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86e1580aa76e58fafab00328.png)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教学要求]1.认真观察图画,懂得“勤于收集资料”和“不懂就问”都是重要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2.掌握勤于收集资料的常用方法;知道处处皆学问,遇到不理解的地方,不清楚的问题,都应虚心向人请教,争取弄懂弄通。
3.激发学生收集资料的兴趣,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并逐步养成收集资料的好习惯。
[教具准备]1.优秀资料若干。
2.课外阅读材料每生一份。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一、谈话导人,使学生明白收集资料的重要性1.老师这里有几个问题,想请教一下同学们:(1)老师打算写一篇关于南京历史文化的文章。
请问同学们,老师现在需要做些什么准备?(2)老师的一个朋友要参加“爱护家园,保护环境”的辩论会,她该提前做些什么准备?(收集有关资料等)2.引导学生谈谈收集资料的重要性。
3.老师小结:收集资料可以拓展我们的知识面,增强记忆,为学习和生活提供便利,因此我们应当养成勤于收集资料的好习惯。
二、指导观察,适当讲解,让学生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1.指导观察第1页的图。
(1)上面一幅图的女同学在哪儿?在干什么?(2)圆形图上的女同学在干什么?态度怎样?(3)下面一幅图上的男同学在做什么?2.指导观察第2页上的图片。
(1)第2页上面的图中,同学们在哪里?在干什么?你觉得他们的态度怎样?是从哪儿看出来的?(2)认真观察第2页下面的图,然后,清你说说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收集资料。
(可以通过看报刊、网络、参观展览、采访和访问来收集资料)除了这些,你认为还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来收集资料呢?(小组讨论,交流)3.讲授收集资料常用的方法。
第3页上面的四幅图,都是同学们收集资料的成果,那么收集资料有哪些常用的方法呢?(1)做摘抄笔记。
把你认为有价值的、有意义的、感兴趣的文字摘抄下来,可以把它们分门别类地摘抄。
为了便于查阅,分类不要杂乱。
(2)制作资料卡片。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英语导学案unit1howcanigetthere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英语导学案unit1howcanigetthere](https://img.taocdn.com/s3/m/80d152f1a76e58fafbb0031d.png)
Unit 1 How can I get there?Period One学习目的:1.熟读Let's talk并掌握问路的句型,理解I want to... 构造和what 引导的感慨句。
2.可以听懂Let's try的录音内容并选出正确选项。
一. Review to understand.(温故知新)Answer the questions.(给问句找出答语,将序号写在横线上。
)1.When do you get up? A. I’m drawing a picture.2.What do you do on weekends? B. I usually get up at 6:30.3.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C. I often watch TV.4.When is your birthday? D. It’s in March.5.What are you doing? E. Spring.二.Warm-up〔热身活动〕Read and match.(读一读,连一连。
)1.A.……附近三.Self check(自学检测)1.Look the the picture on Page 4 and write.(看课本4页Let’s talk,补全对话。
)---Robin,Where is the museum sho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It's ______________.----Thank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I want to send it today.----I don't know.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Wow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It's _____________the museum.----Thanks.2.Read the above sentences in groups.(四人小组朗读上面的句子,并对同伴做出评价。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主题教学导学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主题教学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0ab77098aeaad1f346933fdf.png)
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展开想象的翅膀第一板块:课内课外,自主学习。
(一)预习课文,把握基础。
1.朗读课文。
(1)通读本单元课文,要求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自学生字词,把不认识的字词多读两次。
(3)搜集相关资料,了解古诗。
2.梳理预习,基础达标(1) 字词检测关,听写必须掌握的词绿毯草原线条柔美境界惊叹回味乐趣目的地洒脱衣裳襟飘带舞彩虹飞驰姓陈马蹄蒙古包热乎乎奶豆腐礼貌拘束稍微干部举杯羞涩感人会心微笑摔跤宅院幽雅伏案浑浊笨拙参差眼帘单薄照耀文思梦想迷蒙印象愁怨顺心平淡模糊花蕾衣襟恍然花苞对()错()个。
