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考试大纲的说明(语文)

合集下载

2017考试说明

2017考试说明

2017考试说明
2017年高考考试说明在不同科目中有着不同的要求和内容。

在语文科目中,要求考生能够阅读《红楼梦》、《呐喊》、《边城》、《红岩》、《平凡的世界》和《老人与海》这6部名著,并要求考生能够把握作品的基本内容和主旨,结合相关内容对人物形象、思想内涵、艺术特色、表现手法等进行理解和分析,以及感悟和评价作品的价值和意义。

在数学科目中,首次提出了数学文化的考查,旨在引导学生关注数学的人文价值。

在思想品德科目中,考试要求以学生为本,坚持正确的思想教育价值和良好道德行为养成导向,促进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

考试内容主要围绕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等关系展开,考查学生对基本观点、基本知识的整体把握及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考试说明中还明确了考试的方式、时间以及试卷结构等信息。

这些考试说明都是为了确保高考的公平、公正和有效性,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2017年士兵军校考试语文考试大纲:古诗、文言文必背(11)

2017年士兵军校考试语文考试大纲:古诗、文言文必背(11)

2017年士兵军校考试语文考试大纲:古诗、文言文必背(11)关键词:士兵军校考试军校考试语文语文考试大纲张为臻军校考试培训古诗文言文宋代1、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宋李清照渔家傲)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宋李清照夏日绝句)3、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宋李清照武陵春)4、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李清照李清照声声慢)5、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李清照醉花阴)6、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宋李清照如梦令)7、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宋秦观鹊桥仙)8、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宋秦观春日)9、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宋陆游文章)10、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宋陆游游山西村)11、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

(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12、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13、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宋陆游病起书怀)14、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15、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宋陆游示儿)张为臻博客16、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17、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宋陆游书愤)18、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宋陆游)19、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宋陆游)20、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宋杨万里小池)21、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22、月子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宋杨万里竹枝词)23、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宋叶绍翁游园不值)24、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宋祁玉楼春)25、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2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27、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2017年高考大纲

2017年高考大纲

2017年高考大纲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的规定,2017年高考大纲涵盖了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和政治等科目。

以下为一些科目的主要内容:
1. 语文:阅读和写作能力、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综合性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 数学:整数、分数、小数、代数式与代数方程组、函数与图像、三角函数、统计与概率等 mathematic subjects
3. 外语:听力理解、口语表达、阅读理解、书写表达。

4. 物理:热学、光学、电磁学、力学等物理知识和实验技能。

5. 化学:常见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化学变化、原子结构等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

6. 生物:细胞和遗传、生物多样性、生态学、人体解剖等生物知识和实验技能。

7. 历史:中国古代史、近代史、世界史等历史知识。

8. 地理:地球与地球运动、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经济地理与区域规划等地理知识。

9. 政治:共产党的产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世界政治
与经济等政治知识。

请注意,以上信息仅为参考,具体的高考大纲还需根据各地教育部门的发布内容进行核实。

2017年全国卷1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doc

2017年全国卷1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doc

2017年全国卷1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 ★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新课标1)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正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

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

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

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遏制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上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

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

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

2017年朝阳市初中升学考试说明

2017年朝阳市初中升学考试说明

2017年朝阳市初中升学考试说明
1、2017年朝阳市初中升学《考试说明》包括:语文、汉语文、蒙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生物,共11个学科,其中汉语文和蒙语文由汉语文授课的蒙古族考生使用。

2、各学科考试说明均依据本学科课程标准编写,试题易、中、难比例约为7:2:1。

各学科试卷总分和考试时间如下:
语文:试卷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数学:试卷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英语:试卷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理科综合:试卷总分180分(物理:90分;化学:70分;生物: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文科综合:试卷总分150分(历史:65分;思想品德:65分;地理: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汉语文:试卷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蒙语文:试卷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3、从《考试说明》公布之日起,未经市教育局允许,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对其进行再说明和解释,不得发布与命题有关的任何信息,不得以任何理由编撰有关考试命题改革的意向和动态的资料。

对违反此项规定的人员,市教育局将会同相关部门,进行严肃处理。

4、请各县(市)区教育局、市教育局直属相关学校,要严格按照《考试说明》做好与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相关的教育教学工作。

2017年四川宜宾中考考试说明之语文_中考说明

2017年四川宜宾中考考试说明之语文_中考说明

2017年四川宜宾中考考试说明之语文_中考说明一、考试范围和内容考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所要求理解并掌握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强调积累,注重考查运用能力;阅读注重考查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能力;写作不设审题、文体障碍,但强调文体意识,强调写真情实感,鼓励创意表达。

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7~9年级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为考试范围,体现基础与积累、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的有机联系,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交融、整合,全面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探究等语文能力。

默写背诵篇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及教材要求背诵的古诗文全部篇目,包括教材后推荐的篇目。

古诗词鉴赏选自课本,文言文材料适当拓展到课外(考点在课内),现代文阅读材料选自课外。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考试形式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

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二)题型主要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含文言文断句题)、填充题、简答题(含古诗词鉴赏题、文言文翻译题等)、写作题。

(三)试卷结构试卷分ⅠⅡ卷,Ⅰ卷为选择题,Ⅱ卷为非选择题。

Ⅰ卷选择题20分,共10个小题,每题2分,考查基础知识(含文言实词、虚词、文言断句);Ⅱ卷非选择题100分,共11个小题,内容包括20分、现代文阅读30分、写作50分(两个题目任选其一)。

(四)试题难度试卷包括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较难题,以容易题和中等难度题为主。

三、题型示例以2016年宜宾市中考语文试题为例。

(一)选择题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论语》,儒家经典著作,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

B.《史记》,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作者是西汉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

C.鲁迅,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有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

D.莫泊桑,法国作家,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

2017年全国卷考试大纲(语文)

2017年全国卷考试大纲(语文)

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规范性文件和标准,是考试评价、复习备考的依据。

修订和颁布年度考试大纲是一项例行工作。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已经教育部有关部门组织修订、审定,现予以公布。

语文I、考核目标与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语文科考核目标与要求。

高考语文科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具体要求如下。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要求能识别和记忆语文基础知识、文化常识和名句名篇等。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要求能够领会并解释词语、句子、段落等的意思。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合,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要求能够筛选材料中的信息,分解剖析相关现象和问题,并予以归纳整合。

D、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发现、有创见,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创新性思维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不同难易程度的考查。

