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2020年新高考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下)学期期末物理模拟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本题9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B.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是恒力
C.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恒定
D.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速度恒定
2.(本题9分)现代人们的生活与各类人造卫星应用息息相关,下列关于卫星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顺德的正上方可能存在同步卫星
B.地球周围卫星的轨道可以在任意平面内
C.卫星围绕地球转动的速度不可能大于7.9km/s
D.卫星的轨道半径越大运行速度就越大
3.2019年春节期间热映的电影《流浪地球》被称为中国科幻电影的里程碑,影片中提到利用赤道发动机反向喷射使地球停止自转,可见赤道的地理位置很特殊.发射人造卫星一般也将发射场选择在尽可能靠近赤道的地方,这样选址是因为在赤道附近
A.重力加速度较大
B.地球的引力较大
C.地球自转角速度较大
D.地球自转线速度较大
4.(本题9分)如图所示,一根轻弹簧下端固定,竖立在水平面上,其正上方A位置有一只小球.小球从静止开始下落,在B位置接触弹簧的上端,在C位置小球所受弹力大小等于重力,在D位置小球速度减小到零.不计空气阻力,对于小球下降阶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B位置小球动能最大
B.在C位置小球动能最大
C.整个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守恒
D.从A→C位置小球重力势能的减少等于小球动能的增加
A.重力、拉力和向心力B.拉力和向心力C.拉力和重力
D.重力
6.(本题9分)要使两个物体(均可视为质点)间的万有引力减小到原来的1
4
,下列办法不可行的是
A.两物体间的距离和两物体的质量都减小为原来的1 4
B.使其中的一个物体质量减小为原来的1
4
,另一物体质量不变,距离不变
C.使两物体间的距离增加为原来的2倍,质量不变
D.使两物体的质量各减小一半,距离不变
7.(本题9分)如图所示,一个圆盘在水平面内匀速转动,盘面上距圆盘中心一定距离处放有一个小木块随圆盘一起转动,木块受到三个力的作用:重力、圆盘对木块的支持力和圆盘对木块的静摩擦力,则木块转动所需的向心力是
A.木块所受的重力
B.圆盘对木块的支持力
C.圆盘对木块的静摩擦力
D.圆盘对木块的支持力和静摩擦力的合力
8.(本题9分)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第一个1 s内的平均速度比它在第一个3 s内的平均速度大4.5 m/s,以质点的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则质点的加速度为()
A.4.5 m/s2B.-4.5 m/s2C.2.25 m/s2D.-2.25 m/s2
9.(本题9分)如图,一物体从光滑斜面AB底端A点以初速度v0上滑,沿斜面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设下列情境中物体从A点上滑的初速度仍为v0,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把斜面CB部分截去,物体冲过C点后上升的最大高度仍为h
C .若把斜面弯成竖直光滑圆形轨道D,物体沿圆弧能上升的最大高度仍为h
D .若把斜面AB 变成光滑曲面AEB,物体沿此曲面上升的最大高度仍为h
10. (本题9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牛顿发现行星运动定律
B .卡文迪许测定了万有引力常量
C .开普勒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D .哥白尼提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的说法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 (本题9分)平静水面上停着一只小船,船头站立着一个人,船的质量是人的质量的8倍.从某时刻起,人向船尾走去,走到船中部时他突然停止走动.不计水对船的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在船上走动过程中,人的动能是船的动能的8倍
B .人在船上走动过程中,人的位移是船的位移的9倍
C .人走动时,它相对水面的速度大于小船相对水面的速度
D .人突然停止走动后,船由于惯性还会继续运动一小段时间
12. (本题9分)一个小球从空中的a 点运动到b 点的过程中,重力做功8 J ,除重力之外其他力做功3 J .关于小球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a 点的重力势能比在b 点多8 J
B .在a 点的动能比在b 点多11 J
C .在a 点的机械能比在b 点少3 J
D .在a 点的机械能比在b 点多3 J