纠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词语运用关,根据拼音写汉字。
“那达慕”大会上,赛马的骑手们一字排开,个个身穿华丽衣shang(),扎着彩色腰带,洋溢着青春的活力。
一声令下,只听见马tí()声响,一群人jīn()飘带舞,如一道彩hóng()一般从绿tǎn()上飞向远方。
射箭、摔jiāo()等比赛也吸引着众多牧民,许多漂亮的蒙古族姑娘羞sè()的面庞,婀娜的身姿,悦耳的笑声,为赛场平添一道靓丽的风景。
(3)字音辨析关,用“√”画出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xuān xuàn)染,不用墨线勾勒.(lè lēi)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yù yū)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yǐn wěn)隐有鞭子的轻响。
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jǐn jīn)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第一单元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第一单元](https://img.taocdn.com/s3/m/0d6118d24b73f242326c5f13.png)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学案(第一课时)科目:六年级数学执笔人:王燕燕姓名:学习目标1、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
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2、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
重点、难点: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区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习过程一、课前导学(预习):结合准备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实物,完成下列各题。
1、长方体有()个面,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一个长方体,最多能同时看到( )个面.2、()叫作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
3、长方体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 。
二、课堂反馈1。
长方体的特征:①长方体有()个面,长方体的面是()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形.用上下、前后、左右标在长方体的面上,然后沿着棱剪开,比一比,()的两个面是完全相同的。
②长方体有()条棱,用尺量一量,长方体()的棱长度相等。
③长方体有( )个顶点。
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分( )组,每组棱的长度().2.正方体的特征:①正方体有( )个面,每个面都是()形,( )的面积都相等②正方体有()条棱,它们的长度()。
③正方体有()个顶点.3、正方体具有长方体的所有特征,正方体是特殊的()。
4、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相同点是(),不同点是()。
三、当堂检测(一)填空起跑线.1、右图是一个长方体(1、)它的前面是( )形?与它相对的面是( )(2、)上面的长是( )宽是()(3、)下面、后面与左面分别与哪些面相同?2、因为正方体是长、宽、高都( )的长方体,所以正方体是()的长方体。
3、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为a,棱长之和是( ),当a =6厘米时,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厘米。
4、一个长方体长、宽、高分别是a、b、h,那么这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
(二、)法官我来当(1)长方体的六个面一定是长方形.( )(2)正方体的六个面面积一定相等.()(3)一个长方体(非正方体)最多有四个面面积相等。
( )(4)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的长方体一定是正方体。
六年级上册英语导学案-Unit1 I go to school at 8:00(Lesson2) |
![六年级上册英语导学案-Unit1 I go to school at 8:00(Lesson2) |](https://img.taocdn.com/s3/m/e8a3cccb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d9.png)
六年级上册英语导学案-Unit1 I go to school at 8:00(Lesson2) |人教精通版课前预习1.预习教材,了解本课所学内容:I go to school at 8:00.2.学习和掌握本课所涉及的单词和词组:go to school, 8:00, in the morning, in the afternoon, in the evening, at night.3.了解时间的表述方式:几点钟在英语中怎么表达,例如:8:00在英语中为8:00, 7:45表述为quarter to eight.课堂学习1. 导入新知识教师展示一张挂钟表盘图片,带着学生一起说出几种时间,例如:9:15,3:30,6:20,2:45等等,引导学生感知时间是如何用数字表达的,切入本节课内容。
2. 学习新单词和词组教师板书“go to school”,提问学生怎么说,引导学生用“go to…”造句,例如:“go to the park”,通过引导学生说出更多的去处,慢慢引导到“go to school”,最后引导学生一同朗读。
接着,教师板书“8:00”,提问学生怎么说,展示几张图片,表达早上八点钟的时间,例如:早餐时间,上学时间等等,引导学生说出更多的用法。
