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模块一主题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命题点二 中国古代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❷“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交兵不假挥长剑, 已挫英雄百万师。”这首诗描述的战役( D ) A.为推翻秦朝奠定了基础 B.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C.为江南开发提供了条件 D.为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
题组一 江南地区的开发 史料一 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 业。……饮食还给,不忧冻饿,亦亡(无)千金之家。
编后语
• 常常可见到这样的同学,他们在下课前几分钟就开始看表、收拾课本文具,下课铃一响,就迫不及待地“逃离”教室。实际上,每节课刚下课时的几分 钟是我们对上课内容查漏补缺的好时机。善于学习的同学往往懂得抓好课后的“黄金两分钟”。那么,课后的“黄金时间”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 一、释疑难 • 对课堂上老师讲到的内容自己想不通卡壳的问题,应该在课堂上标出来,下课时,在老师还未离开教室的时候,要主动请老师讲解清楚。如果老师已
【常考角度】 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表现、原因。 【考点链接】 经济重心的南移(P22)。 【知识运用】 (1)史料一反映了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什么状况? 【答案】 江南地区还未得到开发。
(2)史料二反映了江南地区经济状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案】南朝时江南经济有了巨大发展,纺织业甚至超过了 北方(或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汉书》
史料二 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 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史料三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的许多少数民族内迁到 黄河流域……以匈奴人灭西晋为序幕,各民族纷纷建立自己 的政权,他们彼此征战,人民被屠杀,牛马被掠夺,城市化 为废墟,田地大量荒芜。为躲避战乱,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 江南下,形成第三次南迁的浪潮。
经离开教室,也可以向同学请教,及时消除疑难问题。做到当堂知识,当堂解决。 • 二、补笔记 • 上课时,如果有些东西没有记下来,不要因为惦记着漏了的笔记而影响记下面的内容,可以在笔记本上留下一定的空间。下课后,再从头到尾阅读一
遍自己写的笔记,既可以起到复习的作用,又可以检查笔记中的遗漏和错误。遗漏之处要补全,错别字要纠正,过于潦草的字要写清楚。同时,将自己 对讲课内容的理解、自己的收获和感想,用自己的话写在笔记本的空白处。这样,可以使笔记变的更加完整、充实。 • 三、课后“静思2分钟”大有学问 • 我们还要注意课后的及时思考。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在心中快速把刚才上课时刚讲过的一些关键思路理一遍,把老师讲解的题目从题意到解答整个过 程详细审视一遍,这样,不仅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轻而易举地掌握一些关键的解题技巧。所以,2分钟的课后静思等于同一学科知识的 课后复习30分钟。
(3)史料三中“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了第三次 南迁的浪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北方民众的南下对江南 经济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案】北方战乱频繁。北方人口南迁,给江南地区带来了 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使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题组二 北魏孝文帝改革 史料一 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十二月,“革衣服之制”。 十九年下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 官”……“九月庚午,六宫及文武尽迁洛阳”……十二月, 引见群臣……“班赐冠服(按官位不同赐给服装)”。
——《魏书》
史料二 政治上,平城是鲜卑贵族元老集中的地方,保守势 力强大……所以在旧都平城,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必然会遇到 重重阻力;其次,在经济上,平城偏北地寒,六月风雪,风 沙常起……恶劣的气候环境,难以适应经济的发展……还有 从地理位置看,平城偏北的位置更不利于北魏对整个中原地 区的统治。
【常考角度】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目的、措施、影响。 【考点链接】 商鞅变法(P3)、洋务运动(P39)、戊戌变法 (P40)、俄国1861年改革(P115)、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明治维新(P116)。
2019/6/11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thank
you!
2019/6/11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知识运用】 (1)以上两则史料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的哪一次改革?根据 史料一概括这次改革的主要措施。 【答案】北魏孝文帝改革。穿汉服;说汉语;迁都洛阳。
(2)根据史料二说明这次改革为什么要迁都。通过以上回 答,这次改革给我们什么启示? 【答案】平城保守势力强大,改革阻力大;平城气候环境恶 劣,不利于经济发展;平城地理位置偏北,不利于对中原地 区的统治。改革是发展的动力;不同民族间的文化应该相互 借鉴、吸收;要敢于打破常规,勇于创新等。(言之有理即 可)
主题三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命题点一 对比商鞅变法与北魏孝文帝改革
❶北魏孝文帝喜好读书,遍览经史,深受儒学影响,并通 过改革,有力地促进了鲜卑族与汉族的交融。下列措施与 孝文帝改革无关的是( B ) A.迁都洛阳,采用汉族官制 B.重农抑商,推行县制 C.说汉话、穿汉服、改汉姓 D.鼓励鲜卑族与汉族通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