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畏权贵的湛甘泉

合集下载

形容少年狂傲不羁的诗句

形容少年狂傲不羁的诗句

形容少年狂傲不羁的诗句1.童心幸不羁,此去负平生。

——卢纶《纶与吉侍郎中孚司空郎中曙苗员外发崔补阙峒…侯仓曹钊》2.沙鸟与山麋,由来性不羁。

——郑谷《试笔偶书》3.貂蝉虽未脱,鸾皇已不羁。

——白居易《裴侍中晋公以集贤林亭即事诗三十六韵见赠…以伸酬献》4.何郎落魄非顽痴,气豪志雄才不羁。

——李昌祺《江湖清游歌》5.高士不羁世,颇将荣辱齐。

——韦应物《答库部韩郎中》6.无事日月长,不羁天地阔。

——白居易《偶作二首》7.平生跌宕不羁迹,尤与此君情莫逆。

——王汝玉《题张溪云画竹》8.冯侯天马壮不羁,韩侯白鹭下清池。

——王安石《和刘贡甫燕集之作》9.肺腑都无隔,形骸两不羁。

——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10.惠师浮屠者,乃是不羁人。

——韩愈《送惠师》11.平生去外饰,直道如不羁。

——张九龄《在郡秋怀二首》12.当世贵不羁,遭难能解纷。

——左思《咏史八首》13.梁生倜傥心不羁,途穷气盖长安儿。

——李颀《别梁锽》14.吾家令弟才不羁,五言破的人共推。

——李颀《放歌行答从弟墨卿》15.散诞由来自不羁,低头授职尔何为。

——李颀《答高三十五留别便呈于十一》16.渔父自夷犹,白鸥不羁束。

——刘长卿《江中晚钓,寄荆南一二相识》17.诸侯惧削地,选士皆不羁。

——皎然《送陈秀才赴举》18.世物自多故,达人心不羁。

——权德舆《寄侍御从舅》19.吾侪固不羁,安可限常格。

——梅尧臣《依韵和韩子华陪王舅道损宴集》20.遂令不羁性,恋此如缠缚。

——皮日休《初夏游楞伽精舍》21.自怜不羁者,写物心常简。

——曹邺《从天平节度使游平流园》22.野马不羁天地阔,孤鸿无奈水云间。

——苏泂《金陵杂兴二百首·川原膴膴树斑斑》23.子长少不羁,发轫遍丘壑。

——秦观《司马迁》24.城南杜五少不羁,意轻造物呼作儿。

——陆游《读杜诗·城南杜五少不羁》25.落落长才负不羁,中原回首益堪悲。

——牟融《司马迁墓》26.金山也是不羁人,早岁闻名晚相得。

甘泉赋 原文及其 译文

甘泉赋 原文及其 译文

甘泉赋原文及其译文
摘要:
1.甘泉赋原文及作者简介
2.甘泉赋的文学价值
3.甘泉赋的译文及其对比
正文:
甘泉赋是我国古代文学的一篇名篇,作者是唐代著名文学家王之涣。

甘泉赋以赞美甘泉宫为主线,通过对甘泉宫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关爱之情。

这篇文章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被誉为“赋中之冠”。

甘泉赋原文语言优美,辞藻华丽,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甘泉宫的壮美景色。

赋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例如“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睇眄于回洄”,这些句子都展示了作者高超的文学才华。

甘泉赋的译文有很多版本,其中最著名的是南朝宋代谢灵运的译本。

谢灵运的译文在尊重原文的基础上,尽量保留了原文的意境和风格。

译文中“丹楼飞阁,下临无地”,“鹤洲凫渚,回眸无穷”等句子,都较好地传达了原文的神韵。

然而,由于语言和文化差异,译文在某些方面还是难以完全表达原文的韵味。

总的来说,甘泉赋是我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通过对甘泉宫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
关爱之情。

虽然有多个译本,但仍难以完全传达原文的神韵。

水调歌头·寿赵漕介庵原文译文及赏析

水调歌头·寿赵漕介庵原文译文及赏析

水调歌头·寿赵漕介庵原文译文及赏析《水调歌头·寿赵漕介庵》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

这是一首祝寿词,这首词有别于一般的祝寿词,作者在其中灌注了爱国的浓情。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本词的翻译鉴赏等相关资料,一起来看看吧。

