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江门市2021届新高考地理三模考试卷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江门市2021届新高考地理三模考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2018年11月5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开幕。
17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会,3600多家企业带着各具特色的优质产品和服务闪亮登场。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会址选在上海,主要是因为上海()。
①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利
②经济发达,辐射能力强
③工业协作条件好,发展快
④人口众多,消费能力强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2.17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3600多家企业参加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说明了()。
A.中外经济互补性强B.中国市场广阔
C.世界性工业品过剩D.中国消费升级
【答案】1.A
2.B
【解析】
【分析】
1.上海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利,经济发达,辐射能力强。
在上海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不仅使得世界各国的参展商品和客商更加方便地聚集到中国,而且在商品成交之后,能够辐射到全国。
①②对。
上海市我国最大的城市,消费人群多,工业协作条件好,发展快,但进口博览会并不是将市场仅局限在上海,且由于是进口商品,故不是在上海进行生产,故上海人口众多,消费能力强;工业协作条件好,发展快等因素不是进口博览会选址的主要原因。
故A正确。
2.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较快,体系较为完整,不是因为中外经济互补性才举办国际进口博览会,A错;举办进口博览会不是因为世界性工业品过剩,C错;虽然高端进口产品和服务可以满足我国消费升级的需要。
但很多国家的某些产品比我国的消费层次低,可以满足我国较低层次的需求,D错。
中国人口众多,市场广阔,吸引大量企业参展;故B正确。
【点睛】
小题1错误率较高,要明确进口博览会不仅仅是面向上海,其目的是要面向更广阔的中国市场;由于是进口博览会,其产品是国外的,不在上海进行生产。
2.“收缩型城市”是指城市人口流失、失去活力的现象。
人口流失和经济衰退是判断城市收缩的主要指标。
中国东北地区和长江经济带的收缩最为严重,且集中出现了“市区—市辖区”双收缩的现象(下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收缩型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北地区共有11个B.西南地区个数较多
C.全是资源型城市D.多属于结构性危机收缩
2.长江经济带的收缩城市应对“收缩”的有力措施有
①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各类顶尖人才
②趋利避害,打造优美宜居的城市环境
③优先配置主城区公共交通设施
④发展文化旅游业,增强市民的幸福感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答案】1.D
2.A
【解析】
【分析】
1.读图,结合图例,我国收缩城市最多的是东北地区,越过了11个,A错误;西南地区个数较少,B 错误;长三角地区是由于高速城镇化导致城市“收缩”,不是资源型城市,C错误;主要是生产与消费和供给与需求之间矛盾引发的,多属于结构性危机收缩,D正确;故选D。
2.“收缩型城市”是指城市人口流失、失去活力的现象。
长江经济带的收缩城市应对“收缩”的有力措施应能吸引人口流入,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各类顶尖人才,①正确;趋利避害,打造优美宜居的城市环境,有利于留住人口,②正确;优先配置主城区公共交通设施和发展文化旅游业对吸引人口流入影响较小,③④错误。
故选A。
3.下图示意黄河上游支流洮河某河段单侧断面,T1、T2、T3为不同地质时期形成的阶地。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各阶地黄土层形成的原因是
A.流水侵蚀B.流水堆积C.风力侵蚀D.风力堆积
2.T2阶地漫滩砂、基岩、黄土、坡积物形成的先后顺序为
A.黄土、漫滩砂、基岩、坡积物B.黄土、坡积物、漫滩砂、基岩
C.基岩、漫滩砂、坡积物、黄土D.基岩、坡积物、漫滩砂、黄土
3.推测该河段所在区域