II、考试范围与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语文科考试范围与要求。

根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组成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分为阅读和表达两个部分。

2017语文考试大纲

2017语文考试大纲

2017语文考试大纲2017年语文考试大纲是针对中国高中阶段学生进行的一项标准化考试指导性文件,旨在明确语文学科的考试内容、要求和评价标准,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方向和目标。

该大纲一般由教育主管部门发布,用以指导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

一、考试目的与要求语文考试旨在考察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包括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文学素养、文化常识以及思维能力等。

考试要求学生能够准确、熟练地使用汉语,理解并分析文学作品,掌握基本的文化常识,并能够进行有效的思维表达。

二、考试内容1. 语言知识与运用:包括汉字的认读、书写,词汇的理解与运用,句子结构的分析,以及修辞手法的辨识和运用。

2. 现代文阅读:要求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主旨,分析文章结构,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以及评价文章的表达效果。

3. 古诗文阅读:考察学生对古代诗文的理解,包括文言文的翻译、诗词鉴赏,以及对古代文化背景的了解。

4. 写作能力:包括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不同文体的写作,要求学生能够根据给定材料或主题,写出内容完整、逻辑清晰、语言流畅的文章。

5. 文化常识:涉及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哲学等方面的知识,要求学生能够对相关文化现象进行理解和分析。

三、考试形式与题型考试一般包括客观题和主观题两种形式。

客观题通常为选择题和判断题,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主观题则包括阅读理解、翻译、写作等,考察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四、评价标准评价标准通常包括知识掌握的全面性、理解的深度、表达的准确性和创造性。

考试评分时,会综合考虑学生在各个方面的表现,以确保评价的公平性和客观性。

五、学习建议1. 基础知识:注重日常积累,加强对汉字、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的学习。

2. 阅读理解:通过大量阅读,提高对不同文体和题材的理解能力。

3. 写作训练:定期进行写作练习,锻炼表达和组织语言的能力。

4. 文化素养:广泛涉猎,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学习。

六、考试准备考生应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复习,注意知识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2017年10月自考04729大学语文试卷及答案解释

2017年10月自考04729大学语文试卷及答案解释

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大学语文试卷(课程代码04729)本试卷共7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

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五代史伶官传序》论述“盛衰之理,虽日天命,岂非人事哉”时用作论据的历史人物是A.西楚霸王 B.汉武帝 C.唐明皇 D.后唐庄宗2.《论毅力》一文所使用的写作方法是A.逐层比较,深化中心论点 B.先抑后扬,论说逐层推进C.通过人物对话,展开论述 D.结合自己经历,以身说法3.《我的世界观》中,被爱因斯坦斥为“妖魔”的是A.猪栏的理想 B.天才的暴君C.专制 D.战争4.下列《垓下之围》语句中,表现项羽英雄多情而无可奈何心境的是A.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 B.于是项王乃上马骑C.于是项王大呼驰下 D.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5.《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中,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的主要动机是A.废弃文治,崇尚武功 B.匡正风俗,破除陋习C.克敌复仇,开拓疆土 D.党同伐异,巩固统治6.《先妣事略》的艺术特色是A.叙事一波三折,写人先抑后扬 B.意境冷寂峭拔,细节动人心弦C.文字简洁省净,情感含蕴多藏 D.结局出人意料,语言幽默风趣7.《香市》结尾说:“后来我知道,镇上的小商人是重兴这‘香市’的主动者,他们想借此吸引游客‘振兴’市面,可是他们也失望了。

”作者这样说的目的是A.揭示城市经济的萎靡及其对农村的影响B.揭示农村经济的凋敝及其对市镇的影响C.表达对商人阶层兴起的期待D.表达对游客稀少状况的遗憾8.下列作家中,在小说创作、古典文学研究、碑帖研究、外国文学翻译等方面都取得很大成就的是A.傅雷 B.巴金C.施蛰存 D.余秋雨9.《我与地坛》:“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

2017年士兵军校考试语文考试大纲:古诗文必背(8)

2017年士兵军校考试语文考试大纲:古诗文必背(8)

2017年士兵军校考试语文考试大纲:古诗文必背(8)关键词:士兵军校考试军校考试大纲张为臻军考语文语文考试大纲古诗文必背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唐孟郊游子吟)2、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唐孟郊登科后)3、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唐崔护题都城南庄)4、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愁思落谁家。

(唐王建十五夜望月)5、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唐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6、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7、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8、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唐王驾社日)9、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唐元稹离思)10、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唐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11、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唐高骈山亭夏日)12、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唐刘希夷)13、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唐王翰凉州词)14、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唐韩愈原道)15、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唐韩愈送孟东野序)16、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唐韩愈调张籍)17、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唐韩愈师说)18、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唐韩愈初春小雨)19、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唐韩愈左迁至蓝关示孙湘)20、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唐韩愈进学解)张为臻博客2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唐韩愈马说)22、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唐刘禹锡秋词)23、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唐刘禹锡乌衣巷)2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25、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唐刘禹锡竹枝)26、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唐刘禹锡浪淘沙)27、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唐刘禹锡望洞庭)28、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29、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试卷和答案解析(上海卷)语文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试卷和答案解析(上海卷)语文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语文1. 按要求填空。

(1)家住吴门,______。

(周邦彦《苏幕遮》)(2)蒹葭萋萋,白露未唏。

所谓伊人,______。

(《诗经•______•蒹葭》)(3)杜甫《望岳》诗“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以光的明暗写山的高大,王维《终南山》诗中运用了相似手法的一联是“______,______”。

2. 小明跑步健身,坚持一段时间后想放弃,以下句子适合用来激励他的一项是()A. 行百里者半九十B.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C.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D.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3. 班干部改选,小洁被选为班长后发表感言,以下用语得体的一项是()A.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我们将翻开新的一页B. 谢谢大家的信任,我会尽心尽力,做好工作C. 感谢大家的支持,我乐意为大家效犬马之劳D. 很荣幸当选班长,我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4.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天开图画即江山王风①李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天然”就是自然而然。

“天”与“人”是一组对举的概念,二者同为创造者。

“人”在创造,“天”更在创造。

大自然的自我创造,称为“天工”,与此相对的“人工”,通常认为是远远不及的。

而对于人的创造,最高贵的赞美就是“巧夺天工”。

与此相类,大自然的声响被称为“天籁”,对于人间的歌唱,其最高赞美也就是用这个词来形容。

②孔子“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人格在山水中获得共鸣,这种人与山水的关系延续至今。

