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空间分析实验
GIS空间分析 实验报告模板

实验一空间量算组名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能够掌握 ArcGIS 中空间分析的基本操作及其实现原理:1.能够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进行正确的地图投影与地图单位的设置;2.能够通过不同方法实现周长与面积的量算;3.实现对面积的中心与重心的计算;4.通过查询政府公报确定福州各区县的面积,并且以此作为真实的面积,计算数字化后的面积的误差;5.在计算周长以及面积的基础上计算不同的形状指数;6.利用数据中的GDP属性,制作GDP专题地图;二、实验原理根据ArcGIS中的ArcToolBox、GeoDatabase、Calculate Geometry等实现对面状地物周长以及面积的提取,根据收集到的官方数据,作为标准以计算出面积误差,并计算出其形状指数,最后依据各个地区的GDP,制作专题制图。
三、实验设备与数据1.硬件:计算机2.软件:ArcGIS9.33.数据:GIS导论实验七福州市政区矢量图四、实验步骤(一)数据预处理1.通过Mapinfo中“工具”----“通用转换器”,将TAB格式转换成Shape格式2.已知原始数据的坐标系统为WGS84坐标系统图1 原始数据2.查看投影信息图2投影信息(二)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表1. 面积计算误差分析地名实际面积栅格面积误差矢量面积误差罗源县1,081,000,000 10,907,392 13,040,0001,014,000,000 61,017,408 61,200,000福州市区五、分析与讨论1、关于投影与坐标的介绍地理坐标系统:地理坐标系统是使用经纬度来定义球面或椭球面上点的位置的参照系统,是一种球面坐标。
最常见的位置参考坐标系统就是以经纬度来量算的球面坐标系统。
地球坐标系统不是地图投影,只是对球体或椭球体的模仿。
地理坐标系统有经线和纬线组成,经纬度以地心与地表点之间的夹角来量算的,通常以度分秒(DMS)来度量。
地理坐标系统使用一个三维椭球体来定义地球上的位置,其经常被误认为是一个数据,但是数据仅仅是地理坐标系统的一部分,地理坐标系统包括角度测量单位、本初子午线和数据(数据是基于椭球体)。
GIS实验报告

GIS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 GIS 实验旨在深入了解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数据分析,掌握 GIS 在地理数据处理、空间分析和地图制作等方面的应用,提高对地理空间信息的理解和处理能力。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使用的软件为 ArcGIS 106,操作系统为 Windows 10。
实验数据包括地形数据、土地利用数据、道路数据等。
三、实验内容1、数据导入与预处理首先,将实验所需的各类数据导入 ArcGIS 中。
在导入过程中,需要注意数据格式的兼容性,并对数据进行必要的预处理,如坐标系的定义、数据的裁剪和拼接等。
通过这些操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为后续的分析和处理奠定基础。
2、空间数据编辑在 ArcGIS 中,使用编辑工具对空间数据进行修改和完善。
例如,对道路数据进行线段的添加、删除和修改,以使其更符合实际情况。
同时,对土地利用数据中的错误分类进行纠正,保证数据的质量。
3、空间分析运用 ArcGIS 的空间分析功能,进行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和网络分析等。
(1)缓冲区分析:以道路中心线为基础,创建一定宽度的缓冲区,用于评估道路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范围。
(2)叠加分析:将土地利用数据与地形数据进行叠加,分析不同地形条件下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布情况。
(3)网络分析:通过构建道路网络模型,计算最短路径、服务范围等,为交通规划和资源配送提供决策支持。
4、地图制作与输出根据分析结果,制作专题地图。
在地图制作过程中,合理选择地图符号、颜色和标注,以清晰直观地展示地理信息。
同时,添加图例、比例尺和指北针等地图要素,增强地图的可读性。
最后,将制作好的地图以多种格式输出,如图片格式(JPEG、PNG 等)和 PDF 格式,以便于分享和使用。
四、实验结果1、数据预处理后,各类数据的坐标系统一,数据完整性得到保障,为后续分析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基础。
2、空间数据编辑使得道路和土地利用数据更加准确和合理,提高了数据的质量。
实验4-1 GIS空间分析(空间分析基本操作)

实验4-1、空间分析基本操作一、实验目的1. 了解基于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基本空间分析的原理和操作。
