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教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组讨论:哪些地方,我们不能去?在我们学校、你们小区周边有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三十六条 中小学校园周边不得设置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
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未成年人禁入标志;对难以判明是否已成年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
·中国平均每天有2000人因吸烟导致的疾病而死亡。
师:咱们来做个计算:
1天有86400秒,全球每天死于与烟草有关的疾病人数约为多少人?
我国因烟死亡的人数占全球百分之多少?
师:全球共有二百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因烟死亡人数竟然高达16%,这又是一个世界第一!吸烟人数世界第一,因烟死亡率世界第一,这两个世界第一可一点都不光彩呀。
设计意图:这节课怎样上才能上到孩子们的心坎上呢?前不久,学校创建“无烟学校”,在校园的许多醒目之处张贴了禁烟标志,加之这一标志在许多公共场所都能见到,就从这身边之物开始谈起。
新课
教学
活动二:中国“烟民”知多少
师:中国烟民多,多到什么程度?咱们先从自己身边找起,好不好?在你们家的亲朋好友中,有“烟民”的请举手。
师:听完介绍,你知道了什么?
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
设计意图:本课教学目标是认识烟酒与毒品的危害,之所以在第一课时临近结尾才涉及毒品,是因为这是第二课时重点讲述的内容,此时讲授,为下一课埋下伏笔。
活动五:受到危害有原因
师:可是有的青少年明知有危害,还要抽烟、饮酒甚至吸毒。这是什么原因吗?
小组讨论,全部交流
步骤3:小组展示,观察思考:为什么这么说?为什么这么做?还可以怎么说?还可以怎么做?
师:教材中有一份《学会说“不”》的操作手册,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学一学。
指名分享
师:还是刚才的那个情境,让我们用这3步来拒绝。
小组排练,要求:做到3步;
展示表演,评价:做到3步,热烈鼓掌
师:之前同学们遇到的那些危险情境,如果现在遇到了,你会怎么做?
师:走出国门,禁烟标志也随处可见。(出示照片)这是韩国沙滩上的禁烟标志,这是越南原始森林里的,这是日本步行街上的禁烟标志。
下面这张照片是一位游客在泰国街头拍摄到的。请看——让我们来读一读。
生(齐):禁烟区,严禁吸烟,违者罚款五千铢。
师:“铢”是泰国的货币单位。看了这个专门用中文书写的禁烟标志,你们想到了什么?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第3课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2课时)
课题
3.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知道吸烟与饮酒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诱发不良行为,甚至导致违法犯罪。
2.知道毒品是人类共同的敌人,吸毒是违法行为。
教学
重点
知道吸烟与饮酒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诱发不良行为,甚至导致违法犯罪。
师:我们周围就已经有这么多了,放眼全国呢?(出示,齐读)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显示﹐全球有11亿烟民﹐中国的3.5亿烟民占世界烟民的1/3﹐是全球烟民最多的国家。
师:他们为什么吸烟呢?
只要是在家里吸烟就没关系。
吸烟能忘记烦恼,结交新朋友,拉近与人的距离,产生灵感。
设计意图:之所以在这里讨论“家人为什么吸烟”,就是因为我们的德育必须和儿童熟悉的生活场域相结合,必须和儿童朝夕相处的人相结合,只有这样,德育才能真正解决儿童生活中面对的真实问题,才能指导他们过更美好的生活
教学
难点
剖析一些青少年明知烟酒和毒品有危害,但还要铤而走险的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
活动一:说说身边的禁烟标志
师:(出示禁烟标志)同学们这个标志你们一定不陌生吧。
师:你们在哪里见过?
师:(出示照片)除了你们说的这些地方,我们在医院、地铁、出租车、影剧院、餐厅等许多地方都能见到,这些地方都是什么场所?