音乐中大量的是对大自然的抒写,古代最著名的器乐曲,古琴演奏的《高山》《流水》,引发了千古的赞叹和惆怅。

人与人,借助音乐描摹的山水达成最高的和谐,正是中国文人精神的一个缩影。

③魏晋是中国文学艺术的自觉时期,以自然为题材的山水诗和山水画蓬勃而出,并延续至今,形成诗画中最引人注目的传统。

开创山水诗的谢灵运好游,曾经惊动地方官,以为山贼。

人的情感与山水相通,则以山水为友。

唐代李白“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都不将山水看作客体。

2017年高考考试说明

2017年高考考试说明

I 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 考试形式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

试卷满分为 300分,其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科目各 100分。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二、 试卷结构1. 试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一部分由思想政治、历史、地理三个科目的必考题组成。

题型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 其中选择题140分,非选择题135分,共计275分。

试题只涉及但学科的内容,不涉及跨学 科综合。

第二部分由历史、地理两个科目的选考题组成,题型为非选择题,共计 选考内容包括地理、历史两个学科的部分选修模块。

地理学科选修模块:“旅游地理” “环境保护”。

每个模块设一道非选择题,分值为 10分。

考生选择其中一题作答,多答者只批阅第一题。

历史学科选修模块:“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 人物评说”。

每个模块设一道非选择题,分值为 15分。

考生选择其中一题作答,多答者只批阅第一题。

2. 组卷:试题按题型、内容等进行排列,选择题在前,非选择题在后,同一题型中同一 学科的试题相对集中,同一学科中的不同题目尽量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

n.考核目标、考试范围及题型示例地理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以下简称《大纲》),结合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制定了《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文科)》(以下简称《说明》)的地理学科部分。

地理学科命题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 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考核目标与要求主要有: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 事物、论证和探2017年咼考考试说明地理学科25分。

(一)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所谓地理信息,即地理试卷中的文字资料、图表、各种数据、画面、符合等。

获取和解 读信息的过程,包含发现信息、判断信息的重要性程度、提取有效信息等思维过程。

2017年高考新课标全国1卷语文试题和答案解析

2017年高考新课标全国1卷语文试题和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新课标1)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正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

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

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

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遏制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上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

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

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

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

2017年高考全国卷3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7年高考全国卷3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7年高考全国卷3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文字版)绝密★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Ⅲ卷)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

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

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的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

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

在城镇化的过程中留住他们,才能留住乡愁。

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

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的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

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

2017全国卷语文高考大纲

2017全国卷语文高考大纲

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规范性文件和标准,是考试评价、复习备考的依据。

修订和颁布年度考试大纲是一项例行工作。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已经教育部有关部门组织修订、审定,现予以公布。

语文I、考核目标与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语文科考核目标与要求。

高考语文科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具体要求如下。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要求能识别和记忆语文基础知识、文化常识和名句名篇等。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要求能够领会并解释词语、句子、段落等的意思。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合,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要求能够筛选材料中的信息,分解剖析相关现象和问题,并予以归纳整合。

D、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发现、有创见,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创新性思维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不同难易程度的考查。

II、考试范围与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语文科考试范围与要求。

根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组成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分为阅读和表达两个部分。

