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大棚栽培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蒲公英大棚栽培技术
蒲公英,也叫小蓓蕾、飞燕草,是一种常见的野生草本植物,能够温润肝脏、疏通血脉、排毒润肠、增强免疫力等功效,它含有种类繁多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而且中医认为蒲公英还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因此,在一定领域内,蒲公英被广泛应用于医药、保健、食品等领域。
为了提高蒲公英的产量和质量,在实际生产中,可以采用大棚栽培技术。
一、选址
选择大棚的位置要求通风良好、环境卫生,地势开阔和采光充足等,适度的日照时间也是蒲公英生长关键的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南北朝向、地势略微倾斜的地方最为适宜。
二、种植方法
1.优质种苗的选取。
蒲公英一般以分株的方式繁殖,在繁殖的过程中需要选取生长健壮、有根无病虫、株型整齐等方面来选择苗木。
2.基质的选择。
蒲公英种植的基质采用营养丰富的腐熟看农作物秸秆或动物粪便,或者加入一定的有机肥料和风化石灰等。
3.苗床的制作。
蒲公英大棚的苗床大小和数量根据实际面积而定。
首先,需要在基质上放置打了孔的塑料膜,然后将基质夯实到一定的厚度。
4.植苗。
将选好的蒲公英种苗植入土中,距离要适当、行距要均匀,每平方米株数应在10~15株之间。
5.管理。
蒲公英生长期短、较为适宜的温度为10℃~25℃。
在大棚内加设透气性好的防虫网,防止害虫的攻击;冬春季节需要加热保温,避免低温冻害;管理时要及时修剪叶子、除除杂草和病虫害等。
6.水肥管理。
蒲公英喜湿、避酸、抗盐,因此,大棚内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避免过度的盐化。
上液肥时,应设立的深水沟,以便溢出的液肥回收。
7.采摘。
蒲公英的采收时间是在植株在茎秆高度达到5cm~6cm左右,灌浆完毕,开花前采收为宜。
在采摘时,应尽量避免伤及“根如茎盘”,并将采摘花总籽粒未开放及叶未复原及过凉时剪取,否则将影响其品质。
以上就是蒲公英大棚栽培技术的详细介绍,希望能够对广大蒲公英种植者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