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吉林省语文大纲(答案详解版)考试技巧与口诀
2014吉林省事业编公共基础知识考试技巧与口诀

正确答案:C
12、事物的质是指( )。
A.构成事物内在要素的总和
B.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
C.一事物区别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D.事物的规模、发展程度和速度等规定性
正确答案:C
13、否定之否定规律侧重于揭示( )。
A.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联系的根本内容
C.事物发展的状态
D.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A.适应时代的需要
B.满足统治阶级的需要
C.反映劳苦大众的需要
D.适应思想创新的需要
正确答案:A
7、“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这是( )。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相对主义诡辩论观点
正确答案:C
8、划分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唯一的标准是( )。
正确答案:C
23、划分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唯一的标准是( )。
A.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
B.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的问题
C.世界是否运动变化的问题
D.是否承认世界统一的问题
正确答案:B
24、事物的质是指( )。
A.构成事物内在要素的总和
B.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
C.一事物区别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物质运动的无限性和时空的有限性的统一
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正确答案:D
1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
A.劳动人民的世界观
2014年 全国统一高考语文 试卷及解析(大纲版)

2014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大纲版)一、(12分,每小题3分)1.(3分)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龃龉(yǔ)系鞋带(xi)舐犊情深(shi)曲意逢迎(qū)B.倜傥(tǎng)纤维素(xiān)羽扇纶巾(guān )针砭时弊(biān)C.感喟(kuì)揭疮疤(chuāng)按捺不住(nài)大相径庭(jing)D.霰弹(xiàn )涮羊肉(shuàn)以儆效尤(jǐng)纵横捭阖(bì)2.(3分)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在评价某些历史人物时,我们不能只是简单地对他们盖棺论定,还应该特别注意研究他们的人生经历和思想变化轨迹.B.这把吉他是我最要好的朋友出国前存在我这里的,本来说存一年,结果朋友一直没回来,这吉他到现在巳经由我敝帚自珍了十年.C.最美的是小镇的春天,草长莺飞,风声鹤唳,走进小镇就如同置身于世外桃源,来此旅游的人一定会被这里的美丽景色深深吸引.D.这个剧院的大型话剧、歌剧等演出票价不菲,让许多有艺术爱好而又收入不高的普通人叹为观止,无法亲临现场享受艺术大餐.3.(3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1A.有的人看够了城市的繁华,喜欢到一些人迹罕至的地方去游玩,但这是有风险的,近年来已经发生了多次背包客被困野山的案情.B.他家离铁路不远,小时候常常去看火车玩儿,火车每当鸣着汽笛从他身边飞驰而过时,他就很兴奋,觉得自己也被赋予了一种力量.C.新“旅游法”的颁布实施,让很多旅行社必须面对新规定带来的各种新问题,不少旅行社正从过去拼价格向未来拼服务转型的阵痛.D.哈大高铁施行新的运行计划后,哈尔滨至北京、上海等地的部分列车也将进一步压缩运行时间,为广大旅客快捷出行提供更多选择.4.(3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信息时代给人们带来了一种新的极其便捷的阅读方式,那就是网络阅读。
2014吉林省语文大纲(答案详解版)考试答题技巧

1、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散文能够真正地见出一位作家的个性和__________。
阅读散文,我们能体味到鲁迅的________,冰心的________,梁实秋的幽默机智,丰子恺的清雅淡泊。
“情”是散文的命脉和灵魂,对于散文的“情”来说,真挚_________。
A.情趣冷峻深沉温和娴雅至关重要B.情趣冷峭深沉冲淡平和至关重要C.情调冷峭阴沉温和娴雅举足轻重D.情调冷峻深沉冲淡平和举足轻重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新闻发布会上,他讲话仅用了八分钟,简洁明了,新闻性、针对性强,没有一句穿靴戴帽的空话套话。
B.联合国大会曾经两次召开会议,讨论是否应该废除死刑的问题,但因各方立场南辕北辙,讨论无果而终。
C.本届展销会邀请到了安徽、浙江、上海等地知名企业,湖笔、宜笔、徽墨、宜纸、歙砚等文房四宝济济一堂。
D.写一篇小说并不太难,但要想让自己的作品在擢发难数的小说中引起读者广泛关注,就不那么容易了。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寂寥(liáo)雾霾(mái)瞋(chēng)目潜(qián)移默化B.氛(fēn)围吝啬(sâ)熹(xī)微束(shù)之高阁C.发酵(jiào)徘徊(huái)滂(pāng)沱叱咤(chà)风云D.模(mó)板怯(qiâ)懦签(qiān)署断壁颓垣(yuán)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自宋元至明清,清明节除了要祭扫家墓,还要在门楣、窗户上插上柳条。