13.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质量相同的木块A 、B ,用一根弹性良好的轻质弹簧连在一起.一颗子弹水平射入木块A 并留在其中,在子弹打击木块A 及后续各物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对子弹、两木块和弹簧组成的系统( )
A .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
B .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C .当弹簧压缩到最短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此时B 的动能也最大
D .当弹簧再次恢复到原长时,B 的动能最大,A 的动能最小
14. (本题9分)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在12m x =处的质元的振动图线如图1所示,在18m x =处的质元的振动图线如图2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波的周期为12s
B .12m x =处的质元在平衡位置向上振动时,18m x =处的质元在波峰
C .在04s ~内12m x =处和18m x =处的质元通过的路程均为6cm
D .该波的波长不可能为8m
15. (本题9分)电动势为E 、内阻为r 的电源与定值电阻R 1、R 2及滑动变阻器R 连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当滑动变阻器的触头向上滑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定值电阻R 2的电功率减小
B .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都减小
C .电压表的示数增大,电流表的示数减小
D .通过滑动变阻器R 中的电流增大
16. (本题9分)水平传送带匀速运动,速度大小为v ,现将一小工件轻轻放到传送带上.它在传送带上滑动一段距离后速度达到v 而与传送带保持相对静止.设工件质量为m ,它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 ,则工件在传送带上滑动的过程中: ( )
A .工件所受摩擦力的方向与工件运动方向相反
B .工件的加速度为g μ
C .摩擦力对工件做的功为2
2
mv D .传送带对工件做功为零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8分,共16分 17.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一次实验中,质量m=1kg 的重物自由下落,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如图所示(相邻记数点时间间隔为0.02s ),那么:
(1)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B 时,物体的速度v B =______m/s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量△E k=______J;g取9.8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通过计算表明数值上△E P >△E k,这可能是因为_________
18.(本题9分)一小球在某未知星球上作平抛运动,现对小球在有坐标纸的背景屏前采用频闪数码照相机连续拍摄,然后对照片进行合成,如图所示。
A、B、C为连续三次拍下的小球位置,已知照相机连续拍照的时间间隔是0.10s,照片大小如图所示,已知该照片的实际背景屏方格的边长均为4cm,不计空气阻力,则由以上及图信息可推知:
(1)小球平抛的初速度大小是_____________m/s;
(2)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___________m/s2;
(3)小球在B点时的速度大小是___________m/s;
(4)若取A为坐标原点,水平向右为x轴正方向,竖直向下为y轴正方向,建立直角坐标系,则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位置坐标为:x=___________cm,y=___________cm。
四、解答题:本题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
19.(6分)(本题9分)质量m=2 kg的小球在长为L=1 m的细绳作用下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细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T max=118 N,转轴离地高度h=21 m,g=10 m/s2.试求:
(1)若恰好通过最高点,则最高点处的速度为多大?
(2)在某次运动中在最低点细绳恰好被拉断,则此时的速度为多大?
(3)绳断后小球做平抛运动,如图所示,求落地水平距离x.
20.(6分)如图,一很长且不可伸长的柔软轻绳跨过光滑定滑轮,绳两端各系一小球a和b,a球质量是m,b球质量是2m,a球静置于地面,用手托住b,此时b离地面高度为h,轻绳刚好拉紧.从静止开始释放b后,空气阻力忽略不计,求:
(1)b 下落h 时(落地前的瞬间)速度为多大?(2)a 可以达到的最大高度为多少?
21.(6分) (本题9分)运动员把质量是500g 的足球踢出后,某人观察它在空中的飞行时间,上升的最大高度是10m ,在最高点的速度为20m/s ,请你计算运动员踢球时对足球做的功以及足球在最高点时重力的瞬时功率.(2
10/g m s ,忽略空气阻力).
