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推荐2017-2018学年下学期江西省南康中学高一第一次月考试卷 地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下学期江西省南康中学高一第一次月考
试卷
地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读某城市规划略图,据此完成1~2题。
1.老城区选址主要考虑的区位因素是
A.河流
B.铁路运输
C.气候
D.矿产资源
2. 由图中信息可知,该城市形态发展变化的
主要原因是
A.矿产资源的开发
B.人口分布的改变
C.铁路运输的发展
D.环境污染的影响
川藏公路被驴友誉为最有魅力的风景线。
读川藏公路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川藏公路许多路段特别弯曲,其影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气候
B.地形
C.河流
D.城镇
4.该公路沿途风景优美,尤其在横断山脉路段呈现“一山有四季”景观,“一山有四季”属于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经度地带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右图为我国某区域图。
完成5~6题。
5.导致图中古城衰落的主要原因是
A. 气候恶劣
B. 水源枯竭
C. 交通变迁
D. 商贸衰落
6.图中河流流域开发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①发展高耗能工业②下游进行梯级开发
③发展节水型农业④开发特色旅游项目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近年来,乞力马扎罗山山顶积雪融化、冰川消失现象非常严重,在过去的80年内冰川已经萎缩了
80%以上。
有环境专家指出,乞力马扎罗山雪顶可能将在10年内彻底融化消失,届时乞力马扎罗山独
有的“赤道雪山”奇观将与人类告别。
读下图,回答7~8题。
7.乞力马扎罗山山顶“雪冠”渐趋缩小,反映了全球环境的某种变化。
与这种变化有关的地理现象有
A.舟山渔场出现渤海湾鱼种B.日本本州岛樱花推迟开放
C.我国沿海地区海水侵蚀作用将减弱D.山地针叶林带分布海拔高度升高
8.乞力马扎罗山
A.所在区域河流主要为山地冰川融雪补给
B.该山地是在背斜构造的基础上形成的
C.南坡雪线位置低,主要是位于背风坡
D.冰川范围的变化与二氧化碳排放有关
下图表示我国华北某地1960年-2010年气温和降水距平累积曲线图,回答9~10题。
9.图中反映近50年该地区
A.降水年际变化大
B.气温逐年增高
C.降水季节变化大
D.气温逐年降低
10.该地区农业生产旱情最严重的时期可能是
A.1960年——1969年
B.1980年——1989年
C.1990年——1999年
D.2000年——2009年
下面是某个国家从18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四个阶段示意图。
读图回答11~12题。
11.按人口增长模式演变历程,下面排列正确的是
A .②③④①
B .④①③②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②④
12.该国可能是
A .美国
B .芬兰
C .巴西
D .印度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表明,北京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68.7万人,占8.6%;15~
64岁人口为1621.6万人,占82.7%;65岁及以上人口为170.9万人,占8.7%。
读2010年北京常住户籍人口年龄金字塔图,回答13~14题。
13.能正确表示北京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时人口
年龄结构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4.关于2010年北京市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 .20~59岁人口占较大比重,可能与劳动人口迁入有关
B .未来新进入劳动年龄阶段的人口将会明显增多
C .北京劳动力短缺问题严重
D .自然增长率较高
下图为我国两省区某年人口统计图。
完成15~16题。
15.下列因素中,造成两省区人口出生率差异的是
①妇女就业率 ②育龄妇女人数 ③医疗卫生条件 ④文化教育程度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6.西藏环境人口容量较小,其影响最密切的条件是
A. 地区开放程度低
B. 海拔高,气温低
C. 消费水平高
D. 水资源较短缺
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迁移日趋频繁。
完成17~18题。
17.下图为2012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数量统计图,该图可以反映人口迁移情况。
图中①②③④对应的省级行政区最可能是
A.粤、豫、黔、沪B.豫、粤、黔、沪
C.粤、豫、沪、黔D.豫、粤、沪、黔
18.下列对当前人口迁出主要流向的表述与实际最相符的是
A.河北流向辽中南地区B.安徽流向京津地区
C.湖南流向长三角地区D.广西流向珠三角地区
右图示意江西省从新中国成立初期至今人口自然增长轨迹示意图,X表示初期,Y表示末期。
读图完成19-20题。
19.下列有关图中人口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A.Ⅰ阶段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
B. O拐点出现是受政策因素影响
C.Ⅱ阶段会出现劳动力严重短缺
D.从X到Y,人口自然增长速度一直加快
20.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实施将对江西近十年产生的影响是
A.老年人口数量会有所下降
B.出生人口性别趋衡
C.家庭抗风险能力降低
D.城市就业压力增大
读下图,完成21~22题。
21.我国人口总量最大值出现的时间段为
A.1986~1990年B. 2016~2020年
C.2026~2030年D.2036~2040年
22.为了解决上图所预测出来的人口问题和就业问题,下列举措不合理的是
A.适度调整人口生育政策B.建立和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C.加快产业升级并加大技术投入D.大力发展电子装配类产业
人口机械增长率是指某地某时段内迁入与迁出人口数的差值与总人口之比。
下图为2006~2014年我国东部某省(市)人口增长率变动图。
读图回答23~24题。
23.图示时期该省(市)人口总数
A.持续上升B.持续下降C.先增后减D.先减后增
24.推断图示时期该省(市)人口机械增长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城镇房价增长快B.经济水平持续下降
C.产业升级和转移D.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下图示意某城市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平均人口年变化率。
当前,该城市总人口约1 300万。
据此回答25~26题。
25.20世纪90年代和80年代相比,该城市
A.总人口增长速度加快B.总人口减少
C.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D.人口净迁入量减少
26.该城市所在的国家可能是