,。
,,,。
①达到人丁兴旺、身体健康的目的②于是在郊游踏青时③它便成了人类文化中生命力的象征④人们企盼将这种生命力转移到自家门庭和家庭成员身上⑤不会忘记顺便折一些柳条回来⑥由于柳树最先送来春的消息并且具有旺盛的生殖力A.⑥③④①②⑤ B.②⑤①④⑥③ C.②④⑥③①⑤ D.⑥④②⑤③①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辣,我们都不陌生,很多人无辣不欢甚至吃辣上瘾,这是因为辣椒素等辣味物质刺激舌头、口腔的神经末梢时,会在大脑中形成类似灼烧的感觉,机体就反射性地出现心跳加速、唾液及汗液分泌增多等现象,,内啡肽又促进多巴胺的分泌,多巴胺能在短时间内令人高度兴奋,带来“辣椒素快感”,慢慢地我们吃辣就上瘾了。
2014吉林省高考语文真题试卷考试重点和考试技巧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缜(shân)密感喟(kuì)紫蔷薇(wēi)暗香盈(yínɡ)袖B.镶(xiānɡ)嵌驰骋(chěnɡ)栀(zhī)子花逸兴遄(chuán)飞C.热忱(chãn)别(biã)扭康乃馨(xīn)积微成著(zhù)D.菜肴(yáo)酣(hān)畅蒲(pú)公英春风拂(fó)面2、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限断6处)(3分)王慎中为文,初亦高谈秦汉谓东京以下无可取已而悟欧曾作文之法乃尽焚旧作一意师仿尤得力于曾巩唐顺之初不服其说,久乃变而从之。
(选自《四库全书总目》)3、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从汉字笔画的统计分布规律来看,这种看法是值得商榷的。
②不少人认为简化汉字的理想目标是把十画以上的字简化到十画或不足十画。
③为了增强区别性,对那些笔画较多的非常用字还是不去简化为好。
④文字的应用首先要保证看和读的方便,要有相当的清晰性和区别性。
⑤但把笔画全部减到十画或不足十画,势必增加大量的形近字,给看和读带来困难。
⑥其次才是笔画简单,写起来省事。
A.②①④⑥⑤③ B.②①⑤③④⑥ C.④⑥②①③⑤ D.④⑥③⑤②①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透彻频律攻坚战振聋发聩B.通谍竞聘节骨眼锋芒毕露C.精悍杂糅识时务礼尚往来D.坐标博取辨证法大相径庭5、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亲和力声名鹊起闹别(biâ)扭称(chēng)心如意B.倒胃口皇天后土瞭(liǎo)望哨金蝉脱壳(qiào)C.哈蜜瓜明眸皓齿撑(chēng)场面姹(chà)紫嫣红D.敞篷车异彩纷呈差(chà)不多白雪皑皑(ái)。
2014吉林省高考语文真题试卷考试技巧、答题原则

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自宋元至明清,清明节除了要祭扫家墓,还要在门楣、窗户上插上柳条。
,。
,,,。
①达到人丁兴旺、身体健康的目的②于是在郊游踏青时③它便成了人类文化中生命力的象征④人们企盼将这种生命力转移到自家门庭和家庭成员身上⑤不会忘记顺便折一些柳条回来⑥由于柳树最先送来春的消息并且具有旺盛的生殖力A.⑥③④①②⑤ B.②⑤①④⑥③ C.②④⑥③①⑤ D.⑥④②⑤③①2、下面的文字有一处语病,请写出序号并加以修改。
(3分)①某科学研究所后院有座坟,②坟前竖着一块纪念碑,③碑上用中英文镌刻着“谨纪念为生命科学研究而献身的实验动物”的铭文。
④善待实验动物的尊严,是科学工作者的责任。
(1)有语病的一处的序号:(1分)(2)修改:。
(2分)3、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石钟山上那些错落有致的奇石以及记载着天下兴衰的石刻令人叹为观止。
石钟山的名字也叫得奇,围绕这一名字的由来,人们开展了激烈的争论。
卷入这场争论的,有名扬四海的文人墨客,也有戎马倥偬的赳赳武夫,还有名不见经传的山野村人。
无论结果如何,不容置喙的是,石钟山因此更加有名了。
A.叹为观止 B.戎马倥偬 C.名不见经传 D.不容置喙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妨碍功夫片钟灵毓秀管中窥豹,可见一斑B.梳妆吊胃口瞠目结舌文武之道,一张一驰C.辐射入场券循章摘句风声鹤唳,草木皆兵D.蜚然直辖市秘而不宣城门失火,殃及池鱼5、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16题。
(8分)镜湖女(南宋)陆游湖中居人事舟楫,家家以舟作生业。
女儿妆面花样红,小伞翻翻乱荷叶。
日暮归来月色新,菱歌缥缈泛烟津。
到家更约西邻女,明日湖桥看赛神。
14、从体裁上看,本作品属于()(1分)A、古体诗B、近体诗C、歌行D、诗余15、对本作品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事舟楫”写湖边的人家日常靠船为生。
B、“乱荷叶”写女子摆动的伞把荷叶搅乱。
2014年高考语文大纲卷(含详细答案)

语文试卷 第1页(共10页)语文试卷 第2页(共10页)绝密★启用前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卷)语文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1至5页,第Ⅱ卷6至10页。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Ⅰ卷注意事项:1.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 本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12分,每小题3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龃龉.(y ǔ) 系.(xi )鞋带 舐.(shi )犊情深 曲.(qū)意逢迎 B. 倜傥.(t ǎn g ) 纤.(xiān)维素 羽扇纶.(g uān)巾 针砭.时弊(biān) C. 感喟.(kuì) 揭疮.(chuān g )疤 按捺.(nài)不住 大相径.(jin g )庭 D. 霰.(xiàn)弹 涮.(shuàn)羊肉 以儆.(j ǐn g )效尤 纵横捭.(bì)阖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 在评价某些历史人物时,我们不能只是简单地对他们盖棺论定....,还应该特别注意研究他们的人生经历和思想变化轨迹。
