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易错(难)测试题及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易错(难)测试题及解析
一、初中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选择题
1.一定量的木炭和氧化铜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随加热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右图,其中纵坐标Y表示
A.碳的质量
B.氧化铜的质量
C.二氧化碳的质量
D.固体中铜元素质量分数
2.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遭遇森林火灾,应迅速顺风逃生
B.室内用煤炉取暖,应防止煤气中毒
C.家中煤气泄露,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D.久未开启的菜窖,不可冒然进入
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干冰升华B.活性炭吸附色素C.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D.钢铁生锈4.根据如图所示实验,不能得到的
.....结论是
A.CO2不能燃烧B.CO2不支持燃烧
C.CO2密度比空气大D.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
5.高铁动车与电路连接的是石墨电刷,它没有体现出石墨具有的性质是
A.导电性B.还原性C.滑腻感D.稳定性
6.关于金刚石、石墨和C60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都是黑色固体B.燃烧都生成二氧化碳
C.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D.都具有导电性
7.自来水厂生产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絮凝剂可使悬浮物沉淀
B.过滤池可除去难溶性固体杂质
C.活性炭的吸附性是化学性质
D.投药的目的是消毒杀菌
8.吸烟有害身体健康,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几百种有毒物质,其中易与人体血红蛋白相结合的有毒气体是
A.CO2 B.N2 C.O2 D.CO
9.防毒面具的滤毒罐中用来吸附毒气的物质是()
A.炭黑B.活性炭C.金刚石D.石墨
10.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下列关于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B.金属钠和镁的性质不同,是由于钠和镁的原子结构不同
C.生铁和钢的性质不同,是由于含碳量不同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性质不同,是由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组成元素不同
11.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能够制汽水,是因为二氧化碳极易溶于水
B.二氧化碳能做气体肥料,是因为光合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C.二氧化碳能灭火,是因为它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之前,必须做灯火实验,是因为二氧化碳有毒
12.属于同素异形体的一组物质是
A.氧气和液氧B.石墨和金刚石
C.水和双氧水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13.下列物质或方式中的“碳”,主要不是针对碳单质的是
A.碳素墨水B.打印碳粉C.低碳生活D.石墨碳棒
14.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也相同
B.碳在空气中充分燃烧时生成CO2,不充分燃烧时生成CO
C.CO用于冶炼金属、做气体燃料:CO2用于做气体肥料、可以灭火
D.古代用墨汁书写的字画能保存至今,是因为在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
15.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
A.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B.原子大小不同
C.原子种类不同
D.原子数目不同
16.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如图所示,实验结束时将导管从石灰水中取出后停止加热,冷却至室温。
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装置II中出现气泡,说明I中反应已开始
B.反应中,装置I减少的质量是氧元素的质量
C.冷却后,若装置I中有黑色固体,说明碳有剩余
D.冷却后,装置I减少的质量小于生成气体的质量
17.右图为某同学制作的用浓硫酸催化甲酸(HCOOH)制取CO还原氧化铜的微型实验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Y型管中发生的反应为:HCOOH H2O+CO↑
B.观察到的现象是氧化铜变成了铜,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此实验装置的主要优点尾气处理有效节能
D.眼药水瓶可改用注射器代替
18.下列有关“化学之最”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B.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C.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19.下列关于CO和CO2说法正确的是
A.CO2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中毒B.CO可以作燃料
C.用闻气味的方法能够区别CO2和CO D.CO能用于人工降雨
20.化学就在生活中,以下对生活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补铁酱油:酱油中含有铁单质
B.轮胎爆炸: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
C.食物腐败:发生化学变化,生成有害物质
D.用碳素笔写档案:碳与O2能发生反应
21.100g含碳元素36%的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然后再将气体通过过量的澄清石灰水,能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是()