水调歌头·寿赵漕介庵宋代:辛弃疾千里渥洼种,名动帝王家。

金銮当日奏草,落笔万龙蛇。

带得无边春下,等待江山都老,教看鬓方鸦。

莫管钱流地,且拟醉黄花。

唤双成,歌弄玉,舞绿华。

一觞为饮千岁,江海吸流霞。

闻道清都帝所,要挽银河仙浪,西北洗胡沙。

回首日边去,云里认飞车。

译文赵介庵人才非凡,声名惊动了朝廷。

礼下于人,必有所求。

当年给皇帝掌理过制诰诏书,颇有文采,落笔万言,如走龙蛇。

能赐福于人民,他把春天般的温暖带来人间。

江山都等老了,他青春长驻,鬓发还象乌鸦羽毛一样乌黑。

像刘晏那样会理财,使江南富庶,如钱流遍地,席间且不管这些,还是痛饮赏菊吧!欣赏着歌舞,敬赵介庵一杯美酒:望你象倾江倒海一样痛饮,祝你长寿。

听闻皇帝要出兵北伐,驱逐金人,洗净中原大地膻腥的胡沙。

赵介庵他日能到皇帝的身边,人们会钦羡地望着他乘坐飞车消逝于天地云间。

注释1.渥洼:指代神马。

唐韩琮《公子行》:“别殿承恩泽,飞龙赐渥洼。

”2.奏草:奏章的草稿。

《汉书·朱云传》:“ 云上书自讼,咸为定奏草,求下御史中丞。

”3.龙蛇:指书法笔势的蜿蜒盘曲。

4.钱流地:形容理财得法,钱财充羡。

语出《新唐书·刘晏传》:“诸道巡院,皆募驶足,置驿相望,四方货殖低昂及它利害,虽甚远,不数日即知,是能权万货重轻,使天下无甚贵贱而物常平,自言如见钱流地上。

”5.双成:指董双成。

董双成,女,籍贯浙江,神话人物。

商亡后于西湖畔修炼成仙,飞升后任王母身边的玉女。

王母与汉武帝相会时,便是由董双成在一旁奉上蟠桃——这也是董双成的职责之一,替王母掌管蟠桃园。

鉴赏《水调歌头·寿赵漕介庵》真切地表达了乾道初年作者的处境和心情。

八年级上册语文【习题练习】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八年级上册语文【习题练习】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树,长得枝繁叶茂,尤其那花开得十分繁盛,充满生机和活力。 B. 三、四句描写主人公看见树上那美丽的花,引发了对远方亲人的思
念,于是折下一枝开得最美的花,准备送给自己日夜思念的亲人。 C. 五、六句写主人公折到花后,顿时感到花香充满了自己的襟怀和衣
袖,但遗憾的是自己所思念的人离得太远了,根本无法送到他的手中。 D. 整首诗围绕着折花这一主题展开,把那相思之苦藏在那似乎毫不相
12345
课外古诗词诵读
(2)请赏析“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用“亭亭”表现了松的傲岸姿态,用“瑟瑟”模拟刺骨的风声,以
简洁生动的方式将视觉与听觉相结合,突出了松柏挺立不屈的形象;又 以“谷中”映衬“山上”,更加突出了青松的傲骨。
12345
课外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诗词诵读
(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歌咏了松柏刚劲顽强的“本性”,表达了自
第三单元 山 川 之 美 课外古诗词诵读
课外古诗词诵读
1. 理解型默写。 (1)《赠从弟(其二)》中赞美松柏经严寒而不凋的品性,勉励从弟在恶劣 环境中要正气凛然的诗句是“ 冰霜正惨凄 , 终岁常端正 ”。 (2)《龟虽寿》中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诗人年老而壮志犹存的诗句是 “ 老骥伏枥 , 志在千里 ”。 (3)《梁甫行》中描写边海人民衣不蔽体、粗俗艰苦的生活方式的句子 是“ 妻子象禽兽 , 行止依林阻 ”。
寒而不凋,本性高洁且内心坚劲。 B.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写松树在风中随风摇摆的欢快状态,
表现了松树和风声密不可分的关系。 C.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诗人写松柏的坚韧端正,勉励从弟
不畏艰难,保持顽强而高洁的品性。 D.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表明松树之所以不畏狂风严寒,是

别湛甘泉序翻译

别湛甘泉序翻译

别湛甘泉序翻译
摘要:
1.介绍别湛甘泉序
2.阐述别湛甘泉序的内容
3.讨论别湛甘泉序的翻译
4.总结别湛甘泉序的价值和意义
正文:
别湛甘泉序是一篇古代文学作品,由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王羲之所作。

这篇序文以优美的文笔,描绘了别湛甘泉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这片山水的喜爱和向往。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别湛甘泉序的内容,并对其进行翻译。

别湛甘泉序的内容主要包括对甘泉山的赞美,对甘泉井的描述,以及对甘泉美景的描绘。

在文章中,王羲之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甘泉山的美景展现得淋漓尽致。

例如,他将甘泉井比喻为“碧玉”,将甘泉山的景色描绘成“千岩万壑,锦绣攒簇”。

这些细腻的描绘和形象的比喻,使得别湛甘泉序成为了一篇文学佳作。

在翻译别湛甘泉序时,我们需要注意保留原文的文学风格和意境。

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对原文中的词汇、语法和修辞手法进行准确的理解和翻译。

例如,“碧玉”这个词在原文中用来形容甘泉井的清澈,翻译时我们需要找到一个能够传达这种清澈感的词汇。

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保持原文的行文节奏和韵律,使得翻译后的文本依然具有文学美感。

别湛甘泉序作为一篇古代文学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还具有历史和文化意义。

通过研究这篇序文,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的社会风貌、文化背景和人们的审美观念。