B. 这把吉他是我最要好的朋友出国前存在我这里的,本来说存一年,结果朋友一直没回来,这吉他到现在已经由我敝帚自珍....了十年。
C. 最美的是小镇的春天,草长莺飞,风声鹤唳....,走进小镇就如同置身于世外桃源,来此旅游的人一定会被这里的美丽景色深深吸引。
D. 这个剧院的大型话剧、歌剧等演出票价不菲,让许多有艺术爱好而又收入不高的普通人叹为观止....,无法亲临现场享受艺术大餐。
2014年高考语文大纲卷-答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卷)语文答案解析第Ⅰ卷一、1.【答案】B【解析】A.系鞋带(jì);B.正确;C.按捺不住(nà);D.纵横捭阖(bǎì)。
故选:B。
【提示】可以用排除法进行筛选:如只要在某一组中找到一个读音不正确的,即可删除该项,这样缩小范围后再仔细推敲。
【考点】字音2.【答案】A【解析】A.盖棺定论:盖上棺盖,才能下结论。
人死后对其一生是非功过做出评价。
前面说的是“历史人物”,符合语境。
B.敝帚自珍:把自己家里的破扫帚当成宝贝。
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十分珍惜。
而句中的吉他是朋友的,不是自己的宝贝。
用错对象了。
C.风声鹤唳: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忧。
句子说的是小镇春天美景,不符合语境。
D.叹为观止:赞叹观赏的对象精妙之极、完美之至。
句子说的是高价票让人们无法亲临现场,可改用“忘而止步”,看到某种情况或失误就往后退缩。
故选A。
【提示】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相似、相近词语在意思上的细微差别,正确辨别他们的感情色彩、修饰对象、使用范围等。
解答时联系上下文,从词语与语境的语意关系、搭配关系等方面筛选,再运用排除法排除不符合句意的选项。
【考点】成语3.【答案】D【解析】A.搭配不当,“发生”和后文“案情”搭配不当,改为“出现”。
B.语序不当,应该是“每当火车鸣着汽笛”。
C.成分残缺,应该在“从过去”前面添加“经历”以和后文的“阵痛”搭配。
D.表述正确,故选D。
【提示】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要结合常见病句类型来分析语句。
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如果遇到难以确定的选项,可以按病句类型一一衡量,也可以通过划分句子的结构来发现病因。
【考点】病句辨析修改4.【答案】C【解析】通读语段,该段文字重点阐述网络阅读的特点。
前面讲“超越了传统的阅读概念”,后面应该接⑤(介绍其表现形式),然后是①④具体阐述表现形式;然后是③通过和传统阅读比较,阐述网络阅读的优势;⑥是进一步补充其优势,②是达到的效果。
2014年吉林省高考语文卷及答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一卷(阅读卷)和第二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卷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周代,尽管关于食品安全事件的记载不多,但我们还是看到,由于食品安全关系重大,统治者对此非常重视并作出了特别规定。
周代的食品交易时以直接收获采摘的初级农产品为主,所欲对农产品的成熟度十分关注。
据《礼记》记载,周代对食品交易的规定有:“五谷不食,果实未熟,不~于市。
”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关于食品安全管理的记载。
汉唐时期,食品交易活动非常频繁,交易品种十分丰富,威杜绝有毒有害食品流入市场,国家在法律上作出了相应的规定。
汉朝《二年律令》规定:“诸食脯肉,脯肉毒杀、伤、病人者,亟尽孰其余。
当弗,及吏主者,皆坐脯肉赃,与盗同法。
”即肉类腐坏等因素可能导致中毒者,应尽快焚毁,佛泽将处罚当事人及相关官员。
唐朝《唐律》规定:“脯肉有毒,曾经病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
若故与人食并出卖;令人病者,徒一年;以故致死者,绞。
即人自食致死者,从过失杀人法。
”从《唐律》中可以看到,在唐代,知脯肉有毒不速焚而构成的刑事犯罪分为两种情况,处罚各不相同:一是得知脯肉有毒时,食品的所有者应当立刻焚毁所剩有毒食品,以绝后患,否则杖九十;二是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刻焚毁,致人中毒,则视情节及后果~以利罚。
宋代,饮食市场空前繁荣,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
追述了北宋都城开封府的城市风貌,并且以大量笔墨写到饮食业的昌盛,书中共提到一百多家店铺以及从相关行会。
商品市场的繁荣,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问题,一些商贩“以物市于人,敝恶之物,饰为新奇;假伪之物,饰为真实,如绢帛之用胶糊,米麦之增湿润,肉食之灌以水,药材之易以他物“《》,有的不法分子甚至采用鸡蛋沙、鹅半吹起,失血余以灰之类伎俩牟取利润,为了加强对食品掺假、以次充好等现象的监督和管理,宋代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而行会必须对商品质量负责。
2014年语文高考分析及策略-4页word资料