A.300g B.50g C.100g D.150g
22.下列关于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金刚石、石墨是碳的单质,而C60则是碳的化合物
B.二氧化碳是导致酸雨的气体之一
C.古代用墨书写或绘画经久不褪色,这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D.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可使动物死亡,所以都具有毒性
23.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A.用石墨做电极
B.用氢氧化钙改良酸性土壤
C.用石墨粉做润滑剂
D.用铁做成铁钉
24.下列相关事实用微观粒子的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事实解释
A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得快分子在不断运动
B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所含氧原子个数不同
C有机物的数目异常庞大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D氦原子与氖原子性质相似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
A.A B.B C.C D.D
25.碳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则参加反应的碳和生成物的质量比为()
A.1∶1B.1∶2C.3∶8D.3∶11
26.被誉为“21世纪神奇材料”的石墨烯以其神奇特性承载着人们的无数想象。
石墨烯是从石墨中分离出来的一层或几层碳原子构成的石墨片,用石墨烯和铝合金可制出一种具备特殊性能的烯合金,下列对石墨烯和烯合金的说法错误的是()
A.石墨烯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
B.石墨烯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C.烯合金具有优良的导电性
D.烯合金是一种新型材料
27.黔江水是桂平市城区的重要自来水水源之一,将黔江的水净化为自来水的过程中,下列描述缺乏科学性的是
A.加入明矾,使悬浮小颗粒凝聚沉降 B.投药杀菌消毒
C.通过过滤除去可溶性杂质 D.通过活性炭吸附色素和异味
28.下列碳单质的各种用途中,利用了其化学性质的是
A.做钻头B.做电极C.冶炼金属D.做冰箱除味剂2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肥皂水可以将硬水软化
B.电解水的实验中,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的质量比为1:2
C.冬天取暖时,煤炉上一盆水可以防止煤气中毒
D.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因此常用作保护气
30.化学反应C+H2O 高温
H2+CO中的还原剂是
A.C B.H2O C.H2D.CO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初中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选择题
1.D
【解析】通过分析C+2CuO 2Cu+CO2↑可知,
A、氧化铜和碳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碳作为反应物,质量逐渐减小,不符合题意,故A 错误;
B、氧化铜作为反应物,质量逐渐减小,故B错误;
C、二氧化碳的质量应该从零开始不断增加,故C错误;
D、铜元素质量不变,固体质量逐渐减小,所以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加,然后不变,故D正确。
点睛:
随着化学反应的进行,反应物的质量不断减少,生成物的质量不断增加,催化剂的质量保持不变;但是反应前后每一种元素的质量都不变。
2.A
【解析】
【详解】
A、遭遇森林火灾,应向逆风方向逃生,选项不正确,符合题意;
B、煤炭不完全燃烧的产物是有毒的一氧化碳气体,冬天室内用煤炉取暖要严防煤气中毒,注意通风顺畅,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C、煤气泄露时,应立即关闭阀门,开窗通风,降低室内燃气的浓度,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D、久未开启的菜窖,二氧化碳的浓度比较高,不能供给呼吸,因此不能冒然进入,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煤炭不完全燃烧的产物是有毒的一氧化碳气体,冬天室内用煤炉取暖要严防煤气中毒,注意通风顺畅。
3.D
【解析】
【详解】
A、“干冰”升华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B、活性炭吸附色素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吸附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
化;故不符合题意;
C、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是利用氮气和氧气的沸点,将氮气和氧气分别蒸馏出来,只是使得氧气分离出来,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D、钢铁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4.D
【解析】
【分析】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支持燃烧,本身也不燃烧。
【详解】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支持燃烧,本身也不燃烧,本实验是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故选D。
【点睛】
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5.B
【解析】
【详解】
高铁动车与电路连接的石墨电刷利用了石墨的导电性、滑腻感、稳定性,故选B。
6.B
【解析】
【详解】
A、金刚石是无色透明的固体,石墨呈深灰色,故A不正确;
B、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碳元素形成的单质,燃烧都生成二氧化碳,故B正确;
C、C60是由C60分子构成的,故C不正确
D、金刚石不具有导电性,故D不正确。
故选B。
7.C
【解析】
【详解】
A. 絮凝剂可使悬浮物沉淀,此选项正确;
B. 过滤池可除去难溶性固体杂质,不能除去可溶性杂质,此选项正确;
