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练习:山地的形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达标练山地的形成
(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18·河南六市联考)某地煤炭资源丰富,该地中学生在考察古生物化石的过程中绘制了一地形剖面图。
读图完成1~2题。
1.B处地貌为()
A.断块山B.火山
C.背斜山D.向斜山
2.下列关于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B处地下采煤易发生瓦斯爆炸
B.D处地下适合修建隧道
C.该地岩层主要由岩浆岩构成
D.该处地质构造受东西方向的挤压作用而成
【解析】: 1.D 2.B第1题,B处地貌为山地;岩层中间新、两翼老,为向斜构造。
第2题,瓦斯易在背斜顶部集聚,而B处是向斜构造;D处岩层中间老、两翼新,为背斜地质构造,岩层上拱,具有良好的支撑作用,且地下水沿岩层向两侧渗流,有利于保持隧道的干燥,适合修建隧道。
该地岩层富含化石,主要由沉积岩构成;结合指向标可知,该处地质构造受南北方向的挤压作用而成。
(2018·资阳模拟)读某城市略图,该市现在计划再修建甲、乙两条市外快速通道,结合地形和河流,完成3~4题。
3.该城市布局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
A.矿产资源的分布状况B.政治和经济的发展
C.交通运输的需要D.地形和河流的分布
4.交通线路的选择建设要注意成本,甲、乙两条线路的交通造价相比较() A.乙线路造价低,是由于用到了林地和滩地
B.甲线路造价高,是由于地形因素的影响
C.乙线路造价高,是由于地形、河流的影响
D.甲线路造价高,是由于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
【解析】: 3.D 4.C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城市主要沿河流的谷地延伸,因而地形和河流的分布是影响城市布局的主要因素。
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乙线路多次穿过河流与山脉,修建时工程难度大,因而造价高。
(2018·河北百校联考)研究地质构造,可以科学地推断地层形成过程与地貌的关系。
下图示意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据此完成5~6题。
5.对岩石①、②、③形成的先后顺序的推断,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③→②→①
C.①→③→②D.③→①→②
6.对岩石②形成后,地质作用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岩浆喷发→地壳下降→深海沉积→地壳上升→水平挤压→外力侵蚀
B.地壳下降→沉积作用→地壳上升→侵蚀堆积→水平挤压
C.地壳下降→沉积作用→地壳上升→水平挤压→外力侵蚀→堆积作用
D.地壳下降→沉积作用→岩浆喷发→水平挤压→堆积作用→外力侵蚀
【解析】: 5.D 6.C 第5题,根据岩层先形成的在下,后形成的在上的规律可知,岩层③在岩层①、②的下面,所以岩层③最早形成,①曾经是个火山口,被后来形成的岩层②覆盖,所以D正确。
第6题,据图可知,岩层②上面有很厚的沉积物,说明其形成后,曾经历过地壳下沉,沉积物沉积,后来地壳上升加上受到水平挤压,形成背斜,背斜顶部受到外力侵蚀形成谷地,后来由于堆积作用,形成了松散的沉积物,所以C正确。
读我国某地区交通干线(虚线)分布图,回答7~8题。
7.由图可以看出,该地区交通干线分布的共同特点是()
A.沿山谷延伸B.沿山脊延伸
C.沿等高线延伸D.沿经纬线延伸
8.下图中能反映图示地区交通线形态的是()
【解析】:7.A8.C第7题,从图中可直接看出,该地区交通干线基本上沿图中河流的干流延伸,而河流的干流处应为山谷。
第8题,读图可判断出,该地区为山区,主要交通运输方式为公路。
山区公路一般呈“之”字形,以减小工程量与施工难度,减小路面坡度。