教师板书“in the morning”,“in the afternoon”,“in the evening”,“at night”,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讲述在什么时间段他们会做哪些事情,例如:早晨很早就起床了,中午吃午饭和午休,晚上做作业等等。
最后,教师要求学生朗读这些词组,加深词义记忆。
3. 朗读和模仿教师出示文本,带领学生朗读本节课的对话,标出重点词语,例如:“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 “I go to school at 8:00.” 之后教师要求学生活用这些句子,进行问答练习。
4. 小组活动教师让学生组成小组,设计活动,让学生在固定时间内模拟早上起床后的一天生活,表述他们在什么时间点会做什么事情,以增强学生对时间的理解和使用能力。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导学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08e7dcc32f60ddccdb38a092.png)
1、山中访友
课时
2课时
主备人
导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激发学生类似体验,培养学生热爱自 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3、学习作者善于运用比喻、拟人、想象等手法来抒发情感的方法。
4、掌握本课8个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摘录好词好句。
导学重点
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把自己对老桥的深厚感情,生动地传达给了我们读者。
点拨学生从拟人的手法中感受作者的情感,并指导有感情朗读,有能力的同学背诵此段。
达
标
检
测
1、练习册一、三题。
2、你能判断出下面句子的修辞方法吗?用“——”选择。
(1)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比喻 拟人 夸张 对偶)
板
书
设
计
导
学
反
思
2、山雨
课 题
山雨
课 时
一课时
主备人
导学目标
1、会写本课的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学习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3、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培养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情感。
导 学
重 难 点
重点
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培养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情感。
3、练习册第四题。
测评反馈,及时评价。
课堂总结
李汉荣先生为什么把进山看景说成“山中访友”?
1、在作者的眼里,这一花一树,一鸟一石,一山一水都成了有生命的人。她们能跟我们说话,能跟我们交流,她们成了我们的朋友,难怪作者进山看景,变成了“山中访友”。
2、这种类体验,你们也有过吗?和同学交流交流。
数学六年级上册《位置与方向》导学案
![数学六年级上册《位置与方向》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e79d12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bb.png)
(3)指名汇报 (4)小结:要想确定一个位置必须得具备哪些条件呢?
具备:1、方向
2、角度
.北 . .. . 学校
3、距离
三、达标检测、拓展延伸】 1、课本 20 页做一做。 2、课本 23 页第 1 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明汇报 四、【师生总结收获】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二、合作、探究新知
1. 台风中心大概在
方向,
是参照点。
2.东偏南30 °是什么意思?是以哪条边为起始边,向 偏 。
3.图上的1厘米表示实际的 米。在图上你能找到台风中心的具体位置
吗?
4.台风大约多少小时后到达A市?你是怎么想的?
三、达标检测 1、课本 20 页做一做 2、课本 23 页第 1 题。
六 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主备人: 执讲人:
授课时间:
班级:
课题 目标
课本 19 页例 1
课型
新授
1、 使学生会根据平面上一个点的位置说出它相对于观测点的方向和距离
2、 使学生通过用方向和距离来表示平面上的位置,初步感受坐标法的思 想。
教学流程及简单说明
一、 复习旧知: 师问:说一说如何在地图上辨别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生说,并完成学案的复习旧知部分
重点、难点
使学生会根据平面上一个点的位置说出它相对于观测点的方向和距离
一、 复习旧知
1.请你根据描述在下面方位中标出每个点分别是哪位同学的家。 小红家在学校的正北方向,小丽家在学校的正西方向, 小刚家在学校的东北方向,小美家在学校的西南方向。
1、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 2、师引入课题,板书课题
六年级语文上册(习作一)导学案
![六年级语文上册(习作一)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8809df5bad02de80d4d8404b.png)
选择“成为大自然中的一员、走进音响世界、回顾暑假生活”三个话题中的一个,确定写作材料。暑假生活有很多可写的内容,这次主要以浏览风景名胜后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为主。
(2)大胆构思,精巧命题。
简单交流本组课文的题目,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师生共同讨论出一些题目:
我是一棵××树
小树与鸟的对话
课时导学案
年级
六
科目
语文
课型
习作
指导
课题