2017年高考语文真题课标2

2017年高考语文真题课标2

绝密★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I)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2.考生务必将自己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3.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青花瓷发展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近三十年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青花瓷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瓷器新工艺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更新.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代表.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硕果,中外交往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创新发展.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崛起.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局面.一种海外流行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时尚,中国传统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标志.因此,瓷器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转型同步.瓷器演变与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思考和认识.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解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那么青花瓷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明初文化兼容性有一个新认识.事实上,与明代中外文明交流高峰密切相关,明代中国正是通过与海外交流而走向开放和进步,青花瓷两次外销高峰就反映了这一点.第一次在亚非掀起了中国风,第二次则兴起了欧美中国风.可见,明代不仅是中国陶瓷史上一个重大转折时期,也是中国传统社会重要转型时期.正是中外文明交融,成功推动了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转型,青花瓷以独特方式昭示了明代文化演变过程,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例证.(摘编自万明《明代青花瓷崛起轨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理解和分析,正确一项是(3分)A、郑和下西洋推动了瓷器生产、销售和技术创新,带来了青花瓷发展黄金时代B、原料本土化等因素使青花瓷发展进入新阶段,此时青花瓷与外来文化已无关系.C、明代社会往往被认为是保守,但青花瓷风格表明但是社会比较开放和进步D、中外文明交融推动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从而推动了当时社会向多元转型.2、下列对原文论证相关分析,不正确一项是(3分)A、文章第一段通过元明两代瓷器比较,论证了瓷器发展与审美观念更新关系.B、文章从民窑崛起、商业化和风格变化等方面论述了青花瓷成为世界时尚过程.C、文章论述青花瓷崛起轨迹,为中外交往推动明代社会转型观点提供了例证.D、文章提出问题之后,分析了青花瓷崛起原因,并论证了崛起带来影响.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一项是(3分)A、如果不是下西洋使青花瓷作为商品大量生产和外销,青花瓷可能就不会崛起B、时尚兴盛是社会快速变化标志,可见青花瓷兴盛成化年间社会变化很快.C、青花瓷外销掀起世界性中国风,可见青花瓷对明代世界影响起了重要作用.D、青花瓷在明代引领了世界时尚,由此带来启示是,应注重社会多元和开放.(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6题.(12分)窗子以外林徽因话从哪里说起?等到你要说话,什么话都是那样渺茫地找不到个源头.此刻,就在我眼帘底下坐着,是四个乡下人背影:一个头上包着黯黑白布,两个褪色蓝布,又一个光头.他们支起膝盖,半蹲半坐,在溪沿短墙上休息.每人手里一件简单东西:一个是白木棒,一个篮子,那两个在树荫底下我看不清楚.无疑地他们已经走了许多路,再过一刻,抽完一筒旱烟以后,是还要走许多路.兰花烟香味频频随着微风,袭到我官觉上来,模糊中还有几段山西梆子声调,虽然他们坐地方是在我廊子铁纱窗以外.永远是窗子以外,不是铁纱窗就是玻璃窗,总而言之,窗子以外!所有活动颜色、声音、生滋味,全在那里,你并不是不能看到,只不过是永远地在你窗子以外罢了.多少百里平原土地,多少区域起伏山峦,昨天由窗子外映进你眼帘,那是多少生命日夜在活动着所在;每一根青什么麦黍,都有人流过汗;每一粒黄什么米粟,都有人吃去;其间还有是周折,是热闹,是紧张!可是你则并不一定能看见,因为那所有周折,热闹,紧张,全都在你窗子以外展演着.在家里罢,你坐在书房里,窗子以外景物本就有限.那里两树马缨,几棵丁香;榆叶梅横出疯权一大枝;海棠因为缺乏阳光,每年只开个两三朵——叶子上满是虫蚁吃创痕,还卷着一点焦黄边;廊子幽秀地开着扇子式,六边形格子窗,透过外院日光,外院杂音.什么送煤来了,偶然你看到一个两个被煤炭染成黔黑脸;什么米送到了,一个人掮着一大口袋在背上,慢慢踱过屏门;还有自来水,电灯、电话公司来收账,胸口斜挂着皮口袋,手里推着一辆自行车;更有时厨子来个朋友了,满脸笑容,“好呀,好呀,”地走进门房;什么赵妈丈夫来拿钱了,那是每月一号一点都不差,早来了你就听到两个人唧唧哝哝争吵声浪.那里不是没有颜色、声音、生一切活动,只是他们和你总隔个窗子,——扇子式,六边形,纱,玻璃!你气闷了,把笔一搁说,这叫做什么生活!检点行装说,走了,走了,这沉闷没有生气生活,实在受不了,我要换个样子过活去.健康旅行既可以看看山水古刹名胜,又可以知道点内地纯朴人情风俗.走了,走了,天气还不算太坏,就是走他一个月六礼拜也是值得.没想到不管你走到那里,你永远免不了坐在窗子以内.不错,许多时髦学者常常骄傲地带上“考察”神气,架上科学眼镜,偶然走到哪里一个陌生地方瞭望,但那无形中窗子是仍然存在.不信,你检查他们行李,有谁不带着罐头食品,帆布床,以及别证明你还在你窗子以内种种零星用品,你再摸一摸他们皮包,那里短不了有些钞票;一到一个地方,你有是一个提梁小小世界.不管你窗子朝向哪里望,所看到多半则仍是在你窗子以外,隔层玻璃,或是铁纱!隐隐约约你看到一些颜色,听到一些声音,如果你私下满足了,那也没有什么,只是千万别高兴起说什么接触了,认识了若干事物人情,天知道那是罪过!(有删改)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分析鉴赏,不正确一项是(3分)A、第二段描写窗外四个乡下人背影,笔触细致,表露出观看者对他们陌生与好奇,并引发下文关于窗子内外感叹.B、既然所有活动颜色、声音、生滋味,永远都只在窗子之外,那么通过健康旅行,领略了名胜古迹和风土人情,就会获得深刻认识.C、本文写“时髦学者”架上“科学眼镜”,到陌生地方“瞭望”,是以调侃方式来讥刺他们“考察”不过是浮光掠影罢了.D、开头“话从哪里说起”一句看似多余而突兀,但读完全文之后,就会明白作者正是从那种渺茫之感开始梳理自己思路.5、结合全文,说明文中“窗子”含意.(5分)6、作者交替使用“你”和“我”两个不同人称,其中蕴涵着怎样态度?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9题.材料一: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生活垃圾总量也在不断加大,部分城市在市郊露天堆放垃圾,对天气、土壤、水环境造成污染.大量餐厨垃圾与其他垃圾混合填埋或焚烧,产生有毒物质,威胁着居民健康,这种现象正在向农村地区漫延.垃圾分类作为垃圾处理前端环节,其作用早已得到世界公认,分类收集不仅能大幅度减少垃圾给环境带来污染,节约垃圾无害化处理费用,更能使资源得到重复利用,有人将垃圾称为“放错了地方资源”,据保守估计,我国城市每年丢弃可回收垃圾价值在300亿元左右.但我国垃圾分类工作一直难以有效推进,相关调查显示,约四分之一受访者认为垃圾分类效果不明显或完全没有效果.材料二:笔者所在小区,居民楼前三个垃圾桶分别表示出应放置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和餐厨垃圾.可是大多数居民还是把垃圾混杂在一起,一扔了之.问及原因时,有人说:“我辛辛苦苦分了类,环卫车辆却混在一起运走了,分类还有什么意义?”这种现象可以说是屡见不鲜,垃圾分类处理是个复杂系统工程,包括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各个环节必须分配套衔接,才能高效运行.分类投放是居民责任,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是政府责任.分类投放是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会影响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效果;而分类目标和途径不十分清晰,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又影响前端居民分类积极性.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给出了我国推进垃圾分类总体路线图.但是,这一方案即使再科学合理,如果缺乏全民动员、全民参与,也难以由蓝图变为现实.我们应当认识到,生活垃圾虽然有资源属性,但污染属性更不可忽视.不按要求扔垃圾,并不只是“把资源放错了地方”而已,实际上,那就是随意丢弃污染物、危害环境行为.垃圾分类是我们作为“污染者”基本责任,责无旁贷.当然,各地政府同样不能以“居民没有分类”“缺乏资金”等理由拖延、观望,应当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坚持政府主导,根据本地特点,做好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设施体系建设,同时制定完善惩罚和奖励政策措施.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国民素质提升和垃圾处理设施进步,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条件已经成熟.重要是,居民和政府快把自家“门前雪”打扫干净吧!各负其责,各尽气力,形成合力,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目标一定能够实现,垃圾分类前景可期.(摘编自刘毅《垃圾分类应自扫门前雪》,2017年5月6日《人民日报》)7、下列关于民众对垃圾分类认知与实践相关情况理解,不正确一项是(3分)A、大多数民众都知道垃圾分类概念,而50、9%民众“仅了解常见可回收/不可回收垃圾”.B、民众对垃圾分类认知程度与实践情况大致吻合,基本不了解和从未进行分类都是少数.C、有些居民不是缺乏垃圾分类意识,而是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挫伤了他们分类积极性.D、居民分类投放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是我国以往垃圾分类工作难以有效推进主要原因.