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总复习(人教版)专题通关练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2-1-2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2
[识记古代文化常识]
一、对点练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胡晋臣以亲年高,求外补,知汉州,除潼川路提点刑狱,以忧去。
服除再召,以五事见,
曰:“选将帅,广常平,治渠堰,更铨法,通楮币
..。
”上谓辅臣曰:“胡晋臣言可行。
”除度支郎累迁侍御史。
朱熹除兵部郎官,以病足未供职。
侍郎林栗与熹论《易.》不合,因奏熹
不即受印为傲慢。
晋臣上疏留熹而排栗,物论归重。
光宗嗣位,迁工部
...,每
..侍郎,除给事中
以裁滥恩、惜名器为重,内降持不下,上嘉其有守,拜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
(节选自《宋史·胡晋臣传》)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楮币,也称楮券,指宋﹑金﹑元时发行的“会子”“宝券”等纸币。
因其多用楮皮纸制成,故名。
后亦泛指一般的纸币。
B.工部为中国古代官署名,由隋文帝设立,掌管各项工程、工匠、全国土地、赋税、水利等政令,与吏、户、礼、兵、刑并称六部。
C.《易》为《易经》的简称,又称为《周易》,是一本关于“卜筮”的书。
与儒家典籍《诗经》《尚书》《礼记》《春秋》合称“五经”。
D.给事中,秦置,汉魏相沿。
为将军、列侯、九卿等的加官,加此号能侍奉在皇帝左右。
因给事殿中,备顾问应对,讨论政事,故名。
【解析】B项,“全国土地、赋税”由户部掌管。
【答案】B
【参考译文】胡晋臣因为父母年纪大了,请求到京城外补缺,担任了广汉的知州,再任潼川路的提点刑狱,因父母丧事离职。
守丧期满再次被召回,拿五件事觐见,分别是:“选拔将帅,扩大常平仓,修水利,修订选拔、任用官吏的条例,推行纸币。
”皇帝对辅政大臣说:“胡晋臣所说的可以实行。
”(胡晋臣)担任度支郎,继而提拔为侍御史。
当时朱熹任兵部郎官,因腿病没有到任。
侍郎林栗因与朱熹的论《易》观点不合,上奏称朱熹不到任是对皇帝的傲慢行为。
晋臣上疏请求留下朱熹而不要任用林栗,人们认为他做事慎重。
光宗继位
后,胡晋臣调任工部侍郎,任职给事中,常常以裁减过度的恩惠,珍惜名声和人才为要务,宫内降恩坚持不下达,皇帝赞赏他有操守,任命他为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魏收,字伯起,钜鹿下曲阳人也。
收少机警,不持细行。
年十五,颇已属文。
及随父赴边,好习骑射,欲以武艺自达。
荥阳郑伯调之曰:“魏郎弄戟多少?”收惭,遂折节读书。
积年,以文华显。
初除太学博士
..书。
..。
永安三年,右迁为北主客郎中
..。
节闵帝立,妙简近侍,诏试收为封禅
收下笔便就,不立稿草,文将千言,所改无几。
时黄门郎贾思同侍立,深奇之,白帝曰:“虽
七步之才
....,无以过此。
”迁散骑侍郎,并修国史,俄兼中书侍郎,时年二十六。
(选自《北史》,有删改)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博士”指古代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B.“郎中”即帝王侍从官的通称,其职责为照顾帝王饮食起居、身体保健。
