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成语及惯用语及答案(Word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成语及惯用语
1.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 虽然他那故弄玄虚的手法使人们对他的信任感与日俱增,但是小李对他仍然抱有戒心。
B. 《魅力中国城》节目嘉宾强聒不舍,对参选城市进行精彩点评,获得观众的阵阵掌声。
C. “送温暖”的钱物必须真正送到贫困者手中,李代桃僵的冒领行为要受到法律的严惩。
D. 在校园的教师宿舍楼上,人们发现有一群马蜂鸠占鹊巢,将蜂窝做在了教职工家门口。
【答案】 A
【解析】【分析】A.与日俱增,用于人的思想感情,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
运用正确。
B.强聒不舍,形容别人不愿意听,还絮絮叨叨说个没完。
这是贬义词,与语境不符。
C.李代桃僵,意思是李树代替桃树而死,原比喻兄弟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后转用来比喻以此代彼或代人受过。
望文生义。
D.鸠占鹊巢,比喻强占别人的住屋。
望文生义。
故答案为:A
【点评】成语使用是考查学生语文基本素养的一个重要的题型。
解答此题要正确理解成语的意思,辨清成语的感情色彩,还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分析,做好此题离不开平时的积累。
2.下列句子中画线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
A. 他非常擅长哗众取宠的表演,所以拥有很多粉丝,可算是一位德艺双馨的演员。
B. 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近百年人类活动是加剧气候变化首当其冲的因素。
C. “鸟巢”体育场独具匠心的外观设计,令人叹为观止。
D. 吉林长春长生公司违法违规生产狂犬病疫苗事件的调查结果让人如雷贯耳。
【答案】 C
【解析】【分析】A哗众取宠:以浮夸的言论迎合群众,骗取群众的信赖和支持。
这是一个贬义词,不能用来赞美表演。
B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类活动是加剧气候变化最重要的因素,此处使用不当。
C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使用恰当。
D如雷贯耳:响亮得像雷声传进耳朵里。
形容人的名声大。
此处使用不恰当。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
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
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3.下列句子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平日一向沉默寡言,想不到在这次辩论会上竟侃侃而谈,令人大吃一惊。
B. 鲁迅先生在创作小说时善于寻章摘句,因此具有创造性,能带给读者深刻的体会。
C. 《傅雷家书》中是经典的教子之作,有人模仿这种书信体,写出的文章却味同嚼蜡,没有深度。
D. 与书为友能够让你获益匪浅,将不同的书视为自己的朋友,就能增长阅历,丰富思想,增添情趣。
【答案】 B
【解析】【分析】A侃侃而谈:意思是指人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
使用正确。
B寻章摘句:旧时读书人从书本中搜寻摘抄片断语句,在写作时套用。
指写作时堆砌现成词句,缺乏创造性。
这是一个贬义词,与“ 具有创造性”的语境不符。
C味同嚼蜡:像吃蜡一样,没有一点儿味。
形容语言或文章枯燥无味。
使用正确。
D获益匪浅:形容受到很大的益处和启迪。
使用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
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
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4.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在作文讲评课上,张老师再次谈到了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重要性,同时也对江浩同学文不加点的行为,提出了批评。
B. 李明在全国大学生辩论赛中夸夸其谈,表现优异,因此获得了“最佳辩手”的光荣称号。
C. 3月18日,钟南山院士在介绍抗疫情况并答记者问时,表示当务之急就是生产有效疫苗。
D. 随着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热播,剧中李达康的扮演者吴刚受到了大家热捧,一时之间成了炙手可热的人物。
【答案】 C
【解析】【分析】A文不加点: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
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这里把“点”理解成标点,属于望文生义。
B夸夸其谈:形容说话浮夸不切实际。
这个词语是一个贬义词,不能用来赞美人的口才。
C当务之急:当前任务中最急切要办的事。
这是使用正确。
D炙手可热:手摸上去感到热得烫人。