22.(8分) (本题9分)“天宫二号”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一个“空间实验室”,科学家、航天员们将在里面展开
各种工作和试验,为建成空间站奠定了基础.“天宫二号”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距地球表面的高度为h .已
知地球质量为M ,半径为R ,引力常量为G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求“天宫二号”在轨运行线速度v 的大小;
(2)“太空移民”是人们的大胆设想,为解决在空间站生活的失重问题,科学家设想让空间站通过自转产生的向心加速度来模仿重力加速度,获得“人工重力”,就是要使人们感受到“人工重力”与在地球表面上受到的重力一样(不考虑重力因地理位置不同而产生的差异).设自转半径为r ,求空间站自转周期T 的大小.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C
【解析】
【分析】
【详解】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提供向心力,A 错;向心力时刻指向圆心,B 错;速度方向时刻发生变化,D 错;加速度为
,大小恒定不变,C 对;
A.同步卫星一定位于赤道的正上方,而顺德不再赤道上,所以顺德的正上方不可能存在同步卫星.故选项A 不符合题意.
B.卫星的向心力是由万有引力提供的,所以地球周围卫星的轨道平面一定经过地心,不是在任意平面内都存在地球卫星.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
C.根据
可知,当r等于地球半径时的速度为7.9km/s,所以7.9km/s是最大的环绕速度,卫星围绕地球转动的速度不可能大于7.9km/s.故选项C符合题意.
D、根据
可知,卫星的轨道半径越大运行速度就越小.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3.D
【解析】
【详解】
A、赤道处向心加速度最大,重力加速度最小,故A错误;
B、由万有引力定律可知物体在地球表面各点所受的引力大小相等,故B错误;
C、在地球上各点具有相同的角速度,故C错误;
D、赤道处相对于地心具有的初速度大,发射时所需能源少,故D正确.
故选D
4.B
【解析】
【详解】
AB.小球从B至C过程,重力大于弹簧的弹力,合力向下,小球加速运动;C到D过程,重力小于弹力,合力向上,小球减速运动,而在C点小球所受弹力大小等于重力,加速度为零,所以在C点速度最大,即动能最大,故A错误,B正确;
CD.小球下降过程中,只有重力和弹簧的弹力做功,小球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即小球的重力势能、动能和弹簧的弹性势能总和保持不变,而小球的机械能会变化,所以从A→C位置小球重力势能的减少等于动能增加量和弹性势能增加量之和,故小球重力势能的减少大于小球动能的增加。
故CD错误。
AB. 向心力不是物体实际受力,是几个力的合力提供的,AB 错误。
CD. 根据题意可知,重力与绳的拉力的合力提供了向心力,所以物体实际受力为重力和绳的拉力,C 正确D 错误。
6.A
【解析】
A 、使两物体间的距离和质量都减为原来的
14,根据万有引力定律2GmM F r =,可知,万有引力与原来相等,故A 不可行;
B 、使其中一个物体的质量减小到原来的
14,距离不变,根据万有引力定律2GmM F r =,可知,万有引力变为原来的14
,故B 可行; C 、使两物体间的距离增为原来的2倍,质量不变,根据万有引力定律2GmM F r =
,可知,万有引力变为原来的14
,故C 可行; D 、使两物体的质量各减小一半,距离不变,根据万有引力定律2GmM F r =
,可知,万有引力变为原来的14
,故D 可行; 办法不可行的故选A .
【点睛】由万有引力定律公式,比较当质量各减小一半或其中一个物体的质量减小到原来的
14
或使两物体间的距离增为原来的2倍,引力都减小;由万有引力定律公式,当两物体间的距离和质量都减为原来的14,比较引力和原来的关系;
7.C
【解析】
【分析】
【详解】
木块做匀速圆周运动,合力指向圆心,对木块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和静摩擦力,如图
重力和支持力平衡,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故C 正确,ABD 错误.故选C .