C.“封禅”指中国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时的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
D.“七步之才”指有七步成诗的才能,比喻人有才气,文思敏捷。
原指曹植,文中用这一典故赞美了魏收的文学才华。
【解析】联系文言文《荆轲刺秦王》中“诸郎中执兵”可知:“郎中”的职责为护卫、侍从,随时建议,备顾问及差遣。
故确定B项错误。
【答案】B
【参考译文】魏收,字伯起,是钜鹿下曲阳人。
魏收从小聪明机智,不拘小节。
十五岁时,已经相当会写文章。
当他随父亲去边境后,就喜欢学习骑马射箭,想凭借武艺使自己显贵。
荥阳人郑伯取笑他说:“魏收儿郎玩了多少戟啦?”魏收感到惭愧,于是改变志向,专心读书。
这样积年累月,终于以文才华美而出名。
开始被授予太学博士。
永安三年,又升迁为北主客郎中。
节闵帝即位,精选左右侍从官员,下诏书命令魏收撰写封禅书来测试他的文才。
魏收执笔一挥而就,不拟草稿,文章长近千字,几乎没有改动。
此时黄门侍郎贾思同伺候在节闵帝身旁,对魏收的才能很惊奇,禀报皇帝说:“即使是七步之内能作诗的才子,也不能超过他。
”于是升任魏收为散骑侍郎,并修国史,又没有多久,兼任中书侍郎,这时他才二十六岁。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黄福,字如锡,昌邑人。
洪武中,由太学生
...历金吾前卫经历。
上书论国家大计。
太祖奇
之,超拜工部
..右侍郎。
建文时,深见倚任。
安南既平,郡县其地,命福以尚书掌布政、按察
二司事。
仁宗即位,召还,命兼詹事
..,辅太子。
福在交趾凡十九年。
及还,交人扶携走送,
号泣不忍别。
宣德七年,帝改福官南京。
明年兼掌南京兵部。
英宗即位,加少保
..,参赞南京守备襄城伯李隆机务。
留都文臣参机务,自福始。
(节选自《明史》)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学生”,明朝、清朝时太学即国子监,太学生就是指在太学读书的生员。
B.“工部”,中央官署名,为掌管营造工程事项的机关,六部之一,长官为尚书。
C.“詹事”,秦朝开始设置,掌皇后、太子家中之事。
历代相沿,为太子官属之长。
D.“少保”,太子府官职名,其职位和俸禄一般要高于闲职太师、太傅、太保。
【解析】D项“其职位和俸禄一般要高于闲职太师、太傅、太保”错,“少保”是“太保”的下一级官职,职位俸禄明显低于后者。
【答案】D
【参考译文】黄福,字如锡,昌邑人。
洪武年间,由太学生历任金吾前卫经历。
曾上书论国家大计。
太祖认为他很奇异,把他越级提升为工部右侍郎。
建文时期,他深受倚重和信任。
安南平定后,在那里设置郡县,命黄福以尚书身份掌管布政、按察两司的事务。
仁宗即位后,黄福被召回,命他兼任詹事,辅导太子。
黄福在交趾共十九年。
到他回来时,交趾人民扶老携幼奔走相送,呼号哭泣不忍分别。
宣德七年(1432),皇上让黄福到南京任官。
第二年,黄福兼掌南京兵部。
英宗即位后,加封他为少保,参与辅助南京守备襄城伯李隆处理机要事务。
留都的文臣参与机要事务,就是从黄福开始的。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吴祐字.季英,陈留长垣人也。
父恢,为南海太守
..。
祐年十二,随从到官。
恢欲杀青
..简以写经书,祐谏曰:“今大人逾越五岭,远在海滨,其俗诚陋,然旧多珍怪,上为国家所疑,下为权戚所望。
此书若成,则载之兼两。
昔马援以薏苡兴谤,嫌疑之间,诚先贤所慎也。
”
恢乃止。
后举孝廉
..,将行,郡中为祖道,祐共小吏雍丘黄真欢语移时,与结友而别。