2. 掌握矢量数据与栅格数据间的相互转换、 栅格重分类(Raster Reclassify)、 栅格计算-查询符合条件的栅格(Raster Calculator)、 面积制表(Tabulate Area)、 分区统计(Zonal Statistic)、 缓冲区分析(Buffer) 、采样数据的空间内插(Interpolate)、 栅格单元统计(Cell Statistic)、 邻域统计(Neighborhood)等空间分析基本操作和用途。
3. 为选择合适的空间分析工具求解复杂的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二、实验准备预备知识:空间数据及其表达空间数据(也称地理数据)是地理信息系统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 。
空间数据是指以地球表面空间位置为参照的自然、社会和人文经济景观数据,可以是图形、图像、文字、表格和数字等。
它是GIS 所表达的现实世界经过模型抽象后的内容,一般通过扫描仪、键盘、光盘或其它通讯系统输入GIS。
在某一尺度下,可以用点、线、面、体来表示各类地理空间要素。
有两种基本方法来表示空间数据:一是栅格表达; 一是矢量表达。
两种数据格式间可以进行转换。
空间分析空间分析是基于地理对象的位置和形态的空间数据的分析技术,其目的在于提取空间信息或者从现有的数据派生出新的数据,是将空间数据转变为信息的过程。
空间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特征。
空间分析能力(特别是对空间隐含信息的提取和传输能力)是地理信息系统区别与一般信息系统的主要方面,也是评价一个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指标。
空间分析赖以进行的基础是地理空间数据库。
空间分析运用的手段包括各种几何的逻辑运算、数理统计分析,代数运算等数学手段。
空间分析可以基于矢量数据或栅格数据进行,具体是情况要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空间分析步骤根据要进行的空间分析类型的不同,空间分析的步骤会有所不同。
通常,所有的空间分析都涉及以下的基本步骤,具体在某个分析中,可以作相应的变化。
[ArcGIS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实验教程实习教材].汤国安.扫描版
![[ArcGIS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实验教程实习教材].汤国安.扫描版](https://img.taocdn.com/s3/m/5c5068e95ef7ba0d4a733bcc.png)
实例与练习练习1:某地区地块的拓扑关系建立1. 背景:拓扑关系对于数据处理和空间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拓扑经常应用于地块查询、土地利用类型更新等。
2. 目的:通过本例,让读者掌握创建一个要素数据集的拓扑关系的整个流程,并对创建拓扑后的一些工作,如拓扑错误检测、拓扑错误修改、拓扑编辑等基本操作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
3. 要求:在Topology 数据集中导入上述两个Shapefile ,建立该要素数据集的拓扑关系,使拓扑生效后检测拓扑错误,修改拓扑错误,最后进行拓扑编辑。
4. 数据:Blocks.shp 、Parcels.shp ,存放在…/ChP3/Ex1中,请将其拷贝到E :/ChP3/Ex1。
结果数据存放于…/ChP3/Ex1/Result 中。
5. 操作步骤:(1)创建地理数据库1) 在ArcCatalog 树中,右键单击Result 文件夹,单击New ,单击Personal Geodatabase ,输入所建的地理数据库名称:NewGeodatabase 。
如图1所示。
在新建的地理数据库中创建要素数据集,如图2所示。
打开New Feature Dataset 对话框,如图3所示。
将数据集命名为:Topology 。
图1创建地理数据库 图2创建要素数据集2)3)单击Edit按钮,打开Spatial Reference属性对话框,如图4所示。
图3 New Feature Dataset对话框图4 Spatial Reference属性对话框4)单击Import按钮,选择要与之具有相同坐标系统的数据集:Blocks.shp或Parcels.shp,如图5所示。
5)单击Add按钮,返回Spatial Reference属性对话框。
这时要素数据集定义了坐标系统。
单击确定按钮。
(2)向数据集中导入数据1)在ArcCatalog树中,右键单击Result文件夹中的Topology数据集,单击Import,单击Feature Class(multiple),如图6所示。
GIS空间分析实验报告解读

本科学生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报告姓名_任富祖_学号_134130412专业地理信息系统班级2013级GIS实验课程名称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指导教师_董铭_开课学期2014 至_2015 学年_下学期上课时间2015_年3-6月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图一(三)空间分析(1)在界面中观看加载进来的两个面图层,发现在安徽省境界外仍然有湖的存在,而在省外的是我们不考虑的,所以我们要将它删掉。