此外,别湛甘泉序还是王羲之书法艺术的代表作之一,对于研究书法艺术也有重要意义。

总之,别湛甘泉序是一篇具有很高价值的古代文学作品。

在翻译这篇序文时,我们需要注意保留原文的文学风格和意境,同时要准确理解原文的内容和意义。

王阳明的《传习录》名言,句句透露心学的玄机,耐人寻味

王阳明的《传习录》名言,句句透露心学的玄机,耐人寻味

王阳明的《传习录》名言,句句透露心学的玄机,耐人寻味助读资料王守仁(1472—1529年),浙江余姚人,自号阳明子,现在一般都称他为王阳明。

他早年也与大多数读书人一样,习宋儒的学问,朱熹的著作自然也是他熟读的对象。

明孝宗弘治十三年(1500年),他考中进士,第二年,他被授予云南清吏司主事,后来又改为兵部主事。

可以说他在而立之年找到了自己的地位,功成名就了。

弘治十八年(1505年),他“专志授徒讲学”,和“心学”家陈献章的弟子湛甘泉结交,共同以昌明圣学为追求。

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王阳明因为直言进谏,冒犯权贵,一度被当时的大宦官刘瑾排挤,后来被贬为贵州龙场驿丞。

在龙场,王阳明有了充分的时间思考形而上学的问题,所以,在这几年的时间里,他逐渐形成了主观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

之后,他又升任南京太仆寺少卿,于是顺道回家省亲,一路上给自己的得意门生徐爱讲述《大学》的宗旨,被记录为《大学问》,成为王阳明哲学思想的纲要。

《传习录》集中反映了王阳明的“心性之学”,在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王阳明的“心学”远祧孟子,直承象山。

针对程朱理学越来越脱离人的生命而知识化、外在化的倾向,特别是其末流所暴露出来的支离破碎的弊病,王阳明以更加简易直截的思想与“先立乎其大”的入手方法,开辟了另一条与朱子不同的成德之学,拓宽了主体自立自主的精神价值世界,展示了道德自律与人格挺立的实践精义及具体路径。

他所提倡的“心外无理”“知行合一”等理论主张,实际就是强调人内心深处的道德理性和道德情感,知识论应该与活泼的生命相结合。

“传习”一词出自《论语·学而》:“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部书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上卷经王阳明本人审阅;中卷里的书信出自王阳明亲笔,是他晚年的著述;下卷虽未经本人审阅,但也较为具体地解说了他晚年的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其“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

书中阐述了“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等“心学”观点,体现了致良知、知行合一、天人合一等思想宗旨,可以说是阳明学说的精华。

别湛甘泉序翻译

别湛甘泉序翻译

别湛甘泉序翻译湛甘泉序是南朝梁代文学家谢灵运所作的一篇序文。

下面是关于《别湛甘泉序》的翻译:序文:《别湛甘泉序》原文:丙申夏五月初七日,与君别于湛甘泉下翻译:It was the seventh day of the fifth month in the summer of the year Bingshen when we bid farewell to each other at the foot of Mount Zhangan by the sweet spring.原文:湛湛金碧流清新,方方石拳碑字秋翻译:The sparkling golden and green water flows with freshness, whilst the square stone tablet with autumn inscriptions stands as a monument.原文:看花饮酒犹堪夜,送君如意复何如?翻译:Enjoying the flowers and wine is still possible until night, but what can compare to sending you off with my best wishes?原文:易水曾乘一纸舟,篮舆已到凤凰洲翻译:Once I sailed the Yishui River on a paper boat, and now the sedan chair has carried me to Phoenix Island.原文:东西千里两重新,逸马惯容风不辨翻译:As I travel thousands of miles east and west, my horse is so used to the wind that it cannot tell the difference.原文:只愿健笔通私曲,再将寄语续清言翻译:I only hope my skilled pen can express my private thoughts, and I will continue to send you my clear words.原文:旧香销尽且忘愁,将作遗文奉远游翻译:Let the old fragrance dissipate and forget the worries, as I will leave behind this written work for you on your distant journey.原文:明朝新画频迭发,结局应无道路拘翻译:New paintings will be frequently exchanged in the future, and there should be no restrictions on the outcome.原文:往事故中君莫笑,切勿疏泄奕奕书翻译:Do not laugh at the past experiences, and do not leak out my sincere writings.原文:得闲几度来游坐,与得林花忽一匆翻译:If you have leisure, come and sit for a few times, just as how the forest flowers suddenly bloom.原文:千言万语意难全,相思寄望千年童翻译:Thousands of words cannot express all the feelings, as my longing hopes to reach you, my eternal friend.以上是《别湛甘泉序》的翻译内容。

为国为民的古文

为国为民的古文

为国为民的古文1. 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

——阮籍《咏怀》释义:感时局艰危,思立志报国,从蒿莱中拔剑出行。

诗人用拔剑这一动作来表现为国尽忠的志向。

语句慷慨,正气长存。

2. 国耻未雪,何由成名。

——李白《独漉篇》释义:国仇未报,怎么能成名。

3.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李白《塞下曲》借用西汉傅介子刺杀贪财的楼兰王,为国立功的典故,来表达边塞战士的爱国热情。

