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栽培与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竹子栽培与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摘要介绍了竹子的栽植、养护管理及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要点。
关键词竹子;栽培;病虫害防治
竹资源是陆地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布广,速生丰产,再生能力强,用途广泛,具有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已成为世界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由于全球环境的恶化,热带森林锐减,天然林保护日益受到重视,国际市场对竹制品需求的日趋增加,竹业的发展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我国竹子利用已突破传统领域,在建筑、造纸、轻工、食品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竹加工产品主要有竹材人造板、竹工艺品、竹食品、造纸、竹材制品五大类。
其中,竹材制品品种繁多、用途广,主要有农用制品、家具、生活日用品、建筑制品、文化用品、卫生用品和其他用品七大系列;竹材人造板按原料的单体形态区分有竹席、竹条、竹刨花、竹纤维、压碎竹条、竹平板等;竹食品则包括笋制品、竹荪、竹子饮料、竹保健食品及医药用品等。
近年来,宣城市在推进农村经济发展中,利用丰富的竹林资源优势,大力实施“竹业富民”工程,引导林农山上建基地,山下办工厂,初步形成了竹板材、竹工艺品、竹家具、竹化工、竹食品等门类比较齐全的竹产品加工体系,竹产业已成长为宣城市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
笔者将竹子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了总结。
1竹子的栽植
1.1选好栽植地点选背风向阳、土层后、有机质含量在2%以上,灌溉方便、不积水的地点。
1.2整地栽竹子必须全面整地,深翻30~40cm,清除砖头瓦块。
施有机肥37500kg/hm2。
1.3挖坑用品字形配置坑位,株行距各1m,坑直径50cm×50cm,坑深20~25cm。
1.4挖竹选好母株:母株要选2年生,节间短,分枝低,竹竿不粗,无病虫害的立竹作母竹。
挖母竹时根据竹竿上最下一盘枝的方向,挖开土壤,找到去鞭,按来鞭短,去鞭长的原则挖竹坨,来鞭(按北面)留20cm,去鞭(南面)留30cm,坨宽20cm,土坨厚20~25cm。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坨还可以再适当增大。
坨上带几竿竹不是主要的,但必须在一根以上。
坨要用草绳包扎,北方竹子移植包坨应用蒲包再用草绳缠绕。
1.5栽植栽植时期以春季3月下旬至4月上旬。
雨季移植以7月中旬至7月下旬为宜。
运坨时应抱住土坨搬运,一人搬不动时要两人抬土坨,绝不许用手提竹竿。
装卸车时不准拖,压,摔,砸。
栽植时坨入坑要求原土面与新地面平,
四周填土,踏实时不得踩土坨。
填土:埋半坑土时扶植竹竿,浇透水,待水下渗后再埋第2次至满坑,然后作堰,再浇足水。
2竹子的养护管理
2.1竹林的管护
2.1.1防护。
竹林不准游人进人践踏,因此必须设置有一定观赏价值的各种铁质的、竹质的围栏,围栏高度、形式可根据当地环境决定,但以不能进入为主要依据。
2.1.2施肥。
竹林以施有机肥为主。
时间以11~12月为宜,可施有机肥
3.75万kg/hm2,设围栏,积竹叶是重要的施肥措施。
2.1.3浇水。
要抓住关键季节,春季出笋前(4月)要浇足催笋水,5、6月要浇拔节水,夏季雨水充沛可不浇或少浇,秋季(11、12月)上旬浇孕笋水,冬季过于干旱的可适当喷水,竹林浇水要看天、看地、看竹林长势而定。