如图二所示图二(2)选择“arctoolbox”中“extract”选项下的“clip”选项,将“湖”当做输入图层,“城市区域”当做裁剪图层。
如图三图三(3)图层输出了以后,发现湖在省外的部分都没有了,打开“湖—clip”的属性表,点击字段下面的自动计算更新一下数据,发现数据和以前的也不一样了。
如图四,当所以数据都更新好之后进入下一步。
图四(4)这一步要做的是计算土地面积,土地面积就是行政区域减掉湖的面积,所以这一步我们要用的空间叠合分析中的另外一个工具“erase”。
打开“arctoolbox”,点击“overlay”选中“erase”工具,双击,出现了如图五的对话框,我们选择“城市区域”为输入图层,而“湖—clip”为擦去图层,点击OK,生成了“城市区域—Erase”图层。
图六(5)点击右键,打开属性表,更新一下数据,这些土地的面积就是减掉湖的面积之后所剩下的了。
如图七图七图八是之前没有减掉湖面积的属性表,我们可以进行一下对比。
图八(6)添加字段“人口数”这些是从网上查找下来的资料,每个城市的总人数,知道人口数和土地面积了以后,我们就可以计算人口密度了。
新建一个字段“人口密度”点击右键,选择“field Calculator”选择人口密度=[人口数]/[面积],这样字段下面就会自动计算出各个城市的人口密度了。
如图九图九(7)接下来添加一个字段“GDP”也是网上找来的资料,和另外一个字段“经济等级”,这个时候我们需要用到属性数据查询的工具“SQL”,从菜单中的“selection”下面打开“select by attributes”,输入“GDP》=3000”,查找发现只有合肥一个城市大于3000,如图十,在后面的经济等级字段中输入“A”,同理,将2000-3000记为B,将1000-2000的记为C,将小于1000的记为D,就生成如图十一一样的属性表。
GIS原理与应用实验报告书-实验五 空间叠置分析

测绘工程学院GIS原理与应用实验报告书实验名称:实验五空间叠置分析专业班级:海洋101姓名:綦跃彬学号:141003122实验地点: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实验时间:2013-05-13实验成绩:地理信息系统课程组一、实验目的与要求空间叠置分析是空间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包括栅格数据的信息复合分析与矢量数据的叠置分析,本实验的目的在于:1)加深对多层面叠置分析基本原理、方法的认识;2)熟练掌握ArcMap 中多层面空间叠置分析的技术方法。
3)结合实际、掌握利用多层面空间叠置分析方法解决地学空间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准备实验数据:栅格文件:文件Slope1,Landuse矢量文件:文件point.dbf,point.shp,point.shx文件river.dbf,river.shp,river.shx,polygon.dbf文件polygon..shp,polygon.shx,文件polygon1.dbf,polygon1.shp,polygon1.shx文件polygon2.dbf,polygon2.shp,polygon2.shx文件overlay.dbf,overlay.shp,overlay.shx文件roads.dbf,roads.shp,roads.shx文件roads1.dbf,roads1.shp,roads1.shx。
三、实验内容与主要过程一)了解栅格数据1. 在ArcMap中,新建一个地图文档,加载栅格数据:Slope1,在TOC 中右键点击图层Slope1,查看属性在图层属性对话框中,点击“数据源”选项,可以查看此栅格图层的相关属性及统计信息。
打开“Spatial Analyst”工具栏,点击图标,查看栅格数据的统计直方图:新建ArcMap地图文档:加载离散栅格数据:Landuse,在TOC中右键点击Landuse ,“打开属性表”2. 用任意多边形剪切栅格数据(矢量数据转换为栅格数据在Arcmap中左下角运用工具“Drawing”> “New Rectangle”>“New Polygon”,绘制如下图所示图形:在上一步基础上,选择“drawing”>”Convert Graphics To Features”,操作如下图所示:执行下述步骤:“Arctoolbox”>“Extraction”>“Extract By Mask”,设置如下点击确定之后,用鼠标将自己绘制的多边形移动到一边,显示如下图:3. 栅格重分类(Raster Reclassify)通过栅格重分类操作可以将连续栅格数据转换为离散栅格数据。
GIS原理实验四实验报告

实习报告实验四空间分析操作一、空间分析原理1.空间分析是基于地理对象的位置和形态的空间数据的分析技术,其目的在于提取空间信息或者从现有的数据派生出新的数据,是将空间数据转变为信息的过程。
2.空间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特征。
空间分析能力(特别是对空间隐含信息的提取和传输能力)是地理信息系统区别与一般信息系统的主要方面,也是评价一个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指标。
3.空间分析赖以进行的基础是地理空间数据库。
4.空间分析运用的手段包括各种几何的逻辑运算、数理统计分析,代数运算等数学手段。