第一单元“习作”
课时
安排
二课时
设计
教师
王铁鹏
学习
目标
1.根据交流的情况,选择一项进行习作。
2.通过交流与讨论,发现作文的不足之处并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
重点
难点
根据交流的情况,选择一项进行习作。通过交流与讨论,发现作文的不足之处并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
教法
学法
自学探究、合作交流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雪的自述
大自然的声音
蟋蟀在唱歌
听雨
游×××
……
(3)习作要求。(投影出示)
学习本组课文的写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写景的文章,注意选取独特的视角,放飞想象的翅膀。
记事的文章,注意有顺序地把事情的经过记叙详细,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记叙清楚,语句通顺,感情真切。
三、试写初稿,进行修改
(1)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巡回指导,并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课前
准备
导学过程
学法指导
一、交流谈话,激趣导入
在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交谈兴很浓,仿佛自己走进了神奇的大自然,并融入其中。同学们也有了写的欲望,想把自己的独特感受写开联想和想象,然后写下来,一定能成为一篇佳作。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主题教学导学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主题教学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87b144c5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90.png)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主题教学导学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展开想象的翅膀第一板块:课内课外,自主学习。
(一)预习课文,把握基础。
1.朗读课文。
(1)通读本单元课文,要求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自学生字词,把不认识的字词多读两次。
(3)搜集相关资料,了解古诗。
2.梳理预习,基础达标(1) 字词检测关,听写必须掌握的词绿毯草原线条柔美境界惊叹回味乐趣目的地洒脱衣裳襟飘带舞彩虹飞驰姓陈马蹄蒙古包热乎乎奶豆腐礼貌拘束稍微干部举杯羞涩感人会心微笑摔跤宅院幽雅伏案浑浊笨拙参差眼帘单薄照耀文思梦想迷蒙印象愁怨顺心平淡模糊花蕾衣襟恍然花苞对()错()个。
纠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词语运用关,根据拼音写汉字。
“那达慕”大会上,赛马的骑手们一字排开,个个身穿华丽衣shang(),扎着彩色腰带,洋溢着青春的活力。
一声令下,只听见马tí()声响,一群人jīn()飘带舞,如一道彩hóng()一般从绿tǎn()上飞向远方。
射箭、摔jiāo()等比赛也吸引着众多牧民,许多漂亮的蒙古族姑娘羞sè()的面庞,婀娜的身姿,悦耳的笑声,为赛场平添一道靓丽的风景。
(3)字音辨析关,用“√”画出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xuān xuàn)染,不用墨线勾勒.(lè lēi)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yù yū)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yǐn wěn)隐有鞭子的轻响。
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jǐn jīn)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pep六年级英语上册Unit 1导学案(1)教案与反思
![pep六年级英语上册Unit 1导学案(1)教案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a7144607aef8941ea66e0515.png)
第2周第3节总第6节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江缘学校陈思梅Unit 1 How can I get there? 第六课时导学案温馨寄语: Seeing is believing.(眼见为实).学习内容(Learning contents):人教版六年级上册Unit 1 Let’s wrap it up Story time Let’s sing学习目标(Learning aims)(1)能够用介词next to beside near behind in front of造句子 (本节学习重难点)(2)能熟唱歌曲。
(3)能复述故事知识链接:(Knowledge links) 不同的国家交通灯都一样,但交通规则不尽相同,全世界60亿人口中,靠右行的“右派”约40亿,靠左行的“左派”20亿。
“右派”,多是典型大陆国家,如美国、中国、俄罗斯、德国、法国、巴西等:“左派”,多是典型岛国和半岛、次大陆国家:英国、日本、印度、巴基斯坦、印尼、泰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等。
学习指导(Learning guide)1.组内解决标记的疑难单词。
2.流利朗读短文。
3.根据本节学习到的知识,独立完成导学案。
旧知复习(Revision)翻译next to beside near behind in front of 自主学习(Self-learning)1. 自己用next to beside near behind in front of造句子2. 自学story time短文(标记不懂的地方)3. 自己跟录音机学唱英语歌P70合作探究(Group work) (小组内讨论交流展示。