A.地壳相对稳定,谷地维持不变B.地壳间歇下降,河流侧蚀堆积
C.地壳持续抬升,河流侵蚀下切D.地壳间歇抬升,河流侵蚀下切
【答案】1.D
2.C
3.D
【解析】
1.河流阶地就是河流下切侵蚀,使原先的河谷底部(河漫滩或河床)超出一般洪水位以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的地形。
阶地表层的堆积物多由沉积作用形成,排除A、C;根据图示阶地堆积物分布可以看出,T1、T2、T3时期阶地最上层有黄土层覆盖,而河床底部缺失黄土层,由此可以推测黄土层的沉积发生在构造运动之后,排除B;该地区位于黄河上游的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风力大,黄土层最可能为风力堆积形成。
故选D。
2.对于沉积物来说,一般分布在最下面的,最先沉积。
根据图示T2阶地漫滩砂、基岩、黄土、坡积物的覆盖顺序,可以看出,漫滩砂和基岩在阶地T2形成以前就存在,且按顺序基岩形成更早。
T2阶地形成以后才出现坡积物和黄土,且黄土覆盖在坡积物之上,故按顺序坡积物先沉积。
因此先后顺序为基岩、漫滩砂、坡积物、黄土。
故选C。
3.该河段所示为侵蚀阶地,由河流下切侵蚀形成,且在T1、T2、T3三个阶段沉积物厚度不相同,因此可以推测它们不是同一时期沉积形成,可以判断该河段地壳经历了间歇性抬升,排除A、B、C,故选D。
【点睛】
当河流流经地区的地壳运动是间歇性上升时,那么在地壳上升运动期间,河流以下切为主;在地壳相对稳定期间,河流以侧蚀和堆积为主,这样就在河谷两侧形成多级阶地。
4.2019年10月25日7时许,首趟G55501次郑州东至界首南动车组列车准时从郑州东站发出,
标志着郑合高速铁路进入试验运行阶段。
郑合高速铁路(阜阳到合肥段与商合高速铁路共线),是一条中原连接江淮及长三角的高速铁路,郑合高铁是郑州“米”字形客运专线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修建郑合高铁的决定性因素是()
A.政策B.经济C.地形D.科技
2.郑合高铁的通车将()
①缩短旅客往返的时间②便于两城市间大宗物资的运输
③促进区域间人员沟通和往来④带动沿线城市的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1.B
2.C
【解析】
【分析】
1.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可知,交通建设的决定性因素为经济因素,B正确;自然因素多为限制性因素,科技因素多为保障性因素,政策因素不是决定性因素。
故选B。
2.郑合高铁的通车,缩短了区域间旅客的往返时间,促进了区域间人员的沟通与往来,带动了沿线地区城市的发展,①③④正确;高铁以客运功能为主,不适合大宗物质的运输,②错。
故选C。
5.发达国家打造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工业4.0,而中国制造不少还处于劳动密集型、规模化流水线工业2.0时代。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我国东部地区部分制造工业从2.0跨越式发展到4.0,给当地区域发展带来的影响是
A.产业转移加速B.产品滞销扩大C.就业压力减轻D.环境污染加重
2.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合理“药方”是
A.贴上著名的国际品牌B.扩大产业的生产规模
C.提高创新产品附加值D.引进充足的产业工人
【答案】1.A
2.C
【解析】
1.A、我国东部地区部分制造工业从2.0跨越发展到智能制造为主导的工业4.0。
即由劳动密集型工业向技术密集型工业转变,有利于加快产业移,A正确;
B、产业升级有利于产品销售扩大,B错误;
C、技术密集型产业需要少量高素质的劳动力,从而减少劳动力使用的数量,加大就业压力,C错误;
D、技术密集型产业对环境的能响小,D错误。
故选A。
2.A、贴上著名的国际品牌属于代工工业,落后工业;贴上著名的国际品牌,没有掌握核心技术,不能更好的促进中国制造转型开级,A错误;
B、扩大产业的生产规模是传统产业发展模式,不利于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故B错;
C、产业制造转型升级主要依靠科技,通过提高创新产品附加值,可以提升中国制造转型升级,C正确;
D、中国制造业升级主要依靠科技人员和科技进步;技术密集型产业需要少量高素质的劳动力,不是引进充足的产业工人,D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解答的关键在于分析、解读材料。
6.海归”指有国外学习和工作经验的留学归国人员,海归一词的出现,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末.尤其是十九大以来,大批“海归”回国创业,这对我国经济发展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据此完成下列小題。
1.与上世紀90年代相比,十九大以来,“海归”回国创业的主要原因是
A.全球经济不景气,中国经济一枝独秀B.中国国内市场大,创业收益高