功曹以祐倨,请黜之。
太守曰:“吴季英有知人之明,卿且勿言。
”真后亦举孝廉,除新蔡长,世称其清节。
迁胶东侯相。
祐政唯仁简,以身率物。
民有争诉者,辄闭门自责,然后断其讼,以道譬之。
或身到闾里,重相和解。
(选自《后汉书·吴祐传》,有删节)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古人幼时命名,成人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
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
对平辈或尊辈称字是出于礼貌和尊敬。
B.太守,是郡守的尊称。
汉景帝更名为太守,为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除治民、进贤、决讼、检奸外,还可以自行任免所属掾吏。
C.孝廉,是秦始皇时设立的察举考试以任用官员的一种科目。
孝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
后代,也变成明朝、清朝对举人的雅称。
D.杀青,古人在竹简上写字,用火烤去竹简的水分,以便书写和防虫蛀,这道工序称为杀青。
后来泛指书籍定稿。
【解析】第一步,根据积累的文化常识可初步判定A、B两项正确。
第二步,可联系历史教材中西汉的“察举”制,确定“孝廉”是汉武帝时设立的,而非秦始皇设立。
【答案】C
【参考译文】吴祐字季英,陈留长垣人。
父亲吴恢,任南海太守。
吴祐十二岁时跟随父亲到任所生活。
父亲想烤竹简刻经书,吴祐劝道:“现在父亲越过五岭,远在海边,这里风俗简陋,但旧时有许多珠宝珍奇,上被国家猜疑,下被诸侯寄望。
如果把书写成,恐怕要用两辆车来载运。
从前马援因为运回薏苡招致毁谤,这是容易让人产生嫌疑的事情,前代的贤人对此也是十分慎重的。
”吴恢于是就不写书了。
后来被举为孝廉,将前去应召,郡里给他饯行,吴祐跟小吏雍丘黄真畅谈多时,与他结友而别。
功曹认为他太傲慢了,请求罢免他。
太守说:“吴季英有知人之明,你先不要多言。
”黄真后来也被举荐为孝廉,拜新蔡县令,世人称赞他清廉有节操。
吴祐后来升为胶东侯相。
他为政力求仁慈清简,以身作则。
百姓有到官府打官司的,他总是先闭门自责,然后再审断诉讼,用道理开导他们。
或亲自到百姓居住的地方调解,使双方和解。
二、综合练
(2017·辽宁省抚顺市二模)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5~8题。
甄济字孟成,定州无极人。
叔父为幽、凉二州都督,家卫州。
济少孤.,独好学,以文雅称。
居青岩山十余年,远近伏其仁,环山不敢畋渔。
采访使苗晋卿表之,诸府五辟①,诏十至,坚卧不起。
天宝十载以左拾遗召,未至,而禄山入朝,求济于玄宗,授范阳掌书记。
禄山至卫使太
守郑遵意致谒山中济不得已为起禄山下拜钧礼②。
居府中,议论正直。
久之,察禄山有反谋,不可谏。
济素善卫令齐玘,因谒归,具告以诚。
密置羊血左右,至夜,若欧血状,阳不支,舁归旧庐。
禄山反,使蔡希德封刀召之,曰:“即不起,断其头见我。
”济色不动,左手书曰:“不可以行。
”使者持刀趋前,济引颈待之,希德歔欷嗟叹,止刀,以实病告。
后庆绪复使强舆至东都安国观③,会广平王平东都④,济诣军门上谒泣涕,王为感动。
肃宗诏馆之三司署,使污贼官罗拜,以愧其心。
授秘书郎,或言太薄,更拜太子舍人。
来瑱辟为陕西襄阳参谋,拜礼部员外郎。
宜城楚昭王庙隙地广九十亩,济立墅其左。
瑱死,屏居七年。
大历初,江西节度使魏少游表为著作郎,兼侍御史,卒。
(《新唐书·甄济传》)
【注】①诸府:几个官署。
②钧礼:表敬的礼节。