)1.你能用next to beside near behind in front of造句子吗2.全班共同解决短文中的疑难问题。
3.你能流利朗读故事吗?大声读给你的组员听吧!4.你能复述故事吗5.你能唱英语歌吗小组展示(Group show):对合作探究中的问题进行展示。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e0c8945c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da.png)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课题:分数乘整数我的学习目标1、我能借助线段图或饼图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2、我能理解分数乘整数的算理,能运用计算方法正确的进行计算。
学习流程知识链接1、想一想,填一填。
(1)5+5+5+5=()× ( ) 表示()个()相加。
(2)1.2+1.2+1.2+1.2+1.2=()×()表示()个()相加。
(3)13 + 13 + 13 +13 =()×()表示()个()相加。
我发现:(1)几个相同()数的和,可以改写成()算式。
(2)整数乘法的意义是:()2、试一试。
○161+62+63= ○2103+103+103=想一想:比较这两道题目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第二小题还有什么更简便的方法吗?自主学习学习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自学课本第2页例1。
(1)求3人一共吃多少个,就是求()个()是多少?用()法。
(2)加法列式:()转化成乘法算式三个加数相同()×()表示求()个( )是多少或求( )的()倍是多少。
(3)列式计算:我发现: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都是求( )。
我还发现: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乘整数的积作分子,()不变。
合作探究针对自主学习中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总结规律方法。
计算:交流:(1)乘得的积是不是最简分数?怎样算能使计算简便?(2)谁和谁可以先约分再计算?学习流程归纳反思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和()相乘的积作(),分母()。
在计算时,能约分的先约分,再计算比较简便。
达标测评1、我会算。
92×2= 5×103=121×3=65×2= 127×9=87×4=87×3=145×2=2、列式计算。
(1)6个187相加的和是多少?(2)73的5倍是多少?3、下面的算式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4、把下面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后再计算。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草原导学案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草原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9bd65c2e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11.png)
2.画横线的句子,写出了草原广阔和碧绿的特点,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就是。
3.用《敕勒歌》里的一句诗来形容,处处都是“”的景致。
(二)
草原上处处可见一朵朵“白色的鲜花”,它们就是家喻户晓的蒙(měng méng)古包。它远看宛如粒粒珍珠闪闪发光,更似(sì shì)乎是草原上绽放的一朵朵白莲花!近看,包外的花纹更加清新美丽,给人一种视觉美感。
3.那里的天比别处更可爱,空气是( )清鲜,天空是( )明朗。
五、结合课文内容,选择参考答案:。
1.“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这句话中“这种境界”指的是( )
A.草原天空明朗,空气清鲜,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的那种如诗如画的情境。
B.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阅读质疑
预习中,我还遇到了下面不理解的问题,期待与同学、老师一起解决:“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课中检测
班级开展“触摸自然——走进大草原”综合实践活动,请参与完成下列任务。
(一)
辽阔无边的大草原像是一块天工织就的绿色巨tᾰn( ),走在草地上,那种róu( )软的感觉非常美妙。而绿草与蓝天相接处,牛羊在草地间相互追逐,处处都是“”的景致。
C.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D.羊群像白色的大花,小丘像中国画。
2.“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对这个句子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作者看出了骏马和大牛的心思。
B.这是作者根据当时的情景想象到的。
C.骏马和大牛确实在回味草原的乐趣。
内容拓展
2.正确书写下列词语。比一比,看谁写得既准确又漂亮。
六上语文一单元导学案6份.doc
![六上语文一单元导学案6份.doc](https://img.taocdn.com/s3/m/15634ebc0912a2161479298c.png)
-主备人:名字就让人胆颤。
”你从哪些词语当中感受到了一种惊险的美?(拔地而起、摇摇晃晃、望而生畏、胆颤)C还有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一种惊险的美?(一线天、百丈峡,它们的名字听着也让人觉得害怕。
)d有感情朗读,读出你的惊讶,读出你的赞叹,并谈谈自己的收获。
②赏析“水是野的。