C.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吸附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所以吸附性是活性炭的物理性质,此选项错误;
D. 投药的目的是消毒杀菌,此选项正确。
故选C。
8.D
【解析】烟草在燃烧过程中,产生了许多有害物质,如尼古丁、一氧化碳、烟焦油、尼古丁等,其中一氧化碳有毒,它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体内组织器官严重缺氧而死亡。
故选D。
9.B
【解析】
【分析】
可以根据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等方面的知识进行分析、考虑,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详解】
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能吸附色素和有毒的物质,常常用来吸附有毒的物质。
故活性炭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掌握活性炭的性质,只有掌握了活性炭的性质才能确定活性炭的用途。
10.D
【解析】
【详解】
A、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选项A正确;
B、金属钠和镁的性质不同,是由于钠和镁的原子结构不同,选项B正确;
C、生铁和钢的性质不同,是由于含碳量不同,选项C正确;
D、CO和CO2的性质不同,是由于CO2与CO的分子构成不同,选项D不正确;
故选D。
【点睛】
物质的结构和组成决定了物质的性质,物质的结构是指物质微粒的构成,如分子的构成、原子的结构等。
11.C
【解析】
【详解】
A、二氧化碳能够制汽水,是因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说法错误。
故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能做气体肥料,是因为光合作用要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能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说法错误。
故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可用于灭火,说法正确。
故符合题意;
D、由于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人在二氧化碳含量较高的地方会因窒息而死亡,因此人在进入这些地方前,先要进行灯火实验,并不是因为二氧化碳有毒,说法错误。
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有:无色无味的气体,可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化学性质有:不可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能提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无毒,如果浓度过大也可造成窒息死亡。
12.B
【解析】
试题分析: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
A项氧气和液氧表示同一种物质的不同状态;B项石墨和金刚石互为同素异形体;C项水和双氧水为化合物;D项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也为化合物。
故选B.
考点:基本概念
13.C
【解析】
【详解】
碳素墨水、打印碳粉是由炭黑制成的,炭黑、石墨均为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低碳生活”中的“碳”是指二氧化碳。
故选C。
14.A
【解析】
【分析】
根据碳的单质和碳的氧化物的组成、性质、用途分析判断有关的说法。
【详解】
A、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但分子的构成不同,它们的化学性质不相同,说法错误;故符合题意;
B、碳在空气中充分燃烧时生成CO2,不充分燃烧时生成CO,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C、CO具有还原性和可燃性,用于冶炼金属、做气体燃料: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且不可燃不助燃,用于做气体肥料、可以灭火,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D、古代用墨汁书写的字画能保存至今,是因为在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了解碳的单质和氧化物的组成、性质和用途的知识即可分析解答。
15.A
【解析】
金刚石和石墨均是由碳元素组成,但物理性质却有很大差异,其原因是构成它们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选A。
16.D
【解析】
A. 加热装置I,由于气体体积膨胀,装置II中会有出现气泡,不能说明I中反应已开始,错误;
B. 反应中,装置I减少的质量是氧元素的质量和碳元素的质量,错误;
C. 冷却后,若装置I中有黑色固体,可能是碳有剩余也可能是氧化铜有剩余,因为碳与氧化铜都是黑
色,错误;D. 反应前,试管内的气体为空气,反应后试管内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等体积的二氧化碳比空气质量大,故冷却后,装置I减少的质量小于生成气体的质量,正确。
故选D。
17.B
【解析】
试题分析:在表达现象时不能把生成物的名称写出,B错误。
考点:实验探究。
18.B
【解析】
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正确;
B、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错
误;C、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正确;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正确。
故选B。
19.B
【解析】
试题分析:A.是CO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中毒;B.CO具有可燃性;C. CO2和CO均是无色无味的气体D.经过压缩的固体CO2能升华吸热,使环境温度降低,可用于人工降雨。
考点: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质
20.C
【解析】
【详解】
A、补铁酱油中的铁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铁”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A选项说法错误;