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分析和评价,正确两项是(5分)A、材料一揭示了垃圾分类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对民众认知与实践情况作了统计;材料二分析了垃圾分类难以有效推进原因并提出破解之道.B、居民对垃圾分类认知与实践制约着垃圾分类实施效果,新闻媒体宣传报道,有助于形成舆论氛围,增强居民分类投放、分类收集意识.C、生活垃圾既有资源属性,可以回收再利用,但也有污染属性,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所谓垃圾是“放错了地方资源”这类说法并不准确.D、针对一些地方政府常以各种理由对垃圾分类工作拖延、观望情况,《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制定了完善惩罚和奖励政策措施.E、《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发布,明确了我国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总体规划,具有重要新闻价值,受到主流媒体关注.9、怎样才能有效跪进我国生活垃圾分类?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3题.赵憙字伯阳,南阳宛人也.少有节操.从兄为人所杀,无子,憙年十五,常思报之.乃挟兵结客,后遂往复仇.而仇家皆疾病,无相距者.憙以因疾报杀,非仁者心,且释之而去.顾谓仇曰:“尔曹若健,远相避也.”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更始乃征憙.憙年未二十,既引见,即除为郎中,行偏将军事,使诣舞阴,而李氏遂降.光武破寻、邑,憙被创,有战劳,还拜中郎将,封勇功侯.邓奉反于南阳,憙素与奉善,数遗书切责之,而谗者因方憙与奉合谋,帝以为疑.及奉败,帝得憙书,乃惊曰:“赵憙真长者也.”后拜怀令.大姓李子春先为琅邪相,豪猾并兼,为人所患.憙下车..,闻其二孙杀人事未发觉,即穷诘其奸,收考..子春,二孙自杀.京师为请者数十,终不听.时赵王良疾病将终,车.驾.亲临王,问所欲言.王曰:“素与李子春厚,今犯罪,怀令赵憙欲杀之,愿乞其命.”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王无复言.其年,迁憙平原太守.时平原多盗贼,憙与诸郡讨捕,斩其渠帅,余党当坐者数千人.憙上言:“恶恶止其身,可一切徙京师..近郡.”帝从之,乃悉移置颍川、陈留.于是擢举义行,诛锄奸恶.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姓歌之.二十七年,拜太尉,赐爵关内侯.时南单于称臣,乌桓、鲜插并来入朝,帝令憙典边事,思为久长规.建初五年,憙疾病,帝亲幸视.及薨,车驾往临吊.时年八十四.谥曰正侯.(节选自《后汉书·赵憙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一项是(3分)A.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熹/信义著名/愿得降之B.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熹/信义著名/愿得降之C.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熹信义著名/愿得降之D.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熹信义著名/愿得降之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一项是(3分)A.下车,古代可以代指官吏就职.后来又常用“下车伊始”表示官吏初到任所.B.收考,指先行将嫌犯拘捕关进监狱,然后再作考察,进行犯罪事实取证工作.C.车驾,原指帝王所乘车,有时因不能直接称呼帝王,于是又可用作帝王代称.D.京师,古代指国家都城,《三国演义》中就经常提到“京师”,现代泛指首都.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一项是(3分)A.赵熹耿直磊落,为人光明正大.他自小有节操,从兄被害,为给从兄报仇,他有备而往,但知道仇家患病后,不愿乘人之困,因为暂时放过仇家.B.赵熹忠于朝廷,除恶得到支持.他虽与邓奉友善,但屡次谴责邓谋反,最终受到皇上赞赏.担任怀令时,坚持诛杀李子春,皇上也拒绝了赵王求情.C.赵熹制止祸患,大力推崇义行.他担任平原太守时,诛杀盗贼首领,但对待余党却能区别处理,只是将他们迁往异地,并教导他们应该弃恶从善.D.赵熹忠于职守,身后深享哀荣.他官拜太尉时,南单于称臣,乌桓等来朝,于是受命对边事作长久规划.他患病去世期间,皇上亲自前往慰问吊唁. 13、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王无复言.(2)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姓歌之.(二)古代诗歌鉴赏(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送子由使契丹苏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注]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②武林:杭州别称.苏轼时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14、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典故,以下对此进行赏析不正确两项是(5分)A.本联用李揆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 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轼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C.从李揆典故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 D.苏轼告诉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君子风度. E.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来.15、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性格?请加以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5分)(1)《庄子·逍遥游》中以八千年为一季大椿为例,阐述何为“大年”,随后指出八百岁长寿老人实在不算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刘禹锡在《陋室铭》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借指自己陋室,抒发自己仰慕前贤、安贫乐道情怀.第II卷表达题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全都不正确一项是(3分)①这是一条经典旅游路线,既能让你饱览大自然巧夺天工....般美景,又能让你领略多姿多彩异域风情.②近年来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生活条件大大改善,对商场里琳琅满目高档电器也不再望尘莫及....了.③他在学习上坚持博学审问....,对待工作更是兢兢业业,经过长时间努力,终于取得了突出成就.④由于过于相信自己能力和判断,不肯认真研究调查,他对于群众意见总是充耳..不闻..,所以常常受到大家批评.⑤有同学过去对语文学习不重视,到了高中才发现既要补欠账,又要学新知识,被弄得左支右绌....,狼狈得很.⑥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这个温文尔雅....节目走红,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节目中一举夺冠小姑娘更是成为谈论焦点.A、①②⑥B、①③⑤C、②③④D、④⑤⑥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一句是(3分)A、截至12月底,我院已经推出了40多次以声光电技术打造主题鲜明展览,是建院90年来展览次数最多一年.B、书法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近年来在教育部门大力扶持下,使得中小学书法教育蓬勃发展,学生水平大幅提高.C、我国传统“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使得这一古老文明再次吸引了世人目光.D、这家公司虽然待遇一般,发展前景却非常好,许多同学都投了简历,但最后公司只录取了我们学校推荐两个名额.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一句是(3分)A、我刚在姑姑家坐下来,她就有事失陪了,我只好无聊地翻翻闲书,看看电视.B、这么珍贵书您都毫不犹豫地借给我,太感谢了,我会尽快璧还,请您放心.C、这种壁纸是最近才研制出来,环保又美观,贴在您家里会让寒舍增色不少.D、我们夫妇好不容易才得了这个千金,确放任了些,以后一定对她严格要求.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为了保护自己,变色龙经常换上与环境接近颜色.人们对此有一种根深蒂固看法,以为变色①,就可以变成什么颜色.其实,②.蜥蜴类动物皮肤变色③,温度和光线是其决定因素,而且每种蜥蜴能变什么颜色也是固定.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①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云南“思茅市”改成“普洱市”,四川南坪县更名为九寨沟县后,城市知名度都有了很大提高,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可见,更名必然带来城市发展.我市名字不够响亮,这严重影响了我们经济发展.如果更名,就一定会带来我市经济腾飞,因此,更名事要尽快提到日程上来.①更名并不一定能带来城市发展.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作文.(60分)2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④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⑤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鲁迅)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一(一)1.AB,与外来文化已无关系,与第二段意思相反.C,明代应为“明初”.D,强加因果2.A从第一段段意看,其目并非为论证瓷器与审美观念更新关系.而在于论3.C(二)4.B5.窗子既是指现实世界中窗子,可以是铁纱窗,或者是玻璃窗;窗子又是指隔绝自己生活与他人世界象征.有人坐在窗子里面,有人行走在窗子外面,而一扇窗子隔绝出来,是两个截然不同世界,窗外人固然不了解窗里人,窗里人,也永远不能了解窗外人.6.你、我代表了两种不同人生视角,观看自己生活视角和观看他人生活视角.窗外是劳作、奔波、挣扎、穷苦,窗内是奢侈、悠闲、烦闷、无聊.这是两个世界,两种生活.蕴含着作者态度:窗里窗外是两个世界,窗外人无法理解窗内,窗内人也无法走进窗外,我们只能以一个旁观者角度对待世界,不要以为自己真正解了什么而私下满足,“天知道那是罪过”.空子内外有永远不能消除隔阂,如你与我距离.窗外有那么多事物,充满了生趣,那么多颜色,所有一切是那么令人向往.可我,只是一个旁观者,坐在窗子里只能呆呆看着旁观者.窗外一切都与我无关,“我”不能体会到其中快乐,也不能体会到辛酸,痛苦,这多彩窗外世界并不属于“我”,因为“我”只是一个旁观者!(三)7、D8、AC9、(1)民众方面.增强民众对垃圾分类认知与实践意识,提高垃圾分类实践水平.增强民众投放垃圾责任意识;(2)政府方面.积极推进垃圾分类各个环节配套衔接工作,提高其运行效率;(3)动员民众积极参与、全民参与,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坚持政府主导;(4)政府还应该最好分类收集与运输体系建设,同时制定完善惩罚和奖励政策措施.二(一)10、A。

