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分析与对策研究
无锡高职院校日语专业设置现状分析

校本 身 的 培养 目标 就是 面 向 一线 的高 素质 的 服务 型人 才 ,可 以说 市场 需求 和 院校 特 点都 决 定 了高 职 院校 1语 人才 的培 养 ,要 有 一 3 种新 的思 路 , 注重 实用 ,加 强 听力 口语 和使 用场 景 的训 练 。 下面 文 章 以无 锡 开 设 1语 专 业 的 高 职 院 校 为例 展 开 分 析 。 3
一
学 院 开设 E语 专 业 ,培 养 1语 教学 研 究 ,外 事 活动 和 高级 商 务 的 l 3
3 1语 人才 ,而 且招 生 名 额有 限 ,有 的大 学甚 至进 行 隔 年招 生 以保 证 培 养 质量 ,这 种培 养模 式 在 短期 内适 应 了 当时 的需求 ,培 养 出
高精 尖 的专 业 人 才 ,但 随 着社 会 经济 的 发展 ,这种 培 养模 式 很难 满 足市 场 对 于 1语 人 才 的 大 量需 求 。 3
无锡 高职 院校 日语 专 业 设 置 类 型 和 特 点 目前 无 锡 有三 所 公 办 高职 院 校 开设 1语 专业 ,分 别是 无 锡 职 3 业技 术 学 院 、无 锡 商 业职 业 技 术学 院 、无锡 科技 职 业 学 院 。下 面 就 各 自院校 的专 业 设 置 特 点 进 行 分 析 。 ( )无 锡 职 业技 术 学院 ( 用 日语 专 业、 日 /电子 专 业 ) 1 应 语 位于无锡高浪路 ,是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示范 院校 ,以机械设 计 、 自动 控 制 为优 势 和 核心 ,其 1语 专 业 根据 学 校特 点 命名 为 应 3 用 1 专 业 ,并 和 电 子 学 院合 作 开设 电子 专业 ,1语 专业 。 3 语 3 其 培养 目标 为 :培 养 具有 扎 实 的 1语 功 底 和较 强 的 日语 应 用 3 能 力 ,熟 悉 1语 和 专业 技 能 、具 备工 程 电 子 和计 算机 科 技 等应 用 3 等 知 识 ,能 面 向企 业 工 厂 一 线 的 E语 职 业 人 才 。 l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向专业群建设转变的分析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向专业群建设转变的分析【摘要】本文从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现状和专业群建设的概念入手,分析了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提出了专业群建设的特点和优势。
探讨了高职院校如何实现专业建设向专业群建设的转变,以及专业群建设对高职院校的影响。
通过对某高职院校的专业群建设实践进行案例分析,进一步强调了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必要性和其未来发展方向。
本文的研究旨在引领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向专业群建设的转变,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提高教育质量和培养更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专业群建设、转变、问题、挑战、特点、优势、实现、影响、案例分析、必要性、发展方向。
1. 引言1.1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现状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现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当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过于碎片化,各专业之间缺乏联系和协同,导致资源浪费和人才培养质量不高。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兴行业和职业不断涌现,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更新和调整相对滞后,无法满足社会需求。
传统的专业建设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需求,缺乏创新性和灵活性。
与此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也存在着一定的优势,比如传统专业建设模式下,各专业相对独立,拥有自己的师资队伍和教学资源,能够较好地保证教学质量和学生培养效果。
而且,专业建设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学资源,为专业群建设奠定了基础。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现状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既有问题和挑战,也有优势和潜力。
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和高等教育的改革方向,高职院校需要转变专业建设的模式,向专业群建设迈进。
1.2 专业群建设的概念和意义专业群建设是指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将不同但相关的专业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专业群,以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和提高专业教育的质量。
