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益阳市沅江双丰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月考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省益阳市沅江双丰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月
考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
1. 当Zn与某浓度的硝酸反应时,若参加反应的Zn与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5,则硝酸的还原产物可能是
A. N2O3
B. NH4NO3
C. N2
D. NO
参考答案:
B
略
2. 三氟化氮(NF3)是微电子工业中优良的等离子刻蚀气体,它在潮湿的环境中能发生反应:3NF3+5H2O2NO+HNO3+9HF。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NF3是氧化剂,H2O是还原剂
B.若1mol NF3被还原,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N A
C.若生成0.4molHNO3,则转移0.4mol电子
D.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参考答案:
D
只有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NF3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故A错。
由化学方程式可知,3molNF3参加反应,其中2mol被还原,1mol被氧化,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2mol,所以1mol NF3被还原,反应转移电子数为N A,故B错。
生成0.4molHNO3,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4mol×(5-3)=0.8mol,故C错。
NF3生成NO,被还原,NF3生成HNO3,被氧化,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故D正确。
3. 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错误的是
A.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
B.是先有元素周期律,再有元素周期表的
C.中学课本上的元素周期表是常用的一种形式,也是唯一的一种形式
D.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大都相等
参考答案:
C
略
4. 下列物质中,能够导电的电解质
是
A.Cu丝 B.熔融的MgCl2C.NaCl溶
液 D.蔗糖
参考答案:
B
5. 已知反应3Cl2 + 6NaOH=5NaCl + NaClO3 + 3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Cl是氧化产物,NaClO3是还原产物 B.该反应中的电子转移数目为6e-C.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质量比是1:5 D.Cl2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
参考答案:
D
略
6. 下列各组关于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归类正确的是()
C
略
7.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参考答案:
C
略
8. 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 A2+、b B+、c C3-、d 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 A>B>D>C B.离子半径 C >D>B>A
C.原子序数 d>c>b>a D.单质的还原性A>B>D>C
参考答案:
B
略
9. 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其中W的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与X、Y、Z原子的核外内层电子数相同。
X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工业上采用液态空气分馏方法来生产Y的单质,而Z不能形成双原子分子。
根据以上叙述,下列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 )
A. 元素非金属性比较为:X<Y<W
B. W、X、Y、Z原子的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的总和为20
C. W与Y可形成既含极性共价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
D. 由W与X组成的化合物的沸点总低于由W与Y组成的化合物的沸点
参考答案:
C
【分析】
X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用的是14C,则X为C元素;工业上采用液态空气分馏方法来生产Y的单质,这是工业上生产氮气的方法,则Y为N元素;Z 的原子序数大于X、Y,且不能形成双原子,所以可能是稀有气体Ne、Ar,W的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与X、Y、Z原子的核外内层电子数相同,X、Y、Z核外内层电子是2个,所以W是H元素,Z只能为Ne元素,结合元素周期律分析解答。
【详解】根据上述分析,W是H元素,X为C元素,Y为N元素,Z为Ne元素。
A.在氨气中N显负价,H显正价,则非金属性N>H,即Y>W,故A错误;
B.W、X、Y、Z原子的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的总和为1+4+5+8=18,故B错误;
C.W与Y可形成N2H4的化合物,既含极性共价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故C正确;D.W为H元素,X为C元素,Y为N元素,C和H可形成多种烃类化合物,当相对分子质量较大时,形成的烃在常温下为液体或固体,沸点较高,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的难点为A,在无法通过元素周期律直接比较元素的性质时,可以借助于其他相关知识分析判断,本题的易错点为D,要注意碳氢化合物为一类物质——烃。
10. 下列微粒只具有还原性的是()
A. Fe2+ B、H+ C、Fe D、 Cl2
参考答案:
C
11. 下列关于纯净物、混合物、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正确组合为()
参考答案:
B
【分析】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完全电离的是强电解质,部分电离的是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不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据以上分析解答。
【详解】A、盐酸是混合物,故A错误;
B、冰水混合物属于纯净物,酒精溶液属于混合物,硫酸钡属于电解质,二氧化碳属于非电解质,各项符合条件,故B正确;
C、硫酸钡属于盐,是电解质,故C错误;
D、氯气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B。
【点睛】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必须有自由移动的离子,且离子是其本身电离的;非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而单质、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12. 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某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若通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火焰呈紫色,则原溶液中一定有K+离子,一定没有Na+离子
B.向某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稀HNO3,沉淀不消失,则原溶液
中一定有Cl﹣
C.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再加稀HNO3,沉淀不消失,则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
D.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若产生能使用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原溶液中一定有CO32﹣
参考答案:
B
【考点】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分析】A.通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火焰呈紫色,为K的焰色反应;
B.白色沉淀为AgCl;
C.白色沉淀为AgCl或硫酸钡;
D.无色气体为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
【解答】解:A.通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火焰呈紫色,为K的焰色反应,则原溶液中一定有K+离子,但不能确定是否含Na+,故A错误;
B.白色沉淀为AgCl,则再加稀HNO3,沉淀不消失,可知原溶液中一定有Cl﹣,故B正确;
C.白色沉淀为AgCl或硫酸钡,则再加稀HNO3,沉淀不消失,可知原溶液中可能有SO42﹣或银离子,但二者不能同时存在,故C错误;
D.无色气体为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则原溶液中可能有CO32﹣或SO32﹣、HCO3﹣或都有,故D错误;
故选B.
