. 冷却水量=主机制冷量(冷吨)×0.8(m3/h)e. 冷却水量=主机蒸发器热负荷(kcal/h)×1.5×1.25/5000(m3/h)f. 冷却水量=主机蒸发器热负荷(m3/h)×1.2×1.25(m3/h)g. 冷却水量=主机蒸发器热负荷(冷吨)×1.2×1.25×3024/5000(m3/h)注:以上:1.2为选型余量 1.25为冷凝器负荷系数。
冷却塔循环水量换算公式
![冷却塔循环水量换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e8073f3c6c85ec3a87c2c56d.png)
(注:1冷吨就是使1吨0℃的水在24小所内变为0℃的冰所需要的制冷量。)
制冷技术中常用单位的换算:
1马力(或1匹马功率)=735.5瓦(W)=0.7355千瓦(KW)
1千卡/小时(kcal/h)=1.163瓦(W)
1美国冷KW)
国际工况下满负荷运行一天(24h)该冷却塔蒸发损失水量是多少?
计算:
冷却塔公称流量=100x104x1.2x12.5/?(1000x5)=300(m3/h)
蒸发损失水量Q=300xE(%)x24h=300x0.83x24=59.8(m3/天)
美国冷吨=3024千卡/小时(kcal/h)=3.517千瓦(KW)
确定冷却塔循环水量的换算公式:
1.冷却塔公称流量=主机制冷量(KW)x1.2x1.25x861/(1000?t)(m3/h)
2.冷却塔公称流量=主机制冷量(kcal/h)x1.2x1.25/(1000?t)(m3/h)
3.冷却塔公称流量=主机制冷量(RT)x1.2x1.25x3024/(1000?t)(m3/h)
?t—冷却水进出水温差,国际工况下取?t=5℃RT—表示冷吨
冷却塔蒸发损失的计算公式:
蒸发损失:E(%)=?t/600x100%=5/600x100%=0.83%
?t—冷却水进出水温差,国际工况下取?t=5℃
600:水的蒸发热(kcal/kg)
举例:
已知主机制冷量100x104(kcal/h)电制冷冷水机组一台,需选多大的冷却塔?
1日本冷吨=3320千卡/小时(kcal/h)=3.861千瓦(KW)
摄氏温度℃=(华氏°F-32)5/9
(注:1冷吨就是使1吨0℃的水在24小所内变为0℃的冰所需要的制冷量。)
冷却塔计算公式
![冷却塔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31d2840d52ea551810a687d5.png)
MK冷却塔设计部分计算公式
名称 水流量 代号 Q水 单位 m /h Q风=μγ水Q水/γ气 式中:μ—气水比 风量 Q风 m /h
3 3
计 算 公 式
γ气—空气在28℃时的比容, γ水—水的比容,1000kg/m3 V1=πΦv风机/60
1.115kg/m3
风机末端线速度
V1
m/s
式中:Φ—风机直径; v风机=风机转速; i=v电/v风机 式中:v电=电机转速
减速比 容积散质系数 换热量
i βv K Kg/m h Kcal/h
3
Βv=18300 K=5000 Q水 Q水补=(δ+ε+0.01%) Q水 式中: δ—漂水损失系数,0.001% ε—蒸发损失系数,0.83% 0.01%—自然排空损失 P1=0.9P P—电机功率 λ水= Q水/2L1W1 式中:L1—填料总长度 H1—填料宽度 λ气= Q风/S进风 式中:S进风=进风面积 wi2>Q水/1800πI水 I水—进水管流速,2.35m/s Wo≈1.414wi n = Q水 / uf√2gh 式中:u—流量系数,0.67 f—开口面积,设A为开孔直径,则f=πA /4 h—配水深度,MK系列冷却塔配水池深度 为110mm δ=0.0075Φ P0=P动+P静 式中:P动—动压 P静—静压 P动=V出2/2g 式中:V出=出风口平均风速 μ=1.115Q风/Q水 V出=4Q风/nπΦ2
2
总补充水量
Q水补
m3/h轴功率来自P1kw水负荷
λ水
m3/m2h
冷却塔选型计算公式
![冷却塔选型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a39360f377232f60dccca198.png)