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使用不当,可以换成“家喻户晓”。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
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
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
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5.下列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A. 下课的空隙间不容发,有些同学抓紧时间做题,有些同学调整学习状态。
B. 虽然一年多没有见面了,但我从来没有忘记他,对他的思念与日俱增。
C. 富有创造力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博学。
D. 我确信勤奋刻苦是学习成功的不二法门。
【答案】 A
【解析】【分析】A间不容发:空隙中容不下一根头发。
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或情势危急到极点。
此处属于望文生义。
B与日俱增:随着时间一天天地增长。
形容不断增长。
使用正确。
C孜孜不倦: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使用正确。
D不二法门: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使用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成语的准确运用,注意结合语境考虑成语的词义、词语范围、感情色彩是否运用恰当,是否有书面语和口语之别,用筛选法或淘汰法得出正确答案。
本题考查学生成语的准确运用,注意结合语境揣摩是否准确。
6.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他本来是个好动的孩子,现在你要他一天到晚坐在家里,他难受得如坐针毡。
B. 在春风和煦的星期天,老师带领我们来到野外,欣赏美丽的春景,师生共享天伦之乐。
C. 小城镇的文庙十有八九坍塌破败,只剩下断壁残垣,埋没于蓬蒿荆棘之中。
D. 现在,只有一个人能搭救何满子;但是,何满子望眼欲穿,这颗救命星却迟迟不从东边闪现出来。
【答案】 B
【解析】【分析】B“天伦之乐”限制于家庭成员之间。
用在师生之间不恰当。
故答案为:B
【点评】成语使用是考查学生语文基本素养的一个重要的题型。
解答此题要正确理解成语的意思,辨清成语的感情色彩,还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分析,做好此题离不开平时的积累。
7.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 既然人称大学问,那就要打扮得斯文模样儿,于是穿起了长衫,说话也歇斯底里。
B. 近年来,贪官携巨额赃款外逃事件频发,面对巨款流失境外的现实,我国的诉讼制度目前还束手无策。
C. “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么?”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
D. 命运对他实在太苛刻了。
然而,尽管奄奄一息,他还是不情愿死。
【答案】 A
【解析】【分析】A 歇斯底里: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
这里不合语境。
B束手无策:遇到问题,就像手被捆住一样,一点办法也没有。
这里使用正确。
C 不屑置辩:认为不值得分辩。
这里使用正确。
D奄奄一息:只剩下一口气。
形容临近死亡。
这里使用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成语的理解运用能力。
要想准确地辨析成语使用的正误,必须准确理解成语的意义,可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词义的范围、词义的轻重、感情色彩等,然后结合所给语境去判断正误。
也可以使用排除法,先总观各项,把明显有错的先排除,缩小判断的范围,减轻判断的难度。
8.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当我还是的小孩,我就常到它凉爽的树荫里,尽情欢乐,尽情嬉戏。
②在深海和远洋中还有许许多多尚未被我们充分开发利用的海洋生物,其巨大潜力是的。
③看来这是,但在工作环节太多的时候,这样做就非常必要了。
④查老师几次去要求换教室,可是学校没有空余的教室,况且这一排有五个教室,多少都受音乐声浪的冲击,只是贾里他们班。
A. 无所作为显而易见大题小做一马当先
B. 游手好闲不言而喻少见多怪身先士卒
C. 无所事事不言而喻小题大做首当其冲
D. 无所不能无庸赘述借题发挥奋勇争先
【答案】 C
【解析】【分析】①无所事事:没什么事可干。
此词正好与“小孩”的身份相谐。
“游手好闲”贬义。
“无所作为”“无所不能”与“小孩”的身份不符。
②不言而喻:不用说话就能明白。
形容道理很明显。
这里用来形容“其巨大潜力”谁都明白。
符合语境。
显而易见:形容一下子就能看清楚。
无庸赘述:用不着多说。
这两个词不符合语境要求。
③小题大做:比喻不恰当地把小事当作大事来处理,有故意夸张的意思。
此词正好与下文的内容形成转折。
符合语境。
少见多怪:见闻少的人遇到不常见的事物就觉得奇怪。
后常用来嘲笑见识浅陋的人。