2017年语文考试大纲

2017年语文考试大纲

2017年语文考试大纲一、考试目标与要求2017年的语文考试旨在全面考察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文学素养、思维品质和文化素养。

考试内容覆盖了阅读、写作、语言知识与应用等方面,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

二、考试内容与范围1. 语言知识与应用- 汉字书写:正确、规范、美观地书写汉字。

- 词语理解:准确理解常用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 成语运用:恰当使用成语,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 句式结构:掌握并运用不同类型的句式结构。

2. 现代文阅读- 记叙文阅读:理解记叙文的主旨大意,分析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 议论文阅读:把握议论文的中心论点,分析论证方法和逻辑结构。

- 说明文阅读:理解说明文的说明对象和说明方法,掌握文章的条理和逻辑。

3. 古诗文阅读- 古诗词鉴赏:赏析古诗词的意境、情感和艺术特色。

- 古文阅读:理解古文的基本内容,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和思想感情。

4. 写作- 记叙文写作:根据给定材料或题目,写出有情节、有人物、有情感的记叙文。

- 议论文写作:围绕中心论点,运用恰当的论证方法,写出有逻辑、有说服力的议论文。

三、考试形式与题型1. 选择题:考查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和对文章的理解。

2. 填空题:考查学生对词语、成语的运用能力。

3. 简答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4. 翻译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和翻译能力。

5. 写作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维表达能力。

四、考试时间与分值考试时间一般为120分钟,总分为150分。

其中,语言知识与应用约占20%,现代文阅读约占30%,古诗文阅读约占20%,写作约占30%。

五、复习建议1. 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积累,特别是汉字书写和词语运用。

2. 广泛阅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特别是对不同文体的理解和分析。

3. 练习写作,提高写作技巧,尤其是记叙文和议论文的写作。

4. 学习并掌握古诗文的鉴赏方法,提高对古诗词和古文的理解和翻译能力。

5. 定期进行模拟考试,熟悉考试流程和题型,提高应试能力。

(完整版)2017年高考新课标全国1卷语文试题和答案解析(可编辑修改word版)

(完整版)2017年高考新课标全国1卷语文试题和答案解析(可编辑修改word版)

绝密★启用前2017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新课标 1)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正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

2000 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

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

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 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遏制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上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

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

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

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

2017年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全国1卷解析版_语文检测试卷及答案(3)

2017年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全国1卷解析版_语文检测试卷及答案(3)

2017年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全国1卷解析版_语文检测试卷及答案(3)2017年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全国1卷参考答案1.【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项“为了应对气候变化”无中生有;B项把国际国内公平问题,粗暴地归纳为“限制排放”不当。

C项“为后代设定义务”不当,原文说的是“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2.【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不对。

3.【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从而实现了代际共享”与原文的“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不符。

4.【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属于综合题。

B项,“这都说明生命奇迹无法解释”错误。

5.【答案】(1)作为线索贯穿情节始终。

全文情节围绕“渴”这一中心,从队员受困受渴,到渴望被救,最后得瓜解渴展开故事。

(2)塑造人物形象。

学科@网通过队员受困受渴这一事件,塑造出不畏艰险,认真负责,热心救人的科研工作者形象。

(3)揭示主题。

围绕受困受渴得瓜解渴这一事件,揭示出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的人生哲理。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情节安排的技巧。

可以从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三个角度答题6.【答案】(1)以得瓜解渴的“美好的谜”为结尾,使情节翻转,出人意料,增强小说的戏剧张力。

(2)以这个未解的“美好的谜”为结尾,留有想象空间,引发读者的想象。

(3)以美好圆满的“美好的谜”为结尾,突出了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的这一温暖主旨,因为听不懂蒙古族群众的话所以成了谜,深化了各族人民支持祖国科研工作这一主题。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针对小说的结尾设题,先明确结尾的形式,再从结尾的技巧本身的作用、情节上的作用、情感上的作用、主旨上的作用等几个角度答题。

7.【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原文有“节目制作以社会招标、联合制作、购买作为主要方式,并辅以自制精品”。

8.【答案】BC【解析】试题分析:A.原文为“央视纪录频道在内容编排上进行了详细的规划……以期达到规模化的播出效应。

新课标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及答案

新课标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及答案

新课标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所谓“被遗忘权”,即数据主体有权要求数据控制者永久删除有关数据主体的个人数据,有权被互联网遗忘,除非数据的保留有合法的理由。