”a让我们跟着摄像师的镜头,来领略索溪峪水的野吧!b赏析句子“索溪峪像一个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一会儿绕着山奔跑,一会儿撅着屁股,赌着气又自个儿闹去了。
”“蹦跳而出的野孩子”给人活泼、灵动之感,把索溪峪想象成“野孩子”,十分传神地写出了索溪峪的“野”。
它或“奔跑”,或“撅着屁股,赌着气又自个闹”,十分调皮、可爱。
也从侧面表达出了行走在曲折起伏的索溪边的游人们轻松愉快的心情。
这一段中,作者还有哪些奇特的想象?(索溪峪是一个野孩子,山路是它的哥哥,树木是它的大叔,石头是它的弟弟。
)C赛读,读出索溪的趣。
③赏析“山上的野物是‘野’的。
”和“游人也‘野’ 了起来。
”从动物“野”渗透法制教冇:《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十八条至二十条。
第十八条猎捕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必须取得狩猎证,并且月艮从猎捕量限额管理。
持枪猎捕的,必须取得县、市公安机关核发的持枪证。
第十九条猎捕荠应当按照特许猎捕证、狩猎证规定的种类、数量、地点和期限进行猎捕。
第二十条在自然保护区、禁猎区和禁猎期内,禁止猎捕和其他妨碍野生动物生息繁衍的活动。
禁猎区和禁猎期以及禁.1 h使用的猎捕工具和方法,由县级以上政府或者其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规定。
4、仔细观察文章各段的写法,说说作者在谋篇布局上采用了怎样的描写方法。
(先概括特点,再具体描写。
)(4)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句子积累。
四、回归“野,作总结:不同的人对同样的风景,会有不同的感受。
作者身处美丽的索溪峪,感受到的是一个字一“野”,“野”在课文中是什么意思?(天看一看,选择一天中不同的时间认真仔细地看,随着光线的变化,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闻一闻,闻闻树皮、树叶,你闻到了什么气息?想到了什么?摸一摸,摸摸熟知的分义,你感受到了什么?还可以静静地在树下坐一染,你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乂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感受树的特点,感受树的周围景物及生活在树上的小鸟、知了等小生命的气息、活动等。
六年级上册英语第一单元导学案
![六年级上册英语第一单元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0ec4aa9e1ed9ad51f11df2ee.png)
六年级上册英语第一单元导学案教学内容:Unit 1 How Do You Go There?教学课时:六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Learning aims)(1)听懂、会说、正确读写短语:on foot by bike by bus bytrain by plane by ship by subway(本节学习重难点)(2)能正确询问并回答乘坐某种交通工具去某地How do you go to school/Canada? I go…. (本节学习重难点)知识链接:(Knowledge links)1。
单词how 的简介:how 是一个特殊疑问词,常用来对身体状况进行询问,例如:How are you? I’m fine。
Thank you! 在本节的学习中,how 还有另外一种用法,主要对交通方式提问。
2。
介词by和on的用法:大家一定要记牢:by用在交通工具前,表示“乘坐”的意思,如:by bike “步行"就是on foot,是固定短语,我们不能随意替换,和walk是同义词。
学习指导(Learning guide)1.自主学习短语on foot by bike by bus by train by plane by ship by subway(试读,试翻译,可以借助单词表)2. 听懂、会说、正确读写上面的短语(自己能独立背会并默写)3。
根据本节学习到的知识,独立完成导学案。
(在自学过程中注意记录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以便和他人合作交流)自主学习(Self-learning)1、你能正确读出下面的词组吗?你能正确翻译它们的汉语意思吗?来试试吧!(自学,可借助单词表)on foot( )bybike ( )by bus( )by train()by plane() by ship()by subway( )2、你能流利读出下面的句子吗?你知道它们的汉语意思吗?How do you go to school?I go to school by bike.How do you go to Canada?I go by plane。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教学方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教学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8d639ea67ec102de3bd896c.png)
小学数学标准教材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教学方案)Mathematics is the door and key to science. Learning mathematics is a very important measure to make yourself rational.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科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教学设计系列下载即可用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教学方案)第一单元分数乘法教材解读【课标解读】分数乘法是在学习了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又是学习分数除法和百分数的重要基础。