试题分析:据中点时刻的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由题意得 1.50.5 4.5m/s v v v ∆=-=-,则224.5m/s 4.5m/s 1.50.5
v a t ∆-===-∆-。
故选B
考点: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加速度的定义式,关键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中点时刻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9.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项:若把斜面C
B 部分截去,物体冲过
C 点后做斜上抛运动,在最高点物体还有一部分动能没有转换成重力势能,故不能上升到h ,故A 错误;
B 项:把斜面AB 与水平面的夹角稍变大,根据机械能守恒,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仍为h ,故B 错误;
C 项:把斜面弯成竖直光滑圆形轨道A
D 全部转化为重力势能,故上升高度小于h ,故C 错误;
D 项:若把斜面AB 换成光滑曲面AEB ,此过程由机械能守恒可知,2012
mgh mv =
,故D 正确. 10.B
【解析】
【详解】
A 、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故A 错误。
B 、卡文迪许用扭秤实验证明万有引力定律是正确的,并测出万有引力恒量,故B 正确。
C 、开普勒提出了行星运动三大定律,故C 错误。
D 、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地心说”最初由古希腊学者欧多克斯提出,后经亚里多德、托勒密进一步发展而逐渐建立和完善起来,故D 错误。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AC
【解析】
【详解】
AC .不计水的阻力,人与船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以人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人与船的动能之比:
2222182 11()2K K mv E mv M mv E m Mv M M
人
船船==== 故AC 正确;
B .人与船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以人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v-Mv 船=0,
v=8v 船
vt=8v 船t
s 人=8s 船
故B 错误;
D .人与船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人突然停止走动后,人的动量为零,则小船的动量也为零,速度为零,即人停止走动后,船立即停止运动,故D 错误;
故选AC .
点睛:本题考查了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知道动量守恒的条件、应用动量守恒定律、动能计算公式即可正确解题;对人船模型要知道:“人走船走”,“人停船停”的道理.
12.A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重力做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变化量, 重力做功8 J ,所以重力势能减小8J ,故A 正确;
B .从a 点运动到b 点的过程中,合外力做功为11J ,根据动能定理可知,动能增加11J ,所以在a 点的动能比在b 点少11 J ,故B 错误;
CD .机械能的变化取决于除重力以外的力,故机械能增加了3J ,在a 点的机械能比在b 点少3 J ,故C 正确;D 错误。
故选AC .
点睛:解决本题需掌握:重力做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变化量;合力做功等于动能的变化量;除重力外的各个力做的总功等于机械能的变化量.
13.BD
【解析】
【详解】
AB .在子弹打击木块A 及后续各物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对子弹、两木块和弹簧组成的系统,系统所受
C .子弹射入木块后弹簧被压缩,B 在弹力作用下向右加速,A 向右减速,当两者的速度相等时,弹簧被压
缩最短,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之后,B 在弹簧弹力作用下继续向右加速,所以此时B 的动能不是最大.故
C 错误.
D .从弹簧被压缩到弹簧再次恢复到原长的过程,B 一直在加速,A 一直在减速,所以当弹簧再次恢复到原长时,B 的动能最大,A 的动能最小,故D 正确.
14.A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由图可知,该波的周期为12s 。
故A 正确;
B .由图可知,t=3s 时刻,x=12m 处的质元在平衡位置向上振动时,x=18m 处的质元在波峰,故B 正确;
C .由图可知,该波的振幅为4cm ,圆频率
22rad/s 126
T πππω=== 由图1可知,在t=0时刻x=12m 处的质点在-4cm 处,则其振动方程
12()64sin cm 2
x t ππ
-+= 4s 时刻质元的位置 124(44sin 2cm 62
)x ππ--⋅+== 所以x=12m 处的质元通过的路程
s 12=4cm+2cm=6cm
据图2知t=0s 时,在x=18m 处的质元的位移为0cm ,正通过平衡位置向上运动,其振动方程为 184sin()6
cm x t π
= 在t=4s 时刻,在x=18m 处的质元的位移
1844sin 6
x π⨯== 所以在0~4s 内x=18m 处的质元通过的路程
x 18=<6cm
故C 错误;
D .由两图比较可知,x=12m 处比x=18m 处的质元可能早振动34
T ,所以两点之间的距离为 x =(n+
34
)λ(n=0、1、2、3…) 所以
446m 4343
x n n λ⨯++=
= (n=0、1、2、3…) n=0时,波长最大,为46=m 8m 3λ⨯= 故D 错误;
故选AB 。
15.BD
【解析】当滑动变阻器的触头向上滑动时,R 连入电路的电阻减小,故电路总电阻减小,总电流增大,根据可知路端电压减小,即电压表示数减小;总电流增大,即两端电压增大,而路端电压是
减小的,故并联电路两端电压减小,即两端电压减小,所以电流表示数减小,而根据
可知的功率增大,AC 错误B 正确;干路电流增大,而的电流减小,故通过R 的电流增大,D 正确.