借题发挥:借着某件事情为题目来做文章,以表达自己真正的意见或主张。
也指假借某事为由,去做其它的事。
这两个词不符合语境要求。
④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
语境是“贾里他们班”要被调换,所以用此词极为恰当。
“一马当先”“身先士卒”“奋勇争先”都有带头的意思,与语境不符。
故选C。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根据句意正确运用词语的能力。
正确使用词语的基础是能够根据语境辨析词语的意义。
汉语词语有许多是多义的,但是到了具体语境中,每个词就只能有一个确定的意义。
9.下列各句划线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是一蹴而就的,还需要我们长期地艰苦奋斗。
B. 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第一乐章激昂有力,使人叹为观止。
C. 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便是他们,也并非轻而易举就能获得如此非凡的灵感。
D. 我们要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兼收并蓄的态度汲取其他文明的养分。
【答案】 B
【解析】【分析】ACD.正确。
B.有误,“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本句用来表达对听到的乐曲的赞美不恰当。
故选:B。
故答案为: 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成语)的能力。
在平时的复习中应养成规范使用汉语言文字的习惯,不要被一些媒体的错误用法所误导,并注重积累。
积累一些常见的近义词、易错词,注意区分近义词中不同语素的含义,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哪个更合适;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培养语感,注意基本词语使用的语境。
10.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少帅麾下的官兵甚为不满,特别是在调到西北继续对红军打不受欢迎的内战,而对日本却不开一枪以后,更是普遍喷有怨言。
B. 李明对他的话将信将疑,不敢贸然答应他的请求。
C. 在历史长河中,许多仁人志士忧国忧民,他们绝不是那些只知道怀古伤今的人可以比得上的。
D. 不法分子无视消费者的利益之交,谋取暴利,作为他们的不二法门。
【答案】 D
【解析】【分析】A.麾下:将旗之下;部下;在有权势者的手下;敬词,对将帅的敬称。
使用正确。
B.贸然,意思是轻率地;不加考虑地。
使用正确。
C.怀古伤今,追念古代的事情,感伤现在的事情。
指一种落寞、悲观的思想情绪。
使用正确。
D.“不二法门”的意思是“指平等而无差异之至道,今用以称独一无的门径、方法。
”含褒义色彩,与语境不符。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词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
要结合积累的词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词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
词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1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有些同学写文章喜欢拖泥带水,总以为越长越好。
B. 小明有点感冒,老师叫他去校医务室拿点药,可他竟然要求住院治疗,真是小题大做。
C. 联欢晚会上,他一会儿是妙语连珠的主持人,一会儿是才艺精湛的表演者,他哗众取宠的表现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D. 身为执法人员你应该大义灭亲,如果不能公平公正,法律还有什么约束力呢?
【答案】 C
【解析】【分析】A拖泥带水:形容在泥泞道路上行走的状貌。
比喻办事拖沓不爽快或语言不简明扼要。
B小题大做:指拿小题目作大文章,比喻不恰当地把小事当作大事来处理,有故意夸张的意思。
D大义灭亲:为了维护正义,对犯罪的亲属不徇私情,使受到应得的惩。
这三个成语使用正确。
C哗众取宠:以浮夸的言行迎合群众,骗取群众的信赖和支持。
这是一个贬义词,与语境不符。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成语的准确运用,注意结合语境考虑成语的词义、词语范围、感情色彩是否运用恰当,是否有书面语和口语之别,用筛选法或淘汰法得出正确答案。
本题考查学生成语的准确运用,注意结合语境揣摩是否准确。
1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半山腰的松柏根深蒂固,才显得枝繁叶茂。
B. 这次的成功,让我们积累了很多经验,我们还要不断学习,以免重蹈覆辙。
C. 这个人的出现吓了他们一跳,于是锤声戛然而止,钳中夹着的铁块也失落在地。
D. 他得知自己的罪行已被揭发,面对前来拘捕的警察,不由得义愤填膺。
【答案】 C
【解析】【分析】A.“根深蒂固”比喻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此处属于望文生义;
B.“重蹈覆辙”比喻不吸取教训,重犯过去的错误,与此处语境不符;
