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考点规范练9 气压带和风带(含解析)湘教版-湘教版高三全册地理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规范练9 气压带和风带
考点规范练第24页一、选择题
(2015甘肃二诊)图1为沿某经线的大气运动示意图,图2为图1中甲气压带及其南北两侧风带的风向图。
读图,完成第1~2题。
图1
图2
1.图示气压带位置反映的时段里( )
A.巴西高原草木枯黄
B.我国各地昼短夜长
C.密西西比河进入枯水季节
D.北印度洋驶向亚丁湾的船只顺风顺水
2.关于图示气压带、风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热带草原气候受甲气压带和丁风带交替控制
B.受乙风带的影响,欧洲西部全年温和湿润
C.丙气压带影响下的地区总是高温少雨
D.受丁风带移动影响,南亚地区夏季多雨
答案:1.A 2.B
解析:第1题,根据图2中乙为西南风,可以判断该图为北半球的气压带风带图。
图中,副热带高气压带移至30°~40°之间,为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正值冬季。
此季节巴西高原少雨,草木枯黄;我国各地昼长夜短;密西西比河进入洪水季节;受印度洋西南季风影响,北印度洋驶向亚丁湾的船只逆风逆水。
第2题,图示甲、乙、丙、丁分别为副热带高气压带、盛行西风带、副极地低气压带、东北信风带。
热带草原气候区受信风带和赤道低气压带的交替控制;受乙风带的影响,欧洲西部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丙气压带位于副极地地区,冬季气温较低;南亚地区夏季多雨是受西南季风的影响而成,并非丁风带的影响。
(2015山东泰安期中)下图为某月沿0°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
读图,完成第3~4题。
3.上述“某月”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4.该月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华北平原地区盛行西北风
B.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值伏旱天气
C.罗马多阴雨天气
D.印度半岛受高压控制
答案:3.C 4.B
解析:第3题,气压带、风带随季节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从图中可以看出,此时各气压带、风带明显向北移动,说明此时正值北半球的夏季。
第4题,北半球夏季时我国华北地区盛行东南季风;4月份长江流域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出现伏旱天气;罗马属于地中海气候,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印度半岛受印度低压控制。
〚导学号97750140〛
下图为某地理事物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第5~6题。
5.图中阴影区域最可能是( )
A.石油主产区
B.高山冰川区
C.人口密集区
D.森林分布区
6.给甲地带来降水的主要是( )
A.赤道低气压带
B.西南季风
C.东北信风
D.东南信风
答案:5.D 6.A
解析:第5题,图中地理事物沿赤道分布,主要分布在非洲西部、亚洲南部、拉丁美洲北部,可推断
该地理事物为森林,D项正确。
世界石油主产区在中东波斯湾沿岸,A项错;高山冰川区分布在喜马
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等高山地区,B项错;世界人口密集区在北美东北
部,亚洲东部、南部及欧洲西部,C项错。
第6题,甲地位于赤道附近,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丰富。
〚导学号97750141〛
从2010年起,北京市专业气象台制作了红叶观赏指数(黄栌等植物叶片变红的比例越大,指数越高,它是确定最佳观赏区的依据),每天向社会公布。
下表是2012年依据红叶观赏指数预报的部分数据。
读表,完成第7~8题。
日期最佳观赏区
10月17日海拔400米以上山区
10月31日海拔200米以上山区
11月
10日
全市
7.影响红叶观赏指数的最主要因素是( )
A.降水
B.地形
C.风
D.气温
8.当北京红叶进入观赏尾声时,将出现“漫山红遍,层林尽染”景观的是( )
A.新疆喀纳斯
B.吉林红叶谷
C.南京栖霞山
D.广东石门谷
答案:7.D 8.C
解析:第7题,从表中可以看出,低海拔地区红叶出现时间较晚,高海拔地区红叶出现时间较早,说明气温影响红叶观赏指数。
第8题,当北京红叶进入观赏尾声时,出现“漫山红遍,层林尽染”景观的地区应是比北京气温高的地区。
广东接近热带地区,其植被为常绿阔叶林,树叶不会变红,所以只有纬度低、地势略高的南京栖霞山最符合。
故C项正确。
读下图,完成第9~10题。
9.图示四个地点中,按纬度排序从高纬到低纬依次为( )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④③①②
D.①②④③