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碳原子间以单键相连的烃是烷烃
B. 所有糖类物质都有甜味
C. 油与脂肪属于甘油酯
D. 葡萄糖与果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参考答案:
CD
略
14. 在下列塑料制品①聚四氟乙烯,②聚氯乙烯,③聚乙烯其中性质不稳定,时间久了会分解产生有毒物质,不能直接包装食品的是
A.①②
B.②
C.①
D.①③
参考答案:
B
15. 下列实验操作规范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参考答案:
C
【详解】A.NaOH具有强腐蚀性,且易潮解,固体表面易形成NaOH溶液而被滤纸吸附,所以不能用滤纸称量NaOH固体,应用玻璃器皿(如烧杯等)称量NaOH固体,故A操作错误;
B.不能在容量瓶中直接溶解配制溶液,且需要称取胆矾固体的质量为:
0.1mol/L×0.1L×250g/mol=2.5g,并不是25.0g,故B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氧气难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为防止倒吸,实验时应先移除导管,后熄灭酒精灯,故C符合题意;
D.测定溶液的pH时,pH试纸一般不能事先湿润,如测定醋酸溶液的pH时,若用湿润的pH试纸会造成测定结果偏高,故D操作错误;
答案选C。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某同学完成如下实验。
(1)实验记录(请补全表格中空格)
(2)该实验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氯、溴、碘单质氧化性逐渐减弱的原因:同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从上到下,_________,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参考答案:
(1) Cl2 + 2Br-== Br2 + 2Cl-下层呈紫色
(2)比较氯、溴、碘单质氧化性强弱(或比较氯、溴、碘元素非金属性强弱)
(3)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
解析:(1)新制氯水与NaBr溶液反应生成NaCl和Br2,Br2易溶于CCl4,故下层呈橙色,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l2 + 2Br-=Br2 + 2Cl-;溴水与KI溶液反应生成NaBr和I2,I2易溶于CCl4,故下层(CCl4层)呈紫色。
(2)由①和②实验可得,该实验的目的是比较氯、溴、碘单质氧化性强弱(或比较氯、溴、碘元素非金属性强弱)。
(3)氯、溴、碘属于同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从上到下,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故单质氧化性逐渐减弱。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8分)根据所学化合价及相关结构的知识,画出下列分子的结构示意图。
CO2 P4O6 NO3F
N2O
参考答案:
18. 如图表示A、B、C、D、E五种含氮物质
相互转化的关系图.其中A、B、C、D常温
下都是气体,B为红棕色,写出A、B、D、
E的化学式和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各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B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2)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A―→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D―→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B―→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N2NO2NO NH3HNO3
(2)①N2+O22NO
②4NH3+5O24NO+6H2O
③3NO2+H2O===2HNO3+NO
19. (6分).就有关物质的分离回答下面的问题
(1)分离沸点不同但又互溶的液体混合物,常用什么方法?试举例说明。
答:。
(2)在分液漏斗中用一种有机溶剂提取水溶液里的某物质时,静置分层后,如果不知道哪一层液体是“水层”,试设计一种简便的判断方法。
答:。
参考答案:
(1)蒸馏方法。
如用海水制取蒸馏水,就是用蒸馏法除去海水中的离子。
(2)取一支小试管,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慢慢放出少量液体,往其中加入少量水,如果加水后,试管中的液体不分层,说明分液漏斗中,下层是“水层”,反之,则上层是水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