如图为我国某世界地质公园的景观图,流纹岩六边形柱状节理、玄武岩岩脉、纵横交错的裂隙,展现出地质历史时期山河变动的画卷。
后期次生节理构造及海蚀
作用对该地质公园的原生柱状节理有一定程度的破坏。
据此完成9~11题。
9.图示景观的形成过程最可能是()
A.岩浆喷发—冷却收缩—内力挤压—岩浆侵入
B.岩浆侵入—内力挤压—岩浆喷发—冷却收缩
C.内力挤压—岩浆喷发—岩浆侵入—冷却收缩
D.岩浆喷发—内力挤压—岩浆侵入—冷却收缩
10.推测岩浆喷发和冷却收缩的过程()
A.喷发剧烈,冷却迅速
B.喷发剧烈,冷却缓慢
C.喷发平和,冷却迅速
D.喷发平和,冷却缓慢
11.该地质公园位于()
A.吉林B.内蒙古
C.江苏D.香港
【解析】:9.A10.B11.D第9题,冷却收缩一定排在岩浆喷发之后,故C、D错。
根据交互关系,先形成的被后形成的穿插,可知穿过主岩体的岩脉在后,即岩浆侵入在岩浆喷发之后。
完整的过程是岩浆喷发、冷却收缩形成六边形流纹岩主岩体。
后来受到内力挤压扭曲变形,最后玄武岩侵入形成岩脉。
第10题,流纹岩是酸性喷出岩,酸性岩浆岩喷出过程往往是剧烈的。
冷凝收缩形成规则的六边形,说明冷却时间充足,即冷却缓慢。
第11题,材料提到后期受到海水侵蚀破坏,所以该地靠海。
吉林、内蒙古的火山喷发后所在地区没有濒临海洋的阶段,始终是内陆。
江苏的海岸为淤泥质海岸,岸边没有火山。
所以选香港。
二、综合题(共56分)
12.读某区域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30分)
(1)说出该区域的褶皱形态及判断依据。
(6分)
(2)说出图中甲城镇所处的地形类型,并分析成因。
(6分)
(3)该地打算修建一条连接聚落丙、丁的公路,请在图中设计一条较为合理的线路。
(4分)
(4)指出图示区域铁路选址的原则,并说明原因。
(14分)
【解析】:第(1)题,结合图例可判断出该区域岩层中间为形成时间早的石灰岩,两侧为形成晚的砂岩和花岗岩,因而为背斜构造。
第(2)题,结合图中的等高线可判断出甲城镇地处盆地,其形成为背斜成谷。
第(3)题,线路的设计尽量沿等高线延伸。
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铁路沿河谷和盆地延伸,其目的是为了降低建设成本和难度。
【答案】:(1)背斜。
岩层中间老,两翼新。
(2)盆地。
成因: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作用,岩石破碎,易受风化侵蚀形成低地。
(3)绘图略。
(4)铁路选址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原因:在山区修建铁路,不仅成本高,难度也比较大,该选址原则是为了降低修建成本和难度。
13.岩层的空间方位通常用倾角和倾向来描述。
如下图中“50°|”表示岩层与
水平面成50°夹角且向东倾斜。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6分)
(1)在下图中画出A~B一线的地形剖面图,并在垂直剖面图上画出岩层分布情况。
(6分)
(要求:用粗实线表示岩层分界;用符号表示岩层名称;先用铅笔作图再用黑色水笔描黑)
(2)从地形形态看,年轻的褶皱地区,向斜往往形成________,背斜往往形成________。
(4分)
(3)从地表形态看,甲处为________。
从地质构造看,甲处为________。
(4分)
(4)简析甲处地表形态的成因。
(12分)
【解析】:第(1)题,首先在图中标出A~B一线与等高线的各个交点,然后根据各个交点的海拔和与A、B的位置关系画出地形剖面图;然后在图中标出A~B 一线与岩层分界线的各个交点,然后根据各个交点的位置及相连两交点之间的岩层类型画出岩层的分布。
第(2)题,年轻的褶皱地区,受外力作用小,因而向斜成谷背斜成山。
第(3)题,甲处等高线向海拔低的方向凸出,因而为山脊;甲处岩层中间新两侧老,因而为向斜。
第(4)题,甲处地貌为向斜山,主要与向斜槽
部岩石坚硬不易被侵蚀有关。
【答案】:(1)
(2)谷地或盆地山岭(3)山脊向斜
(4)向斜槽部的岩石受到挤压,岩性坚硬,抗侵蚀能力强,形成凸起的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