【点睛】在分析电路动态变化时,一般是根据局部电路变化(滑动变阻器,传感器电阻)推导整体电路总电阻、总电流的变化,然后根据闭合回路欧姆定律推导所需电阻的电压和电流的变化(或者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变化),也就是从局部→整体→局部.
16.BC
【解析】
【详解】
A :工件在传送带上滑动的过程中,相对传送带的速度方向与工件运动方向相反,则工件所受摩擦力的方向与工件运动方向相同.故A 项错误.
B :工件在传送带上滑动的过程中,对工件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g ma μ=,则工件的加速度a g μ=.故B 项正确.
CD :工件在传送带上滑动的过程中,对工件受力分析,由动能定理可得2211022
f W mv mv =
-=.故C 项正确,D 项错误.
【点睛】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与运动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8分,共16分
17.0.98 0.49 0.48 存在摩擦阻力
【解析】
【分析】
重物带动纸带下落过程中能量转化的过程和能量守恒,重物带动纸带下落过程中,除了重力还受到阻力,
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由于阻力做功,重力势能减小除了转化给了动能还有一部分转化给摩擦产生的内能.
【详解】 (1)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2
(7.06 3.14)100.98/20.02
AC B AC x v m s t =--⨯==⨯
(2)重力势能减小量:△E p =mgh=1×9.8×0.0501J=0.49J .动能增量:E kB =12
mv B 2=0.48J (3)计算表明数值上△E P >△E k ,由于存在摩擦阻力,所以有机械能损失.
【点睛】
18.1.6 8 -16 -4
【解析】
【详解】
(1)水平方向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此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
2
044410/ 1.6/0.1
L v m s m s T -⨯⨯===。
(2)竖直方向上有:△y=2L=g′T 2,解得:2
222222410/8/0.1L g m s m s T -⨯⨯'=== (3)B 点的竖直分速度大小为 2
8410/ 1.326/0.2
5yB m s m s L L v T -⨯⨯=+==;所以小球在B 点时的速度是:
/B v s ==。
(4)B 点的水平位移为:x=v 0t=1.6×1.68= 0.32m=32cm ,竖直位移为:2
211 1.6816228y gt cm ⎛⎫==⨯⨯= ⎪⎝⎭;所以小球抛出点的位置横坐标为:(-32+4×4)cm=-16cm ,纵坐标为:(-16+3×4)cm=-4cm 。
所以小球抛出点的位置坐标为(-16cm ,-4cm )。
四、解答题:本题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
19. m/s (2) 7m/s (3) 14 m
【解析】
(1)当小球恰好通过最高点时,小球只受重力,并由重力提供向心力.设此时速度为0v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20v mg m L
= 所以010/v m s (2)若细绳此时恰好被拉断小球在最低点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2
max v T mg m L
-= 解得:7/v m s =
(3)绳断后,小球做平抛运动,设水平距离为x,则由x vt =
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则有212
h L gt -=
: 解得:14x m =
点睛:
(1)当小球恰好通过最高点时,重力提供向心力,根据向心力公式即可求解;
(2)在最低点细绳恰好被拉断时,绳子的拉力达到最大值,对小球在最低点进行受力分析,由向心力公式即可求解;
(3)细绳断后,小球做平抛运动,根据平抛运动基本公式即可求解.