③庆绪:即安庆绪,安禄山之子;舆:抬。
④广平王:即唐肃宗长子李豫,与郭子仪收复两京,后为唐代宗。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禄山至/卫使太守郑遵意致/谒山中/济不得已/为起禄山下拜钧礼/
B.禄山至卫/使太守郑遵意致谒山中/济不得已为起/禄山下拜钧礼/
C.禄山至/卫使太守郑遵/意致谒山中济不得已/为起/禄山下拜钧礼/
D.禄山至卫/使太守郑遵意致/谒山中/济不得已/为起禄山下拜钧礼/
【解析】“卫”为地名,是“至”的处所,后面停顿,排除A、C项;“为起”的主语是“甄济”,“禄山”是下一句主语,两者不可连在一起,排除D项;故选B项。
译文为:安禄山到了卫州,让太守郑遵意到山中拜访他,甄济不得已出山,安禄山向他下拜行礼。
【答案】B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孤,有成语“鳏寡孤独”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没有亲属供养、无依无靠的人。
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幼而无父曰孤,老而无子曰独。
B.三司署,三司官署,唐时以御史大夫、中书、门下为三司,受理刑狱。
C.授、拜都是“授予官职”的意思,表示提升官职的词有拔、擢、升、出等;表示降低官职的词有贬、谪、左迁等;表示罢免官职的词有罢、黜、夺、免等。
D.礼部员外郎,尚书省二十四司置员外郎1人,为各司之次官。
唐、宋、辽、金、元、明、清沿其制,以郎中、员外郎为六部各司正副主官。
时号“员外”,实已在编制定员之内。
【解析】C.“表示提升官职的词有……出等”错误,“出”为从京城到地方任职,为
官职调动,不是升职。
【答案】C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甄济文章雅致很有名望,但隐居青岩山中。
采访使苗晋卿向朝廷上奏章推荐他,后来几个官署五次征召他做官,诏令到了十次,他仍隐居不出。
B.由于种种原因,甄济出任安禄山的属官,但他淡泊仕途,且性格刚直能正直论事。
他觉察安禄山有反谋,在劝谏不听的情况下,靠朋友帮助,装病回到卫州旧居。
C.蔡希德虽为安禄山叛军阵营的大将,但也是性情中人,敬慕有气节的人。
安禄山派蔡希德去找甄济出来做官,甄济坚定拒绝,面对屠刀,毫不畏惧,终于感动蔡希德,并回报安禄山甄济有病在身。
D.安庆绪强迫抬甄济到东都安国观。
广平王平定了东都,肃宗下令让甄济住在三司署客馆里,褒扬了甄济,羞辱了那些曾任伪职的官员。
【解析】B.“在劝谏不听的情况下,靠朋友帮助,装病回到卫州旧居”不确切,应是没有劝谏,原文为“久之,察禄山有反谋,不可谏。
”
【答案】B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密置羊血左右,至夜,若欧血状,阳不支,舁归旧庐。
译文:
(2)使者持刀趋前,济引颈待之,希德歔欷嗟叹,止刀,以实病告。
译文:
【答案】(1)秘密的在身边准备了羊血,到了晚上,假装吐血,身体不支,让人抬着到了从前居住的地方。
(左右,在身边;阳,假装;舁,抬着。
)
(2)使者拿着刀走到他跟前,甄济伸出脖子等他来砍,蔡希德叹息不止,收起了刀,回去告诉安禄山他确实病重。
(趋前,走到他跟前;引颈,伸出脖子;以实病告,告诉安禄山他确实病重。
)
【参考译文】甄济,字孟成,定州无极(今河北无极县)人。
他的叔父曾任幽州、凉州都督,家在卫州,他的宗族因为侠义著称。
甄济从小就成了孤儿,只喜欢学习,因为文雅著称。
居住在青岩山十多年,远近的人都钦佩他的仁义,环山都没有敢打猎捕鱼的,采访使(官职名)苗晋卿推荐他,各部门五次征聘他,朝廷的诏书下发过十次,他坚持不出任官职。