语气慷慨,气势雄壮。

4. 肠断非关陇头水,泪下不为雍门琴。

——李白《猛虎行》并不是因为听到了陇头流水声思念故乡而断肠,也不是因为听到雍门凄凉的琴声而落泪,是因忧国而悲痛,见百姓被蹂躏而伤心。

这是诗人忧国忧民的写照。

诗人用婉曲手法,折来绕去地暗示,从而使语意突出,语言含蕴。

5. 心随长风去,吹散万里云。

——李白《何七判官昌浩》但愿我的心能象浩荡的长风一样,吹去祖国天空中的万里乌云。

诗句充满了一种千古不灭的浩然正气,表现了诗人热爱祖国的情怀。

感人肺腑,激人奋起。

6. 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

——李白为国担忧以至夜不能寐,这绝非言过其实,而是形象地表现了诗人李白对国事的关心,确实令人敬佩!值得我们学习。

7.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蜀相》诸葛亮为蜀国鞠躬尽瘁,辅佐幼主,欲统中原,然而壮志未酬身先死,引起后来的仁人志士无限悲痛,泪落沾襟。

诗人对相孔明才略未尽的慨叹之情,饱溢于字里行间,其中隐含着诗人深沉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心。

情调慷慨悲凉。

8. 谢公终一起,相与济苍生。

——李白《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与友人相邀,以谢安为榜样,为实现“济苍生”的夙愿而努力。

诗人借用谢安东山再起的典故,表达自己要实现匡国济民的志向和信心,既是劝慰友人,同时也是激励自己。

9. 长安如梦里,何日是归期。

——李白《送陆判官往琵琶峡》终日萦念长安,就好象是出现在梦里一样,可望而不可及;什么时候,才是归期?诗人通过对长安深切的思念,流露了他渴望有朝一日能再回朝廷,报效祖国,匡扶社稷的意愿。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李都尉古剑》含答案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李都尉古剑》含答案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李都尉古剑》含答案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

李都尉古剑①白居易古剑寒黯黯,铸来几千秋。

白光纳日月,紫气排斗牛。

湛然玉匣中,秋水澄不流。

至宝有本性,精刚无与俦。

可使寸寸折,不能绕指柔。

愿快直士心,将断佞臣头。

不愿报小怨,夜半刺私仇。

劝君慎所用,无作神兵②羞。

[注]①本诗有删节。

原诗写于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当时作者担任左拾遗,位居谏官之列。

李都尉:具体指何人不详。

②神兵:西晋张协称宝剑为“希世之神兵”。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头两句扣题,“寒黯黯”突出古剑寒光逼人,“几千秋”点明铸剑所用的时间。

B.接下来的四句运用夸张、比喻等手法,进一步渲染这柄宝剑剑光冲天,超凡脱俗。

C.随后八句集中表现古剑的“本性”,其刚直的品质和宁折不弯的正气无与伦比。

D.全诗依据由外到内、由剑到人的顺序展开,每句诗都写古剑,但具体角度不同。

16.前人认为这首诗“节甚峻,识甚远”,请结合全诗对此作简要分析。

(6分)【答案】15.A16.答案一:①作者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将剑与人自然融合;②咏剑其实也是自励,借写古剑的超凡脱俗来表达自身的崇高志节和远见卓识;③表达自己刚正不阿、不畏强权,以国家大局为重,不计较个人恩怨的信念和节操。

答案二:①作者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写剑来写人,表现自身的崇高的气节与远见卓识。

②写宝剑的寒光闪闪、质地坚硬来表达自身的刚正不阿,不畏强权的崇高志节,借以自我勉励。

③以宝剑愿意为国诛杀奸佞,却不愿报私仇小怨,来表现作者愿以国家大局为重,不计个人恩怨的远见卓识。

【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词的内容和鉴赏艺术特色的能力。

A.“点明铸剑所用的时间”错误。

“几千秋”指古剑铸成以来已经历了几千个春秋,即指存在时间。

故选A。

16.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词主旨内容的能力。

“节甚峻,识甚远”意指崇尚的节操和高远的见识。

分析前人对这首诗的评价时可以从这两个方面加以思考。

《早秋赠裴十七仲堪》原文翻译和注释

《早秋赠裴十七仲堪》原文翻译和注释

《早秋赠裴十七仲堪》原文翻译和注释《早秋赠裴十七仲堪》作品介绍《早秋赠裴十七仲堪》的作者是李白,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68卷第6首。

