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概况—高考地理总复习PPT演示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读中国水资源图,回答问题。
(1)填出图中序号代表的调水工程名称: ①□35 引滦入津,②□36 南水北调东线,③□37 南水北调 中线,④□38 南水北调西线,⑤□39 引黄入晋,⑥□40 引黄济 青。
(2)在调水中利用原有一部分旧航道的调水路线是□41 ②(填序号)。
(3)我国各河中,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水系是□42 长江水 系,其次是□43 雅鲁藏布江水系。
(4)我国降水时空分布特点是□8 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5)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位置、□9 海陆位 置、地形、季风。
2.读中国的温度带分布图,回答问题。
(1)填出图中数字代表的温度带名称:①□10 寒温带; ②□11 中温带;③□12 暖温带;④□13 亚热带;⑤□14 热带;⑥□15 高山气候区。
Ⅱ[36题,24 分] 2016·全国卷
Ⅰ[36题,22 分] 2016·全国卷
Ⅲ[4~6题,
图、统计图,明确我 国的地形与河流流向 的关系、地形与水能 资源分布的关系、以 及地形对我国气温、 降水的影响等。考查 我国人口增长与人口 问题及其影响;我国 农业区划以及在精准 扶贫政策、新农村改 造影响下的农业发展 方向;一带一路政策 带动中国工农业、交
是□35 200mm 年等降水量线。
(4)从我国干湿地区的分布状况,可以总结出我国降 水的地区分布规律是:□36 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或 东南多,西北少)。
(5)我国半干旱、干旱地区面积较大,是因为:一方 面内陆面积广大,距海较远;□37 山脉阻挡,海洋水汽难 以到达,降水稀少;另一方面气温较高,□38 风力较大, 蒸发量大。
地区 河流
黑龙江 东北 、
松花江
秦岭 —
淮河 以北
辽河、 海河、 黄河
秦岭 — 长江、
流量
水位
含沙 量
水量丰富( 流经湿润 、半湿润 区)
汛期较 短(有 春汛、 夏汛)
小(森 林茂 密)
大(植
水量较小( 流经半湿 润、半干 旱地区)
汛期短 (雨季 短)
被少 ,水 土流 失严
重)
水量丰富( 降水量大
汛期长
中国的人口增长、分布与政策,农业分布及商品粮基地建设,工业带及工业基地的分布和区位,交通网的形成及区位因素分析。
2018·全国卷Ⅱ[9~11题,12分]
年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是□ 区域认知:通过以区域图的背景材料、区域图、等高线图为载体,掌握区域定位的方法,区域定位可以根据经纬网定位,也可3以4根据
32
区域认知:通过以区域图的背景材料、区域图、等高线图为载体,掌握区域定位的方法,区域定位可以根据经纬网定位,也可以根据
重要地理事物之间的关系定位。
关系,其中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是□800mm 中20国17的·全人国口卷增Ⅰ长[9、题分,布4分与]政策,农业分布及商品粮基地建设,工业带及工业基地的分布和区位,交通网的形成及区33位因素分析。
(3)分布: ①耕地:□5 平原、盆地和低缓的丘陵地区(湿润、半 湿润地区); ②草地:北方高原、山地和□6 青藏高原(干旱、半干 旱地区); ③林地:东北、□7 西南山区和东南部山区。
2.读中国的矿产资源分布图,回答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矿产资源分布的特点是:□8 分 布广泛,相对集中。
读图析图(二) 中国气候分布图 1.读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气候类型: A□1 温带季风气候,B□2 温带大陆性气候,C□3 亚热 带季风气候,D□4 高山气候,E□5 热带季风气候。
(2)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是□6 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 气候复杂多样,□7 雨热同期。
(3)我国气温分布的特点是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 遍高温。
2综合思维:结合某一
2018·全国卷 区域的材料或者区域
1.中国主要地形区 ,气候、河流、自 然资源的分布及特 征。 2.中国的人口增长 、分布与政策,农 业分布及商品粮基 地建设,工业带及 工业基地的分布和 区位,交通网的形 成及区位因素分析 。