2014年语文高考分析及策略高考语文新课标Ⅱ卷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总体特点是试卷结构稳定,试题内容鲜活,试题考查明确,强调能力提升。
一、高考试卷变化2014吉林省高考语文试题显示出新课标的渐变特点,更加贴近生活,更加具有人文性和时代性,体现了稳中求变的创新理念。
题型稳定:无论是辨析病句、语意连贯的语言运用题型,还是论述类文本阅读、选考类文本的大阅读,甚至是语言应用中的语言衔接题较之2013年都未有实质性的变化。
创新:今年的文言文、名句默写、辨析成语加大了考生审题的难度,诗歌出现了比较鉴赏的样式。
文言文阅读题首次考查了断句题。
新课标全国卷连续五年没有考查过此题型,今年舍弃了信息筛选,选择了文言断句的考查。
古代诗歌阅读选择了对比鉴赏。
同样是多年没有考查过的内容。
名句名篇默写考查了对文本的深度理解,情景识记的新题型,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精华的高度重视。
成语题考查了近义成语辨析,不同于以往的考查形式。
内容上既有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又能贴近社会热点时事,从而引发学生思考,真正反映了新课标理念: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引导考生关注社会、提高社会责任感、打造完美人生。
虽然出现了这几点变化,但是考生得分率没受到太大影响。
一般来说新变化难度都不会太大,因为命题者一定会给考生一个适应的过程。
大家遇到新的题型,变换新的考查角度的时候只要冷静、沉着应对,看清题干,再去做答应该是没问题的。
二、考生失分及应对策略根据考生反馈,有如下体会。
2014新课标Ⅱ论述类文本阅读语料体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当代学者的治学精神。
相对去年的选材今年更加生活化、时尚化,易被考生接受,从文章结构看,时间线索尤为明显,结构划分更清晰;就细节看,文本逻辑性以及文言文部分仍是考查的重难点,文言语段引用从2011年开始呈逐年递增趋势。
考生失分体现在不能快速在文本中检索定位可疑信息原点,缺乏谨严和自信的判断。
其实应该读的是重要信息,要精确把握;不该读的是次要信息,要弃置不理。
2014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大纲版)(附参考答案+详细解析Word打印版)

2014年全国统一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大纲版)一、(12分,每小题3分)1.(3分)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龃龉(yǔ)系鞋带(xi)舐犊情深(shi)曲意逢迎(qū)B.倜傥(tǎng)纤维素(xiān)羽扇纶巾(guān )针砭时弊(biān)C.感喟(kuì)揭疮疤(chuāng)按捺不住(nài)大相径庭(jing)D.霰弹(xiàn )涮羊肉(shuàn)以儆效尤(jǐng)纵横捭阖(bì)2.(3分)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在评价某些历史人物时,我们不能只是简单地对他们盖棺论定,还应该特别注意研究他们的人生经历和思想变化轨迹.B.这把吉他是我最要好的朋友出国前存在我这里的,本来说存一年,结果朋友一直没回来,这吉他到现在巳经由我敝帚自珍了十年.C.最美的是小镇的春天,草长莺飞,风声鹤唳,走进小镇就如同置身于世外桃源,来此旅游的人一定会被这里的美丽景色深深吸引.D.这个剧院的大型话剧、歌剧等演出票价不菲,让许多有艺术爱好而又收入不高的普通人叹为观止,无法亲临现场享受艺术大餐.3.(3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有的人看够了城市的繁华,喜欢到一些人迹罕至的地方去游玩,但这是有风险的,近年来已经发生了多次背包客被困野山的案情.B.他家离铁路不远,小时候常常去看火车玩儿,火车每当鸣着汽笛从他身边飞驰而过时,他就很兴奋,觉得自己也被赋予了一种力量.C.新“旅游法”的颁布实施,让很多旅行社必须面对新规定带来的各种新问题,不少旅行社正从过去拼价格向未来拼服务转型的阵痛.D.哈大高铁施行新的运行计划后,哈尔滨至北京、上海等地的部分列车也将进一步压缩运行时间,为广大旅客快捷出行提供更多选择.4.(3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信息时代给人们带来了一种新的极其便捷的阅读方式,那就是网络阅读。
2014高考语文文言文真题答题技巧

2014高考语文文言文真题答题技巧文言文作为高考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很多考生来说是一大难题。
然而,只要掌握了一些答题技巧,就能够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2014年高考语文文言文真题答题技巧,帮助大家在考试中更好地应对此类题目。
一、认真阅读理解题目要求在文言文真题中,每道题目都有一定的要求和指示,考生需要在作答前认真阅读,确保理解清楚题目的意思。
这些要求可能涉及到对文言文原文的翻译、注释、分析等,只有清楚了要求,才能更有针对性地进行答题。
二、注重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在答题过程中,考生需要注重对文言文基本知识的掌握。
包括对古文的词汇、句式、搭配等方面的了解,以及对古代文化、历史背景的理解。
这些基础知识的掌握将有助于将文言文的意思准确地理解并正确表达出来。
三、注重对文言文的整体理解在理解文言文时,考生需要注重对文章整体的理解,而不仅仅是对某个句子或词语的理解。
文言文通常具有较为严谨的逻辑结构,各个句子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
考生需要通过全面理解文章的上下文关系,把握文章的主旨和中心思想。
四、学会合理利用译文、注释等辅助工具在面对复杂的文言文文章时,考生可以学会合理利用译文、注释等辅助工具,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