全诗共二十四句一百二十字,表达了作者对后辈友人的赞美及鼓励关怀的情感。

《早秋赠裴十七仲堪》原文作者:唐·李白远海动风色,吹愁落天涯。

南星变大火,热气馀丹霞。

光景不可回,六龙转天车。

荆人泣美玉,鲁叟悲匏瓜。

功业若梦里,抚琴发长嗟。

裴生信英迈,屈起多才华。

历抵海岱豪,结交鲁朱家。

复携两少女,艳色惊荷葩。

双歌入青云,但惜白日斜。

穷溟出宝贝,大泽饶龙蛇。

明主倘见收,烟霞路非赊。

时命若不会,归应炼丹砂。

《早秋赠裴十七仲堪》注释⑴南星变大火:“南星”,谓南方之星也。

“大火”,星宿名。

即心宿二。

《尔雅·释天》:“大火谓之大辰。

”郭璞注:“大火,心也。

在中最明,故时候主焉。

”王琦注:“南星,南方之星也。

大火,心星也。

初昏之时,大火见南方,于时为夏。

若转而西流,则为秋矣。

”诗云“南星变大火”,是谓南方之星变之为“火”,此如同李白诗“大火南星月”,是说为夏季也。

⑵“光景”二句:《初学记》引:《淮南子·天文训》云:“至于悲泉,爰止羲和,爰息六螭,是为悬车。

注曰:日乘车,驾以六龙,羲和御之。

日至此而薄于虞渊,羲和至此而回六螭。

”此两句是说,六龙所驾载日之车,去不可回,至时已由夏入秋。

故该诗题谓“早秋”。

⑶荆人泣美玉:《韩非子·和氏》: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历王。

历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

”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

及历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

”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

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

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

”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甘泉赋——精选推荐

甘泉赋——精选推荐

甘泉赋孝成帝时,客有荐雄文似相如者,上方郊祠甘泉泰畤、汾阴后土,以求继嗣,召雄待诏承明之庭。

正月,从上甘泉还,奏《甘泉赋》以风。

其辞曰:《甘泉赋》原文《甘泉赋》孝成帝时,客有荐雄文似相如者,上方郊祀甘泉泰畤、汾阴后土,以求继嗣,召雄待诏承明之庭。

正月,从上甘泉还,奏甘泉赋以风。

其辞曰:惟汉十世,将郊上玄,定泰畤,雍神休,尊明号,同符三皇,录功五帝,恤胤锡羡,拓迹开统。

于是乃命群僚,历吉日,协灵辰,星陈而天行。

诏招摇与太阴兮,伏钩陈使当兵。

属堪舆以壁垒兮,捎夔魖而抶獝狂。

八神奔而警跸兮,振殷辚而军装。

蚩尤之伦带干将而秉玉戚兮,飞蒙茸而走陆梁。

齐总总以撙撙,其相胶轕兮,猋骇云迅,奋以方攘。

骈罗列布,鳞以杂沓兮,柴虒参差,鱼颉而鸟䀪。

翕赫曶霍,雾集而蒙合兮,半散昭烂,粲以成章。

于是乘舆乃登夫凤皇兮而翳华芝,驷苍螭兮六素虬,蠖略蕤绥,漓宓襂纚。

帅尔阴闭,霅然阳开,腾清霄而轶浮景兮,夫何旟旐郅偈之旖旎也!流星旄以电爥兮,咸翠盖而鸾旗。

敦万骑于中营兮,方玉车之千乘。

声駍隐以陆离兮,轻先疾雷而馺遗风。

凌高衍之嵱嵷兮,超纡谲之清澄。

登椽栾而羾天门兮,驰阊阖而入凌兢。

是时未轃夫甘泉也,乃望通天之绎绎。

下阴潜以惨廪兮,上洪纷而相错。

直峣峣以造天兮,厥高庆而不可乎弥度。

平原唐其坛曼兮,列新雉于林薄。

攒并闾与茇葀兮,纷被丽其亡鄂。

崇丘陵之駊騀兮,深沟嵚岩而为谷。

往往离宫般以相爥兮,封峦石关施靡乎延属。

于是大厦云谲波诡,摧嗺而成观。

仰挢首以高视兮,目冥眴而亡见。

正浏滥以弘惝兮,指东西之漫漫。

徒徊徊以徨徨兮,魂眇眇而昏乱。

据軨轩而周流兮,忽坱圠而亡垠。

翠玉树之青葱兮,璧马犀之瞵㻞。

金人仡仡其承钟虡兮,嵌岩岩其龙鳞。

扬光曜之燎爥兮,垂景炎之炘炘。

配帝居之县圃兮,象泰壹之威神。

洪台崛其独出兮,㮹北极之嶟嶟。

列宿乃施于上荣兮,日月才经于柍桭。

雷郁律于岩窔兮,电儵忽于墙藩。

鬼魅不能自逮兮,半长途而下㒹。

历倒景而绝飞梁兮,浮蠛蠓而撇天。

别湛甘泉序翻译

别湛甘泉序翻译

别湛甘泉序翻译(实用版)目录1.引言2.别湛甘泉序的背景和意义3.别湛甘泉序的翻译及解析4.结论正文【引言】别湛甘泉序,为明代著名文学家、诗人杨慎所撰写的一篇序文。

这篇文章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对于研究明代文学和文化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此,我们将对别湛甘泉序进行翻译和解析,以揭示其深刻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别湛甘泉序的背景和意义】别湛甘泉序是杨慎为其好友湛甘泉所写的一篇序文。

湛甘泉是明代著名的文人,他博学多才,擅长诗文,与杨慎交往密切。

这篇序文以别湛甘泉为题,既表达了杨慎对湛甘泉的敬意和友谊,又展现了两人共同追求的文学理念和审美情趣。

在明代文学史上,别湛甘泉序具有重要的地位。

它以优美的文辞、深刻的寓意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明代序文佳作之一。

同时,这篇文章还反映了明代文人的审美趣味和文化追求,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别湛甘泉序的翻译及解析】别湛甘泉序原文如下:“湛甘泉,字伯简,号甘泉,南郡人。