《课程标准(XX版)》提出:“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能解决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通过学习,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充分体现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课堂教学理念。
一、利用熟悉的生活情境,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掌握新的运算技能1.教材强调通过对算理的充分理解得出算法。
利用“分蛋糕”“桶装水容积计算”“土地中农作物的种植面积计算”等生活中的情景,借助“几何直观”,沟通分数乘法意义与整数乘法意义的联系,实现由整数乘法意义向分数乘法意义的正迁移,促进学生形成对分数乘法意义的有效理解,再引导学生自主归纳出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结合尝试计算、探索验证、比较优化、合作交流等活动,引导学生经历自主构建新知的完整过程。
在教学内容方面,体现为在观察、操作的基础上开展探索、讨论与交流,理解计算算理,归纳计算法则,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二、通过丰富多样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新知,培养优化意识,提高运算能力1.注重在练习中对学生进行算法优化意识的渗透和培养。
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位置》导学案1
![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位置》导学案1](https://img.taocdn.com/s3/m/7740a92b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82.png)
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位置》导学案1(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位置”指导案例学习内容:教材p2-3的内容,例1、例2及做一做。
学习目标:1.知识和技能:结合教材提供的材料,使学生能够独立探索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并根据这两个数据使用方格纸确定物体的位置。
2.过程和方法:能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和结果,并与同龄人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合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的价值,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学习重、难点:使用两个数据精确表示对象的位置。
使用方形纸正确表示列和行。
教具准备:挂图和方格纸教学流程:一、课前检,生成问题我们班有76名学生。
如果一位新老师来我们班,大多数学生和老师都不知道。
如果新老师想邀请你们中的一位发言,你能帮助他思考如何介绍学生的职位吗?学生们畅所欲言,学生们可能会有不同的答案,只要这些答案合理,就会得到肯定。
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XX的位置,并展示几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虽然所有的方法都有道理,但是总让人感到太麻烦。
同学们有什么好建议,可以用一种统一的既清楚又简便的方法来表示?如何表示才能既简单又准确吗?二、探索与交流,教师强化讲座(根据课前检查进行强化讲座)1。
经过独立思考、小组沟通和汇报当汇报出用“第几列第几行”的方法来表述时,明确说明本节课我们要进一步学习用这种方法确定位置的有关知识。
(板书课题:位置)2、学习例1(1)如果用列和行表示,学生在哪里?我们首先应该确定什么?生思考后回答:首先要确定哪是第一行哪是第一列。
老师强调:垂直是柱,水平是行。
通常,我们将竖线的左侧设置为第一列,将正面设置为第一行。
现在谁来说说XX的位置?找学生说,师生评价,强化:你也能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他同学的位置吗?学生练习使用这种方法来代表其他学生的立场。
(注意强调先说一栏,再说一行)(3)教学写法:××同学的位置在第二列第三行,我们可以这样表示:(2,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学会6个生字一个二类字,理解词语,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
2.通读课文,整体感知大意。
【活动方案】
活动一: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自由朗读课文,学习下面的生字词,想办法记住字音和字形。
帕米尔高原 景德镇陶瓷屋脊硕果 开拓淡妆浓抹
2.组内交流:①组内轮读词语,说说词语意思。
②组内分节读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3.行间巡视,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4.提醒指导学生对同学的发言进行点评。
二、学习第二至六小节
1、学习第2节。
(1)朗读第2节。提出不理解的词语。
(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解决问题。
(3)默读体会,第2节表现了什么?(祖国山河的雄浑壮丽)
(4)有感情朗读第2节。
(5)除了诗里写的,你还知道哪些祖国的美丽风景。
(6)朗读、背诵。
(7)小结学法:
朗读诗句,理解词语。
展开想象,再现画面。
联系积累,丰富画面。
感情朗读,联系背诵。
2、运用学法,自学3~6节。再交流讨论。
第3节:介绍祖国名产。理解:醇美光洁绚丽巧夺天工
第4节:各民族有代表性的风物。简介:傣家竹楼、布达拉宫、吐鲁番、戈壁滩。理解“巍峨”。
第5节:古老灿烂的文化,改革开放的成就。介绍战国编钟。
3.展示、疑问。
活动二: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轻声读课文:诗歌第2—6自然段围绕哪句话写的,从哪些方面写了祖国的可爱之处?