专业群建设的意义在于:1. 促进跨学科合作:专业群建设打破了传统学科之间的界限,促进不同专业之间的交叉合作与融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全面地接触到不同领域的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和跨学科能力。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SWOT分析与对策研究

离 职院 校 毫 业建 设 S O W T分 析 与 又 策研 究 J 1
四川信 息职 业技 术 学 院 张 邦 文
[ 摘 要] 高职 院校 的发展 离不开专业建设 , 专业建设 的好 坏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 , 可以借助 S T法客观的对本校专业建设进 行 WO 分析 , 究 系统的 、 研 针对性强的对策解决现有专业所存在 的问题 , 促使 专业建设持 续的发展 , 培养 更多的优 秀专业技能人 才。 [ 关键词 ] 专业建设 S WOT 分析 对策 近年 来高职教 育得到 了快 速发展 , 为社会培 养了大量 所需 的专 业 技能人才 , 到用人单位 的好评 。教 育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 受 专业建设 是 其核心 , 必须 与市场 、 社会相协调发展 , 满足人才需求 , 合理设置 、 整 、 调 改革 , 形成专业核心竞争力 和特 色 , 培养更 多合格的专业人才。 学校 专业建设的现 状分析 1专业建设规划有 所体 现 , 、 缺乏科 学 、 有效性 各 学校在规划 中 , 乏对 国家政 策 、 缺 新技术 、 现有专 业建设情况 等 深入研究 和分析 , 对人才需求缺乏有效 预测 , 使得规划落后 、 无前 瞻性 , 导致专业建设规 划科 学性欠 缺。 2 专业设置 、 整随意性 大 , 、 调 缺乏系统性 为 了抢 占生源 , 目跟从 市场 , 盲 不从 特色下 功夫 , 么专 业热 门就 什 马上 开设此专业 , 申报 少建设 , 兴 随意调整方 向 , 缺乏 系统性考虑 和分 析, 导致 专业建设效果差 , 浪费资源。 3 专业分析各 自为政 , 、 缺乏有 效方 法 现在学校过 分依 赖国家专业评估指标 , 法结合实际 , 无 寻求有效方 法客观 的实现专业建设 , 导致分 析结果不理想 , 形成不 了优势 。 4 过 于追求 面子 、 、 形象工程 , 忽略整体性 专业建设 是整体性很强 的一项 工程 , 不能偏离基本培养 目 , 的 标 有 学校 只抓 技能, 为多参加 比赛就说 明本专业建设有特色 , 认 而学 生的实 际竞争力并没提 高。 二、 专业建设 的主要点析取 近几 年专业建 设取得 了不少 的成果 , 示范专 业 、 重点专 业 、 教改 专 业正在有序 开展 , 有些学校也建立 了 自己的专业评估指标体 系, 以确 用 保学校 专业建设健 康 、 序的发展 。通过这些改 革和评估分 析 、 有 研究 , 得到一些专业建设关键点用 以参考 。 1 人才需求分析 、 人才 需求 分析主要涉及 国家 、 区产业经济政策导 向、 地 新技 术应 用 研究方 向、 用人单位 的用 人标准和需求 , 有需求才有专业 。 2 专业人才 培养 目 、 标 专业 人 才培 养 目标 主要 分为 知识 、 力 、 能 素质 三方 面 , 照人 才 按 培养 规律 、 学 的分解 , 科 必须 注重 素质 目标 , 素质 决定 人 才质量 的好
关于高职院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关于高职院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高职院校教育是指为了适应社会对专门技术、管理和服务人才的需求,培养具有一定实际技能和创新精神的专门人才的学校教育。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职院校教育在我国的地位日益重要,但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高职院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问题分析1. 教学质量不稳定在一些高职院校中,教学质量参差不齐,有的课程水平较高,而有的课程质量欠佳。
这主要是因为一些教师水平不高,教学经验不足,导致无法保证教学质量的稳定性。
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学设备和实验条件也较差,影响了教学效果。
2. 专业设置滞后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也相对滞后。
有的专业学生就业率较低,而有的专业就业难度较大。
部分高职院校的专业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导致学生就业压力较大。
3. 学生就业压力大由于高职院校的教学和实践性强,毕业生一般能够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但是由于社会竞争激烈,一些学生在就业市场上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机会。
这主要是因为学校没有充分考虑到社会需求,导致学生就业压力较大。
4. 教师队伍建设不足一些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建设不足,教师职称结构不合理,教师水平参差不齐。
一些高职院校的教师学术水平较低,缺乏创新意识,导致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障。
5. 实训基地不足高职院校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但是一些学校的实训基地却不足,无法满足学生的实践需求。
这导致学生毕业后缺乏实践经验,难以适应社会需求。
二、对策研究1. 提高教学质量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考核,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经验,同时加大对教学设备和实验条件的投入,保证教学质量的稳定性。