博学多才,书无不读,诗文之余,尤善琴棋。

与予交最久,情谊最深。

予尝有诗云:‘知音难觅无知己,同心共济可相亲。

’此言得之予与甘泉也。

甘泉善琴,其音和而雅;善棋,其局静而深。

观其琴棋,可以知其为人。

予尝与之琴棋,欣然自得,不知其为博弈也。

甘泉之诗,如甘泉之名,清而冽,饮之可以忘渴;甘泉之文,如甘泉之流,涓涓而始,观之可以忘倦。

甘泉将游四方,从予别,故作此文以赠之。

愿甘泉之道,如甘泉之水,汲之不竭,用之不竭;愿甘泉之名,如甘泉之味,愈久愈醇,愈远愈馨。

噫!甘泉,其人也,其道也,其名也,其味也,可以长存于予之心,而不可忘也。

”这篇序文以杨慎对湛甘泉的赞美和祝福为主线,通过描述湛甘泉的琴棋技艺、诗歌创作等方面,展现了他的多才多艺和人格魅力。

同时,文章还以甘泉为喻,表达了对湛甘泉的美好愿景和崇高评价。

【结论】别湛甘泉序是一篇具有深厚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的明代序文。

通过对其进行翻译和解析,我们不仅可以领略到杨慎和湛甘泉之间的深厚友谊,还可以感受到明代文人追求的美学价值和人生境界。

《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赏析

《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赏析

《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赏析《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原文雨*秋来寒,风严清*爽。

孤高绣衣人,潇洒青霞赏。

平生多感激,忠义非外奖。

祸连积怨生,事及徂川往。

楚邦有壮士,鄢郢翻扫荡。

申包哭秦庭,泣血将安仰。

鞭尸辱已及,堂上罗宿莽。

颇似今之人,蟊贼陷忠谠。

渺然一水隔,何由税归鞅。

日夕听猿怨,怀贤盈梦想。

《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译文秋雨料峭,寒意肃然,北风萧瑟,秋*清爽。

你是孤傲高洁的检察官,身姿潇洒,有仙道之气。

你平生多有使人感激不尽的行为,素有忠义的褒奖。

近来却祸事连连,天怒人怨,以往事业如流水消失。

楚邦曾经有壮士伍子胥,依靠吴王终于报了家仇。

申包胥在秦庭大哭七日七夜,眼睛都哭出鲜血,终于获得秦国的支持,回来救楚。

但是楚王被鞭尸的耻辱发生且达极限,庙堂墓地上也长满了荒草。

这和如今的某些人一样,佞臣贼子陷害忠良。

长安虽然仅一水渺然相隔,却如何能驾车而返呢?只能日夜听那哀猿啼鸣,夜夜梦里与你相见。

《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作者简介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祖籍陇西成纪,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

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762年病逝,享年61岁。

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二十五岁时只身出蜀,开始了广泛漫游生活,南到洞庭湘*,东至吴、越,寓居在安陆、应山。

直到天宝元年(742年),因道士吴筠的推荐,李白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两年半,就赐金放还而去,然后飘荡四方的漫游生活。

李白和杜甫并称“大李杜”。

他的诗歌既反映了时代的繁荣景象,也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和*,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

《甘泉歌》王昌龄鉴赏

《甘泉歌》王昌龄鉴赏

《甘泉歌》王昌龄鉴赏(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作文大全、经典美文、试题大全、教案资料、公文写作、古诗文、实用文、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essays, classic beautiful essays, test questions, teaching plan materials, official document writing, ancient poems, practical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understand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respect Please pay attention!《甘泉歌》王昌龄鉴赏《甘泉歌》王昌龄鉴赏《甘泉歌》作品介绍《甘泉歌》的`作者是王昌龄,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43卷。

白居易《李都尉古剑》全诗赏析

白居易《李都尉古剑》全诗赏析

白居易《李都尉古剑》全诗赏析本文是关于白居易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李都尉古剑》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作于公元808年(唐宪宗元和三年)前后。

这是一首托物寄兴的诗,诗人以古剑象征刚正不阿的谏官和朝政大臣,希望那些执掌国家大权的人,包括他自己,都能尽职尽责,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

以下是小编分享的白居易《李都尉古剑》全诗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原文】李都尉古剑古剑寒黯黯,铸来几千秋。

白光纳日月,紫气排斗牛。

有客借一观,爱之不敢求。

湛然玉匣中,秋水澄不流。

至宝有本性,精刚无与俦。

可使寸寸折,不能绕指柔1。

愿快直士心,将断佞臣2头。

不愿报小怨,夜半刺私仇。

劝君慎所用,无作神兵羞。

【注释】绕指柔:宝剑乃百炼成钢,刚者不可化为柔。

佞臣:奸臣。

【赏析】白居易的讽喻诗,善于运用变化万端的比兴手法,塑造各种真实的受迫害者的艺术形象,揭露和抨击了封建统治者的暴政和不合理现象,因而这些诗不少成为反映现实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名篇,《李都尉古剑》就是其中一首十分出色的咏物诗。

这首诗所运用的比兴手法是很高明的,通篇只借用一把李都尉古剑作为描写对象,但每一个字都是作者自身的写照,意思极为明确,虽然着墨不多,而出语却纡徐委婉,具有无穷转折之妙,耐人寻思。