师:从2011年5月1日起,我国所有的室内公共场所都禁止吸烟。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师:因此,对于烟酒和毒品,我们都应该提高警惕、主动拒绝。那么怎么拒绝?下节课我们一同来学习。
板书
设计
3.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
香烟害自己
酒害家庭
毒品害社会
害国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课题
3.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
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1.懂得好奇心、自制力不强、交友不慎等,是未成年人遭受毒品危害的原因。
2.懂得远离烟酒、拒绝毒品,提高防范意识。远离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学会拒绝和求助,提高自护能力。
设计意图:鲁洁老师说,教材是范例、是拐棍、是可资利用的教学资源。教材中创设的情境是编写组老师通过大量调研,在儿童生活中提取的关键、典型、普遍的重要事件。因此,我们必须认真解读。
新课
教学
活动二:这些地方我不去
师:拒绝很重要,当危险出现之后,我们要坚决拒绝。比拒绝更重要的是“防范”。也就是说,当危险还没有出现之前,我们就要远离。
活动三:吸烟危害真不小
师:你同意他们的观点吗?课前,我们分小组开展了研究。请结合你们的研究来谈谈。
分组汇报
师:吸烟的危害还有许多,我们书中就有相关介绍。
自读,指名介绍
师:烟草之害,甚至超过了非典和海啸,已成为当今世界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师:(出示,指读)看着这些数字,你知道了什么?
·全球每7秒钟就有1人,每年有500万人死于与烟草有关的疾病。
师:看着这些逝去的生命,我们该痛恨谁?
师:香烟真是既害人又害己!
设计意图:让数字来说话!数字和文字一样,是一种符号。这些符号除了本身携带着各自的特定意义和思想外,不同排列、不同组合甚至不同的环境与后置前缀都会让数字产生不同的意义和不同的意境。在交流课前学习结果的基础上,再进行计算,就是让触目惊心的数字直击他们的眼球,让香烟的危害震撼儿童的心灵。
教学
重点
懂得远离烟酒、拒绝毒品首先要提高防范意识。
教学
难点
学会根据不同场景采用适当的拒绝和求助方法。
教学过程
导入
活动一:学会拒绝很重要
师:远离烟酒,拒绝毒品。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一些危险情境?(指说)能给大家做个介绍吗?
师:书中有一些危险情境,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步骤1:自写对策
步骤2:各组任选1个情境,准备表演:怎么说?怎么做?
活动四:毒品更危险
师:饮酒呢?还有一样比烟酒更危险,那就是毒品。请听一个真实的故事:阿辉的经历给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播放录音:花季少年的噩梦)
师:为什么说“吸毒一口,落入虎口”?强制戒毒,能使他终身摆脱毒品吗?
师:吸毒对个人、家庭和社会有哪些危害?课前有小组查阅了相关资料,请他们来跟大家介绍一下吧。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三十六条 中小学校园周边不得设置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
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未成年人禁入标志;对难以判明是否已成年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
·中国平均每天有2000人因吸烟导致的疾病而死亡。
师:咱们来做个计算:
1天有86400秒,全球每天死于与烟草有关的疾病人数约为多少人?
我国因烟死亡的人数占全球百分之多少?
师:全球共有二百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因烟死亡人数竟然高达16%,这又是一个世界第一!吸烟人数世界第一,因烟死亡率世界第一,这两个世界第一可一点都不光彩呀。
设计意图:这节课怎样上才能上到孩子们的心坎上呢?前不久,学校创建“无烟学校”,在校园的许多醒目之处张贴了禁烟标志,加之这一标志在许多公共场所都能见到,就从这身边之物开始谈起。
新课
教学
活动二:中国“烟民”知多少
师:中国烟民多,多到什么程度?咱们先从自己身边找起,好不好?在你们家的亲朋好友中,有“烟民”的请举手。
师:听完介绍,你知道了什么?
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
设计意图:本课教学目标是认识烟酒与毒品的危害,之所以在第一课时临近结尾才涉及毒品,是因为这是第二课时重点讲述的内容,此时讲授,为下一课埋下伏笔。
活动五:受到危害有原因
师:可是有的青少年明知有危害,还要抽烟、饮酒甚至吸毒。这是什么原因吗?
小组讨论,全部交流
步骤3:小组展示,观察思考:为什么这么说?为什么这么做?还可以怎么说?还可以怎么做?
师:教材中有一份《学会说“不”》的操作手册,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学一学。
指名分享
师:还是刚才的那个情境,让我们用这3步来拒绝。
小组排练,要求:做到3步;
展示表演,评价:做到3步,热烈鼓掌
师:之前同学们遇到的那些危险情境,如果现在遇到了,你会怎么做?