C.“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终止,使用正确;
D.“义愤填膺”意思是胸中充满义愤,不合语境。
故选C。
故答案为:C
【点评】成语使用是考查学生语文基本素养的一个重要的题型。
解答此题要正确理解成语的意思,辨清成语的感情色彩,还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分析,做好此题离不开平时的积累。
13.下列语句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某些别有用心的组织或个人,为了混淆视听,对某些史实作断章取义的理解,甚至肆意篡改历史,他们的阴谋最终是不会得逞的。
B. 李华的妈妈看着来家访的老师,激动地说:“您能不顾疲劳,三顾茅庐,太令我感动了。
”
C. 成都公园城市的建设,有力促进了城市良好生态格局的形成,它对宜居美丽城市形象的提升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
D. 人群中挤攘了一下,一个衣衫褴褛的流浪汉,郑重其事地把一块钱放进了捐款箱。
【答案】 B
【解析】【分析】A.断章取义: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
指引用与原意不符。
与语境相合,使用正确。
B.三顾茅庐: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用在此处不符合语境。
C.不言而喻:不用说话就能明白。
形容道理很明显。
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D.郑重其事:形容说话做事时态度非常严肃认真。
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故选B。
故答案为: 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成语)的能力。
在平时的复习中应养成规范使用汉语言文字的习惯,不要被一些媒体的错误用法所误导,并注重积累。
积累一些常见的近义词、易错词,注意区分近义词中不同语素的含义,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哪个更合适;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培养语感,注意基本词语使用的语境。
14.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从中美两国首脑会晤来看,和平谈判是解决两国贸易争端的不二法门。
B. 在这间不容发的关键时刻,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防止被坏人利用。
C. 人应该学会负责,你这样李代桃僵,不是帮他,而是害他。
D. 在天真烂漫的童年时代,我们俩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如今处在金戈铁马的求学期间,我们更是相互帮助。
【答案】 D
【解析】【分析】“金戈铁马”的意思是金属制的戈,披铁甲的战马,借指威武雄壮的军队,也指战争或军旅生涯。
不能用来修饰“求学期间”。
故选D。
故答案为:D。
【点评】解答本类题,需要正确的理解成语的意思,辨清成语的感情色彩,还要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运用是否恰当。
要做好该类题,平时的积累是离不开的。
在出题时尤其是词义正确,而感情色彩不合乎题意的更应该注意。
首先要明确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分析。
可以从使用范围和语意侧重点角度来辨析。
15.下列句子中横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赏识不是别有用心的廉价恭维,是对一种相对价值的公正认同;赏识不是谀辞满口的鄙俗奉承,是对事物固有魅力的真诚认可。
B. 为了驱除小儿病痛,她积极引进新技术治疗小儿肺炎等疾病,疗效显著。
C. 留学生易文婷对故乡的思念与日俱增,收看央视国际频道成了她每天的必修课。
D. 目前看来,普京连任总统已经是十拿九稳的事了。
【答案】 B
【解析】【分析】A.恭维:为讨好对方而赞扬。
这里使用正确。
这里使用正确。
B.驱除:驱逐,排除,这里使用正确。
这里使用不恰当,应使用“祛除”。
C.与日俱增:随着时间一天天地增长。
形容不断增长这里使用正确。
D.十拿九稳:比喻很有把握。
这里使用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能力,这样的题,与其说是考查词语运用的,其实最根本的是考查词语的辨析能力,辨析近义词在感情色彩、语体色彩、适用范围、词语搭配等方面的差别,因此答题时首先要从这几个方面辨析词语意思和用法,然后再根据语境做出选
择。
16.下列句子中的横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确保农民增收的不二法门。
B. 大型电视连续剧《换了人间》再现了当年人民解放军金戈铁马的故事。
C. 演讲完毕,他彬彬有礼地向观众和评委鞠躬,贏得了热烈的掌声。
D. 经过多年的锻炼,他变成了一个身强体壮、形销骨立的阳光青年。
【答案】 D
【解析】【分析】A.不二法门: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这里使用正确。
B.金戈铁马:戈闪耀着金光,马配备了铁甲。
比喻战争。
也形容战士持枪驰马的雄姿。