从结构上看,这首诗可分三个层次。

从开始至“ 秋水澄不流”八句主要是表现古剑外表的不同凡俗。

首句写“古剑寒黯黯,铸来几千秋”,是用“寒黯黯”三字描绘古剑寒光闪闪,灼烁不定的形态,刻画剑的不凡,不从剑的锋利入手,而仅表现其剑光闪。

烁不定,正是该诗的高明之处,未睹剑先见其寒光凛凛,足以说明这是一柄锋利无比的宝剑。

“几千秋”上承“古剑”的“古”字,古而且利,则此剑为至宝就毫无疑问了。

为了进一步渲染这柄宝剑,诗人进一步写道:“白光纳日月,紫气排斗牛。

”据王嘉《拾遗记》载,越王勾践曾以白牛白马祀昆吾山神,采金铸之,以成八剑。

其一名为掩日,用其指日,日光尽暗。

李白《赠从弟冽》全诗注释翻译

李白《赠从弟冽》全诗注释翻译

李白《赠从弟冽》全诗注释翻译赠从弟冽⑴李白楚人不识凤,重价求山鸡⑵。

献主昔云是,今来方觉迷。

自居漆园北,久别咸阳西。

风飘落日去,节变流莺啼。

桃李寒未开,幽关岂来蹊。

逢君发花,若与青云齐⑶。

及此桑叶绿,春蚕起中闺。

日出布谷鸣,田家拥锄犁。

顾余乏尺土,东作谁相携。

傅说降霖雨,公输造云梯⑷。

羌戎事未息,君子悲涂泥。

报国有长策,成功羞执。

无由谒明主,杖策还蓬。

他年尔相访,知我在溪⑸。

注释:⑴从弟冽:李冽,李白的堂弟,曾在山东帮助李白续娶了一位刘姓妇人。

⑵重价:一作“高价”。

⑶来蹊:一作“成蹊”。

⑷傅说:殷商王武丁的大宰相,为治世良臣。

公输:公输盘,即木匠祖师鲁班。

⑸溪:在今陕西宝鸡市东南,相传是姜太公钓鱼的地方。

译文:楚人不知道什么是凤凰,花高价求购,却买到山鸡。

以前还以为是美文献主,现在看来自己都很迷惑。

自从像庄子一样居住在漆园,离我离开咸阳已经很久了。

风吹着落日远去,气节变化,流莺在柳阴下恰恰欢啼。

早春天寒,桃李花儿还没有开放,此处仍然幽静,怎么会下自成蹊?你一来桃李就怒放花,花似锦,欲与云齐。

桑叶也刚刚出绿,春蚕也在蚕房孵化出来了。

太阳一出,布谷鸟欢鸣,田家开始锄地犁田。

我却没有土地,谁可以伸手拉我一把?傅说治理天下,普施霖雨,公输盘却喜欢造云梯去战争。

对外族作战没有平息,君子悲哀世道艰难。

君子报国有良好的计谋,成功以后却羞于高居显要的官位。

没有途径去谒见皇上,着拐杖回到草房。

那年你再来看我的话,要知道我就在姜太公曾经钓过大鱼的溪。

五言古诗《赠从弟冽》是诗人遭谗“赐金放还”离开长安以后游东鲁时所作。

据《笑林》记载:从前楚国有个人,看见一只鸡,以为是凤凰,就高价买了来,打算献给楚王。

诗人用这个故事是说,自己是一只凤凰,而那些当朝权贵有眼无珠,弃而不用;他们珍视的'却是无才能无德行的山鸡。

楚人不识凤,重价求山鸡。

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具寓言特色,蕴含深沉,耐人寻味。

赠皇甫侍御赴都八首译文注释赏析

赠皇甫侍御赴都八首译文注释赏析

赠皇甫侍御赴都八首译文注释赏析
赠皇甫侍御赴都八首
[唐代] 元希声
东南之美,生于会稽。

牛斗之气,蓄于昆溪。

有瑶者玉,连城是齐。

有威者凤,非梧不栖。

猗嗟众珍,以况君子。

公侯之胄,必复其始。

利器长材,温仪峻峙。

道心惟微,厥用允塞。

德辉不泯,而映邦国。

静以有神,动而作则。

九皋千里,其声不忒。

粤在古昔,分官厥初。

刺邪矫枉,非贤勿居。

棱棱直指,烈烈方书。

苍玉鸣珮,绣衣登车。

绰绰夫君,是膺柱下。

准绳有望,名器无假。

宠盖伯山,气雄公雅。

立朝正色,俟我能者。

载怀朋情,尝接闲宴。

好洽昆弟,官联州县。

如彼松竹,春荣冬蒨.柯叶蔼然,下渝霜霰。

会合非我,关山坐违。

离鸿晓引,别叶秋飞。

騑骖徐动,尊饯相依。

远情超忽,岐路光辉。

金石其心,芝兰其室。

言语方间,音徽自溢。

肃子风威,严子霜质。

赠言岁暮,以保贞吉。

水调歌头·和庞佑父原文赏析

水调歌头·和庞佑父原文赏析