5.空间分析可以基于矢量数据或栅格数据进行,具体是情况要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二、空间分析过程1.确定问题并建立分析的目标和要满足的条件2.针对空间问题选择合适的分析工具3.准备空间操作中要用到的数据。
4.定制一个分析计划然后执行分析操作。
5.显示并评价分析结果三、空间分析操结果(含实验操作过程和实验结果分析)1.矢量数据与栅格数据间的相互转换(1)在ArcCatalog下新建一个要素类(要素类型为:多边形),命名为:ClipPoly.shp(2)在ArcMap中,加载栅格数据:Landuse.lyr和ClipPoly.shp(3)编辑ClipPoly图层,根据要剪切的区域,绘制一个如下图所示的多边形,并在属性表中将多边形的字段“ID”的值修改为1,保存修改,停止编辑。
(4)打开“空间分析”工具栏,执行命令:<空间分析>-<转换>--<要素到栅格>,并按下图所示操作。
(5)执行命令: <空间分析>-<栅格计算器>,并按如下方式进行计算,最后求值。
(6)最后得到我们所需要的栅格数据,如下图所示:结果分析:通过此操作,我们可以将我们需要的那部分要素集通过剪切和转换来得到我们需要的栅格数据。
2.栅格重分类(Raster Reclassify)(1)在ArcMap中,新建地图文档,加载栅格数据Slope1,打开“空间分析”工具栏,执行菜单命令“重分类”。
arcgis空间分析实验报告

arcgis空间分析实验报告引言空间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核心功能之一,通过利用地理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地理现象。
ArcGIS是一种领先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提供了丰富的工具和功能,用于空间分析。
本实验报告旨在探讨ArcGIS在空间分析方面的应用,以及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使用ArcGIS进行空间分析,深入研究和分析给定的地理现象,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将掌握ArcGIS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并了解如何使用它来解决实际问题。
实验步骤1. 数据准备在进行空间分析之前,我们需要准备相关的地理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是地图、遥感影像、点线面数据等。
根据实验要求,我们选择了XXXX地区的人口分布数据、土地利用数据以及交通网络数据作为研究对象。
2. 数据导入与处理将准备好的地理数据导入ArcGIS中,通过数据清理和预处理,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 空间数据的可视化利用ArcGIS中的地图绘制工具,将导入的地理数据以地图的形式展示出来。
可以通过设置不同符号和颜色,根据数据的不同属性进行标注和区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分析。
4. 空间分析4.1 点图层的空间分布分析通过分析人口分布数据,使用ArcGIS中的核密度分析工具,得出不同地区的人口密度分布图。
据此,我们可以了解人口聚集和分布的情况,并进一步推断不同地区的发展潜力和规划需求。
4.2 面图层的属性统计分析根据土地利用数据,我们可以对不同区域的土地利用类型进行统计和分析。
利用ArcGIS中的属性表查询工具,我们可以得到各个区域的土地利用比例以及特定土地类型的面积和占比。
这些统计结果对于土地规划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4.3 线图层的网络分析利用交通网络数据,我们可以进行路径分析和服务区分析。
通过ArcGIS中的网络分析工具,可以计算出两个位置之间最短路径的长度和所需时间,并将结果表示在地图上。
gis应用实验报告

GIS应用实验报告1. 引言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用于收集、存储、分析和管理地理和空间数据的技术。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探索GIS的应用,并学习如何利用GIS进行地理数据分析和空间可视化。
2. 实验目标本次实验的主要目标是了解GIS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学会使用GIS软件进行地理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具体的实验目标包括: 1. 学习如何导入地理数据到GIS 软件中; 2. 掌握地理数据的符号化和渲染技巧; 3. 学会使用GIS软件进行空间查询和空间分析; 4. 学习如何制作地图和空间可视化。
3. 实验步骤步骤1:准备工作在开始实验之前,我们需要安装一个GIS软件。
这里我们选择使用QGIS,一个功能强大且免费的开源GIS软件。
在安装完成后,我们可以打开软件并开始实验。
步骤2:导入地理数据首先,我们需要导入一些地理数据到GIS软件中,以便后续的分析和可视化。
可以从官方的地理数据库或者其他来源下载一些地理数据集,如道路网络、土地利用数据等。
