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曲唑治疗74例子宫内膜增生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来曲唑治疗74例子宫内膜增生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来曲唑治疗子宫内膜增生的临床疗效及观察。
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至2012年3月诊治的74例子宫内膜增生患者将其均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对治疗组患者采用来曲唑治疗,对对照组采用醋酸甲羟孕酮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效果。
结果:治疗组在临床表现和病理检查的转化率及副作用三方面上都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在子宫内膜厚度改变情况上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来曲唑治疗子宫内膜增生临床疗效显著,且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来曲唑;子宫内膜增生;醋酸甲羟孕酮
子宫内膜增生也称之为癌前病变,它的病因与内源性雌激素和外源性雌激素作用有关。
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月经周期不正常,阴道出血或月经量少,还有的患者出现闭经情况,且隔一段时间后又会出现阴道大量出血的现象[1]。
根据国际妇科病理协会记载,把子宫内膜增生分为单纯性增生、复杂增生和单纯性不典型性增生三种类型[2]。
其主要的治疗方法是止血、调经、促使子宫排卵及转化增生内膜等,本文将探讨采用来曲唑治疗子宫内膜增生的临床效果及观察,资料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0月至2012年3月诊治的74例子宫内膜增生患者,年龄32-54岁之间,平均年龄43-9岁。
所有患者均经过检查进行确诊且并无其他心、肝、肾等疾病,其中属于单纯性增生的患者有40例;属于复杂性增生的患者有26例;属于单纯性不典型增生的患者有6例;属于复杂性不典型增生的患者有2例。
将其均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7例,对两组患者进行不同方法治疗,然后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
1.2方法
1.2.1用药前检查
74例患者在治疗前均通过B超检查子宫大小及内膜厚度和病理送检的回执报告,然后根据报告用药;治疗后在患者经期一半时进行B超检查子宫内膜厚度,并于月经来潮时六小时内再次进行取样送病理进行检查。
1.2.2用药治疗
对对照组患者采取醋酸甲羟孕酮治疗,每天1次,每次10毫克;对治疗组患者采取来曲唑治疗,每天1次,每次2.5毫克,两组用药都采用口服的方式,
均用药3个月,并于3个月后进行效果对比。
1.3疗效评定
临床的疗效评定根据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和病理结果进行判断,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三种类型。
显效是指患者用药后阴道停止不规则性出血或闭经及子宫内膜病变完全恢复向增生期子宫内膜或萎缩型子宫内膜症状转化;有效是指用药后患者的症状有所改善但没有完全消失;无效是指用药后患者所有症状都没有改变。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统计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用P<0.05表示两者间差异的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表现恢复情况
治疗组的37例患者中有29例出现闭经情况,有7例患者出现正常经期,出血量35.11±6.21毫升,且经期缩短到3至5天,有1例阴道还有不规则性出血的情况;对照组的37例患者中有34例出血症状改善,出血量减少至59.21±9.12毫升,患者经期缩短到5至7天,有3例患者仍有阴道不规则出血的情况,两组的临床表现对比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子宫内膜厚度变化情况
74例患者在治疗前全部经过B超检查,结果显示13-25毫米厚,平均厚度为16.16±4.6毫米。
治疗组用药后再次检查子宫厚度显示9-12毫米,平均厚度为7.66±1.5毫米;对照组用药治疗后再次检查显示为8-11毫米,平均厚度为6.66±1.49毫米。
两组患者在本组治疗前后对比均减少了4-13毫米和5-14毫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之间无对比差异(P>0.05)。
2.3病理检查显示
两组患者用药后病理检查结果显示,治疗组的单纯型转化率100%,复杂型转化率92.31%,不典型转化率75%,其各项转化率都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单纯型65%,复杂型69.23%,不典型50%,两组转化率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比率见表1和表2。
2.4副作用
采用来曲唑治疗期间的治疗组有2例患者出现恶心、头疼的现象,有1例出现潮热感。
采用醋酸甲羟孕酮的对照组有3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4例
出现乳房肿胀的情况,且有11例患者出现体重增加的情况,平均体重增加3.54±1.12千克。
两组用药后副作用对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用药后疗效-表1(例/%)
子宫内膜增生类型例数显效有效无效转化率单纯型20 20(100.00)0 0 100.00复杂型13 9(69.23)3(23.08)1(7.69)
92.31不典型 4 2(50.00)1(25.00)1(25.00)75.00对照组用药后疗效-表2(例/%)
子宫内膜增生类型例数显效有效无效转化率单纯型20 7(35.00)6(30.00)7(35.00)65.00復杂型13 5(38.46)4(30.77)4(30.77)69.23不典型 4 1(25.00)1(25.00)2(50.00)50.003讨论
目前,子宫内膜增生症是妇科医学常见的一种疾病,它具有癌变倾向。
大多数患者属于可逆性增生症,一般单纯型和复杂型增生的癌变率比较低,适用于药物治疗。
本文采用来曲唑(芳香化酶第三代)及醋酸甲羟孕酮药物分别对74例子宫内膜增生患者的治疗中看出,在对于控制不规则性出血及增生转化率显示,采用来曲唑的治疗效果明显比醋酸甲羟孕酮的治疗效果好;在子宫内膜增生厚度的恢复情况上两者没有明显差异,但在用药后的副作用情况的对比中,来曲唑的副作用很细小,醋酸甲羟孕酮使用后不仅出现恶心、呕吐等情况还有增重的情况,所以在临床治疗中使用来曲唑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赵晓东;茅红艳;陈炳香;王瑷琳;陈玲玲.来曲唑治疗子宫肌瘤临床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11(02):259.
[2]金巧凤;赖爱鸾;张建生.炔诺酮治疗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分析[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0(01):143.
[3]林芸;彭幼玲;闻安民.单纯型子宫内膜增生症治疗体会[J].实用医学杂志.2008(14):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