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春江苏开放大学中国传统文化测试作业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年春江苏开放大学中国传统文化测试作业二
试题列表
单选题
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一般得分:2
1中国古代称戏曲演员为”梨园子弟”,”梨园子弟”的称号出自哪个朝代?()A宋朝
B元朝
C唐朝
D明朝
学生答案:C
老师点评:
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一般得分:2
2京剧服装中男性角色蟒袍上的动物是。

()
A蛇
B凤
C龙
D虎
学生答案:C
老师点评:
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一般得分:2
3下列哪个称号不是端午节的别称?()
A浴兰节
B女儿节
C地腊
D中天节
学生答案:D
老师点评:
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一般得分:2
4中国古代宫殿建筑普遍采用什么颜色?()
A黄色
B紫色
C红色
D蓝色
学生答案:C
老师点评:
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一般得分:2
5以下哪种菜系不属于中国八大菜系之列。

()
A浙菜
B鄂菜
C闽菜
D徽菜
学生答案:B
老师点评:
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一般得分:2
6我国是茶叶的故乡,绿茶是最古老的品种,是我国品种最多,产量最大的第一大茶种,下列哪一项不是我国著名的绿茶?()
A西湖龙井
B太湖碧螺春
C庐山云雾
D铁观音
学生答案:D
老师点评:
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一般得分:2
7北方人年夜饭要一般都要吃饺子,其象征意义是。

()A团圆美好
B年年有余
C更岁交子
D五福临门
学生答案:C
老师点评:
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一般得分:2
8秦始皇灭六国后,统一了全国文字,这种汉字称作:()A隶书
B小篆
C楷书
D行书
学生答案:B
老师点评:
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一般得分:2
9京剧出现在哪个朝代?()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学生答案:D
老师点评:
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一般得分:2
10成年和婚姻礼仪是中国古代五礼中的()
A吉礼
B嘉礼
C宾礼
D凶礼
学生答案:B
老师点评:
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简单得分:2
11中国画一般按照题材分类可以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科。

()A正确
B错误
学生答案:A
老师点评:
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一般得分:2
12王羲之的书法备精诸体,尤擅长草书、行书,号称“书圣”。

()
A正确
学生答案:A
老师点评:
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一般得分:2
13《游春图卷》是唐代绘画大师展子虔的作品,是中国存世最古老的山水画。

()
A正确
B错误
学生答案:B
老师点评:
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简单得分:2
14宋代诗人王安石在《元日》中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暧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新桃”和“旧符” 都是春联的意思。

()
A正确
B错误
学生答案:A
老师点评:
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一般得分:2
15“弄璋之喜”在我国古代是指生女孩。

()
A正确
B错误
学生答案:B
老师点评:
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一般得分:2
16“衣冠禽兽”的成语源于我国古代官员的服饰,指的是官服上所绣的禽或兽。

()
B错误
学生答案:A
老师点评:
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一般得分:2
17淮扬菜因对其他菜系的产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被誉为中国八大菜系之首。

()A正确
B错误
学生答案:B
老师点评:
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中等得分:2
18佛教造像是佛教在中国传播的必然产物,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唐宋时期形成的四大石窟: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

()
A正确
B错误
学生答案:B
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一般得分:2
19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唯一同节气合一的节日。

()
A正确
B错误
学生答案:B
老师点评:
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一般得分:2
20陵在中国古代一般指帝王的墓,有高大封土和地面建筑。

()
B错误
学生答案:A
老师点评:
简答题
题型:简答题主观题分值20分难度:中等得分:17
1中国古代音乐主要分为哪几种类型?
学生答案:
中国古代音乐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中国宫廷音乐
西周的雅乐和唐朝的燕乐可以说是宫廷音乐发展的两座高峰。

唐朝的燕乐中,最突出最辉煌的是大曲,它完成于唐代的极盛时期,集中地代表了燕乐的全部艺术成就。

大曲中有一部分称为“法曲”,是大曲中精致绚丽的部分。

唐玄宗创作的《霓裳羽衣曲》就是最有名的一首法曲。

(2)民间音乐
中国十大古典名曲,《高山流水》、《梅花三弄》、《春江花月夜》(还有《夕阳箫鼓》一说)、《汉宫秋月》、《阳春白雪》、《渔樵问答》、《胡笳十八拍》、《广陵散》、《平沙落雁》、《十面埋伏》。