将这些数据导入到GIS软件中,并确保数据被正确地显示在地图上。
步骤3:符号化和渲染地理数据符号化是将地理数据表示为图形符号或颜色的过程,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分析。
我们可以根据数据的属性值对地理要素进行符号化,并选择合适的颜色和图标来表示不同的属性。
通过符号化,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不同地理要素的分布和特征。
步骤4:空间查询和空间分析使用GIS软件,我们可以进行各种空间查询和空间分析。
例如,我们可以选择特定的地理区域,并查询该区域内的特定属性值。
我们还可以进行空间分析,如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等,以获得更深入的地理信息。
步骤5:制作地图和空间可视化制作地图是GIS的一个重要应用。
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地图样式和要素,将地理数据以地图的形式展示出来。
在制作地图时,我们可以调整地图的比例尺、添加图例和注释等,以使地图更加清晰和易于理解。
4. 实验结果和讨论在完成实验步骤后,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地理数据的分析结果和地图可视化。
空间数据处理实验报告

空间数据处理实验报告空间数据处理实验报告一、引言空间数据处理是地理信息系统(GIS)领域中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空间数据的处理,探索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和意义。
二、实验目的1. 理解空间数据的概念和特点;2. 掌握空间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和技术;3. 分析空间数据处理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和影响。
三、实验方法本实验采用ArcGIS软件进行空间数据处理。
首先,收集了一份包含城市道路、河流和建筑物等要素的空间数据。
然后,通过空间数据处理工具,对数据进行清理、筛选和分析。
最后,根据处理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和数据分析。
四、实验过程1. 数据清理通过ArcGIS软件的数据编辑工具,对收集到的空间数据进行清理。
首先,删除重复、错误和缺失的要素。
然后,修复线段和多边形的拓扑关系,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数据筛选根据实际需求,使用ArcGIS软件的查询工具,对空间数据进行筛选。
例如,筛选出特定区域内的建筑物要素,或者筛选出符合某一标准的道路要素。
通过筛选,可以得到符合特定条件的空间数据子集,方便后续的分析和应用。
3. 空间分析利用Arc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工具,对筛选后的空间数据进行分析。
例如,通过缓冲区分析,可以计算出道路要素周围一定范围内的建筑物密度。
通过交叉分析,可以研究不同类型要素之间的空间关系。
这些分析结果可以为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等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4. 可视化展示利用ArcGIS软件的地图制作工具,将处理后的空间数据可视化展示。
通过地图的形式,可以直观地展示空间数据的分布、密度和关系。
同时,可以通过符号化、颜色渐变等方式,将数据的特点和规律直观地呈现出来,便于人们的理解和分析。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对空间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我们得到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结果。
首先,我们清理了原始数据中的错误和缺失,提高了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
其次,通过筛选和分析,我们发现了道路和建筑物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间关系,这对城市规划和交通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五 GIS空间叠加分析与缓冲区分析

实验五空间叠加分析与缓冲区分析一、实验目的:理解缓冲区分析和叠置分析的基本原理,学习利用arcgis进行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的操作,掌握如何合理利用空间分析中的缓冲区分析和叠置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二、实验准备1、实验背景:A.市区择房随着商品房的发展,由于房屋的可选择余地越来越大,而且综合考虑小孩成长的缘故,所以越来越多的购房者对房屋的地段、环境,上学是否便捷,是否靠近名校等方面都提出了要求,所以综合考虑上述的因素,购房者就需要从总体上对商品房的信息进行研究分析,从而选择最适宜的购房地段。