C.中国缺少创业人オ,科学技术落后D.中国国家政策扶持和经济形势的助推
2.作为归国创业者,“海归”带来的影响是
A.使我国劳动者年齡结构趋向年轻化B.大幅度増加了我国劳动者数量
C.使我国劳动者素质和技术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D.使劳动者性别结构更加合理
3.“海归”给我国最先带来的社会效益是
A.提高公共管理水平,完善营商环境B.提高我国经济总量,改善环境质量
C.有效缓解我国过去人才大量流失现象D.促进我国工业的现代化和专业化发展
【答案】1.D
2.C
3.C
【解析】
【分析】
1.本题考查海龟回国创业的原因,实则是考查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结合材料分析,与上世纪90年代相
比,十九大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及国家发展的需要,国家对人才的重视越来越重要,采取各种优惠政策引进各种高素质人才,进而吸引“海归”回国,D正确。
目前全球经济形势较好,A错;中国与欧美发达国家而言,国内市场虽然广阔,但是由于发展水平的差异,中国产业经济效益较低,B错误;目前中国制造业较发达,甚至一些领域已经达到甚至超过欧美发达国家的水平,C错误,故选D。
2.本题考查“海归”的影响,“海归”指有国外学习和工作经验的留学归国人员,开始回国创业,一大批高素质人才回国,给我带来的影响,促使我国劳动者素质和技术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C正确;由于材料中未涉及海归人才的性别结构、年龄结构及数量等,因此对我国劳动者年龄构、性别结构及数量的影响无法体现,ABD错误,故选C。
3.“海归”人口属于高素质劳动者,该现象最先带来的社会效益是缓解了过去人才大量流失现象,C正确;提高公共管理水平,完善营商环境是海归人才逐渐取得的成就,而提高我国经济总量,改善环境质量及促进我国工业的现代化和专业化发展属于海归创业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ABD说法错误,故选C。
7.我国贺兰山脉东坡植被垂直地带性明显。
贺兰山森林主要是常绿针叶林,集中分布在海拔1900米至3100米之间,包括青海云杉林(林冠郁闭)和油松林。
有学者运用10mx10m的样方对该地森林群落进行调查。
下图示意贺兰山东坡各样方平均胸径(距地面约1.3米处乔木主干的直径)、平均树高、乔木株数和物种丰富度随海拔的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贺兰山东坡针叶林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A.地处阳坡,热量丰富B.夏季风迎风坡,降水较多
C.受人类活动干扰小D.土壤肥沃深厚,透气性好
2.贺兰山针叶林带
A.树木平均胸径随海拔升高而增大B.平均树高随肴海拔增加而下降
C.物种丰富度与乔木株数呈正相关D.乔木株数与平均胸径呈负相关
3.图中物种丰富度随着海拔的升高呈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是
A.林下环境逐渐阴冷潮湿B.农业生产影响程度加强
C.高大乔木数量逐渐减少D.各物种之间生存竞争强烈
【答案】1.B
3.A
【解析】
【分析】
1.针叶林只分布在贺兰山东坡的原因:贺兰山位于季风与非季风区交界处,东面受季风影响降水多,冬季多西北风处于背风坡,温度比西坡高,而西坡处于季风背风坡降水少,冬季又是冷空气的迎风坡温度低,B对。
东坡并不是阳坡,A错。
植被带的分布和人口活动、土壤情况关系较小,不是其影响的主要原因,C 和D错。
故选B。
2.读图可知,树木平均胸径随海拔升高而减少,A错。
平均树高随着海拔增加而升高,B错。
物种丰富度与乔木株数呈负相关,C错。
乔木株数与平均胸径呈负相关,D对。
故选D。
3.图中物种丰富度随着海拔的升高呈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是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林下环境逐渐阴冷潮湿,物种减少,A对。
物种丰富度随着海拔的升高呈下降趋势主要和温度有关,和农业生产、各物种之间的竞争程度关系不大,B和D错。
高大乔木数量是先上升后下降,并不是逐渐减少,C错。
故选A。
【点睛】
地域分异规律也称空间地理规律,是指自然地理环境整体及其组成要素在某个确定方向上保持特征的相对一致性,而在另一确定方向上表现出差异性,因而发生更替的规律。
8.读全球气温、降水和雪线高度随纬度变化示意图。
完成下列各题。
1.从图中可知()
A.雪线高度最高的地区在赤道B.雪线高度最低的地区在南极
C.降水量最低的地区在南极D.气温最高的地区副热带
2.有关全球气温、降水量和雪线高度随纬度变化规律描述正确的是()
A.全球气温从副热带地区向南北方向递减
B.全球降水量从热带地区向南北方向递减
C.全球雪线高度从副热带地区向高纬度和低纬度方向递减