2. 调整专业设置高职院校应该根据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进行专业调整和设置,努力提高学生就业率,减少学生的就业压力。
3. 加强学生就业指导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和就业机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选择,减轻学生就业压力。
苏锡常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调整动态对接研究

苏锡常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调整动态对接研究高职教育的定位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专业布局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相吻合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
从劳动力供需平衡来看,产业结构影响着市场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专业结构影响着市场对人力资源的供给,专业结构要契合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未来发展的基本方向,合理的专业设置和规模反过来会助推经济的快速发展,二者之间存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1 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现状分析1.1 产业结构从数据看,进入“十三五”之后,苏州、无锡、常州三次产业结构形成了“三二一”模式,具体比重如图1、图2、图3。
数据来源:《苏州统计年鉴》、《无锡统计年鉴》、《常州统计年鉴》。
1.2 专业结构以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5所学校开设专业为调研对象,开设专业总数216个(含重复),覆盖17个专业大类:财经商贸大类、公共管理与服务大类、交通运输大类、教育与体育大类、旅游大类、文化艺术大类、新闻传播大类、医药卫生大类、资源环境与安全大类、电子与信息大类、生物与化工大类、食品药品与粮食大类、土木建筑大类、轻工纺织大类、能源动力与材料大类、装备制造大类、农林牧渔大类,开设专业大类与产业对应如图4,呈现出“三二一”模式。
苏州、无锡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也呈现出同样结果。
(根据各校官网数据统计分析)1.3 适应性分析整体上看,苏锡常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整体上具备一定的适配度。
但具体来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热门及通用专业扎推现象明显,常州5所学校开设专业总数216个(含重复),去掉重复后专业数为125个,开设专业重复率42.13%,125个专业中5个李锐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省常州市 213164摘 要:立足苏锡常产业发展实际情况,以苏锡常高职院校开设专业为调查样本,注重大数据思维,通过个案研究,结果显示苏锡常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之间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适应性,但也存在不足,如专业同质化明显、专业设置前瞻性不足、专业聚集度不高、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滞后等。
浅谈当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问题与对策

浅谈当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问题与对策摘要: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较为迅速,它具有鲜明的地域性、较强的针对性,但在专业设置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管理体制、原则、人才培养目标及特色专业的设置等方面进行研究,有助于提高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优势专业,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高级技术人才,更好的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问题;对策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开始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虽起步较晚,但近些年的发展势头良好,成绩也较为显著。
当前,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
现阶段,我国高职教育既处于高等教育的最底层次又在职业教育中处于最高端,专业设置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的发展,因此研究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自身的办学水平,对职业教育更好的为社会、经济服务具有基础性的意义。
一、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类型及原则(一)高职院校与普通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的区别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是技术型专业,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学科型专业有较大的区别。
