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龙区通泉中学2018-2019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9月 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龙区通泉中学2018-2019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
9月月考卷答案
1、A [B、wǎng C、zhǎi D、yǔ]
2、C [A、娆B、义D、愤]
3、C [“一代天骄”指称雄一世的英雄人物,用来形容青少年不符合语境]
4、B [A、“事件”设为“人”C、成份残缺,缺少主语,应该删去“通过”或者“使”
D、句式杂糅,应删去“其目的”或者“为了”。
]
5、C
6、C(“明代”改为“清代”)
7、(1)雪拥蓝关马不前(2怀旧空呤闻笛赋(3)但原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政通人和,百废具兴(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8、对孩子期望过高会引发孩子的情绪问题。
9、妈妈,我不想参加兴趣班。
我知道您是为了让我学到更多的知识,最近我看了一幅《对中小学生假期愿望的调查图》,有60.9%的同学希望家长带他们去旅游,有27.9%的同学希望家长让他们看课外书籍,因为这样可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我的愿望也和他们一样,希望您不要勉强我上兴趣班,好吗?
10、分别是从视觉和听觉角度写的(1分)。
“洁白的浪花”从视觉的角度抓住“起锚”的瞬间,写出了海员对出发的盼望;“铁链的喧哗”从听觉的角度抓住“抛锚”的瞬间,写出了海员对到达的盼望。
表达了诗人对新中国海员乐观、豪迈的性格和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的赞扬(2分)。
11、B (解析:A.开头两句以宴会的盛大豪奢反衬诗人苦闷抑郁的心情;C、借用典故“间接”表达了诗人的心理;D、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终会到达理想的彼岸。
)
12、看到一个积极、乐观、豁达、执着、有进取心、有政治理想的诗人形象。
(2分)
13、(1)指天气放晴;(2)代指鱼;(3)散开;(4)清。
14、(1)不因外界环境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或喜或悲[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2)喝醉后能够同大象一起欢乐,醒来后能够用文章来记述这件事的人,是太守啊!
15、C (A①来;②用; B①连词,表递进;②连词,表承接; C①②都是名词,乐趣; D①形容词和乐;②形容词,和煦。
)
16、可适当给分①主体不同:前者是迁客骚人之乐,后者是太守之乐(或百姓之乐);②客体不同:前者是春季美景之乐,后者是四时山水之乐;③原因不同:前者是因宠辱偕忘而乐;后者是因百姓乐而乐;④本质不同:前者是个人之乐,后者是与民同乐。
17、①读诗词养点浩气②读诗词养点骨气③读诗词养点地气④读诗词养点清气
18、举例论证、引证法(道理论证)。
用举例论证,和引证法的方式,有力地论证了“读诗词养点浩气”的论点,从而论证了中心论点“读点诗词养点气”。
19、每段的内容与第一段的内容相呼应,浩气的延伸就是骨气,骨气、地气,清气,符合人的思想境界的发展规律,由表及理,层层深入,由个人到社会。
所以不能换。
20、C
21、栀子花开的素洁清香;张岱、季羡林文字的素雅自然;林风眠、吴冠中画作的纯洁静美;钱钟书等暮年爱情的素净如雪;唐诗宋词中意境的清澄素洁。
22、开篇点题,引出下文。
23、“好文字”是素雅纯粹、清新自然的文字。
24、示例: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暮年的季先生比喻成一树梅,生动形象地写出季老先生简净、纯粹的人生境界,表达了对季老的赞美之情。
25、表达作者对“素颜”的赞美,点明文章的主旨;是全文的线索;以形象的比喻和诗意的语言,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6、示例一:一个女同学,扎着马尾辫,穿着干净的校服,坐在教室里安静地读书,即是“素颜如雪”。
示例二:一束绽放的芦苇,插在青花瓷的酒瓶,微风中摇曳,素净淡然,即是“素颜如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