要求:所寻求的市区是噪声要小,距离商业中心要近,要和各大名牌高中离的近以便小孩容易上学,离名胜古迹较近环境优雅。
综合上述条件,给定一个定量的限定如下:●离主要市区交通要道200米之外,交通要道的车流量大,噪音产生主要源于此;(ST为道路类型中的主要市区交通要道)●距大型商业中心的影响,以商业中心的大小来确定影响区域,具体是以其属性字段YUZHI;●距名牌高中在750米之内,以便小孩上学便捷;●距名胜古迹500米之内。
最后分别将满足上述条件的其中一个条件的取值为1,不满足的取值为0,即如果满足距主要市区交通要道200米之内,取值为1,反之为0;其他亦是如此,最后将其累加得到分级。
即满足三个条件的累加得到3,满足2个条件的得到2,最后将全部分成4级。
B.学校选址学校的选址问题需要考虑地理位置、学生娱乐场所配套、与现有学校的距离间隔等因素,从总体上把握这些因素能够确定出适宜性比较好的学校选址区。
综合上述条件,给定新学校选址要求:●新学校应位于地势较平坦处;●新学校的建立应结合现有土地利用类型综合考虑,选择成本不高的区域;●新学校应该与现有娱乐设施相配套,学校距离这些设施愈近愈好;●新学校应避开现有学校,合理分布。
各数据层权重比为:距离娱乐设施占0.5,距离学校占0.25,土地利用类型和地势位置因素各占0.125。
最后必须给出适合新建学校的适宜地区图,并对其简要进行分析。
ArcGIS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实验教程重点

《A r c G I S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实验教程》重点(自制)(总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一章1.地理信息系统:是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对整个或者部分地球表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存储、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2.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硬件系统、软件系统、地理空间数据和系统管理操作人员。
功能分为以下五个方面:①数据采集与输入;②数据编辑与更新;③数据存储与管理;④空间数据分析与处理;⑤数据与图形的交互显示。
世纪GIS应用新的发展趋势:网络GIS、组件式GIS、虚拟现实GIS、时态GIS、互操作GIS、3S集成。
5.对基于GIS的空间分析的理解不同的角度和层次:①按空间数据结构类型;②按分析对象的维数;③按分析的复杂性程度。
第二章的基础模块:ArcMap、ArcCatalog、Geoprocessing。
地理处理框架:具有强大的空间数据处理和分析工具,包括地理处理工具的集合和模型构建器。
第三章1.空间数据采集:是指将现有的地图、外业观测成果、航空相片、遥感图像、文本资料等转成计算机可以识别处理的数字形式。
2.数据组织:就是按照一定的方式和规则对数据进行归并、存储、处理的过程,中主要有Shapefile、Coverage和Geodatabase三种数据组织方式。
4.地理数据库:是按照层次型的数据对象来组织地理数据。
5.要素类:是具有相同几何类型和属性的要素的集合,即同类空间要素的集合。
6.地理数据库建立的一般过程:①地理数据库设计;②地理数据库建立;③建立地理数据库的基本组成项;④向地理数据库各项加载数据;⑤进一步定义地理数据库。
7.地理数据库的基本组成项:对象类、要素类和要素数据集8.要素类的分类:简单要素类和独立要素类。
9.创建拓扑的优势:①根据拓扑关系,不需要利用坐标或距离,就可以确定一种空间实体相对于另一种空间实体的位置关系;②利用拓扑关系便于空间要素查询;③可以根据拓扑关系重建地理实体。
空间量算分析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随着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不断发展,空间量算分析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空间量算分析是指利用GIS软件对空间数据进行量算和计算,以获取空间信息、分析空间关系和预测空间变化的过程。
本实验旨在通过ArcGIS软件进行空间量算分析,掌握空间量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空间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二、实验目的1. 理解空间量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ArcGIS软件中空间量算分析的操作步骤。
3. 通过实验,提高空间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三、实验内容1. 数据准备本实验使用的数据为某城市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包括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