通过仔细阅读译文和注释,对生词、疑惑处进行补充解释,可以提高对文言文原文的理解和把握。
五、注意答题的时间分配在考试中,考生需要合理分配答题时间。
对于文言文题目,因其相对较长,考生可能花费较多的时间在阅读和理解上。
因此,要注意控制阅读时间,合理分配给答题时间,确保完成所有题目的作答。
通过掌握以上答题技巧,相信考生在2014年高考语文文言文真题中能够更好地应对。
希望大家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取得优异的考试成绩。
祝愿各位考生能够顺利通过高考,进入理想的大学。
语文基础知识口诀

语文基础知识口诀一、划分句子成分的口诀。
句子成分的划分,在教与学中都是一个难点。
于是出现了不止一首划分句子成分的口诀。
其中较为妥当的一首是:主语在前提问题,谓语在后分说明。
宾语跟着人物走,定语放在名词前。
补语补充形或动,状语修饰动或形。
变式句子应注意,复句成分要分清。
“主语在前提问题",说的是句子的主语提出“谁”(一般指人)或“什么”(一般指物或事).“谓语在后说分明”,是说谓语在后边回答做什么或怎么样。
“宾语跟着人物走”,说的是宾语常由表示人或事物的名词或代词充当.“定语放在名词前",说的是定语常常放在名词前面修饰限制名词。
“补语补充形或动”,说的是补语常放于形容词或动词(常作谓语)后面起补充说明的作用。
“状语修饰动或形”,说的是状语常放于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
不过,这口诀只限于常式句中划分成分,如果分析变式句中的成分,难免会出差错。
另外,如果是由复句充当句子的某一成分,分析时也会出差错。
所以我认为应该在此口诀的后面加上这样两句:变式句子应注意,复句成分要分清。
二、语音标调口诀在做练习或考试时,汉字的音节其他地方都正确,只是标调出问题,不可忽视。
音节标调有一定的规定。
请看下面口诀:a母出现别放过,没有a母标eo。
iu并列标在后,i上标调把点抹。
单个韵母头上画,轻声不标就空着。
此口诀中,“没有a母标eo”这一句、可能有人要问,eo在一起标何处?在汉字的音节中,绝对没有eo在一起的。
然而,我认为此口诀还不够全面,因为ü上标调有时应该把两点去掉。
因此,在此口诀的最后有必要加上两句:ü遇声母jpx,两点抹去标得合。
三、短语种类及判断口诀短语的判定,在教学中,不论是初中学生,还是高中学生,大多难以判定。
现编口诀如下:并列两词性相同,后补补充形或动。
主谓后词答前词,动宾名代加前动。
偏正限制又修饰,“的”字短语名词用。
此口诀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短语种类和怎样判断其结构类型。
吉林省语文中考答题技巧

吉林省语文中考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吉林省的中考现代文阅读题型可分为3类1、基础题:包括注音题、解释加点字题:注音题是对平时基础知识积累的检测,没有技巧。
实在不认识的,也不能空着,根据形声字或者形近字去判断注音。
解释加点字题:答题时有一定的规律和技巧。
2、送分题:包括语言特色分析题和概况哪些事件为突出、塑造人物题这类题:只要熟记答题套路,熟练运用基础知识,认真分析总结,一般这类题不丢分。
3、拔高题:包括说说某人性格或者特点,表达了什么情感等,实际就是本文的中心思想。
4、自由发挥题:此题可以划入送分题行列。
只要平时稍加练习,就可以轻松得分。
18题: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2分)答题方式:凭实力,平时积累很重要;临时解决办法,可以将初中所学的所有生词生词突击一遍。
可以有效预防生字不认识的问题。
19题: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2分)答题模式:(1)这里指谁(主语或描述主体)-----在什么时候(对----谁)----什么状态。
答题模式:(2)这里指谁(主语或描述主体)-----在什么状态(什么技艺、什么情绪、什么情况下)----什么地方(结果)。
例:2013年吉林中考题:1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2分)(1)傍晚,小白鸽和老白鸽在那幢破烂失修的房脊上亭亭玉立。
答:这里指白鸽以优美的姿态站立在屋脊上。
(主语)(状态)(在哪)(2)直到乡村的早饭已过,仍然不见白鸽回归,我的心里竟然是惶惶不安。
答:这里指作者对老白鸽迟迟不归的担心。
(主语) 对(谁)(结果)2014年吉林省中考题(1)陕北人生性达观,日子苦焦,但苦中作乐....的文娱生活是不能少的。
答:这里指陕北人在困苦中寻找欢乐。
(主语)(状态)(结果)(2)那是我最早的器乐审美启蒙者,我常能记得他,记得他出神入化....的演奏,还有那支奇妙和管子。
答:这里指演奏者的技艺神奇、绝妙。
(主语)技艺(结果)2015年吉林省中考题(1)撒上粮食,在粮食后面布好机关,因雪封大地而觅不到食的各色的鸟儿们,便会飞扑过来自投罗网....答:这里指鸟儿们自己进入布好的机关(主语)状态(在哪)(2)山上山下一片皑皑,清绝幽香,纤尘不染....。
2014年高考语文大纲卷-答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卷)语文答案解析第Ⅰ卷一、1.【答案】B【解析】A.系鞋带(jì);B.正确;C.按捺不住(nà);D.纵横捭阖(bǎì)。
故选:B。
【提示】可以用排除法进行筛选:如只要在某一组中找到一个读音不正确的,即可删除该项,这样缩小范围后再仔细推敲。
【考点】字音2.【答案】A【解析】A.盖棺定论:盖上棺盖,才能下结论。
人死后对其一生是非功过做出评价。
前面说的是“历史人物”,符合语境。
B.敝帚自珍:把自己家里的破扫帚当成宝贝。
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十分珍惜。
而句中的吉他是朋友的,不是自己的宝贝。
用错对象了。
C.风声鹤唳: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忧。
句子说的是小镇春天美景,不符合语境。
D.叹为观止:赞叹观赏的对象精妙之极、完美之至。
句子说的是高价票让人们无法亲临现场,可改用“忘而止步”,看到某种情况或失误就往后退缩。
故选A。