D.全球气温、降水量和雪线高度随纬度的变化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答案】1.B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全球气温、降水和雪线高度随纬度变化示意图为背景材料,考查了雪线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读图可知南极区域有些地区的雪线是零米,因此,可知ACD错误,故B正确。
2.读图可知在30°S和30°N即副热带高气压带地区其雪线高度是最高的,从该区域向两极地区和低纬度地区总体呈现递减的规律,尤其是向高纬度地区这种现象表现的更明显,因此,可知ABD错误,故C 正确。
【点睛】
本题的解题关键是正确判断出哪条线表示的是雪线,经分析判断,图中的实线表示的是雪线。
9.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快速辅助定位系统,填补了我国移动通信领域卫星导航辅助定位服务技术空白。
下列人类活动中,主要釆用该技术的是
A.粮食产量估算B.城市降水变化趋势预测
C.公交车实时预报D.洪涝灾情监测
【答案】C
【解析】
【详解】
预测、实现对信息的分析处理的应采用GIS,粮食产量估算、城市降水变化趋势预测主要运用GIS,AB 错误。
公交车实时预报需要对公交车进行定位,可以使用北斗快速辅助定位系统,C正确。
洪涝灾情监测一般使用RS技术,D错误。
故选C。
【点睛】
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主要用于位置方面的定位和导航);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用于城市的信息管理与服务、交通道路管理、环境管理以及城市规划、防灾减灾等),预测、实现对信息的分析处理的应采用GIS。
10.敦煌莫高窟建在河谷的崖体上,顶部是一片背靠鸣沙山的平坦戈壁。
莫高窟1600多年来从未被沙丘掩埋,跟窟顶戈壁输沙率相关。
据专家研究,窟顶地表紧实程度高,跃移沙粒与戈壁地表之间存在近似弹性碰撞,使沙粒分散在较高空间,被气流迁移。
鸣沙山是沙害的主要来源地。
下图是21世纪初建成的“六带一体”综合防护体系。
完成下面小题。
1.莫高窟从未被沙丘掩埋,原因可能是窟顶戈壁对移动的沙粒有明显的
A.“抬升”作用B.“阻挡”作用C.“堆积”作用D.“导沙”作用
2.“六带一体”防护体系的“综合”主要体现在
A.生物、化学措施相结合B.自然和人工植被相结合
C.固、阻、输、导相结合D.治沙和清扫积沙相结合
【答案】1.A
2.C
【解析】
1.材料信息表明,据专家研究,窟顶地表紧实程度高,跃移沙粒与戈壁地表之间存在近似弹性碰撞,使沙粒分散在较高空间,被气流迁移。
这说明窟顶戈壁对移动的沙粒有明显的“抬升”作用,使得沙粒很难在窟顶戈壁上堆积,对莫高窟威胁较小,选项A符合题意,排除B、C、D。
2.图中信息表明,“六带一体”防护体系是由前沿阻沙栅栏带、草方格固沙带、植被阻沙固沙带、人工戈壁带、“A”字形尼龙阻沙网和崖面化学固少带等工程构成。
生物和化学措施相结合、自然和人工植被相结合,都只是防护体系中的一部分,不是“综合”的主要体现,排除A、B。
六大防护工程综合体现了“固、阻、输、导”相结合,C符合题意。
六大防护工程中,没有包括清扫积沙功能,排除D。
11.V公司是一家生产风能发电机的德国制造商,该公司发明的“直接驱动”型风电机可大幅度降低风能发电机组的故障率。
由于资金短缺,该公司将这项核心技术转让给世界各地的企业使用。
2003年,中国新疆的J科技公司向V公司购买了技术许可权。
2008年,V公司决定把70%的股权卖给J科技公司。
2012年,该风能发电机在中国的发电量是12000万兆瓦,在德国只有70万兆瓦。
截止到2016年底,J科技公司已把风力发电机出口到17个国家,业务覆盖全球六大洲。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目前,中国是全球风力发电量最大的国家,我国大力发展风电的主要原因是
A.资金雄厚B.风能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
C.中国能源资源匮乏D.风电投资少,发电成本低
2.吸引V公司转让70%股权给J科技公司的主要因素是中国
A.风电市场广大B.公司地理位置优越
C.风电技术水平高D.技术工人素质高
3.J科技公司风电机生产技术短短几年得到快速提高.除了得益于与V公司的技术合作,还得益于
A.公司宣传和营销策略灵活B.公司所在地高技术产业聚集
C.生产量大,促进技术升级D.沿边,与外国企业交流多
【答案】1.B
2.A
3.C
【解析】
【分析】
1.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资金与发达国家相比并不雄厚,A错误。
我国减少煤电,而大力发展风电,主要是风能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发展风电可以减少CO2的排放,B正确。
我国的煤炭资源丰富,C错误。
材料中已经给出了V公司缺资金投产新风电机,说明风电机投入较大,D错误。
故选B。
2.中国风能丰富,国家政策支持,风电发电机市场广阔,与中国公司合作,不但会赢得未来广阔的市场,也在技术上获得更多的发展,A正确。
公司地处中国新疆,地理位置并不优越,B错误。
