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阳县图书馆是怎样为编志写史服务的_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溧阳县图书馆是怎样为编
志写史服务的
溧阳县图书馆,是1981年建立的一个新馆(原是县文化馆的图书室),藏有古籍和史料文献仅有208册。
这些书籍和史料,历经沧桑,束之高阁,无人问津,任其虫蛀、霉变,其来源和文献价值更鲜为人知。
至1985年馆舍搬迁时才被发现。
1986年开创文明图书馆后,积极提高服务质量,讲究社会职业道德,为读者开辟新的服务项目,对古籍和史料进行了抢救,重新整理修复、登记编目。
在馆领导的亲自考证研究下,发现了一部分较珍贵的文献史料,并逐一登记,作好
索引、根据有关文件精神,与一百五十三个地区和单位取得联系,提供了二百三十五件(册)三十余万字的资料和照片。
这些史料中,有1921年上海第一个牺牲的共产党员黄仁烈士传略和事迹;1924年原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彭素民事略,1924年山东广饶县农民反饥饿运动时打死县长,以及山西、湖南、四川、安微,江苏省内有关市、县教育(学)方面的史料;李太白、张旭、孟郊等文化名人游傈阳时的抒情诗篇;明末清初溧阳《削鼻党起义始末》,又名《濑江逸史》一书;……。
这些史料提供后,先后被编志写史单位录用。
烈士黄仁同志家乡四川富顺县志办,录用后,又向有关方面作了推荐,例如向上海市烈士园陵管理所介绍史料的来源,尔后该所曾派员往溧阳图书馆索取资料。
彭素民家乡江西清江县志办将彭事略史料编入了县志。
《中国戏曲志·江苏卷》编写中,除了提供溧阳历代剧作家彭剑南、马世俊、史集之等资料外,还查出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诗词,有些诗词反映了汤显祖在溧阳的戏曲活动,得到县、市编志办的关注和重视。
溧阳县政协文史办录用了《润洲事迹诗钞》中四十余首诗词。
江苏省史学学会员,常州市史学会理事,
省溧中学历史教研组长谢志忠老师,对《濑江逸史》一书进行了释文探讨,拟出了论文,出席了省史学会召开的研讨会议,并被学会刊物录用。
同时,还引起了一些有识之士对溧阳历史的关注和兴趣,削鼻党是否属于农民起义,揭开了争议的序幕。
其次,对溧阳的文化史志的编写,也提供了一定的数据资料。
对研究溧阳的地理风貌、民情世俗、书刻发展史,同样提供了方便。
溧阳县图书馆,在开创文明馆活动中,积极开拓运用信息,运用史料文献知识,为编志写史单位服务,把几十年,几百年的“死”史资料,变成了活材料、将历史的知识传递为现实服务“古为今用”,为录用单位节省了可观的人力和物力,提高了编志写史的质量,加快了编志的进程。
为此,得到了许多地方和单位的好评,纷纷来电来函表示致谢。
四川省富顺县志办信上说:“收到革命烈士黄仁同志史料32页,愿以此作为革命文物保存,并为黄仁同志编写传记,教育桑梓后裔,继承先烈遗志,我们深表感谢。
”江西省清江县志办信上说:“目前我办正在征集彭民素的史料,贵省藏有彭的史料为我办提供,我办非常感激”。
山西省临猗县教育史志办信上说:“我们几经周折,终于收到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