水调歌头·和庞佑父原文赏析水调歌头·和庞佑父原文赏析水调歌头·和庞佑父原文赏析1水调歌头·和庞佑父雪洗虏尘静,风约楚云留。

何人为写悲壮,吹角古城楼。

湖海平生豪气,关塞如今风景,剪烛看吴钩。

剩喜燃犀处,骇浪与天浮。

忆当年,周与谢,富春秋,小乔初嫁,香囊未解,勋业故优游。

赤壁矶头落照,肥水桥边衰草,渺渺唤人愁。

我欲乘风去,击楫誓中流。

古诗简介《水调歌头·和庞佑父》是南宋爱国词人张孝祥写的一首词。

该词上片写景,描写采石战争的胜利。

下片抒情,通过对历史的缅怀抒发爱国之情。

全词闪耀着时代的光彩,将历史人物和历史事实融入词中,自然贴切,舒卷自如。

翻译/译文这一次终于洗雪了敌寇所扬起的耻辱尘嚣,我被风云羁绊滞留于抚州。

有谁来谱写英勇壮士舍身鏖战的悲壮颂歌呢?惟有古城楼头凄厉沉雄的吹角之声。

我素来就有江河湖海那样壮阔奔涌的豪情壮志,当此边关告急、山河有异之际,我常常夜不能寐,挑灯看剑,渴望参战,以了平生保国宿愿。

令人大喜过望的是,心愿却在好友你的业绩之中得以实现。

那采石矶掀起的惊涛骇浪,也是气凌霄汉,高浮天际的。

回想当年,三国时期的周瑜和东晋时期的谢玄;他们正年富力强。

那时周瑜与小乔结婚不久,谢玄则还未解下少年佩带的香袋,但他们都于风流潇洒之中,从容不迫地在水中建立了不朽的功业。

赤壁矶头现在惟有落日残照,淝水桥畔早已漫生荒凉衰草。

像古人展才的地方现在还会有吗?由此产生了无限的惆怅和愁绪。

我愿乘长风,披荆斩棘,冲破万里波涛;要像祖逖决心北伐那样,挥桨击水,誓死收复中原的大好山河。

注释①水调歌头,词牌名,又名“元会曲”“凯歌”台城游“水调歌”“花犯念奴”“花犯”。

[2]②庞佑父:一作佑甫,名谦孺(1117—1167),生平事迹不详,他与张孝祥、韩元吉等皆有交游酬唱。

③雪洗:洗刷。

这里用“雪”字,疑与冬天用兵有关。

④风约楚云留:说自己为风云所阻,羁留后方,这时作者知抚州(今江西市名,旧属楚国),未能参加前方工作,故云楚云。

送裴处士应制举诗译文注释赏析

送裴处士应制举诗译文注释赏析

送裴处士应制举诗译文注释赏析
送裴处士应制举诗
[唐代] 刘禹锡
裴生久在风尘里,气劲言高少知己。

注书曾学郑司农,历国多于孔夫子。

往年访我到连州,无穷绝境终日游。

登山雨中试蜡屐,入洞夏里披貂裘。

白帝城边又相遇,敛翼三年不飞去。

忽然结束如秋蓬,自称对策明光宫。

人言策中说何事,掉头不答看飞鸿。

彤庭翠松迎晓日,凤衔金榜云间出。

中贵腰鞭立倾酒,宰臣委佩观摇笔。

古称射策如弯弧,一发偶中何时无。

由来草泽无忌讳,努力满挽当亨衢。

忆得当年识君处,嘉禾驿后联墙住。

垂钩钓得王馀鱼,踏芳共登苏小墓。

此事今同梦想间,相看一笑且开颜。

老大希逢旧邻里,为君扶病到方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畏权贵的湛甘泉
新塘镇甘泉小学陈肖钰
甘泉先生居官30多年,历任吏部侍郎、礼部侍郎、兵部尚书,深得世宗倚重与信任。

主张“天下民庶实为邦本”,反对宦官专权。

历任政绩卓著,晚年致仕时,皇帝曾3次留任。

一天,皇帝任命湛甘泉为其连襟兄弟的祠堂拟一个堂号。

当日,甘泉先生奉皇帝之命来到了祠堂,祠堂装修得异常豪华,前来道贺的宾客也人山人海。

甘泉深知皇帝的连襟兄弟非常爱出风头,但却才疏学浅,他眼珠一转,随即想了一个主意想要教训一下他。

湛甘泉上前挥笔即给其祠堂起了一个名字叫“达尊堂“。

侍卫大人看到题字后非常满意,认为达尊达尊,既达又尊,而且又是名人给其题字的,心里很是得意,并马上请名匠把甘泉先生题的三个字刻成金匾。

孰不知湛甘泉故意在”尊“字和”逹“字分别多写和少写了一横,以”尊有余而达不足“来讽刺他。

有些宾客虽然看出了些许端倪,但碍于情面,也不好说什么,这一金匾无疑给了攀凤附雅的官僚们一个绝妙的讽刺。

湛甘泉为官以宽厚清白著称而且不畏权贵的品质身深为世人赞赏。

参考文献:《寻觅甘泉》P14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