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江苏省如东中学、栟茶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学情检测物理试题(选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如东中学·栟茶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情检测
一、选
对的得3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早在16世纪末,伽利略就猜想落体运动的速度应该是均匀变化的.当时只能靠滴水计时,不能准确测量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为此他让铜球沿着阻力很小的斜面由静止滚下,“冲淡”
重力,验证他的猜想.关于伽利略的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伽利略测出铜球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二次方成正比B.伽利略测出铜球的瞬时速度与所用时间成正比C.伽利略实验表明,小球的加速度随斜面倾角的增大而减小D.伽利略实验表明,斜面倾角一定时,质量越大的铜球加速度越大
2.如图所示,A是静止在赤道上的物体,B、C是同一平面内两颗人造卫星.B位于离地高度等于地球半径的圆形轨道上,C是地球同步卫星.下列说法
中正确的是
A.卫星B的速度大小等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B.A、B的线速度大小关系为v A>v B
C.B、C的线速度大小关系为v B<v C
D.A、B、C周期大小关系为T A=T C>T B
B A
C
第2题图
3.两个固定的等量异种点电荷所形成电场的等势面如图中虚线所示,一带电粒子以某一速度从图中a点进入电场,其运动轨迹为图中实线所示,若粒子只受静电力作用,则下列关于带电粒子的判断正确的是
A.粒子带正电
B.b点和d点的电场强度相同
C.动能先减小后增大
D.在a点的电势能小于在e点的电势能
第3题图
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各个开关均闭合,且k 2接a ,带电微粒在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之间处于
静止状态.现要使带电微粒向上运动,则
A .只将k 1断开
B .只将k 2掷在b
C .只将k 2掷在c
D .只将k 3断开
5.一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其加速度a 与位移x 关系图线如图所示.则
A .物体最终静止
B .物体的最大速度为12
C
D .物体的最大速度为二、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6.如图所示,一台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是5︰1,原线圈接入电压为220V 的正弦式交流电,各元件正常工作,一只理想二极管和一个滑动变阻
器R 串联接在副线圈上,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交流电表.下
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 .电压表的读数约为31.1V
B .原、
副线圈中的电流之比为5︰1
C .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上滑动,则电流表读数增大
D .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20Ω,则1分钟内产生的
热量为5.8×103J
第6题图7.如图所示,一段绳子跨过距地面高度为H 的两个定滑轮,一端连接小车P ,另一端连接物块Q ,小车最初在左边滑轮的正下方A 点,以速度v 从A 点沿水平
面匀速向左运动,运动了距离H 到达B 点(绳子足够长),下列
说法中正确的有
A .物块匀速上升
B .物块在上升过程中处于超重状态
C .车过B 点时,物块的速度为2
v D .车过B 点时,左边绳子绕定滑轮转动的角速度为
2y H
8.
健身车的磁控阻力原理如图所示,在铜质飞轮的外侧有一些磁铁(与飞轮不接触),人在健身时带动飞轮转动,磁铁会对飞轮产生阻碍,
拉动控制拉杆可以改变磁铁与飞轮间的距离.则
A .飞轮受到阻力大小与其材料密度有关
B .飞轮受到阻力大小与其材料电阻率无关
C .飞轮转速一定时,磁铁越靠近飞轮,其受到的阻力越大
D .磁铁与飞轮间距离不变时,飞轮转速越大,其受到阻力越大
9.如图所示,竖直固定的光滑直杆上套有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初始时置于a 点.一原长为L 的轻质弹簧左端固定在O 点,右端与小球相连.直杆上还有b 、c 、d
三点,且b 与O 在同一水平线上,Ob =L ,Oa 、Oc 与Ob 夹角均为37°,
Od 与Ob 夹角为53°.现释放小球,小球从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到
达d 点时速度为0.在此过程中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下列说法
中正确的有(重力加速度为g ,sin37°=0.6,cos37°=0.8)
A .小球在b 点时加速度为g ,速度最大
B .小球在b
C .小球在c
D .小球从c 点下滑到d 点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了2512
mgL 三、本题共4小题,共42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10.(8分)在“探究加速度和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图进行实验:
甲第10题图
(1)在实验操作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填序号).
A .实验中,若要将砝码(包括砝码盘)的重力大小作为小车所受拉力F 的大小,应让
砝码(包括砝码盘)的质量远大于小车质量
B .实验时,应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再释放小车
C .每改变一次小车的质量,都需要改变垫入的小木块的厚度
D .先保持小车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小车受力不变,研究加速度
与质量的关系,最后归纳出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2)图乙为实验中打出纸带的一部分,从比较清晰的点迹起,在纸带上标出连续的5个计数
点A 、B 、C 、D 、E ,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都有4个点迹未标出,测出各计数点到A 点间的距离.已知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 ,打B 点时小车的速度v B =▲m/s ,小车的加速度a =▲m/s 2.
(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图丙为研究“在外力一定的条件下,小车的加速度与其质量的
关系”时所得的实验图象,横坐标m 为小车上砝码的质量.设
图中直线的斜率为k ,在纵轴上的截距为b ,若牛顿第二定律成
立,则小车的质量为▲,受到的拉力为▲.第10题丙图
21315011.(10分)某同学要测量一均匀新材料制成的圆柱体的电阻率ρ,步骤如下:
(1)用游标卡尺测量其长度如图甲所示,由图可知其长度为L =▲mm .
第11题图
(2)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其直径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其直径D =▲mm .
(3)用多用电表的电阻“×10”挡,按正确的操作步骤测此圆柱体的电阻,表盘示数如图丙
所示,则该电阻的阻值约为▲Ω.