A.美国B.日本C.俄罗斯D.德国
右图为某网上商城通过大数据分析绘制的“城市牵挂”示意图。
由于迁出人口比例较高,甲地网购收货量中,从异地下订单的寄达商品所占比例最高,从而成为2014年全国最受异地牵挂的城市。
读图,回答27题。
27.据图可推断,甲地人口迁出比例
A.北方地区比南方地区高
B.直辖市比省级行政中心高
C.珠江三角洲比四川盆地高
D.内陆城市比沿海城市高
近年来,不少在城市积累了资金、习得专长的农民工,开始逆向流动、返乡创业。
这类人,被媒体称为“城归”。
据统计,近年来“城归”人数累计达到450万。
随着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有更多的“城归”返乡创业,这将给家乡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现实影响。
据此完成28~30题
28.“城归”返乡创业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城市产业已达饱和,经济效益不断下降
B. 城市生活成本过高,环境污染严重
C. 乡村土地无人耕种,大面积的撂荒
D. 国家优惠政策实施,乡村经济蓄势发展
29.“城归”给乡村带来的是人口红利升级,人口红利升级指的是“城归”人员
A. 技能与素质的提升
B. 年龄构成的年轻化
C. 数量的大幅度提高
D. 性别结构的均衡化
30.“城归”现象给乡村最先带来的社会效益是
A. 增加家庭收入,改善环境质量
B. 有效解决留守儿童和老龄化问题
C.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基础设施
D. 促进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
二、综合题(共40分)
3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4分)
新加坡是一个位于岛屿上的城市国家,国土面积约640平方千米,其中主岛面积约540平方千米,地形平坦且单一,平均海拔不足15米。
岛上河流最长不足16千米。
该国经济发达,2015年常住人口约550万,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约
50%的用水仍需从马来西亚进口。
为了保障供水安全,该国不断加强对水资源的开发和管理,确保在2061年实现供水完全自给。
图1示意新加坡岛及其附近地区,图2为新加坡的气候资料。
(1)分析新加坡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
(4分)
(2)图1中的M水坝能阻挡海水涌入,结合建坝后坝内水体的咸淡变化来推断M水坝的主要功能。
(4分)
(3)请列举新加坡实现水资源完全自给的可行措施。
(6分)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9分)
材料一自1949年到1978年末,中国国家生育国策开启了苏联模式——“英雄母亲”任意多生育的时代。
据估计,这30年中国多出生人口超过4亿。
1979年到2010年,中国生育国策又走向“只
生一个”的时代,有资料显示,此时期中国总共减少了4亿多人口。
材料二 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
人口学者对此表示,
从目前的数据看,实施的单独二孩政策直接带来的出生人口增加可能不到20万,远低于国家预期的每年增加出生人口200万。
材料三 2015年10
月30日五中全会公报指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
(1)分析我国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后,实际出生人口远低于国家预期出生人口的原因。
(3分) (2)试分析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
(3分)
(3)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后,我国的人口增长模式是否会发生变化?说明理由。
(3分)
3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7分)
材料一 下图是我国部分省区老年人口比重(%)图和人口分布密度统计图。
材料二 利用区位联系,建立有内在联系的经济体,借整体的力量来获得发展,越来越成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
“ 泛珠江三角洲(9+2)” 区域合作体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成立的。
(1)习惯上,当一个地区老年人口比例达7%以上时,说明该地区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的哪几个省区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试分析这些地区老龄化产生的原因。
(5分)
(2)以我国人口分布密度统计图为依据,分析我国人口分布具有什么特点?十年间其发展的趋向是什么?(3分)
(3)请分析材料二中省区间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
(3分)
(4)材料二中,区域内人口承载状况大于2的省区通过区域合作,其人口承载状况将________ (变大或变小),试分析其原因。
(6分)
地理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二、综合题(共40分)
31、(1)供给角度:国土面积小(1分),地势低平(缺少天然湖泊)(1分),河流短小(1分),储存淡水(雨水)的条件差;
需求角度: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生产生活对淡水需求量大。
(1分)
(2)①水坝阻挡海水涌入(倒灌)(2分),
②坝内(库区)汇聚河水后盐度下降,起着储存陆地淡水(雨水)的作用(2分)。
(3)开源措施:①扩大集水区面积(或增加雨水的收集和储存);②保护自然环境,防止雨水(陆地淡水)污染;③海水淡化;④废水回收利用(净化处理)。
(任答对3点得3分)节流措施:①推广使用节水设备;②重复利用工业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③加强节水宣传和教育(3分)(只答一个角度最多得3分)
32、(1)优生优育观念的形成,人们更看重生育、培养孩子的质量而非数量;家庭抚养成本高,不敢多生;工作就业竞争压力大;社会保障逐渐完善;受教育程度的提高,生育意愿下降等。
(回答合理,答出三点即可)(3分)
(2)提供丰富劳动力资源,扩大消费,促进经济发展;提供充足兵源,有利于国防建设;增加新生人口,减缓人口老龄化等。
(回答合理即可)(3分)
(3)不会变化。
出生率虽有所上升,但死亡率处于较低水平,自然增长的速度低,仍处于低增长阶段,对人口的增长模式影响不大,仍处于现代型的人口增长模式。
(3分)
33、(1)沪、苏、津、粤。
①实行计划生育,人口的自然增长缓慢,年轻人口所占比重下降;②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医疗卫生条件好,生活质量改善,人的平均寿命延长。
(5分)
(2)分布不均;东部地区人口密集,西部地区人口稀少。
趋向:东西部人口分布不均不断加剧。
(3分)
(3)地区间收入差距(或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出现;户籍制度的改革。
(3分)
(4)变小①通过区域间合作,环境条件得以改善,环境人口容量变大(或理论承载密度变大);②通过人口迁移或流动,降低了这些省区的实际人口密度。
(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