与德国相比较,中国在技术上还是相对落后的,技术工人的素质也不高,C、D错误。
故选A。
3.C公司所在地是我国的新疆,所以A、B错误。
“直接驱动”型风能发电机是新发明的技术,J公司获得V 公司股权后,2012年,“直接驱动型”风能发电机在中国的发电量是12000万兆瓦,说明公司在中国获得了很多设计生产和安装的机会,这些机会对公司在技术上进一步成熟和升级是有益的,C正确。
新疆与中亚国家相邻,这些国家能源新技术方面并不先进,D错误。
故选C。
12.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中前后两个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分别是()
A.原料导向型、动力导向型B.劳动力导向型、市场导向型
C.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D.劳动密集型、高新技术产业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区域经济发展。
【详解】
改革开放初期,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劳动力丰富且廉价,故当时的主导产业为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90年代后期,该地区实施了产业升级,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珠江三角洲以外的地区转移,而当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故选D。
13.河岸边坡的治理通常以钢筋混凝土修筑为主,具有非常结实牢固的优点,河道往往裁弯取直进行渠化;而用铅丝网石笼代替钢筋混凝土边坡是一种新式的河岸边坡治理的方式,依着河道的天然走势
进行边坡的强化。
下图为我国东南方某铅丝笼河段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河道裁弯取直并进行渠化治理有助于
A.提高水体净化能力B.增加河流生物多样性
C.扩大河流湿地面积D.减少河道泥沙淤积
2.相比钢筋混凝土,采用铅丝网石笼改造边坡后,该河段
A.蒸发量增加B.地表径流量增加C.下渗量增加D.降水量增加
3.图示河道铅丝网石笼边坡采用梯级设计的主要目的是
A.营造亲河的滨水环境B.使流速变化趋于简单
C.减少工程石料的投入D.增加河道泥沙的淤积
【答案】1.D
2.C
3.A
【解析】
1.水体本身有一定的净化污水的能力,河道裁弯取直并进行渠化治理对提高水体本身净化能力影响不大,A错误。
河道硬化,破坏了河底生物的生存环境,一些生物难以生存,B错误。
河流湿地面积变化不大,C 错误。
通过裁弯取直和硬化河堤、河底,改造岸坡为直立砌墙或混凝土墙,把原来蜿蜒多变、流动缓慢的天然河流,改造成为外形归顺、水流顺畅的人工河道, 使河流流速加快,减少泥沙淤积,D正确。
故选D。
2.铅丝网石笼边坡石块之间的空隙比钢筋混凝土大,利于增加下渗,减少地表径流,B错误,C正确。
钢筋混凝土、铅丝网石笼边坡都不易存水,对蒸发量、降水量影响不大,AD错误。
故选C。
3.此图是我国东南方某铅丝笼河段,东南方人口较多,人口多分布在河流附近,一些生产、生活活动和河流密切相关,梯级设计利于营造亲河的滨水环境,A正确。
边坡梯级设计是顺着河流流向,对流速变化影响不大,B错误。
南方多山,不缺少石料,C错误。
河道裁弯取直并进行渠化治理、采用梯级设计目的是减少河道泥沙淤积,D错误。
故选A。
14.多肉植物指植物的根、茎、叶营养器官中至少有一个器官肥厚多汁、储存着大量水分,在土壤中水量减少时满足植物生存需要。
非洲某地分布着1000多种当地特有的多肉植物,一年中一些时间植物在休眠,但只需短暂的雨季或几场大雾,就万物复苏、百花齐放。
下图示意非洲和李老师家(1°02´E,30°17´N)楼盘方位。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推测材料中的“非洲某地”最可能在图中
A.甲地B.乙地
C.丙地D.丁地
2.不考虑天气因素情况下,李老师家阳台上引种的多肉植物在2019年3月20日接受第一缕阳光时,墙上挂钟时间是
A.10 点B.9 点
C.7点D.6点
【答案】1.D
2.A
【解析】
【分析】
1.该地只需短暂的雨季或几场大雾,就万物复苏、百花齐放。
材料中的“非洲某地”最可能在图中丁地,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只有短暂的雨季或几场大雾,D对。
甲地终年多雨,A错。
乙地有明显雨季,B错。
丙地位于沙漠内部,没有大雾天气,C错。
2.3月20时接近春分日,地方时6点日出正东方。
结合房屋的延伸方向,与经线成45°夹角,不考虑天气因素情况下,约是地方时9点时,阳光照射到阳台。
李老师家经度约是1°,比北京时间晚1小时,李老师家使用北京时间,阳台上引种的多肉植物,接受第一缕阳光时,墙上挂钟时间是10 点,A对。
B、C、D错。
15.图甲示意某地区某时刻的气压形势分布图,图乙是左图中40°纬线穿越的河流的剖面图。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