(4)该同学想用伏安法更精确地测量其电阻R ,现
有的器材及其代号和规格如下:待测圆柱体
电阻R ;
电流表A 1(量程0~4mA ,内阻约50Ω);
电流表A 2(量程0~30mA ,内阻约30Ω);
电压表V 1(量程0~3V ,内阻约10kΩ);
电压表V 2(量程0~15V ,内阻约25kΩ);
直流电源E (电动势4V ,内阻不计);
第11题丙图滑动变阻器R 1(阻值范围0~15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2.0A);
滑动变阻器R 2(阻值范围0~2k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0.5A);
开关S ;导线若干
为使实验误差较小,要求测得多组数据进行分析,某同学设计了如图丁所示的电路,
试指出不妥之处▲(填序号).
A .电流表应选A 2
B .电流表应采用内接法
C .滑动变阻器应选R 1,采用分压式接法
D .滑动变阻器应选R 2,采用限流式接法
12.选修模块3-5(12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原子所处的化学状态和外部条件有关
B .4He +27Al →30P +1n 是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反应方程第11题丁图
C .因为裂变释放能量,出现质量亏损,所以裂变后的总质量数减少
D .比结合能越大,原子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
(2)在核反应堆中用石墨做慢化剂使中子减速,中子以一定速度与静止碳核发生正碰,碰后
中子反向弹回,则碰后碳核的运动方向与碰前中子运动的方向▲(选填“相反”或“相同”),碳核对中子的冲量▲(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碰后中子的动量.
(3)氢原子处于基态的能级值为-E 0,普朗克常量为h .原子从能级n =2向n =1跃迁所放出的
光子,正好使某种金属材料产生光电效应.有一群处于n =4能级的氢原子向较低能级跃迁时所发出的光照射该金属.求该金属的截止频率ν0和产生光电子最大初动能E k .
13.选修模块3-3(12分)
(1)下列关于热学现象说法中正确的有▲.
A.温度高的同种物体内能不一定大,但分子平均动能一定大
B.饱和汽压与液面上方饱和汽的体积有关
C.雨伞伞面上有许多细小的孔,却能遮雨,是因为水的表面张力作用
D.给自行车打气时气筒压下后反弹,主要是由分子斥力造成的
(2)某单晶体的体积为V,质量为m,摩尔质量为M,阿伏加德罗常数N A.则该晶体所含有
的分子数为▲,分子直径为▲.
(3)如图所示,圆柱形气缸竖直放置,质量m=3.0kg,横截面积S=1.0×10-3m2的活塞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与气缸壁封闭良好,不计摩擦,不计Array活塞和气缸的厚度.开始时活塞距气缸底距离h1=0.50m,此
时温度T1=300K.给气缸缓慢加热至T2,活塞上升到距离气缸
底h2=0.80m处,同时缸内气体内能增加250J,已知外界大气
压P0=1.0×105Pa,取g=10m/s2.求:
①缸内气体加热后的温度T2;
②此过程中缸内气体吸收的热量Q.
四、本题共3小题,共47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
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4.(15分)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 ,边长为h 、电阻为R 的正方形金属线框abcd 自某一高度由
静止下落,依次沿同一竖直平面经过两具有水平边界的匀强磁场区域,且金属线框bc 边保
持水平,初始位置离磁场B 1的上边界的高度为4h
,两磁场方向垂
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大小分别为B
1和B 2,两磁场的间距为
H (H >h ),线框进入磁场B 1时,恰好做匀速运动,从磁场B 1
中穿出后又通过宽度也为h 的磁场B 2,不计空气阻力.
(1)求线框进入磁场B 1时匀速运动的速度v 1;
(2)求线框从完全离开磁场B 1到完全进入磁场B 2的过程,通过
回路的电荷量q ;
(3)若地面离磁场B 2的下边界的高度为h ,且线框离开磁场B 2
时已做匀速运动,求线框下落到地面的全过程中产生的焦
耳热Q .
15.(16分)如图所示,借助一长为L 的粗糙斜面,将一质量为m 的物体(可视为质点)移上货车.第一次使物体以初速度v 从斜面底端沿斜面上滑,滑行的最大距离为25
L ;第二次使物体以相同的初速度向上滑行的同时,施加沿斜面向上的恒定推力,作用一段距离后撤去该力,物体继续上滑,恰好到达斜面顶端.
(1)若斜面的倾角为θ,重力加速度为g ,求第一次上滑过程中物体的加速度大小a 和物体
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定性说明第二次上滑过程中物体可能的运动情况.
(3)求第二次上滑过程中推力对物体做的功W
v
第15题图
16.(16分)如图所示,容器A 中装有大量的质量不同、电荷量均为+q 的粒子,粒子从容器下方
的小孔S 1不断飘入加速电场(初速度可视为零)做直线运动,通过小孔S 2后从两平行板中央垂直电场方向射入偏转电场.粒子通过平行板后垂直磁场方向进入磁感应强度为B 、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水平匀强磁场区域,最后打在感光片上.已知加速电场中S 1、S 2间的加速电
压为U ,两板间距为L ,板间电场看成匀强电场,其电场强度
E 2
3U L
,方向水平向左(忽略板间外的电场),平行板f 的下端与磁场水平边界ab 相交于点P ,在边界ab
上实线处固定放置感光片.测得从容器A 中逸出的所
有粒子均打在感光片P 、Q 之间,且PQ 的长度为3L
边界ab 下方的磁场范围足够大,不考虑粒子所受重
力与粒子间的相互作用.求:
(1)粒子射出偏转电场时沿垂直于板面方向偏转的距
离x 和偏转的角度θ;
(2)射到感光片P 处的粒子的质量m 1;
(3)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长时间t m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