冷却塔选型计算公式冷却塔冷却水量的计算:1、Q = m s △ tQ 冷却塔冷却能力 Kcal / h (冷冻机/ 空调机的冷冻能力)m 水流量(质量) Kg / hs 水的比热值 1 Kcal / 1 kg - ℃△ t 进入冷凝器的水温与离开冷凝器的水温之差2、冷却塔 Q 的计算Q = 72 q ( I 入口- I 出口 )Q 冷却能力 Kcal / hq 冷却塔的风量 CMMI 入口冷却塔入口空气的焓(enthalpy)I 出口冷却塔出口空气的焓(enthalpy)3、q 冷却塔的风量 CMM 的计算q = Q / 72 ( I 入口- I 出口 )上述计算系依据基本的热力学理论,按空气线图(psychrometrics)的湿空气性能,搭配基本代数式计算之。
更深入的数学式依Merkel Theory的Enthalpy potential 观念导算出类似更精确的计算方程式:Q = K × S × ( hw -ha )Q 冷却塔的总传热量K 焓的热传导系数S 冷却塔的热传面积hw 空气与冷却水蒸发的混合湿空气之焓ha 进入冷却塔的外气空气之焓此时,导入冷却水流量(质量),建立 KS / L 的积分(Integration) 遂计算出更为精确的冷却塔热传方程式。
详细的计算你可以从Heat Transfer的热力学内查阅。
冷却塔的正确选用,是根据外气的湿球温度计算而来,绝非凭经验而来。
诸多人士认为冷却塔的能力一定大于冷冻空调的主机,这是完全错误的导论与说法,实不足为取。
这是一种「积非成是,以讹传讹」的谬论。
提到湿球温度从27℃→28℃,冷却塔的能力降低,why?其实这就是基础热力学上湿球温度的应用。
湿球温度愈高,湿球温度的冷却能力愈差。
所以,当湿球温度增高时,冷却塔的能力下降,换言之,冷却塔的出水量减少了。
从事空调制冷,空气的性能曲线图──Psychrometrics(空气线图)一定得充分认识、了解。
冷却塔计算公式
![冷却塔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31d2840d52ea551810a687d5.png)
总补充水量
Q水补
m3/h
轴功率
P1
kw
水负荷
λ水
m3/m2h
气负荷 进水管径 出水管径
λ气 wi womBiblioteka /m2h mm mm配水孔个数
n
风机间隙 全压
δ P0
mm Pa
动压 气水比 出风口风速
P动 μ V出
Pa
m3/s
6
减速比 容积散质系数 换热量
i βv K Kg/m h Kcal/h
3
Βv=18300 K=5000 Q水 Q水补=(δ+ε+0.01%) Q水 式中: δ—漂水损失系数,0.001% ε—蒸发损失系数,0.83% 0.01%—自然排空损失 P1=0.9P P—电机功率 λ水= Q水/2L1W1 式中:L1—填料总长度 H1—填料宽度 λ气= Q风/S进风 式中:S进风=进风面积 wi2>Q水/1800πI水 I水—进水管流速,2.35m/s Wo≈1.414wi n = Q水 / uf√2gh 式中:u—流量系数,0.67 f—开口面积,设A为开孔直径,则f=πA /4 h—配水深度,MK系列冷却塔配水池深度 为110mm δ=0.0075Φ P0=P动+P静 式中:P动—动压 P静—静压 P动=V出2/2g 式中:V出=出风口平均风速 μ=1.115Q风/Q水 V出=4Q风/nπΦ2
MK冷却塔设计部分计算公式
名称 水流量 代号 Q水 单位 m /h Q风=μγ水Q水/γ气 式中:μ—气水比 风量 Q风 m /h
3 3
计 算 公 式
γ气—空气在28℃时的比容, γ水—水的比容,1000kg/m3 V1=πΦv风机/60
1.115kg/m3
冷却塔循环水量换算公式
![冷却塔循环水量换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3569a5ea192e45361166f512.png)