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廉价的存储器、易于提取、全球性覆盖作为数字化记忆发展的四大驱动力,改变了记忆的经济学,使得海量的数字化记忆不仅唾手可得,甚至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记忆和遗忘的平衡反转,往事正像刺青一样刻在我们的数字肌肤上;遗忘变得困难,而记忆却成了常态,“被遗忘权”的出现,意在改变数据主体难以“被遗忘”的格局,赋予数据主体对信息进行自决控制的权利,并且有着更深的调节、修复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记忆伦理的意义。

首先,“被遗忘权”不是消极地防御自己的隐私不受侵犯,而是主体能动地控制个人信息,并界定个人隐私的边界。

进一步说,是主体争取主动构建个人数字化记忆与遗忘的权利。

与纯粹的“隐私权”不同,“被遗忘权”更是一项主动性的权利,其权利主体可自主决定是否行使该项权利对网络上已经被公开的有关个人信息进行删除,是数据主体对自己的个人信息所享有的排除他人非法利用的权利。

其次,在数据快速流转且难以被遗忘的大数据时代,“被遗忘权”对调和人类记忆与遗忘的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在大数据时代不能“被遗忘”,那意味着人们容易被囚禁在数字化记忆的监狱之中,不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一种个人及社会修复和更新的机制,让我们能够从过去经验中吸取教训,面对现实,想象未来,而不仅仅被过去的记忆所束缚。

最后,大数据技术加速了人的主体身份的“被数据化”,人成为数据的表征,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以数据的形式被记忆。

大数据所构建的主体身份会导致一种危险。

即“我是”与“我喜欢”变成了“你是”与“你将会喜欢”;大数据的力量可以利用信息去推动、劝服、影响甚至限制我们的认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语文Ⅰ.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考试形式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二、题型试卷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古文断句题、古文翻译题、简答题、论述题、写作题等。

三、试卷结构试卷分为阅读题和表达题两部分。

阅读题70分,分为两类:现代文阅读35分,古诗文阅读35分。

表达题80分,分为两类,语言文字应用20分,写作60分。

阅读题分为现代文阅读和古诗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包括:论述类文本阅读,3题9分;文学类文本阅读,3题14分;实用类文本阅读,3题12分。

古诗文阅读包括:文言文阅读,4题19分;古代诗歌鉴赏,2题11分;名句名篇默写,1题5分。

表达题分为语言文字应用和写作。

语言文字应用,5题20分;写作,1题60分。

全卷共22题。

Ⅱ.考核目标与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和《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结合教学实际,确定高考语文科考核目标与要求。

高考语文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要求能识别和记忆语文基础知识、文化常识和名句名篇等。

例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2013年全国一卷、乙卷)(1)足蒸暑土气,,,但惜夏日长。

(白居易《观刈麦》)(2)五步一楼,十步一阁;,檐牙高啄;,钩心斗角。

(杜牧《阿房宫赋》)(3)西望夏口,东望武昌,,,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苏轼《赤壁赋》)【说明】试题考查考生默写古代诗文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

试题内容分别出自白居易《观刈麦》、杜牧《阿房宫赋》和苏轼《赤壁赋》。

其中杜牧《阿房宫赋》和苏轼《赤壁赋》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建议的诵读篇目;白居易《观刈麦》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背诵的篇目。

例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2015年全国二卷、甲卷)(1)《庄子·逍遥游》指出,“,”,就像倒在堂前洼地的一杯水,无法浮起一个杯子一样。

(2)白居易《琵琶行》中“,”两句,写的是演奏正式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

(3)杜牧《赤壁》中“,”两句,设想了赤壁之战双方胜败易位后将导致的结局。

【说明】试题考查考生默写古代诗文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

试题内容分别出自《庄子·逍遥游》、白居易《琵琶行》和杜牧《赤壁》,其中《庄子·逍遥游》和白居易《琵琶行》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建议的诵读篇目;杜牧《赤壁》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背诵篇目。

试题先给出了一定的语境,考生须根据语境的要求进行补写。

B.理解:指领会并能做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要求能够领会并解释词语、句子、段落等的意思。

例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013年全国大纲卷)A.客厅墙上挂着我们全家在桂林的合影,尽管照片有些褪色,但温馨和美的亲情依然历历在目....。

B.为了完成在全国的市场布局,我们三年前就行动了,特别是在营销策略的制订上可谓处心积虑....。

C.沉迷网络使小明学习成绩急剧下降,幸亏父母及时发现,并不断求全责备....,他才戒掉了网瘾。

D.他在晚会上出神入化....的近景魔术表演,不仅令无数观众惊叹不已,还引发了魔术道具的热销。

【说明】试题考查考生正确辨析和使用成语的能力。

试题的D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是正确的,“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高超绝妙的境界,在这里用来说舞台上令人惊叹不已的精彩魔术表演,是恰当的。

考生只要能够理解该成语的意思,应该不会判断错。

其他几项在对加点的成语的使用上都是不正确的。

A项说的是照片虽然已经褪色了,但还可以看到合影中呈现的温馨和美,而成语“历历在目”表示一个一个清清楚楚地出现在眼前,比如一张张笑脸、一桩桩往事,可以说历历在目,这里说的是一张合影中体现的和美亲情,不宜使用成语“历历在目”,可以说照片虽然褪色但和美的亲情仍跃然纸上。

B项说的是正常的商业营销策划,而成语“处心积虑”形容长期谋划,费尽心机,一般有贬义色彩,所以不合适。

C项的意思是父母发现小明沉迷网络之后不断对其提出要求或批评,成语“求全责备”指对人对事要求十全十美,完备无缺,“责备”是要求完备的意思,不能误解为指责,所以用在句中不恰当。

例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014年全国一卷、乙卷)A.作为古希腊哲学家,他在本体论问题的论述中充满着辩证法,因此被誉为“古代世界的黑格尔”。

B.由此可见,当时的设计者们不仅希望该过程中艺术活动是富有创造性的,而且技术活动也是富有创造性的。

C.本书首次将各民族文学广泛载入中国文学通史,但就其章节设置、阐释深度等方面依然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D.古代神话虽然玄幻瑰奇,但仍然来源于生活现实,曲折地反映了先民们征服自然、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说明】试题考查考生辨析和修改病句的能力。