天宝(唐玄宗年号)十年,甄济以左拾遗的官职应召,还没有到任而安禄山入朝,向唐玄
宗请求把甄济给他,任命他为范阳掌书记,安禄山到了卫州,让太守郑遵意到山中拜访他,甄济不得已出山,安禄山向他下拜行礼,他在任上,议论问题非常正直。
时间长了,发现安禄山有谋反的迹象,不接受规劝,甄济一直和卫令(官职名)齐玘,关系很好,因此面见安禄山请求回到卫州,把情况都详细告诉了齐玘,秘密的在身边准备了羊血,到了晚上,假装吐血,身体不支,让人抬着到了从前居住的地方。
安禄山反叛,派蔡希德携带封刀去召他,说:“如果甄济不出山,就砍下他的头来见我。
”甄济面色不改,用左手写道:“无法出行。
”使者拿着刀走到他跟前,甄济伸出脖子等他来砍,蔡希德叹息不止,收起了刀,回去告诉安禄山他确实病重。
后来庆绪又让人强行抬着他到了洛阳安国观。
恰逢广平王李极平定洛阳,甄济到军营求见痛哭,广平王被他感动。
唐肃宗下诏让他到三司署,让叛贼官员向他跪拜,让他们感到惭愧。
任命甄济为秘书郎,有人说官职太低,改任为太子舍人。
来瑱征聘他担任陕西襄阳参谋,官封礼部员外郎。
宜城楚昭王的庙占地九十亩,甄济在它旁边建立宅第。
来瑱死后,甄济在此隐居了七年。
大历(唐代宗年号)初期,江西节度使魏少游推荐他担任著作郎,兼任侍御史,去世。
高考语文答题的注意事项
一、开考前5分钟
1.发卷前,首先暗示自己:这只是一次平常测验!我自信,所以我成功!
2.接到试卷,请不慌不忙地在规定处按要求写上姓名、填涂考号、贴好条形码,然后检查试卷、答题卡是否有缺漏、破损情况。
3.接下来快速浏览全卷,大体弄清试卷的板块结构、各种题型,此时切忌一边看题一边急着抢时间考虑答案,因为你不能指望哪道题可以一眼看出答案。
对于作文,无论是什么题型,无论是否熟悉,都不必深想,要相信自己一定有话可说,一定可以写好。
这样大体浏览一遍,心情就会慢慢放松,等到答卷铃响,就可集中精力答卷。
二、开考后前40分钟
1.开考后首先集中精力完成客观选择题(10题),时间不少于30分钟,也不能多于40分钟。
做选择题力避两种倾向:一是一味抢时间、求速度(平时测验中有些同学就只用了20多分钟),这样势必导致审题不严,思考不周密,从而出现不应有的失误;二是速度过慢,太过谨慎小心,甚至反复徘徊不敢选。
其实这是没
必要的,只要你明确考察意图,据熟点迁移,冷静比较,应该果断作决。
因为你必须着眼全局,保证完成全卷。
2.选择题审题要细,一定要看清选是还是选非,可以在题目的“正确”与“不正确”等这样一些字眼上加上着重号。
3.做选择题要有一次成功的意识,既注意考点设置,又要凭借语感,如有二选一时干扰性极强的情况,也一定要在认真辨析的前提下,定下一个预选答案,这时可在题号前打一个问号,以备做完后有针对性地检查。
4.选择题每做一题,必须在题号前写明答案,切忌在选项上打“√”,这样可能导致填涂失误;也不要选定一个便手忙脚乱在卡上填涂一个,这样会阻碍思维。
5.选择题全部做完后,便集中时间填涂答案,要注意:首先在所选答案的方框内一次性做好记号,如打小“√”,或者涂黑点,并按题号再一一核对无误,然后一次性按要求规范填涂。
三、开考后40--90分钟
1.第四、五、六主观题应力争在50分钟内完成,即开考后一个半小时内要完成作文以外的所有试题。
2.今年高考语文继续实行网上阅卷,同学们在答主观题时一定要有强烈的规范意识:一是书写规范,文面整洁。
答题卡上不允许书写潦草,乱涂乱划;二是对号入座,按题号在规定的矩形框内作答。
绝对不能张冠李戴甚至私自改动题号,这样会导致几题答案扫描无效,判分为零。
三是要点分明,表述规范。
主要是诗歌鉴赏与现代文阅读中的一些题型,一定要据分值设定要点,4分、6分题先观点后阐释,关键词鲜明、层次明朗。