【提示】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相似、相近词语在意思上的细微差别,正确辨别他们的感情色彩、修饰对象、使用范围等。
解答时联系上下文,从词语与语境的语意关系、搭配关系等方面筛选,再运用排除法排除不符合句意的选项。
【考点】成语3.【答案】D【解析】A.搭配不当,“发生”和后文“案情”搭配不当,改为“出现”。
B.语序不当,应该是“每当火车鸣着汽笛”。
C.成分残缺,应该在“从过去”前面添加“经历”以和后文的“阵痛”搭配。
D.表述正确,故选D。
【提示】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要结合常见病句类型来分析语句。
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如果遇到难以确定的选项,可以按病句类型一一衡量,也可以通过划分句子的结构来发现病因。
【考点】病句辨析修改4.【答案】C【解析】通读语段,该段文字重点阐述网络阅读的特点。
前面讲“超越了传统的阅读概念”,后面应该接⑤(介绍其表现形式),然后是①④具体阐述表现形式;然后是③通过和传统阅读比较,阐述网络阅读的优势;⑥是进一步补充其优势,②是达到的效果。
2014高考大纲卷语文试题及答案

7 (1)答:幽静。沿途是莓苔,远望白云缭绕,近看芳草当门。白云、静渚、春草、闲门都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气氛。(4分) 答出幽静意思的,给2分;说明营造出静遗气氛的,给2分。 (2)答:“过”字把雨后松树翠绿的颜色丞相了出来。“随”字形象的表现了山道峰湖路转,人在随山转折、缘山寻找“水源,令人有曲径通幽的遐思。(4分) 对“过”字简要赏析的,给2分;对“随”字简要赏析的给2分。 13、(5分) (1)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每答对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第(1)题评分。 五、(22分) 14、答:①从文章结构上说,呼应题目,引出话题;②从文章主题上来说,暗示现代人已经难得有听雨的闲情逸致了。(4分) 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15、 (1)①就像乐师是演唱的伴奏者一样,雨声也是人们抒发情怀的伴奏者;②人们喜爱雨声,因为雨声能很好地寄托不同的感受与情怀。(2分) 每答出一点给1分。意思答对即可。 (2)①正是连阴雨的时候,山区自然没有几天晴朗的日(2分) 每答出一点给1分。意思答对即可。 16、答:①将过去的回忆与当下的情思区别开来;②直述其情其事,省去文字过渡;③扩充文章的思想内涵。(6分) 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17、答:第一问:①南方老城的雨,给他留下了古旧、神秘的童年记忆;②川滇边界山区的雨,给他留下了特殊年代苦味的记忆;③陕北高原的雨,给他留下了农村生活绿草般温馨的记忆。(6分) 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第二问:听雨就是听一个人的心声,听一个时代发展变化的脚步声。(2分) 意思答对即可。 六、(15分) 18、答:第一类:③④⑥ 命名:岗位职责 第二类:①②⑤ 命名:任职要求 每一类2分。分类正确,给1分;答出命名,给1分。命名如有其他答案,意思答对即可。 19、 示例: ①“事情”改为“喜讯”;②“顷刻”改为“顿时”;③“预想”改为“原本”; ④“用力”改为“努力”;⑤“难点”改为“困难”。 每改对一处给1分;只指出问题而未作修改或修改错误的,均不给分。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014年吉林省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

2014年吉林省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与解析(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14分)(第1-7题每句1分,第8、9题各2分,书写1分)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若出其里。
2.会当凌绝顶,。
3.?留取丹心照汗青。
4.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
5.,在乎山水之间也。
6.当我们看到雄浑苍凉、奇特壮丽的边塞风光时,常常会想到王维《使至塞上》中的两句诗:,。
7.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充分表达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的句子是:,。
8.初中生活即将结束,班级开张以“毕业季”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在“毕业季编写留言册”环节中,编委们设置了属对专栏。
请根据所给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长亭外挥手别知己下联:9.在“毕业季召开班会”活动中,许多同学想到分别不禁潸然列下。
假如你是主持人,请把劝慰同学们的话写下来。
二、阅读(46分)(一)古诗文阅读(15分)(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0分)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0.两篇短文的作者分别是唐代的(人名)和(朝代)的周敦颐。
(1分)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2分)(1)惟吾德馨.(2)可爱者甚蕃.12.作者在《陋室铭》的开篇是如何运用类比手法引出全文主旨的?(2分)13.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句话的意思。