“”
2.组内交流(将关键词写在相对应的小节旁)。
3.全班展示。
【检测反馈】
1.抄写生词,写正确、写美观哟!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景德镇(zhèn zhèng) 屋脊(jī jǐ)
2、郑成功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清课文脉络。
学生活动单
教师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认识二类生字,理解相关词语。
第6节:伟大的民族精神。理解:“松树的伟岸、梅花的高洁,博大的胸怀、恢弘的气魄。”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什么精神?(刚强不屈、纯洁高尚、胸襟博大、气魄恢弘)举个例子说说这些精神。
3、朗读第2~6节,进一步体会祖国的可爱。练习背诵。
4、学习第2~6节的写法。
三、学习第三段
1、朗读第七节,说说“骄傲、自豪”是针对什么说的,“奋发、开拓”又是针对什么说的。
2.组内选择一个自然段交流:
①抓住关键词句谈谈自己的体会,再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②学着为这段诗再添一、两句(注意采用相同的句式):
我们爱你——
的
3.全班展示。
活动三:抒情怀。
1.默读第七节,思考:欣赏了祖国的山山水水、异域风情,我想对祖国说:
亲爱的祖国,!
怎样读才能传达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全班交流。
浓妆(zhuān zhuāng)淡抹硕(shuò suò)果
3.完成《习字册》
一、揭示课题
1、欣赏歌曲《我爱你,中国》,简单说歌曲内容。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歌唱祖国的诗歌.
出示课题:1、我们爱你啊,中国
3、学生读题。指导:读出语言所表达的情感。
二、初读指导,扫清障碍
1.指导学生明确活动一要求,并督促小组内按照自主、合作、交流的步骤进行自主学习。
2.重点正音
"脊"第三声,还可组词“脊梁”。
3.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协调共同解决,并落实到读好课文。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读通课文,做到正确、流利。但是要想读好这首诗,我们还要先读懂它
请根据活动二的要求认真思考,并在组内依次发言,大家集中智慧找出最合适的答案。
四、检测反馈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我们将要学习的课文是介绍民族英雄郑成功的。
2、板书课题:2、郑成功
2.小组按小节轮读课文。(组内成员互相正音。)
3.讨论交流易错字和相关词语的意思。
4.组长将易错字和重点词语写在小黑板上,并由指定人员向全班汇报.
活动三:整体感知课文。
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写下来:
2试着给课文分段,并说说段意。
3.小组推荐1人进行汇报。(汇报时要力求准确,简洁明了。)
学生活动单
教师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感受诗歌的句式特点,仿照诗的第二至六节写一到两节。
2.朗读诗句,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活动一:知幅员。
1.自由读第1节,圈圈划划:你从哪些词句读出了祖国的幅员辽阔?
2.全班展示:谈谈体会,有感情地读一读。
活动二:品特色。
1.默读2~6自然段,想一想: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祖国的迷人可爱?
【检测反馈】
照例子,写词语:
壮美山河: 长 江 、、、
中华物产: 鹿 茸 、、、
名胜古迹: 故 宫 、、、
古代圣贤: 孔 子 、、、
板书设计:
幅员辽阔
山河壮丽
1、我们爱你啊,中国物产丰富
文化灿烂
民族伟大
奋发开拓
一、复习导入
朗读全诗,说说你知道了祖国哪些可爱的地方。
二、进入活动一
1.明确活动要求
2.帮助学生弄懂“幅员辽阔”的意思
3.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初步感知人物形象。
【活动方案】
活动一:走近郑成功。
1.小组交流收集的资料,筛选有用的进行汇总。
2.指定组号指定号进行汇报交流。(如7组3号。)
活动二:掌握生字词语。
1.在小组内读读下面的字词,组内成员互相正音。
残酷、奴役、慷慨激昂、街头巷尾、融洽 蔽、隅、艘、蔬、犁、耙、镰、徭
1、我们爱你啊,中国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6个生字,一个二类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反复吟诵,感受诗歌的句式特点,并能仿照诗的第二至六小节写一到两节。
4.通过理解诗歌内容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热爱伟大祖国的思想感情。
学生活动单
教师导学案
2、理解“我们爱你啊,中国”在全诗中的作用。(总结全诗、呼应开头、升华主题)
3、有感情朗读,表现豪迈之气及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的坚定决心。
四、朗读、背诵全诗
1、学生采用各种方法练习背诵。
2、背诵比赛。
五、作业
1、有感情朗读背诵课文。
2、完成检测反馈
3、利用班会时间,把自己游览过的某个地方,知道的某个特产,古老的历史文物等,向同学们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