10.若只考虑图示因素影响,图中四个地点最可能位于尼罗河三角洲地区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9.A 10.C
解析:第9题,四地中越向高纬,受西风带影响时间越长,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时间越短。
第10题,尼罗河三角洲位于地中海气候区,因此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同时其毗邻南侧的热
带沙漠气候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的时间长,受西风带控制的时间短,C项正确。
〚导学号97750142〛
下图为北纬31°纬线上7个地点某月的平均气压分布图。
读图,完成第11~12题。
11.图中所示季节,②地的气候特点为( )
A.炎热干燥
B.高温多雨
C.低温少雨
D.温和多雨
12.此时,对④地影响较大的是( )
A.亚洲高压
B.印度低压
C.夏威夷高压
D.阿留申低压
答案:11.A 12.B
解析:④地经度约为80°E,纬度为31°N,该地为印度半岛,此季节气压比周边低,为夏季,出现印
度低压。
纬度为31°N,②地经度为30°E,因此②地气候为热带沙漠气候,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
或信风带控制,气候特点为炎热干燥。
第12题,
(2015黑龙江双鸭山质检)读下图,甲地气温年变化较小,5—8月降水稀少。
据此完成第13~14题。
13.甲地气温年较差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拔较高
B.纬度较低
C.距海较远
D.植被较好
14.甲地5—8月降水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
A.处于盛行西风的背风坡
B.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C.受干燥的东北信风影响
D.受高纬干冷气流控制
答案:13.B 14.B
解析:第13题,纬度越低,气温年较差越小,而甲的纬度较低,故选项B正确。
第14题,5—8月副热带高气压带移动到这里,盛行下沉气流,所以降水较少。
二、综合题
15.下图为世界某年某月的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图中甲地是一片缓和起伏的大草原。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判断图示季节,并阐述理由。
(2)指出图中控制冰岛的大气活动中心和此时冰岛的主导风向。
(3)某月份,干燥东北风与潮湿西南风交汇于甲地。
试从气压带和风带移动的角度分析其形成过程。
答案:(1)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
北半球陆地出现高压中心,南半球陆地出现低压中心(或者赤道低压带南移)。
(2)(冰岛)低压。
东南风(或偏南风)。
(3)北半球夏季,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右偏为西南季风,与东北信风在此交汇。
解析:第(1)题,根据北半球陆地与海洋的气压中心判断即可。
第(2)题,此时冰岛所在的北大西洋受冰岛低压控制,盛行风为偏南风。
第(3)题,注意西南风为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
16.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某地气候资料图。
材料三:两区域位置示意图。
(1)读材料一,该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位于半球。
在材料三中,D地的气候主要是受图中气压带或风带(填数码)的控制而形成的。
(2)读材料二,该气候类型的名称是,其分布的规律是。
在材料三的A、B、C、D四地中,属于这种气候类型的是。
(3)读材料三,分析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气候类型在A处分布面积比B处大的原因。
答案:(1)北②⑤
(2)温带海洋性气候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 C
(3)A处没有阻挡西风深入的高大地形,地中海深入大陆之间,利于西风气流深入大陆内部;B处有高大的南北向沿海山脉,阻挡了西风气流的深入。
解析:第(1)题,从风向向右偏可知,该图位于北半球。
材料三中D地为非洲撒哈拉地区,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北信风带影响,形成热带沙漠气候。
第(2)题,从材料二中气温和降水可知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材料三中C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第(3)题,材料三中阴影部分的气候为地中海气候,在A、B两地分布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