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负数》教案(十)_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负数》教案(十)_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负数》教案(十)
一、教材内容分析
《负数》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的内容。

教材编排了负数的产生背景及初步认识以及正负数的大小比较两节内容。

它是在学生系统地认识整数、小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负数的认识,使学生明白数不仅包括正的,还有负的,从而使学生对数的概念形成一个完善、系统的知识结构,为今后进一步认识负数打下基础。

在生活中,由于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有时仅仅用已学过的数(即正数)已经不能明确地表达意思了,于是产生了负数。

学生在感知了负数的产生之后,由于生活经验,已经见过负数的存在,于是在这种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尤其是在温度中,深刻体会了负数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一)目标确定
1、学情分析
在学习负数之前,学生已经系统认识了整数和小数,并且对分数也有了初步的认识。

知道这些已学过的数的个数都是无限的。

学生由于生活经验,可能在某些地方已经知道了负数的存在。

基于这样的学习起点,本节课必须在学生认知冲突产生矛盾的前提下让学生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

并通过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体会负数的意义。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学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会正确地读、写负数。

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经历数学化、符号化的过程,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活动中激发学生对数的认识的兴趣,感受负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并结合史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