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槐(知识与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刺槐(知识与技术)
刺槐又名洋槐、刺儿槐。
豆科、蝶形花亚科、刺槐属。
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华北、华东。
在北纬23°~46°、东经124°~86°的27个省(市、自治区)都有栽培,而以黄河中下游和淮河流域为中心。
落叶乔木,高10~20米。
树皮灰黑褐色,纵裂;枝具托叶性针刺,小枝灰褐色,无毛或幼时具微柔毛。
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具9~19小叶;叶柄长1~3厘米,小叶柄长约2毫米,被短柔毛,小叶片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2.5~5厘米,宽1.5~3厘米,基部广楔形或近圆形,先端圆或微凹,具小刺尖,全缘,表面绿色,被微柔毛,背面灰绿色被短毛。
总状花序腋生,比叶短,花序轴黄褐色,被疏短毛;花梗长8~13毫米。
被短柔毛,萼钟状,具不整齐的5齿裂,表面被短毛;花冠白色,芳香,旗瓣近圆形,长18毫米,基部具爪,先端微凹,翼瓣倒卵状长圆形,基部具细长爪,顶端圆,长18毫米,龙骨瓣向内弯,基部具长爪;雄蕊10枚,成9与1两体;子房线状长圆形,被短白毛,花柱几乎弯成直角,荚果扁平,线状长圆形,长3~11厘米,褐色,光滑。
含3~10粒种子,二瓣裂。
花果期5~9月。
刺槐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应性很强。
刺槐树冠高大,叶色鲜绿,每当开花季节绿白相映,素雅而芳香。
可作为行道树,庭荫树。
工矿区绿化及荒山荒地绿化的先锋树种。
根部有根瘤,又提高地力之效。
刺槐木材坚硬,耐水湿。
可供矿柱、枕木、车辆、农业用材;叶含粗蛋白,是许多家畜的好饲料;花是优良的蜜源植物,刺槐花蜜色白而透明,深受消费者欢迎;嫩叶花可食,现已成为城市居民的绿色蔬菜;种子榨油供做肥皂及油漆原料。
【刺槐育苗技术要点】
育苗地选择:选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肥沃的沙壤土。
盐碱地选含盐量0.2%以下的土壤。
刺槐育苗不能重茬。
整地、打垄:秋翻春耙,适时作业,保持土壤墒情。
一般采用垄式育苗,光照充分,生育健壮。
整地同时进行土壤消毒,用硫酸亚铁与辛硫磷预防病虫害。
种子催芽处理:一般用热水浸种法,将60~70度热水倒入装种子容器中,边倒边搅拌,热水量以没过种子为度。
待其自然冷却后,换清水浸泡一昼夜,捞去上浮部分扔掉,筛选下沉种子,装入漏水的容器中生原芽,每天用温水冲洗3~4次,翻动两次。
待种子咧嘴露白时播种,对未膨胀的种子用80~90度的热水重复处理。
这种方法出芽快,效果好,应用较多。
播种:适宜春播,在不受晚霜危害的情况下尽量早播。
播种前浇透底水,发芽率80%的种子,每公顷播种量75公斤。
播种方法同黄波罗。
田间管理:出苗期要适当灌水。
幼苗期遇干旱天气时也要适当灌水。
苗扎根后,多松土,少灌水。
及时松土除草。
适时间苗,为留苗增加光照和营养空间,一般间2次苗。
7月中旬停止施氮肥。
适宜秋季叶黄、叶落时起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