(2分)14.两篇短文采用了哪种相同的写作手法?分别表达出作者怎样的人生志趣?(3分)(乙)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口诀答题技巧

口诀答题技巧
对于口诀答题技巧,可以考虑以下几点:
1.熟悉口诀内容:首先,要确保自己对口诀的内容非常熟悉。
这可以通过反复诵读和默写来实现。
只有当你对口诀内容有深入的理解,才能更好地运用它来解答问题。
2.理解题目要求:在答题时,要认真阅读题目,理解题目的要求。
根据题目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口诀进行答题。
确保你选取的口诀与题目的要求相匹配。
3.灵活运用口诀:口诀通常是比较简洁和精炼的,可能无法覆盖所有细节。
因此,在运用口诀时,需要结合具体情境和问题,灵活运用口诀。
不要盲目套用口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4.结合其他知识:口诀答题技巧只是一种辅助手段,不能替代其他知识。
在答题时,除了运用口诀外,还要结合自己学到的其他知识进行分析和判断。
这样才能更全面、准确地回答问题。
总之,口诀答题技巧是一种有用的辅助手段,但关键还是要依靠自己的知识和理解来解答问题。
通过熟悉口诀内容、理解题目要求、灵活运用口诀以及结合其他知识,你可以更好地运用口诀答题技巧来提高答题效率和准确性。
2014吉林省高考语文试题及详细答案试题及答案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纠葛(gã)瓜蔓(màn)牛皮癣(xuǎn)为(wâi)虎作伥B.惬(qiâ)意觊(jì)觎蒙(mēng)蒙亮扺(zhǐ)掌而谈C.谄(chǎn)媚压轴(zhóu)一溜(liù)烟间不容发(fà)D.豆豉(chǐ)箴(zhēn)言轧(zhá)马路开门揖(yī)盗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缜(shân)密感喟(kuì)紫蔷薇(wēi)暗香盈(yínɡ)袖B.镶(xiānɡ)嵌驰骋(chěnɡ)栀(zhī)子花逸兴遄(chuán)飞C.热忱(chãn)别(biã)扭康乃馨(xīn)积微成著(zhù)D.菜肴(yáo)酣(hān)畅蒲(pú)公英春风拂(fó)面3、在画线处填上适当的关联词。
(3分)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闹”字①写出浓浓春意,②把视觉与听觉结合在一起写出了场面感。
李清照的“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般人可能都经历过,③,④,像李清照这样的高手⑤能传神地将这精微的心理描写出来。
答:①②③④⑤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4分)A.具有自动化生产、智能识别和系统操控等功能的工业机器人,正成为国内不少装备制造企业提高生产效率,解决人力成本上涨的利器。
B.如何引导有运动天赋的青少年热爱并且投身于滑雪运动,从而培养这些青少年对滑雪运动的兴趣,是北京冬奥申委正在关注的问题。
C.要深化对南极地区海冰融化现象和南极上空大气运动过程的认识,就必须扩大科学考察区域,加强科研观测精度,改进实验设计方法。
D.各级各类学校应高度重视校园网络平台建设,着力培养一批熟悉网络技术、业务精湛的教师,以便扎实有效地开展网络教育教学工作。
答题口诀汇总版

答题口诀汇总(奶思)【语基板块】一.病句题答题口诀:找主干灭四害主语+谓语+宾语介词、两面词、否定词、连续动词病句类型:①语序不当②搭配不当③结构混乱④成分残缺⑤成分赘余⑥语意重复⑦表意不明⑧不合逻辑二.排序题答题口诀:看两眼看答案看复现词答题技巧:排除法语句衔接:①前后话题对应②句式结构对应③一问一答对应④关联词语对应⑤前后词语对应⑥指代内容对应⑦前后语境对应【古文板块】一.时事感怀类诗歌情感主旨答题口诀:思思不忧思乡怀人物是人非怀才不遇忧国忧民二.诗歌炼字题答题口诀:法式点心手法解释内容诗歌情感答题模板:该字(运用了……的手法),含义是……,描绘了……的景象,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揭示了……的道理。
手法: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用典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对比/衬托动静结合/以动衬静、联想/想象感官角度—听觉/视觉(视听结合)三.诗歌意象作用题答题口诀:一点情分烘托氛围意象含义点明季节、时间、地点等寄托情感常见提问方式:1.首句写了哪些意象?有何作用?2.“雨”是历代诗人喜欢描写的意象,请简要分析两首诗中“雨”这一意象的作用。
四.诗歌画面(意境)描述答题口诀:一点情面绘画面找意象析特点晓感情从诗句中找出描写的具体景物(意象),一般是名词。
抓住诗句中的关键词与细节,并结合常见事物的特定含义,分析其特点。
结合具体景物,体会诗人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常见提问方式:1.请你想象“双双瓦雀行书案”描绘的画面,并将它描写出来。
2.想象【甲】【乙】二诗描绘的画面,你认为哪首诗意境更美?请将这首诗的意境描述出来。
五.文言文翻译题答题口诀:留不对换删调不翻译补充字字落实替换调整语序文言文特殊句式:省略句、判断句(标志词:者、也)、被动句、倒装句:状语后置句:于/以/乎+后置状语。
定语后置句:定语前后有“之”“者”;定语是数词。
宾语后置句:谁与......?何......之......?谓语前置句:谓语+主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前后衔接最为恰当的一组是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是救亡图存、实现民族复兴的核心力量。
今天,我们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就是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铭记这段历史,是因为它的惨烈悲壮与不屈抗争应当成为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更是希望从中汲取沉痛的历史教训,获得开创未来的精神力量。