这里使用正确。
C.彬彬有礼: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这里使用正确。
D.形销骨立:形容身体极其消瘦。
与本句语意不合。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
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
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17.下列语句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在世界杯羽毛球女子双打决赛中,中国队的两位姑娘配合得天衣无缝,获得冠军。
B. 孩子向家长倾吐心声时,家长应洗耳恭听,这是家庭沟通中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
C. 几经周折,老人终于回到了阔别三十年的故乡,长年漂泊在外的愁绪荡然无存了。
D. 杨绛先生为人谦逊低调,做学问孜孜不倦,钱钟书先生评价她: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答案】 B
【解析】【分析】洗耳恭听:指做好准备用心地聆听别人说的话,对自己有很大的帮助。
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
不符合语境。
故选B。
故答案为:B
【点评】解答本类题,需要正确的理解成语的意思,辨清成语的感情色彩,还要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运用是否恰当。
要做好该类题,平时的积累是离不开的。
在出题时尤其是词义正确,而感情色彩不合乎题意的更应该注意。
首先要明确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分析。
可以从使用范围和语意侧重点角度来辨析。
18.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他诚惶诚恐,战战兢兢,不敢越雷池一步。
B. 我的举动素来在各方面都称得起是梁上君子。
C. 得知他安然无恙的消息,我悬着的一颗心总算放下来了。
D. 这篇散文把国家地质公园万峰林描写得形象逼真,读完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答案】 B
【解析】【分析】A.战战兢兢:形容非常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
也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
这里使用正确。
B.梁上君子:躲在梁上的君子,是窃贼的代称。
这是一个褒义词,与句意不符。
C.安然无恙:现泛指事物平安未遭损害。
这里使用恰当。
D.身临其境:亲自到了那个境地。
这里使用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这样的题,命题点往往落在成语使用不当的四个方面:对象搞错、望文生义、语境不合、褒贬失当。
解答时要从这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9.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姑妈是宽宏大量的人,难道还在我们小孩子身上计较不成。
B. 那时,尽管我气得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却无可奈何。
C. 老馆长注视着陨石的图片,喃喃自语:“如果真是这样就好了。
”
D. 双方代表经过几轮艰难谈判,一拍即合,签署了合作协议。
【答案】 D
【解析】【分析】A.宽宏大量:形容度量大,能容人。
这里使用正确。
B.无可奈何:指感到没有办法,只有这样了。
这里使用正确。
C.喃喃自语:小声地自己跟自己说话。
这里使用正确。
D.“一拍即合”比喻双方很容易一致,也比喻因情意相投或有利害关系,一下子就说到一起或结合在一起。
与语境不符。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成语的正确使用。
运用搭配的方法进行破题、解题是最快的一种方法,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方法。
因为在汉语的形成、发展过程中,有些词语搭配的对象是不同的,词语的搭配有一定的限度,不能任意组合。
词语的搭配要符合两个原则:一是合乎事理,另一个是合乎习惯。
20.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漫野的绿色填补了生活的空白,缥缈的七彩洋溢着青春的风采。
B. 父亲郑重其事地带着两个女儿和女婿向那个衣服褴褛的年老水手走去。
C. 近年来,各种食品安全问题络绎不绝地出现在公众面前,令人惶恐不安。
D. 电视纪录片《老广的味道》播出后,粤菜成为美食家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答案】 C
【解析】【分析】A.洋溢:指充分流露、显示。
使用正确;
B.郑重其事:形容对待事情非常严肃认真。
使用正确;
C.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在句子中用来形容问题不恰当,使用错误;
D.津津乐道:很有兴趣地说个不停。
使用正确;故选C。
故答案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