冷却塔循环水量换算公式-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确定冷却塔循环水量的换算公式:1.冷却塔公称流量=主机制冷量(KW)x x x 861/(1000t) (m3/h)2.冷却塔公称流量=主机制冷量(kcal/h)x x /(1000t) (m3/h)3.冷却塔公称流量=主机制冷量(RT)x x x 3024 /(1000t) (m3/h)4.冷却塔公称流量=主机(蒸发器)水流量(m3/h)x x (m3/h)4.冷却塔公称流量=主机(冷凝器)水流量(m3/h)x (m3/h)式中:—为选型余量—为冷凝器负荷系数,对溴化锂主机取861—为1KW=861(kcal/h) 3024—为1RT=3024(kcal/h)t—冷却水进出水温差,国际工况下取t=5℃ RT—表示冷吨冷却塔蒸发损失的计算公式:蒸发损失: E(%)=t/600 x 100%=5/600 x 100%=%t—冷却水进出水温差,国际工况下取t=5℃600: 水的蒸发热(kcal/kg)举例:已知主机制冷量100 x 104(kcal/h)电制冷冷水机组一台,需选多大的冷却塔国际工况下满负荷运行一天(24h)该冷却塔蒸发损失水量是多少计算:冷却塔公称流量=100 x 104 x (1000x5)=300(m3/h)蒸发损失水量Q=300 x E (%) x 24h=300 x x 24= (m3/天)美国冷吨=3024千卡/小时(kcal/h)=千瓦(KW)1日本冷吨=3320千卡/小时(kcal/h)=千瓦(KW)(注:1冷吨就是使1吨0℃的水在24小所内变为0℃的冰所需要的制冷量。
)制冷技术中常用单位的换算:1马力(或1匹马功率)=瓦(W)=千瓦(KW)1千卡/小时(kcal/h)=瓦(W)1美国冷吨=3024千卡/小时(kcal/h)=千瓦(KW)1日本冷吨=3320千卡/小时(kcal/h)=千瓦(KW)摄氏温度℃=(华氏°F-32)5/9(注:1冷吨就是使1吨0℃的水在24小所内变为0℃的冰所需要的制冷量。
冷却塔循环水量换算公式
![冷却塔循环水量换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9ee1f34b10a6f524ccbf855a.png)
确定冷却塔循环水量的换算公式:1.冷却塔公称流量=主机制冷量(KW)x x x 861/(1000?t) (m3/h)2.冷却塔公称流量=主机制冷量(kcal/h)x x /(1000?t) (m3/h)3.冷却塔公称流量=主机制冷量(RT)x x x 3024 /(1000?t) (m3/h)4.冷却塔公称流量=主机(蒸发器)水流量(m3/h)x x (m3/h)4.冷却塔公称流量=主机(冷凝器)水流量(m3/h)x (m3/h)式中:—为选型余量—为冷凝器负荷系数,对溴化锂主机取861—为1KW=861(kcal/h)3024—为1RT=3024(kcal/h)?t—冷却水进出水温差,国际工况下取?t=5℃RT—表示冷吨冷却塔蒸发损失的计算公式:蒸发损失:E(%)=?t/600 x 100%=5/600 x 100%=%?t—冷却水进出水温差,国际工况下取?t=5℃600: 水的蒸发热(kcal/kg)举例:已知主机制冷量100 x 104(kcal/h)电制冷冷水机组一台,需选多大的冷却塔国际工况下满负荷运行一天(24h)该冷却塔蒸发损失水量是多少计算:冷却塔公称流量=100 x 104x (1000x5)=300(m3/h)蒸发损失水量Q=300 x E (%) x 24h=300 x x 24= (m3/天)美国冷吨=3024千卡/小时(kcal/h)=千瓦(KW)1日本冷吨=3320千卡/小时(kcal/h)=千瓦(KW)(注:1冷吨就是使1吨0℃的水在24小所内变为0℃的冰所需要的制冷量。
)制冷技术中常用单位的换算:1马力(或1匹马功率)=瓦(W)=千瓦(KW)1千卡/小时(kcal/h)=瓦(W)1美国冷吨=3024千卡/小时(kcal/h)=千瓦(KW)1日本冷吨=3320千卡/小时(kcal/h)=千瓦(KW)摄氏温度℃=(华氏°F-32)5/9(注:1冷吨就是使1吨0℃的水在24小所内变为0℃的冰所需要的制冷量。
最新冷却塔循环水量换算公式
![最新冷却塔循环水量换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ef098d65eff9aef8941e06a4.png)
