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青少年德育工作的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青少年德育工作的思考
〔关键词〕青少年;德育工作;思考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发展前途。

怎样做好青少年德育工作,值得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进行深思和探讨。

一、青少年德育工作难的原因
1.社会原因。

建国60年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与此同时,一些不良文化也在潜滋暗长,如暴力、凶杀、色情等不良文化充斥着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尤其是一些不良网站更是严重侵蚀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2.家庭原因。

有些家长一心钻进“钱”眼里,放松了对子女的品德教育;有些家长只重视对子女的物质投入而缺乏感情投入;有些家长因社会就业面窄、就业难等问题感到“读书无用”,丧失了教育孩子的信心。

3. 学校原因。

近年来,虽然国家三令五申要对中、小学生减负,要实施素质教育,但一些学校还是把主攻方向放在抓升学率上,从而或多或少地产生了轻视德育的倾向。

二、对青少年德育工作的思考
(一)学校作为青少年德育工作的前沿阵地,应当积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把学校变成青少年成长的家。

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应当以爱作为基础,无论是学校规章制度还是工作安排都必须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教师的一言一行要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教师就是最可信赖的人;班主任更要给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

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一位学生在爱的沐浴中找到自信,健康成长;在爱的沐浴中懂得自尊和尊重他人;在爱的沐浴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远大的奋斗目标。

2.把学校变成青少年成长的乐园。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

”教师的角色是多变的,在不同环境中可以是学生生活上的父母、学习上的良师、共同成长中的伙伴等。

课堂是严肃的,但更应该是快乐的。

学校应把沉闷的课堂变成快乐的学堂,把被动的学生变成渴求知识的主人。

学校还应寓德育于学校的各项活动之中。

由于学生的需要是多方面的,学校的活动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

只有让学生在快乐的活動中自由的成长,学生才会热爱学习,热爱学校。

而让学生参加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更加深入了解社会,他们才会更加关注社会,热爱祖国,从而奉献自己的爱,为国争光。

3.把学校变成青少年放飞理想的基地。

学校不仅是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重要场所,而且也是学生提高素质、树立远大理想的坚实基地。

在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信念的特殊时期,学校应组织各种健康向上的活动,让
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校园的和谐,从而播撒希望,放飞理想。

(二)家庭教育: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摇篮,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从小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和爱好是家长的义务,家长应很好地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要教育孩子诚信明理,懂得自尊和尊重他人;要注意培养孩子的优点,关爱孩子要有分寸,适可而止;还应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从而达到身教重于言教的效果。

家长要强化家庭责任意识,要克服自身的一些不良行为,尤其是影响子女一生的行为一定要慎重对待。

(三)社会教育:社会是复杂多变的,但青少年思想单纯,往往经不住社会不良文化的诱惑。

这应引起社会各界高度的重视。

其间,政府要真真切切地关注教育,关心教师和学生。

一方面要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大教育投入力度,解决教育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激活用人机制。

另一方面要督促和协调各有关部门加大执法力度和政策落实,严控不良文化的滋长和蔓延,给广大青少年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对于特殊教育群体,应建立特殊的教育机构(如少年管教所等)进行特殊管理,还应关注青少年中的弱势群体,建立起帮助弱势群体发展的长效机制。

总之,青少年德育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家庭、学校、社会哪一方都不能单独承担教育好青少年的责任,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