①永远铭记参加抗日战争的老战士、抗日将领、爱国人士
②永远铭记支援和帮助了中国抗战的外国政府和国际友人
③永远铭记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
④永远铭记为抗战胜利建立了功勋的海内外中华儿女
⑤永远铭记在抗日战争中英勇战斗、为国捐躯的烈士
A.⑤③④②① B.①②④⑤③
C.③⑤①④② D.④③②①⑤
2、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限断6处)(3分)
王慎中为文,初亦高谈秦汉谓东京以下无可取已而悟欧曾作文之法乃尽焚旧作一意师仿尤得力于曾巩唐顺之初不服其说,久乃变而从之。
(选自《四库全书总目》)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五大道历史体验馆”项目以五大道历史为背景,以洋楼文化为主线,结合历史图片、历史资料、历史物品、历史人物,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现当年的洋楼生活。
B.“全民阅读”活动是丰富市民文化生活,引导市民多读书、读好书,使读书成为一种体现百姓精神追求的生活方式。
C.由于自贸区致力于营造国际化、法治化、市场化的营商环境,使更多金融、物流和IT等专业人才有机会不出国门,就能拿到远超同行水平的“国际工资”。
D.一个民族的文明史实质上就是这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即使经历了深重灾难,也绝不放弃文化的传承与融合,从而促进自我发展的精神升华历程。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为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从现在起到年底,国家大剧院宣布将承办31场精心策划的演出。
B.这部小说中的“边缘人”是一个玩世不恭、富有破坏性却真实坦白的群体,人们面对这类形象时会引起深深的思索。
C.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4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出现自去年12月以来的最大涨幅,但仍低于相关机构的预测。
D.为进一步保障百姓餐桌的安全,国家对施行已超过5年的《食品安全法》作了修订,因加大了惩处力度而被冠以“史上最严”的称号。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于敏院士在我国首颗氢弹的成功研制上功勋卓著,然而他淡泊名利,婉拒“氢弹之父”的称号,其人品胸襟,令人高山仰止。
B.在东海舰队组织的此次实战演练中,我军的反水雷舰艇倾巢而出,成功扫除了“敌军”在航道上隐蔽布设的多枚新型水雷。
C.某些管理机构缺乏“大数据思维”,以邻为壑,不与相关机构共享信息资源,公共数据中
心的建设将有助于改变这种状况。
D.现代舞剧《十面埋伏》,以其色彩浓重的舞台背景,风格鲜明的京剧音乐以及刚柔相济的舞者形体,一举征服了现场观众。
6、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3分)
A.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
B.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C.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D.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7、阅读下文,完成22—26题。
(12分)
治学
(东汉)徐幹
①昔之君子成德立行,身没而名不朽,其故何□?学也。
②学也者,所以疏神达思,怡情理性,圣人之上务也。
民之初载,其矇未知。
譬如宝在于玄室①,有所求而不见,白日照焉,则群物斯辩矣。
学者,心之白日也。
③学犹饰也,器不饰则无以为美观,人不学则无以有懿德。
有懿德,故可以经人伦;为美观,故可以供神明。
④夫听黄钟之声,然后知击缶之细;视衮龙之文,然后知被褐之陋;涉庠序之教,然后知不学之困。
故学者如登山焉,动而益高;如寤寐焉,久而愈足。
顾所由来,则杳然其远,以其难而懈之,误且非矣。
⑤倚立而思远,不如速行之必至也;矫首而徇飞,不如修翼之必获也;孤居而愿智,不如务学之必达也。
故君子心不苟愿,必以求学;身不苟动,必以从师;言不苟出,必以博闻。
⑥君子之于学也,其不懈,犹上天之动,犹日月之行,终身亹亹②,没而后已。
故虽有其才而无其志,亦不能兴其功也。
志者,学之帅也;才者,学之徒也。
学者不患才之不赡,而患志之不立。
是以为之者亿兆,而成之者无几,故君子必立其志。
【注】①玄室:暗室。
②亹亹:勤勉不倦的样子。
22、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是()(1分)
A、兮
B、哉
C、夫
D、矣
23、第②段使用了比喻论证的手法,请结合该段内容加以分析。
(3分)
24、对第④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治学不能因为目标过远而松懈。
B、人疏于学习,会犯错而招来批评。
C、治学要回顾走过的路,并加以总结。
D、人不能因为害怕困难而放松学习。
25、赏析第⑤段运用整句的表达效果。
(3分)
26、分析第⑥段作者论述治学的思路。
(3分)
8、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3分)
A.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
B.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C.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D.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