正确选项是D项。

A项、B项和C项都存在错误,但病句类型有所不同。

A项的错误是主谓搭配不当。

句子的主语是“他”,谓语是“充满着辩证法”,显然不恰当。

正确的说法应该是“他关于本体论问题的论述中充满着辩证法”。

B项的错误是语序不当。

“不仅……而且”作为一对关联词语,所关联的成分应该在同一个平面上,本题中“不仅”和“而且”关联的对象是“艺术活动是富有创造性的”和“技术活动也是富有创造性的”,因此要把“不仅”放在“艺术活动”前面。

C项的错误是成分残缺。

“就其章节设置、阐释深度等方面”是个介词短语,后面缺少了动词性成分“来说”或者“来看”。

直接补上,则该句变成正确的句子。

例5阅读下面论述类文本,完成试题。

(2014年全国一卷、乙卷)悲剧产生于社会的矛盾、两种社会力量的冲突。

冲突双方分别代表着真与假、善与恶、新与旧等对立的两极,却总是以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的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他们是悲剧的主人公。

因为他们的力量还比较弱小,还无法与强大的旧势力或邪恶力量抗衡,正义的要求不能实现,于是形成了悲剧。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指出,悲剧描写了比现实中更美好同时又是“与我们相似的”人物,通过他们的毁灭“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感情得到陶冶”,即产生净化的作用。

然而,悲剧不仅表现冲突与毁灭,而且表现抗争与拼搏,这是悲剧具有审美价值的最根本的原因。

鲁迅说过:“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这种毁灭是抗争、拼搏以后的毁灭,抗争与拼搏体现了人的一种精神。

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从天上盗取火种,触怒了主神宙斯,被锁在高加索山崖上,每日遭神鹰啄食肝脏,但普罗米修斯毫不屈服,最后坠入深渊。

罗丹的大理石雕塑《马身人首》中,人臂绝望地扑向一个它所抓不到的目标,而马足则陷于《马身人首》(罗丹)尘土不能自拔,表现出人性与兽性的冲突,象征着灵与肉的斗争,具有强烈的悲剧性。

可以说,没有抗争就没有悲剧,冲突、抗争与毁灭是构成悲剧的三个主要因素。

悲剧的审美价值的载体只能是文学艺术。

因为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美好事物的毁灭是令人伤悲的,因此现实中的悲剧不能作为直接的审美对象来欣赏,否则人就是泯灭了人性的人了。

现实中的悲剧只能激起人的同情、义愤,迫使人采取严肃的伦理态度和实践行动。

民主革命时期,在演出歌剧《白毛女》的过程中,曾多次出现扮演地主黄世仁的演员被打甚至险遭枪击的事件,这是人们以实际的道德评价代替了审美活动。

现实的悲剧只在客观上具有悲剧的审美性质,它们必须以文学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成为欣赏的对象,美学上所谓的“以悲为美”才能实现。

悲剧成为审美对象只能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原因在于它需要建立悲剧事件与人的心理距离。

不仅遥远的时间会使过去的现实悲剧的悲惨因素淡化,就是很近的时间间隔也可以使人不陷入现实。

这里还有一个空间的间隔,悲剧艺术展现的毕竟是一个人们不熟悉或有点陌生的空间,这就使人们不容易介入其中,而能够客观、超然地看待。

当然,在欣赏中审美主体可以“审美地”加入悲剧冲突,体验悲剧客体的巨大和狂暴、悲剧主体的抗争和悲痛,从而感受到强烈的震撼和刺激,获得悲剧感和审美愉悦。

悲剧表现的不是人生的欢乐或全然的幸福,而是悲剧主体对待痛苦和死亡的方式,这是人类社会和人类活动中十分重要、严肃的一面。

悲剧在表现对伟大和崇高的人的摧毁的同时,更表现出无法摧毁的人的伟大和崇高。

(摘编自王晓旭《美的奥秘》)下列各项中,其性质不属于原文所论悲剧的一项是(第1题)A.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中,祝英台女扮男装外出求学,为追求爱情自由,面对封建势力的巨大压力,拒绝委曲求全,最后触碑殉情,化成蝴蝶。

B.在甲午海战中,清军致远舰在中弹累累、舰身倾斜、弹药耗尽的情况下,开足马力,冲向日本吉野舰,最后被鱼雷击中,沉入海中,200多名官兵壮烈殉国。

C.在电影《狼牙山五壮士》中,五位八路军战士为了掩护大部队撤退及当地群众安全转移,阻击了3000多名日寇的多次进攻,弹尽粮绝之后,跳下悬崖。

D.老舍笔下的祥子,纯朴善良,勤劳能干,有着骆驼般坚韧的精神,在饱受旧社会、旧制度的沉重打击之后,沦为自甘堕落的行尸走肉。

【说明】试题要求选出A、B、C、D四项中,所述内容的性质不属于原文所论悲剧的一项,答案应该是B。

这里首先要判断“原文所论悲剧”是什么样的悲剧。

我们可以看到,原文行文中一共涉及两种悲剧,即文学艺术上的悲剧和现实中的悲剧,但原文的主旨是论述文学艺术上的悲剧。

尽管原文中“现实中的悲剧”也出现了4次,那也都是为论述文学艺术上的悲剧服务的。

所以,不难判断“原文所论悲剧”就是指文学艺术上的悲剧。

当然原文一开始“悲剧产生于社会的矛盾……于是形成了悲剧”云云,似乎也可以说是指现实中的悲剧,但我们看到,文章接着就说“悲剧描写了……”,可见一开始所说的“悲剧”也是指文学艺术上的悲剧。

弄清了这一问题,就可以来答题了。

我们不难看到,A、B、C、D四项中,A、C、D三项说的分别是民间文艺(戏曲)、电影艺术和文学小说的悲剧故事,唯有B项才是现实生活中的悲壮情节,因此从性质上来说,B项当然不是“原文所论悲剧”。

这里有没有可能不选B而选其他项,结果也符合答题要求呢?比如根据是否属于电影而选择C项。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题干“其性质不属于原文所论悲剧”一语,已经限定我们只能从悲剧的性质上来判断各个选项。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合,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要求能够筛选材料中的信息,分解剖析、归纳整合相关现象和问题。

例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试题。

(2014年全国一卷、乙卷)于休烈,河南人也。

至性贞悫,机鉴敏悟。

自幼好学,善属文..。

举进士,授秘书省正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