Ⅱ[36题,24 分] 2018·全国卷
Ⅲ[3~5题, 12分] 2017·全国卷
积、年径流量 km2、年径流量约 480 亿 m3
流经省区(简 青、川、甘、宁、内蒙古、陕、晋、
称)
豫、鲁
流经主要地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 形区 华北平原
上中下游的 ③□34 河口,④□35 旧孟津
划分 ⑤□36 大通河,⑥□37 洮河,⑦□38 汾河,
主要支流 ⑧□39 渭河
中国外流河水文特征
2.长江概况
源头、注入海 发源于①□15 唐古拉山,注入②□16 东海

流程、流量、 全长□17 6 300km,居世界第□18 3 位,流量近 流域面积 □19 10 000 亿 m3;流域面积为□20 180 万 km2
流经省区(简 青、藏、川、渝、云、鄂、湘、赣、皖、
称)
苏、沪
流经主要地 青藏高原、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四川盆 形区 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12分]
通建设与发展的区域
特点及差异。
六个读图析图 读图析图(一) 中国地形图
1.主要地形区的骨架——山脉。 (1)三列东西走向山脉:a□1 天山—阴山、昆仑山—b□2 秦岭、南岭。
(3)西北—东南走向山脉:g□6 祁连山、阿尔泰山脉。 (4)南北走向山脉:h□7 贺兰山、横断山脉。 (5)弧形山脉:i□8 喜马拉雅山脉。 2.主要地形区分布。 (1)四大高原:A□9 青藏高原;B□10 内蒙古高原;C□11 云 贵高原;D□12 黄土高原。
(2)四大盆地:E□13 四川盆地;F□14 柴达木盆地;G□15 塔 里木盆地;H□16 准噶尔盆地。
(3)三大平原:L□17 东北平原;M□18 华北平原;N□19 长 江中下游平原。
(4)三大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3.山脉是地形的骨架,许多山脉既是主要地形区的 界线,也是行政区的界线,如太行山是黄土高原和华北 平原、□20 山西省和河北省的界线;□21 武夷山是浙闽丘陵 和江南丘陵、福建省和江西省的界线;祁连山是青藏高 原和内蒙古高原、□22 青海省和□23 甘肃省的界线。
(2)我国四大盆地分别位于的温度带:塔里木盆地位 于□16 暖温带、准噶尔盆地位于□17 中温带、柴达木盆地位于 □18 高山气候区、四川盆地位于□19 亚热带。
(3)黄河干流自上游到下游依次流经的温度带是□20 高 山气候区、□21 暖温带、□22 中温带、□23 暖温带。
(4)甘肃省地跨□24 亚热带、暖温带、□25 中温带和高山 气候区。
(5)南方地区发展有色金属冶炼的不利影响:有色金 属的开采,破坏植被,易造成□21 水土流失;有色金属冶炼 多动力导向型,增加能源紧张状况;释放酸性气体较多, 造成大气污染,□22 酸雨严重;尾渣堆放,易造成□23 固体废 弃物污染和水污染等。
3.读中国水资源分布图,回答问题。
(1)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点具有“三多三少”即南 多北少,□24 东多□25 西少,□26 沿海多□27 内陆少。
(2)填出图中字母或数字所代表的矿产地名称: 铁矿:①□9 本溪;②□10 鞍山;③□11 大冶;④□12 石碌。 煤矿:⑤□13 鹤岗;⑥□14 大同;⑦□15 平顶山;⑧□16 六盘水。
(3)在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中,矿产资源丰富的是□17 辽中南工业基地和□18 京津唐工业基地。
(4)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条件:煤炭资源丰富,□19 开 采条件好;市场广阔;□20 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第一章 区域地理
第 3 讲 中国地理概况
最新考纲
1.中国主要地形区 ,气候、河流、自 然资源的分布及特 征。 2.中国的人口增长 、分布与政策,农 业分布及商品粮基 地建设,工业带及 工业基地的分布和 区位,交通网的形 成及区位因素分析 。
考情索引
核心素养
1.区域认知
:通过以区
2018·全国卷Ⅰ[37题
风”就是指□夏季风。 中水国量的 丰人富口(流增经长湿、润分、布半与湿政润策区,) 农业分布及商品粮31基地建设,工业带及工业基地的分布和区位,交通网的形成及区位因素分析。
考查我国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及其影响;
水量丰富(流经湿润、半湿润区)
(3)干湿地区的划分是按照□蒸发量和降水量的对比 大(植被少,水土流失严重)
小(流 域内
有无结冰 期