20.(1) (2)
【解析】
【分析】
【详解】
(1)设a 球到达高度h 时两球的速度为v ,此过程中,b 球的重力势能减小转化为a 球的重力势能和a 、b 球的动能.
根据a 、b 系统的机械能守恒得: 解得:
(2)当b 球落地,此后绳子松弛,a 球的机械能守恒
根据机械能守恒:
解得:
21.150J W =,0P =
【解析】
【详解】
设运动员踢球时对足球做的功为W ,根据动能定理可得212
W mgh mv -=
, 解得150J W =
由cos P Fv α=,则在最高点重力的功率cos900P mgv =︒= 22. (1) GM v R h +=
(2) 2r T GM
π=【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天宫二号绕地球运行,万有引力做向心力可得:
2
2 ()GMm mv R h R h
++= 所以运行线速度为:
v (2)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满足:
'
'2 GMm m g R
= 则人工产生的重力满足:
2
'
'24m r m g T π= 解得
2T π=
高一(下)学期期末物理模拟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本题9分)关于功的概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力是矢量,位移是矢量所以功也是矢量
B.功有正、负,所以功也有方向
C.若某一个力对物体不做功,说明该物体一定没有发生位移
D.一个恒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这个力的大小、物体位移的大小及力和位移方向间夹角的余弦三者的乘积2.(本题9分)下列语句中加点部分描绘的运动情景,可以选取山为参考系的是()
A.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B.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C.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
D.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3.(本题9分)关于地球的同步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步卫星的轨道可以和宜昌所在纬度圈共面
B.所有同步卫星的质量一定相同
C.所有同步卫星距离地面的高度不一定相同
D.同步卫星的轨道必须和地球赤道共面
4.甲、乙两物体动能相等,它们的质量之比为m甲:m乙=1:4,则它们动量的大小之比P甲:P乙为()A.1:1 B.1:2 C.1:4 D.4:1
5.(本题9分)宇宙中存在一些离其他恒星较远的两颗星组成的双星系统,通常可忽略其他星体对它们的引力作用。
已知双星系统中星体A的质量为2m,星体B的质量为m,两星体相距为L,同时绕它们连线上某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引力常量为G.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星体A B.星体A运动的轨道半径为2 3 L
C.星体B D.星体B
6.(本题9分)设飞机在飞行中所受空气阻力与它的速度平方成正比,当飞机以速度v水平匀速飞行时,发动机的功率为P.若飞机以速度3v水平飞行时,发动机的功率为()
A.27P B.9P C.18P D.3P
7.(本题9分)如图所示,光滑绝缘杆OA、OB关于竖直线OO'始终对称,两杆上各穿有质量为m,带电量分别为q1、q2的小球.两杆与水平面间夹角均为θ,两小球在同一水平面上且处于平衡状态,此时它们到O点的距离均为L,则θ取何值时小球到O点的距离L最小()
A .30°
B .45°
C .60°
D .75°
8. (本题9分)水平传送带以速度v 匀速转动,一质量为m 的小木块A 由静止轻放在传送带上,若小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如图所示,在小木块与传送带相对静止时,转化为内能的能量为 ( )
A .mv 2
B .2mv 2
C .214mv
D .212
mv 9. (本题9分)如图是A 、B 两个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则( )
A .运动过程中,A 质点总比
B 质点运动得快
B .在0 ~ t 1这段时间内,A 、B 两个质点的位移相同
C .当t = t 1 时,A 、B 两个质点速度相等
D .A 质点的加速度大于B 质点的加速度
10. (本题9分)物体A 、B 、C 均静止在同一水平面上,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 A 、m B 、m C ,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A 、μB 、μC ,用平行于水平面的拉力F 分别拉物体A 、B 、C ,所得加速度a 与拉力F 的关系如图所示,A 、B 两直线平行,则以下关系正确的是( )
A .m A <m
B <m C
B .m A =m B <m
C C .μA =μB =μC
D .μA <μB =μC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如图所示,A 、B 两小球由绕过轻质定滑轮的细线相连,A 放在固定的光滑斜面上,B 、C 两小球在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