B、轮胎爆炸,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B选项说法错误;
C、食物腐败,有新物质生成,发生化学变化,生成有害物质,故C选项说法正确;
D、用碳素笔写档案,碳素墨水的主要成分是碳,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故D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睛】
掌握碳的化学性质、分子的基本性质、加深对元素概念的理解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1.A
【解析】
【详解】
100g含碳元素36%的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然后再将气体通过过量的澄清石灰水,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碳元素的质量不变,能得到碳酸钙白
色沉淀的质量是100g×36%÷(
12
100
×100%)=300g。
故选A。
22.C 【解析】【详解】
A、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此选项错误;
B、二氧化碳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此选项错误;
C、古代用墨书写或绘画经久不褪色,这是应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此选项正确;
D、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可使动物死亡,是因为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一氧化碳有毒,此选项错误。
故选C。
23.B
【解析】
试题分析:经化学变化表现的性质叫化学性质;不需要经化学变化表现的性质叫物理性质。
用氢氧化钙改良酸性土壤,是利用了酸能和碱的中和反应,是由酸的化学性质决定的。
考点: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24.C
【解析】
【详解】
A、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得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错误;
B、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错误;
C、有机物数目异常庞大,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性质不同,正确;
D、氦原子与氖原子性质相似,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稳定结构,氖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错误。
故选C。
25.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根据碳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得出参加反应的碳的相对分子质量和生成物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写出它们之间的比即可正确解答。
碳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C + O2点燃
CO2
12 44
故参加反应的碳和生成物的质量比为12:44=3:11,故选D
26.B
【解析】
试题分析:A、石墨烯由碳原子构成,碳一定条件下可与氧气反应,所以石墨烯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故正确;B、由题意可知,石墨烯是从石墨中分离出来的单层石墨片,所以,石墨烯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故错误;C、石墨烯与铝合金,研制出一种具备特殊性能的烯合金,依然具有金属的性质,所以具有优良的导电性,故正确;D、烯合金是一种新型材料,故正确。
故选B。
考点: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合金与合金的性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碳的化学性质27.C
【解析】A、加入明矾,使悬浮小颗粒凝聚沉降,明矾溶于水形成一种胶状物,具有吸附性,故A正确;B、不可采用投药杀菌消毒,故B错误;C、不能通过过滤除去可溶性杂
质,通过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故C错误;D、通过活性炭吸附色素和异味,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故D正确。
点睛∶明矾溶于水形成一种胶状物,具有吸附性,可以用来净水。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
28.C
【解析】
【分析】
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的性质叫化学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的性质叫物理性质。
【详解】
A做钻头利用了金刚石硬度大的物理性质;
B.做电极利用了石墨有良好的导电性的物理性质;
C.冶炼金属,利用了碳的还原性,能和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金属单质,是化学性质;D.做冰箱除味剂利用了碳的吸附性的物理性质。
故选C。
29.D
【解析】
【详解】
A、含有较多钙镁矿物质的水叫作硬水,不含或含有较少钙镁矿物质的水叫作软水,可以用肥皂水进行鉴别,产生泡沫较多浮渣较少的是软水,产生泡沫少浮渣多的是硬水,错误;电解水的实验中,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的质量比为1:8,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1:2,错误;C、一氧化碳难溶于水,煤炉上一盆水不可以防止煤气中毒,错误;D、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常温下,不易与其他的物质发生反应,所以常用作保护气,正确。
故选D。
30.A
【解析】
试题分析:反应物中,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的物质是还原剂,元素的化合价降低的物质是氧化剂。
在反应物中C的化合价是0价,生成物中是+2价,化合价升高,是还原剂,H2O中H元素的化合价是+1,生成物中是0价,化合价降低,是氧化剂,故选A
考点:还原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