冰期长(纬 度高,位 于中温带 、寒温带)
冰期短(位 于暖温带)
无冰期(流 经亚热带
读图析图(四) 中国资源分布图 1.读中国土地资源分布图,回答问题。
(1)填出下列土地资源名称:a□1 旱地,b□2 水田,c□3 草地。水田和旱田的分布界线是□4 秦岭—淮河。
(2)特点:类型多样,比例不当。
,22分] 2018·全国卷Ⅱ[9~11
题,12分] 2017·全国卷Ⅰ[9题,
4分] 2017·全国卷Ⅲ[1题,
4分] 20高线 图为载体, 掌握区域定 位的方法, 区域定位可 以根据经纬 网定位,也 可以根据重 要地理事物
之间的关系
定位。
上中下游的 a 为□21 宜昌,b 为□22 湖口
划分 ③□23 雅砻江,④□24 岷江,⑤□25 嘉陵江,⑥□26
主要支流和 乌江,⑦□27 汉江,⑧□28 湘江,⑨□29 赣江,
湖泊 ⑩□30 洞庭湖,⑪□31 鄱阳湖
3.黄河概况
源头、注入海 发源于①□32 巴颜喀拉山,注入②□33 渤


长度、流域面 全长 5 464 km,流域面积为 75 万
读图析图(三) 中国的河流、湖泊分布图 1.外流区和内流区
(1)填出中国地图中序号所代表的河湖名称。 河流:①□1 松花江,②淮河,③□2 湘江,④□3 黄河, ⑤□4 雅鲁藏布江,⑥□5 额尔齐斯河,⑦□6 塔里木河。
湖泊:⑧□7 青海湖,⑨□8 洞庭湖,⑩□9 鄱阳湖。 (2)内、外流区: 分界线:大兴安岭—□10 阴山—贺兰山—□11 唐古拉山 —□12 冈底斯山。 (3)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①多季节性河流。 ②河水补给主要是□13 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 ③河流汛期出现在□14 夏季气温高的季节。
(2)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是□28 华北地区,其主要原 因有:
①□29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②□30 水资源较少;③人 口众多,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④□31 水污染严重;⑤ 浪费严重。
(3)解决我国水资源的主要对策有: ①□32 跨流域调水;②□33 兴修水库;③□34 节约用水, 防治水污染。
(5)我国三大平原的农作物的熟制,从长江中下游平 原,经华北平原到东北平原,依次是□26 一年两熟、两年三 熟、□27 一年一熟。
3.读季风区、非季风区、干湿地区分布图,回答问题。
(1)填出图中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大兴安岭 —□28 阴山山脉—贺兰山—乌鞘岭—□29 巴颜喀拉山—唐古 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重要地理事物之间的关系定位。
我国农业区划以及在精准扶贫政策、新农村改造影响下的农业发展方向;
400mm 水量丰富(流经湿润、半湿润区)
2018·全国卷Ⅱ[9~11题,12分]
年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地区与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一带一路政策带动中国工农业、交通建设与发展的区域特点及差异。
我国农业区划以及在精准扶贫政策、新农村改造影响下的农业发展方向;
4.地形对气候和河流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①影响□24 气温:海拔越高,气温□25 越低;②影响□26 降水:西高东低的地势利于海上湿润空气 吹入内地形成降水;暖温空气的迎风坡易形成□27 地形雨; ③影响□28 气流运动:东西走向的山脉冬季阻挡南下的冷气 流,夏季阻挡北上的暖气流,使山脉两侧气候产生差异。 (2)对河流的影响:①制约河流□29 流向:西高东低使 大河东流入海,沟通东西;②影响河流的□30 流速和落差: 在地势阶梯的过渡带,大河形成巨大落差,水能巨大;坡 度缓则水流平稳,坡度陡则水流快,易形成峡谷急流。
(2)季风区是□30 夏季风影响显著的地区,夏季风包括
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古诗“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
中国的人口增长、分布与政策,农业分布及商品粮基地建设,工业带及工业基地的分布和区位,交通网的形成及区位因素分析。
中国的人口增长、分布与政策,农业分布及商品粮基地建设,工业带及工业基地的分布和区位,交通网的形成及区位因素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