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论》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1000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践论》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1000字
《实践论》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1000字
导读:读书笔记《实践论》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1000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实践论》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1000字:
《实践论》是一篇伟大光辉著作,发表于1937年7月,主要揭示了唯物主义世界观的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在我们中国石化拥抱四大革命、爬坡过坎,建设基业长青的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的征途上,作为一位中青年干部,重读这一著作,很有现实意义。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论》指出:“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因此不能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即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

”生产实践活动是人认识发展的基本来源,马克思主义从根本上说明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毛泽东指出:“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人们的认识,不论对于自然方面,还是对于社会方面,也都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即由浅入深,由片面到全面。


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标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其绝对性表现在它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此外再没有其他的标准。

其相对性表现在随着实践本身的发展,此时此地的被实践检验过的正确认识,在彼时彼地就可能是不正确的,同时,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实践也是有局限性的。

二、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
认识从实践产生而又服务于实践的。

1.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实践中产生的首先是感性认识,即“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各个片面以及这些事物的外部联系”,他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没有深入到事物的内部,还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


着实践的继续,感性认识积累到一定程度,人的认识产生概念,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就成为理性认识。

理性认识有抽象性和深刻性的特点,是物质变精神的过程,是个别到一般的过程。

2.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理性认识还必须经过由认识到实践,来实现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

“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运动,如果只到理性认识为止,那末还只说到问题的一半。

而且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说来,还只说到非十分重要的那一半。

”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

3.认识发展的总过程和总规律。

就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三、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是辩证的统一
改造世界的具体任务包括“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

改造客观世界包括改造自然界、社会及阻碍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的一切反动势力。

读后感·改造主观世界包括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

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是统一的。

为了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必须改造主观世界,而主观世界的改造也不可能是孤立进行的,而必须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实现的。

学习《实践论》,使我们能够进一步认识到要坚持和发扬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学习《实践论》,使我们能够进一步认识到要积极投身于中国石化改革创新建设基业长青的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的时代伟业当中,用实际行动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