2.1.4培土。
竹林要每年培土,厚度以5cm为宜,时间利用冬季。
2.2竹子的扩繁与出圃
2.2.1诱鞭。
在计划延伸的位置,深翻土地,并压入青草或填有机质含量高的土杂肥。
2.2.2出圃。
竹林过密应适当出圃,出圃后应用土杂肥回填土坑。
3竹子的病虫害防治
3.1竹水枯病应加强抚育管理和合理砍伐。
发病后要及时在病区(病竹)四周(距枯死竹梢远)开沟隔离,以防其继续蔓延扩展。
3.2竹笋腐病
(1)不选蔬菜、松、杉地作苗圃地,基肥要腐熟。
用2年生健壮竹节育苗。
(2)发现叶尖,笋尖已腐的竹笋,要立即从基部剪除。
(3)出苗后(或发病初)即喷50倍波多液或高锰酸钾,每10天1次,直至竹苗生长健壮为止。
3.3竹苗生枯病
(1)不选蔬菜、松、杉地作苗圃。
(2)施用苏化911或苏农6401,用药量3.4kg/hm2,按1:(200~300)的比例和细土拌匀,垫于苗床上复种,或用敌克松0.3~0.5kg/hm2,与20~30kg细土拌匀复种。
出苗后发病初撒于床面。
可施用种子重量的0.2%~0.3%退菌特或0.2%苏农6401拌种,或施用0.5%敌克松先拌10~15倍细土,再拌种播下。
3.4毛竹苗麻点病发病期可试喷1:(100~150)波尔多液2~3次。
3.5毛竹枯梢病
(1)清除病原:结合竹林砍伐和钩梢,把已感染枯梢病的竹株或竹梢砍除,将带病的竹、梢及时烧毁。
不要用病竹枯枝做篱笆等。
(2)7~8月份发病盛期,应加强调查,发现新竹枝叶枯黄,竹秆节部出现褐色病斑,应及时在发病部位以下1-2节处钩去竹梢,以免病害继续蔓延,造成整株枯死。
(3)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1000倍液,或1%波尔多液,从新竹展叶时每隔15d喷1次。
(4)严格检疫,不要从病区调运母竹。
3.6毛竹烂脚病50%多菌灵可湿性粉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l生粉1 000倍液,或1%波尔多液,从展叶时起每隔15d连续喷2~3次。
3.7竹丛枝病加强竹林的抚育管理,砍伐老竹,保持适当的密度。
并进行松土、施肥,以促进竹林生长旺盛。
发展新竹林时,应从无病竹林中选取母竹。
发病初应及早砍除。
3.8竹秆锈病
(1)加强竹林经营管理,合理砍伐,不使竹林过密,也可减少病害的发生的机会。
(2)发病轻的竹林,应及早砍除病竹,烧除病部,以免病菌继续蔓延传播;发病重的竹林喷0.5~1度(波美)的石硫合剂,或氨基苯磺酸,每隔7天喷1次,连续喷3次,效果较好。
(3)6~10月间于竹林内喷1度(波美)石硫合剂或100~150倍的敌锈钠。
(4)每隔10d左右,用25%可湿性粉500倍液或50%可湿性粉1000倍液,喷2~3次。
3.9竹黑粉病加强竹林的经营管理,适当砍伐,以促使竹林生长旺盛,可
减少发病机会。
如竹林内出现少数竹株发病时,应及时砍除病竹(最好在黑粉飞散前),并把有黑粉的小枝烧毁,以免蔓延。
3.10竹煤病防治煤病应以消灭蚜虫和蚊壳虫为主,如用乐果等可防治蚜虫及价壳虫的若虫,松脂合剂可防治以壳虫,石硫合剂可杀死故壳虫的若虫。
适当的砍伐使竹林通风透光较好,就可大大减少发病的机会。
3.11竹赤团子病
(1)竹赤团子病多半发生在生长过密的小竹上,应适当疏伐,减少竹林密度,加强抚育管理,促使竹林生长旺盛,可减少发病机会。
发病后剪下病枝烧掉。
(2)喷石硫合剂。
3.12竹黑痣病
(1)加强抚育管理,适当疏伐,使竹林通风透光,可减少发病。
(2)历年发病重的竹林可试喷1%波尔多液。
4竹子的间伐(修剪)
(1)竹林的间伐应在晚秋或冬季,间伐的原则是“存三”(三度竹)就是4,5年生的立竹。
“去四”(四度竹)就是砍6、7年生的立竹。
“不留七”(七度竹)就是10年以上的老竹不留。
(2)砍伐量的依据:砍密留稀,砍小留大,使留竹分布均匀。
(3)健壮竹林其立竹年龄组成应为1~2度竹占40%左右,3~4度竹占45%以上,5度竹占15%(5度竹主要养空)。
(4)适当钩梢:过密竹林冬季遇雪要压倒,因此应于11月适当钩梢。
未钩梢的密竹林,应于降雪后及时抖掉竹林冠部积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