矢量数据包括土地利用类型、道路、河流等要素,栅格数据为土地利用类型栅格图。
2. 实验步骤(1)空间叠加分析空间叠加分析是将两个或多个空间数据集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叠加,生成新的空间数据集。
本实验以土地利用类型矢量数据和道路矢量数据为例,进行空间叠加分析。
操作步骤:1)打开ArcGIS软件,导入土地利用类型和道路矢量数据。
2)选择“分析”菜单下的“空间分析”工具,选择“叠加”工具。
3)在叠加工具中,选择“相交”作为叠加方式。
4)设置输出参数,选择输出文件路径。
5)点击“确定”执行叠加操作。
(2)空间缓冲区分析空间缓冲区分析是指以一个点、线或面要素为中心,按照一定的距离设置缓冲区。
本实验以道路矢量数据为例,进行空间缓冲区分析。
操作步骤:1)打开ArcGIS软件,导入道路矢量数据。
2)选择“分析”菜单下的“空间分析”工具,选择“缓冲区”工具。
3)在缓冲区工具中,设置缓冲距离为500米。
4)设置输出参数,选择输出文件路径。
5)点击“确定”执行缓冲区分析。
(3)空间分析计算空间分析计算是指对空间数据进行数学运算,以获取新的空间信息。
本实验以土地利用类型栅格数据和道路矢量数据为例,进行空间分析计算。
操作步骤:1)打开ArcGIS软件,导入土地利用类型栅格数据和道路矢量数据。
2)选择“分析”菜单下的“空间分析”工具,选择“栅格计算器”工具。
空间数据案例式实验教程

空间数据案例式实验教程实验教程:基于空间数据的案例式实验引言:空间数据是指地理空间信息的数字化形式,通过使用空间数据,我们可以分析和理解地理空间的相关特征和现象。
本实验教程将介绍如何使用空间数据进行案例分析,以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空间数据,并通过实例分析掌握GIS技术的基本方法和操作过程。
实验材料:本实验需要使用GIS软件(如ArcGIS、QGIS等),并且需要准备地理空间数据和相关属性数据。
地理空间数据可以是栅格数据(如卫星影像)、矢量数据(如地图、矢量要素)或点线面要素数据。
实验步骤:1.理解案例要求在开始实验之前,阅读案例要求并理解所需完成的任务。
案例可以是关于地理空间的任何问题,例如城市规划、资源管理、环境保护等。
2.收集和准备数据根据案例要求收集和准备相关的地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
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可以进行数据清洗和预处理,使数据适用于后续分析。
3.导入数据打开GIS软件,在工作空间中导入所需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
根据需要可以将数据以栅格或矢量数据格式导入。
4.数据预处理根据案例要求,对数据进行预处理。
例如,可以进行空间数据的投影、裁剪或重分类等操作,以符合分析的需求。
5.空间分析使用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对数据进行分析。
例如,可以进行空间查询、缓冲区分析、路径分析等操作,以探索地理空间数据的特征和关系。
6.属性分析利用GIS软件的属性分析功能对属性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例如,可以计算平均值、求和、最大值、最小值等统计指标,并进行数据可视化和呈现。
7.结果展示将分析结果以图表、地图或报告等形式进行展示。
使用GIS软件的可视化功能可以制作地理空间图,并添加相关的图例、文字说明等。
8.实验总结总结实验过程和结果,评估实验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分析实验中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和思考。
注意事项:-在实验过程中,遵守数据保护和知识产权的原则,确保数据的合法获取和使用。
《GIS空间分析》-实验教学大纲

《GIS空间分析》课程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18080403课程名称:GIS 空间分析英文名称: Spatial Analysis using GIS实验总学时:36学时适用专业: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本科专业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先修课程:《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二、实验教学的总体目的和要求1、对学生的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GIS软件的使用、数据结构和数据组织关系,加深对地理信息的认识和空间数据的可视化表达方法,并了解各种软件的空间数据转换关系,了解空间数据的采集、编辑和空间数据的分层处理方法、空间数据的分析功能等。
培养学生运用GIS空间分析理论和方法分析、评价具体地理空间问题的初步能力。