(3)文人音乐
著名作品有《阳关三迭》、《满江红》等。

《阳关三迭》为中国十大古琴曲之一,也是中国古代传统音乐作品中的精品,这首乐曲产生于唐代,是根据著名诗人、音乐家王维的名篇《送元二使安西》谱写而成的。

(4)宗教音乐
宗教音乐指的是宗教信徒为宗教信仰目的而演奏的音乐,具有仪式性、教义性和神秘性的特点。

中国的宗教性音乐主要有佛、道两大音乐体系。

老师点评:
分析很有条理,观点表述也较为准确全面。

题型:简答题主观题分值20分难度:中等得分:17
2阐述中国古代对不同年龄的具体称谓。

学生答案:
(1)0岁的称谓:初度,指生日之时,出自《离骚》,谓始生之年时;赤子,刚出生的婴儿肤色为赤色,所以有这么一种说法;襁褓,婴儿小时候都是在襁褓之中,指未满周岁的孩子。

(2)总角、垂髫指童年。

古代幼儿把头发扎成像一对牛角般的小髻,称总角。

后人用总角,代指童年。

垂髫:古代,儿童未成年时不戴帽子,头发下垂,后以垂髫指童年。

(3)始龀:按照正常的生理现象,小孩七八岁的时候开始换牙,“始龀”就成了换牙年龄小孩的代称。

(4)豆蔻:指女子十三四岁。

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

特指女子十三四岁,杜牧的诗里有“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的诗句。

(5)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笄本来是指古代束发用的簪子。

古代女子一般到15岁以后,就把头发盘起来,并用簪子绾住,表示已经成年。

(6)束发:指男子十五岁。

古人以十五岁为成童之年,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把头发束起来盘在头顶。

(7)二八:为十六岁。

(8)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称“弱冠”。

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已成年。

古人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

指刚成年。

指二十岁。

弱冠:古代男子20岁叫作“弱”,这时就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

“弱冠”即年满20岁的男子。

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

(9)而立:指男子三十岁。

孔子有云: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后称三十岁为而立之年。

(10)不惑:指四十岁。

孔子曰:“四十而不惑”,意为人到了40岁,社会经验较多,遇事能分辨是非,不再疑惑。

后称40岁为不惑之年。

(11)天命:指五十岁。

《论语》:五十而知天命,后称50岁为知天命之年。

(12)花甲、耳顺之年:指六十岁。

花甲一词出自中国古代历法,以六十年为一循环,一循环称为一甲子,又因干支名号繁多且相互交错而得名。

另外论语有云:“六十而耳顺”,因此60岁也被称之为耳顺之年。

(13)古稀之年:指70岁
杜甫诗句《曲江》:酒债寻常行处用,人生七十古来稀。

(14)耄耋之年:指80-100岁,老年。

耋,老也。

八十日耋。

后因以八九十岁为耄耋之年。

《礼记·曲礼》有:“八十九十曰耄。

”《尔雅·释言》有:“八十为耋”。

人们根据这解释,把耄耋两字连用代称八九十岁。

老师点评:
分析很有条理,观点表述也较为准确全面。

题型:简答题主观题分值20分难度:较难得分:17
3我国古代社会存在诸多的传统习俗,有些依然影响着我们当前的日常生活,如传统节日习俗,请谈谈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传统节日习俗的具体表现,并说说其存在的意义。

学生答案:
传统节日习俗:
春节习俗:祭灶、贴春联、祭祖、守岁、压岁钱、放爆竹、拜年等。

元宵节习俗:赏灯,猜灯谜,吃元宵等。

清明节习俗:扫墓、祭祖,踏青、插柳等。

端午节习俗:赛龙船、食粽子、挂艾草、聚午宴、端午浴、荡秋千等。

中秋节习俗:赏月、吃月饼等。

重阳节习俗:登高游览、饮酒赏菊、佩插茱萸、吃重阳糕等。

中国传统习俗存在的意义
(1)中国传统节日习俗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正以一种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形式,来展示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人生理想与伦理道德的追求,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2)中国传统节日中包含着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和灵魂,包含着我们的祖先对宇宙和人生的透彻认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文化价值。

弘扬中国传统节日,对于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文化观具有重要意义。

(3)在当今世界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和多元文化并存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大力继承和弘扬我国传统节日文化,对于弘扬中国精神或中华民族精神,增强民族的认同感、向心力和凝聚力乃至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都具有重大意义.
(4)传统节日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节日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涵丰富、底蕴深厚、形式多样,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文化资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借助传统节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节日文化,对于引导人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