由于普通高等教育学科类结构常常带有人为划分,因此普通高等教育的专业结构在不同国家和不同时期都会有所不同。
目前我国实施的本科教育专业目录是教育部于1998年颁布的,这是迄今为止最新的高等教育本科专业目录和学科划分,共设十一个学科门类,249种专业。
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是面向不同的职业分工来设置专业。
正是由于这一重大区别使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具有明显的自身规律,它是教育部门依据劳动力市场对各职业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的需要以及学校教育可能提供的培养类型来进行专业设置。
它不等同于学科类结构,不强调学科分类的学术性。
(二)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原则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最初沿用的是普通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原则。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这种方法越来越凸显出它的不适应性。
21世纪,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应遵循以下原则:1、重视双重需求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一方面要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彭秋 红
( 平顶 山工业 职业技 术学 院 , 河 南平 顶 山 4 6 7 0 0 1 )
【 摘 要】专业建设是 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 的招 生、 学生的培养及毕业生的就业与创业的重要环节 , 关系到高职院 校 的生存 与发展 。在探讨我 国高职院校 专业建设 中存在 问题 的基础上 , 分析 了造成这些现象的原 因, 并针 对存在 的问 题 提 出 了一 些 对 策 与 建议 。
地指 导高职院校专业建设 和改革 的实质阶段 , 这也是造 成高 职院校 的专业建设 和社会需求 出现错位的一个因素。高职院 校并 未充分发挥行业 、 企业 的作用 , 结 合地方经济建设 , 联合 开展专业能力标 准的制定 工作 , 导致其对行业 、 企业所需 人
才规格 、 能 力 的适 应 性 较 差 , 办 学 质 量 难 以得 到 根 本 性 的 提 高。 二、 把握内涵。 扎实推进专业建设工作
部领域 人才过剩 之间 的矛盾 , 当然 , 也有 一部分 原因是 由于 部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太高。但是 , 归结起来 , 体现为 就业压力下的就业 与学生培养之间的矛盾。 专业是高职 院校教学工作 的载体 , 是高职 院校制订培养 目标 、 教学计划 , 进行招生 、 教学 、 毕业生就业 等工作 , 为社会 培养 、 输送 各种各类合 格人才 的依 据 , 也 是学生 选择 学习方 向、 学习内容 , 进 而形 成 自己在某一专 门领域的特长 , 为将来
手: 直接调 查本专业相关 单位 的用人需求 ; 根据行业 发展 规 划预测 ; 根据最新 突破性 技术应用前景进行预测 。在确定 专 业定 位与培养 目标 中 , 必须根据社 会经济发 展的需要 , 以就
产业结构调整对无锡高职教育专业设置的影响分析

72 4 8 9 83 9 2 3 95 4 60 1 0 73 6 5
92l 66
1 . 5 6 1 . 4 3 1 . 4 4 1 . 8 8
1 4 8 5 7. 6l 5 6. 8 2
第 3 3卷
第 3期
湖 北 / - - . 播 电 视 大 掌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Hu Be i TV Un i v e r s i t y
Vo1 . 33 ,No. 3 M a r c h. 2 01 3 , 023  ̄ 02 4
2 0 1 3年 3月
十一五期 间,全 国各 地都在进行产业升 级和经济转型 , 而 这 种 变 化 势 必 影 响 区域 内高 职 院校 的发 展 。因 此 , 本文就 无锡地 区 “ 十一五 ”期 间的产业 结构变化 ,人才需求 以及 无 锡各大 高职 院校 的专 业设置和招生规模进 行了全面统计 , 力 图通过这些数据 的分析, 为 区域 内高职院校未来 的发展 提供 参考 。 区域经 济发展与高职教 育的关系 经济 实力决定 了高等职业教育 发展的物质基础 。因此 , 对于地方 高等职 业院校而言 , 其 发展不仅受 限于国家的整体 经济发展水 平,而且更受制于 当地 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但
5 5. 3 9
38 . 8 4 0. 1 4 0. 9 5 41 3
42 . 8
、
是长期 以来 ,在计划经济 向市场经 济的转变过程 中,我国的 高职 教育 一直依附于高等教育 。因此 , 无论是在人 才培养模 式还 是专业设置上 ,高职教育 都未能充分考虑其地域特 性 。 这 也是导致现阶段很 多高职教 育不能适应 当地经济 的发 展, 其人才 培养与当地社会需求之 间的契合度较低 , 毕业生就业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作者:郭志戎来源:《职业时空》2008年第10期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学校适应社会人才需求和引导社会人才消费的一个基本尺度,反映学校对社会经济发展、科技发展和职业岗位发展的适应程度。
专业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的招生、学生的培养及毕业生的就业与创业,事关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