着力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创造意识,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2、对教师的要求教学方法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理论课和计算机软件操作相结合。
3、对实验条件的要求提供计算机教室上机操作计算机每人一台、提供专业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矢量数据、栅格图像等。
三、实验教学内容实验项目一实验名称:ArcGIS操作基础与数据处理实验内容:1.ArcGIS10 桌面结构了解;2.国产超图GIS软件基本信息了解;3.浏览数据层与图层基本操作;4.Shapefile文件的创建和空间参考编辑;5.矢量数据的空间校正;6.栅格数据的地理配准、裁切、拼接和提取;7.数据的空间参考系统定义和投影变换;实验性质:验证性实验学时:6实验目的与要求:1.了解地理数据是如何进行组织及基于“图层”进行显示的;2.了解我国自主研发的超图软件在空间分析功能上较之ArcGIS功能的优势,以及进一步优化方向;3.掌握GIS两种基本查询操作,加深对其实现原理的理解;4.初步了解设置图层显示方式-图例的使用;5.掌握矢量数据的创建和空间校正;6.熟悉不同数据间数据格式转换的方法;7.掌握栅格数据的基本处理和地理配准。
GIS原理实验七实验报告

GIS原理实验七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深入理解和掌握 GIS 中空间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相关工具解决实际问题,并提高对空间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能力。
二、实验数据实验所使用的数据包括:某地区的地形数据、土地利用数据、道路数据以及相关的社会经济数据等。
三、实验环境本次实验在_____实验室进行,使用的软件为 ArcGIS 10x 版本。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一)缓冲区分析1、首先,打开 ArcGIS 软件并加载道路数据。
2、选择“缓冲区”工具,设置缓冲距离为 500 米。
3、生成道路的缓冲区,用于分析道路周边一定范围内的土地利用情况。
(二)叠加分析1、加载土地利用数据和地形数据。
2、运用“叠加分析”功能,将土地利用数据和地形数据进行叠加。
3、分析不同地形条件下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布。
(三)网络分析1、导入道路数据,并构建道路网络。
2、设置起点和终点,进行最短路径分析。
3、得出从起点到终点的最优路径,并分析其经过的区域和相关特征。
(四)空间统计分析1、对某一区域的社会经济数据进行空间统计分析。
2、计算数据的平均值、标准差等统计指标。
3、制作统计图表,直观展示数据的分布特征。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一)缓冲区分析结果通过缓冲区分析,我们发现道路周边 500 米范围内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为商业用地和居住用地。
这表明道路的建设对周边土地的开发和利用具有较大的影响,也为城市规划和土地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二)叠加分析结果在叠加分析中,我们发现山地地区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为林地,而平原地区则以耕地和建设用地为主。
这一结果反映了地形条件对土地利用的制约和引导作用,对于合理规划土地利用、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三)网络分析结果最短路径分析结果显示,从起点到终点的最优路径经过了多个商业区和居民区,同时避开了交通拥堵路段。
这为交通规划和出行方案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提高交通效率和减少出行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IS空间分析实验
实验内容:现有村级行政区图admin.tab、耕地图landuse.tab (Class表示耕地类型)和河流图river.tab三个多边形图层。
试通过空间分析求解:
1. 图上各村的耕地面积。
(空间分析中的叠置分析)
2. 在河流两侧各500米范围内的耕地类型及其面积。
(空间分析中的缓冲区分析)
河流两侧各500米范围内有两种耕地类型11和15,其中:
耕地类型11的耕地面积为7755674.717576㎡,
耕地类型15的耕地面积为48344.295986㎡
实验步骤
一、叠置分析
通过叠置分析计算出各个村的耕地面积
打开属性列表
调整颜色,
Admin添加字段
2、
把形成村的边界分隔开
3、求耕地面积
打开admin_landuse.shp图层的属性列表,进行土地面积计算
把邹湖村全选出来
选择,按照位置选择
右键统计
缓冲区:
添加字段,面积,双精度,右键,计算几何,面积,平方米
11的总面积7755674.717576平方米
15的总面积48344.295986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