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粉系统调试技术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粉系统调试技术措施
一、调试前应具备的条件
1.烟风道安装完毕,各风门挡板能远方操作,表盘指示与就地全都。

2.送、吸、一次风机联合试运转完毕,验收合格。

3.锅炉冷态试验完毕。

4.磨煤机、给煤机及其他附属设备已完成分部试运转,有完整的安装、验收记录。

5.磨煤机四周沟盖板齐全,杂物清除,照明充分,脚手架拆除。

6.集控室内有关仪表,如磨煤机电流、电压、轴承温度、风门开度等均能正常牢靠的投入。

7.磨煤机的各种联锁、程控等,经静态试验合格并投入,事故按钮动作牢靠。

8.各有关运行人员熟识设备,熟识运行规程,试验前仔细进行检查,准时将发觉缺陷汇报负责人。

9.试验所需仪器、材料、工具预备完毕。

二、制粉系统启动前的检查
1.全部设备及附件的安装、土建、保温工作结束,检查验收合格,设备四周的脚手架拆除,垃圾物清理洁净,四周无易燃易爆物品,地面平整、道路畅通,沟道盖好,梯子、平台、栏杆齐全,照明充分,通讯及消防设施完备。

2.煤斗内无杂物,内壁光滑,煤闸阀试验结束。

3.通风试验结束,一次风机、密封风机分部试转合格。

4.给煤机内部经过检查无杂物,张力适中,无卡涩偏斜。

5.风烟挡板通过通风试验检查合格,开度指示正确。

6.各辅机附属设备的监视仪表齐全,经校验合格并全部投入。

7.各辅机附属设备的声光、报警信号试验合格,并全部投入。

8.系统中全部转动部件轴承的润滑油质量合格。

9.供应转动部件的冷却水系统畅通,水量充分。

10.磨煤机的检查
11.磨内清洁无杂物,全部部件安装正确。

12.磨油位正常,油质合格。

13.分别器挡板位置合适,且指示正确。

14.磨辊与磨盘衬板间隙及喷嘴环沿高度方向及径向方向的间隙匀称
全都符合要求。

15.弹簧加压系统的拉杆组合正确,无歪斜。

16.石子煤刮板机构运转检查无卡涩现象,刮板与风室底板的间隙合适,石子煤排放阀装配方向正确。

17.润滑油系统具备运行要求,油质合格,油量充分。

18.冷却水系统、消防系统检查验收合格,有条件时做通入试验。

二、制粉系统整套启动
1、允许启动条件
1)密封风机运行与一次风机已投入运行 2)冷油器后润滑油温度t35℃
3)磨推力瓦回油温度t45℃
4)润滑油站滤油网差压△P0.2MPa
5)润滑油箱油位h 200 mm
6)磨入口密封风与一次风压差△P2KPa
7)磨入口一次风量Q16m/s
8)磨分别器出口混合物温度 63-83℃
9)石子煤仓上插板开启、下插板关闭
2、磨煤机启动前的预备
1)按辅机通则检查合格。

2)启动润滑油泵,调整润滑油压在0.12-0.25MPa。

调整润滑油供油温度在45℃--55℃,依据油温投入冷却器。

3)投用给煤机工作灯,并检查内部无杂物。

4)检查给煤机驱动滚筒,张紧滚筒,称量托辊,电机,皮带,刮板完
好。

5)检查皮带支撑板,皮带清洁刮板,断煤信号装置,煤流监测器良好。

6)开启给煤机密封空气阀。

3、磨煤机启动
1)查一次风机、密封风机已启动正常,出口压力正常。

2)打开磨煤机密封风门。

3)查磨煤机启动条件满意,开启磨入口冷、热风闸板门,调整冷、热风调整门,进行暖磨。

4)当磨煤机出口温度达到65~93℃,调整一次风量至合适,启动磨煤机,开启给煤机出口门,查给煤机出力在最小位,启动给煤机,开启给煤机入口门。

4、制粉系统的运行监视与调整
正常运行应维持如下状态:
1)磨分别器出口温度 63-83℃ 2)一次风量 18kg/s
3)磨密封风与一次风差压 2 kPa
4)磨轴承温度<70℃
5)润滑油冷油器后油压力 0.14 MPa
6)滤油器网差压 0.2 Mpa
5、制粉系统运行中消失故障时的紧急停磨条件
1)磨煤机出口温度高高>110℃
2)磨煤机润滑油泵出口压力低低<0.07MPa。

3)磨煤机一次风与密封风差压低低<1.0KPa。

4)磨煤机电机轴承温度高高>95℃。

5)磨煤机电机定子线圈温度高高>145℃
6)磨煤机润滑油温度高高>65℃。

三、平安留意事项
1.参与试验人员必需经《电业平安工作规程》考试合格,并严格遵守
有关规定。

2.进入施工现场,必需头戴平安帽,衣着符合安规,高空作业应有牢靠平安措施。

3.试验时电厂运行人员及公司设备监护人员应严密监视,若发觉设备特别应准时按运行规程处理,并向领导汇报。

4.事故按扭动作牢靠,设备的各种爱护装置投入。

5.试验人员应正确使用各自仪器,并留意维护保管,防止损坏及丢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