确定冷却塔循环水量的换算公式:1.冷却塔公称流量=主机制冷量(KW)x 1.2 x 1.25 x 861/(1000∆t) (m3/h)2.冷却塔公称流量=主机制冷量(kcal/h)x 1.2 x 1.25 /(1000∆t) (m3/h)3.冷却塔公称流量=主机制冷量(RT)x 1.2 x 1.25 x 3024 /(1000∆t) (m3/h)4.冷却塔公称流量=主机(蒸发器)水流量(m3/h)x 1.2 x 1.25 (m3/h)4.冷却塔公称流量=主机(冷凝器)水流量(m3/h)x 1.2 (m3/h)式中:1.2—为选型余量 1.25—为冷凝器负荷系数,对溴化锂主机取1.65861—为1KW=861(kcal/h)3024—为1RT=3024(kcal/h)∆t—冷却水进出水温差,国际工况下取∆t=5℃ RT—表示冷吨冷却塔蒸发损失的计算公式:蒸发损失: E(%)=∆t/600 x 100%=5/600 x 100%=0.83%∆t—冷却水进出水温差,国际工况下取∆t=5℃600: 水的蒸发热(kcal/kg)举例:已知主机制冷量100 x 104(kcal/h)电制冷冷水机组一台,需选多大的冷却塔?国际工况下满负荷运行一天(24h)该冷却塔蒸发损失水量是多少?计算:冷却塔公称流量=100 x 104 x1.2 x 12.5/ (1000x5)=300(m3/h)蒸发损失水量Q=300 x E (%) x 24h=300 x 0.83 x 24=59.8 (m3/天)美国冷吨=3024千卡/小时(kcal/h)=3.517千瓦(KW)1日本冷吨=3320千卡/小时(kcal/h)=3.861千瓦(KW)(注:1冷吨就是使1吨0℃的水在24小所内变为0℃的冰所需要的制冷量。
)制冷技术中常用单位的换算:1马力(或1匹马功率)=735.5瓦(W)=0.7355千瓦(KW)1千卡/小时(kcal/h)=1.163瓦(W)1美国冷吨=3024千卡/小时(kcal/h)=3.517千瓦(KW)1日本冷吨=3320千卡/小时(kcal/h)=3.861千瓦(KW)摄氏温度℃=(华氏°F-32)5/9(注:1冷吨就是使1吨0℃的水在24小所内变为0℃的冰所需要的制冷量。
冷却塔计算公式
![冷却塔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31d2840d52ea551810a687d5.png)
总补充水量
Q水补
m3/h
轴功率
P1
kw
水负荷
λ水
m3/m2h
气负荷 进水管径 出水管径
λ气 wi wo
m3/m2h mm mm
配水孔个数
n
风机间隙 全压
δ P0
mm Pa
动压 气水比 出风口风速
P动 μ V出
Pa
m3/s
6
减速比 容积散质系数 换热量
i βv K Kg/m h Kcal/h
3
Βv=18300 K=5000 Q水 Q水补=(δ+ε+0.01%) Q水 式中: δ—漂水损失系数,0.001% ε—蒸发损失系数,0.83% 0.01%—自然排空损失 P1=0.9P P—电机功率 λ水= Q水/2L1W1 式中:L1—填料总长度 H1—填料宽度 λ气= Q风/S进风 式中:S进风=进风面积 wi2>Q水/1800πI水 I水—进水管流速,2.35m/s Wo≈1.414wi n = Q水 / uf√2gh 式中:u—流量系数,0.67 f—开口面积,设A为开孔直径,则f=πA /4 h—配水深度,MK系列冷却塔配水池深度 为110mm δ=0.0075Φ P0=P动+P静 式中:P动—动压 P静—静压 P动=V出2/2g 式中:V出=出风口平均风速 μ=1.115Q风/Q水 V出=4Q风/nπΦ2
MK冷却塔设计部分计算公式
名称 水流量 代号 Q水 单位 m /h Q风=μγ水Q水/γ气 式中:μ—气水比 风量 Q风 m /h
3 3
计 算 公 式
γ气—空气在28℃时的比容, γ水—水的比容,1000kg/m3 V1=πΦv风机/60
1.115kg/m3ຫໍສະໝຸດ 风机末端线速度V1
工艺冷却水计算
![工艺冷却水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26cd3fcb5fbfc77da269b135.png)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37
1.97 2.42 1.37 1.37 1.37 2 2 2 2 2 2 2 2.42 2.42 1.5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