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鞋匠的儿子》教案(全国优秀教案评比江苏如皋选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鞋匠的儿子》教案
一、文本简介
《鞋匠的儿子》是一篇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课文,作者是李鸿彬。
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勇敢的小孩子,他越过重重障碍,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这个小故事鼓励孩子们要有勇气,勇往直前,积极进取。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通过阅读和学习本篇文章,学生能够:
1.1 认识并掌握词汇:鞋匠、缝纫、由、愁眉苦脸、趁、鞋底、仆倒、顺利、勇敢、坚定。
1.2 理解文章中难点句型的意思。
1.3 理解文章中的主要内容和意图。
2. 其他目标
2.1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心他人、勇于开拓、积极向上的情感和态度。
2.2 培养学生注重语文表达能力和良好沟通能力的意识。
2.3 通过课堂互动和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简单谈论探讨,使学生了解本篇文章的内容和主题。
2. 阅读理解
2.1 学生们自己或组内阅读课文,理解文章中的主要内容。
2.2 老师提供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对本文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旨在加深对本篇文章的理解。
2.3 对关键词汇、句型或其他难点进行讲解,以便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 教学展示
让学生观看相应的视频内容,展示有关鞋匠制作鞋子的制鞋过程、鞋底的制作
过程等,引导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感官体验,进一步了解制鞋的过程和技术。
4. 学习练习
4.1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相关题目,巩固和加深对本篇文章的理解。
4.2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
老师提供一些讨论问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
况和思考,展开辩论,让他们从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成果。
5. 课堂
完成本堂课学习的内容后,以简短、形象的语言,点评和本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和学习效果。
同时可以让学生回答有关的问题,以检查学生对本篇文章的掌握情况。
四、教学评价
通过学生的小组讨论、课堂互动、课上练习等方式,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及
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同时,1.4可以设置笔试及期末考试
等题目。
这些都是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形式和方法。
五、教学反思
《鞋匠的儿子》这篇文章让孩子们深入了解了鞋匠的工艺,在学生的思想感召
和教学的推动下,更多的孩子们会从实践中领悟到生活的本质,明确自己学习生活的目标、坚定不移地走出自己的人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