师:走出国门,禁烟标志也随处可见。(出示照片)这是韩国沙滩上的禁烟标志,这是越南原始森林里的,这是日本步行街上的禁烟标志。
下面这张照片是一位游客在泰国街头拍摄到的。请看——让我们来读一读。
生(齐):禁烟区,严禁吸烟,违者罚款五千铢。
师:“铢”是泰国的货币单位。看了这个专门用中文书写的禁烟标志,你们想到了什么?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第3课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2课时)
课题
3.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知道吸烟与饮酒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诱发不良行为,甚至导致违法犯罪。
2.知道毒品是人类共同的敌人,吸毒是违法行为。
教学
重点
知道吸烟与饮酒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诱发不良行为,甚至导致违法犯罪。
师:我们周围就已经有这么多了,放眼全国呢?(出示,齐读)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显示﹐全球有11亿烟民﹐中国的3.5亿烟民占世界烟民的1/3﹐是全球烟民最多的国家。
师:他们为什么吸烟呢?
只要是在家里吸烟就没关系。
吸烟能忘记烦恼,结交新朋友,拉近与人的距离,产生灵感。
设计意图:之所以在这里讨论“家人为什么吸烟”,就是因为我们的德育必须和儿童熟悉的生活场域相结合,必须和儿童朝夕相处的人相结合,只有这样,德育才能真正解决儿童生活中面对的真实问题,才能指导他们过更美好的生活
教学
难点
剖析一些青少年明知烟酒和毒品有危害,但还要铤而走险的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
活动一:说说身边的禁烟标志
师:(出示禁烟标志)同学们这个标志你们一定不陌生吧。
师:你们在哪里见过?
师:(出示照片)除了你们说的这些地方,我们在医院、地铁、出租车、影剧院、餐厅等许多地方都能见到,这些地方都是什么场所?
师:从2011年5月1日起,我国所有的室内公共场所都禁止吸烟。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师:因此,对于烟酒和毒品,我们都应该提高警惕、主动拒绝。那么怎么拒绝?下节课我们一同来学习。
板书
设计
3.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
香烟害自己
酒害家庭
毒品害社会
害国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课题
3.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
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1.懂得好奇心、自制力不强、交友不慎等,是未成年人遭受毒品危害的原因。
2.懂得远离烟酒、拒绝毒品,提高防范意识。远离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学会拒绝和求助,提高自护能力。
设计意图:鲁洁老师说,教材是范例、是拐棍、是可资利用的教学资源。教材中创设的情境是编写组老师通过大量调研,在儿童生活中提取的关键、典型、普遍的重要事件。因此,我们必须认真解读。
新课
教学
活动二:这些地方我不去
师:拒绝很重要,当危险出现之后,我们要坚决拒绝。比拒绝更重要的是“防范”。也就是说,当危险还没有出现之前,我们就要远离。
活动三:吸烟危害真不小
师:你同意他们的观点吗?课前,我们分小组开展了研究。请结合你们的研究来谈谈。
分组汇报
师:吸烟的危害还有许多,我们书中就有相关介绍。
自读,指名介绍
师:烟草之害,甚至超过了非典和海啸,已成为当今世界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师:(出示,指读)看着这些数字,你知道了什么?
·全球每7秒钟就有1人,每年有500万人死于与烟草有关的疾病。
师:看着这些逝去的生命,我们该痛恨谁?
师:香烟真是既害人又害己!
设计意图:让数字来说话!数字和文字一样,是一种符号。这些符号除了本身携带着各自的特定意义和思想外,不同排列、不同组合甚至不同的环境与后置前缀都会让数字产生不同的意义和不同的意境。在交流课前学习结果的基础上,再进行计算,就是让触目惊心的数字直击他们的眼球,让香烟的危害震撼儿童的心灵。
教学
重点
懂得远离烟酒、拒绝毒品首先要提高防范意识。
教学
难点
学会根据不同场景采用适当的拒绝和求助方法。
教学过程
导入
活动一:学会拒绝很重要
师:远离烟酒,拒绝毒品。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一些危险情境?(指说)能给大家做个介绍吗?
师:书中有一些危险情境,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步骤1:自写对策
步骤2:各组任选1个情境,准备表演:怎么说?怎么做?
活动四:毒品更危险
师:饮酒呢?还有一样比烟酒更危险,那就是毒品。请听一个真实的故事:阿辉的经历给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播放录音:花季少年的噩梦)
师:为什么说“吸毒一口,落入虎口”?强制戒毒,能使他终身摆脱毒品吗?
师:吸毒对个人、家庭和社会有哪些危害?课前有小组查阅了相关资料,请他们来跟大家介绍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