四、最后1个小时
1.作文时间要确保55分钟,利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审题立意,并列好提纲,然后用40分钟左右的时间行成文字。
2.作文要力避扣分点:缺题扣2分,字数每少50字扣1分,错别字或文面脏乱扣分,不完篇扣分等。
3.网上阅卷,做文书写以清晰、整洁为原则。
字不宜过小或大而潦草,或用力过轻;如有写错处,字少可用橡皮擦,字数多最好用直尺比在上面划一横线,不允许用其它方式夸大暴露问题。
4.留下3到5分钟做全卷的检查,不要轻易改动选择题答案。
五、对全卷答题的具体操作,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总问题:
1.要规范操作,接到试卷后,要先看题数、题型、分值,对重点的题如作文先用时间细读一下,让其在头脑中“发酵”做到对整个考试的内容及难易心中有数。
不要匆忙作答,一是可以避免因试卷有问题而白费精力,二是可以避免因监考老师的批评而影响你的情绪。
2.先易后难,按自己划分的顺序作答。
也就是说,这个答题顺序可以不按试卷顺序来。
确立试题的依据,一是试题的难易。
卷子一发下来,在浏览试卷时,发现自己会做的或一眼就能看出答案的选择题,应在监考老师宣布开始答题时立即答上。
遇到不会做的题,如通读三遍后仍不知如何下手,应立即“放过”,但要记住题号,必须注上醒目的记号。
这样我们试卷上第一遍所做的题大多是会做的,答题信心也就建立起来,然后全力解决不会的题。
还可以避免因小失大,因为前面的试题相关性不强,有的试题可以最后单独解决,而后面的阅读题相关性很强,要有足够的时间保证。
前面丢掉的是一题,后面丢掉的可能是一片--连锁反应。
再说,有些题,像第1第2小题,不会做就不会做了,花费再多的时间也没用。
确立试题的还有一个依据是自己的特殊情况。
比如有的同学在头脑清醒时做科技文效果很好,否则相反。
那你就可以先做这题。
还有的同学作文也是这样。
3.绝对不允许留空白,做不到的要猜。
写了还有一点希望,不写一点希望也没有。
4.时间安排要适度从紧,稍留空余。
建议花90分钟在基础知识上,选择题力求在35-40分钟完成,作文外的主观题,要用足45-50分钟,尤其是鉴赏题、语言运用题(如仿写)要充分用足时间,但也不能久拖不决,至少花50分钟在作文上,其中审题不得少于5-10分钟(这里实际还有构思拟提纲的时间),想好了再写,8分钟检查,2分钟涂卡。
但最好做完基础知识题后就涂卡。
不要做一题就将答案填在答题卡上,既浪费时间又容易出错,应该全部做完检查后,再五个一组填入答题卡。
这样先安排好时间表能有效避免为赶时间书写潦草、隐性失分的毛病
5.要有失分得分意识。
一方面,能做好的题要分分必争,就像熟话说的成熟的粮食要颗粒归仓。
主观题每做一题,都要思考一下,怎样还可多得分,哪怕是半分。
但另一方面,做不到的题不要死抠不放。
要允许有自己做不到的,这很正常,因为140分以上的是凤毛麟角。
每一道题超过了自己定的大致时间,就要果断舍弃,不要流连。
要防止因为在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题目上花费太多时间,而影响甚至耽误其他容易题目的完成,导致本来拿不到的分数没拿到,而应该拿到的分数也没拿到的结果。
6.遇到难题,做一次深呼吸,然后告诫自己“欲速则不达”。
还要自信一点,我难,别人也难。
如果我做不了,该还有多少人做不了。
考场上要有一股豪气和斗志,不要还没交锋就败下阵来。
碰到自认为简单的或似曾相识的题,不可大意,要警惕思维定势的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