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已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绩,但是,由于高职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因而专业建设从总体上来说还没有形成令人满意的特色,还不能妥善地处理职业性与学术性之间的关系,许多专业建设深层次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正处于探索之中,在专业建设中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和问题。
一、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高职特点不突出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处处长范唯在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第七次全体会议上提到,目前我国高职教育的办学出发点一定要回归到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本位上去,如果离开了这一点,高职也就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高职了。
近几年社会上出现了这样一种趋势,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以普通高等教育为参照物,纷纷向普通高等教育看齐,导致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与普通高等院校的培养目标趋同。
但由于生源基础差,教育教学软硬件水平低,使得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无论是在理论水平上还是在学历上都不如普通高等院校的毕业生水平高,同时又失去了人才培养目标上的特色,也就是技能性不高,在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方面甚至还赶不上一些中专毕业生。
(二)在选择开办新专业时缺乏科学论证近年来,随着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增大,一些学校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无视现有的办学条件,盲目争办热门专业。
新专业的建设缺乏充分的市场调研和严格的科学论证,跟风现象严重,许多学校以开办新专业为时尚,只看社会需要,不顾自身条件;只看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结果造成热门专业重复建设。
专业设置大而全、小而全,专业建设“亮点”不够突出。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现状与对策

校专业设 置还 没有把 主动服务地 方社 会 经济作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第一要务 ,
较好 地反 映 了技 能 岗位 需求 、高 校扩 招 和教 育对象 择业 观念 的变化 。但是 ,由 于高 职教育 在我 国起 步较晚 ,因 而专业
建设从 总体 上来说 还没 有形 成令人 满 意
的 特 色 , 随 着 学 校 办 学 自主 权 的 扩 大 以
素质教 育的教育 教学模 式。高 职院校 专 业的设 置应本着 贴近 区域经济 、服务 区 域经 济 的原 则 ,按 照 技 术 领 域 和 岗位 ( 群) 的实 际要求进行 。从学校发展 的长
( ) 专 业 发 展 缺 乏 整 体 规 划 , 专 一 对
业设 置 缺 乏 针 对 性
有些 学校对 专业 发展 的整 体规 划不 够 ,新 专业 的设置 缺乏严 格 的科 学 论证
发 展 和 科 技 发 展 的 需 要 进 行 改造 和 调 整 ,
产业发 展相衔接 的服务 型高等 职业教 育 体系 。具体说来 ,在专 业设置 上 ,高 职
院校 可从 以下 方 面 展 开 努 力 :
( ) 应 区域 经济 需求 一 适
及设立 主体 、背 景 、时间 的不 同 ,高 职 院校在 专业设 置 方面依 然还存 在一 些 比
现状 来看 , 高职 院 校 专 业 设 置 应 以 市 场 人 才 为 导 向 , 应 区域 经 济 需求 , 政 府 、 适 与 行
业 、 业 多 方联 动 , 应 产 业 结 构 调 整 , 企 适 以
大的 冲击 。因此 ,按行业 大类 增强 专业
设 置 的针对性 仍是 高职 院校需 要重 点解
网络会 展等 ,但 目前 广西开设 会展策 划 与管理 的高职 院校甚 少 ,无论 在专业 内 涵或在专业覆盖面上都是不够的。
江苏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20 0 9年 , 江苏省 全 年经 济 发展 迈 上新 台 阶 。经
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三次 产业增加值 比例调整为
64: 41: 95 而 20 . 5 . 3 ., 05年 , 三次 产 业 增 加值 结 构
为 7 :66 3 .,三次 产 业从 业 人 员 结 构 为 3 .: . 5 .:58 6 5 6
调查的 2 2所 民办 学校 的专业 只覆 盖 了 1 4个专
3 .:2 。与 0 相 比 , 24 3. 0 5年 第一 产业 和第二 产业 分别 降低 了 1 . 25个百 分点 , 三产 业 提 高 了 3 2和 . 第 . 7个 百 分点 。 江苏 省国 民经济 和社会 发展第 十一个五 而《 年 规划 纲 要 》 中提 出 , 2 1 到 00年经 济 结 构要 进 一步
办 高职 院校 的招生 规模相 对较 小 。为 了更 细致地 探
讨 江苏省 公办 与 民办高 职高 专院校 专业 结构 现状 及 其合 理性 ,以下结合 江 苏省产 业结 构现 状 与趋 势来
进行 分析 。 ( ) 业点分 布 集 中 一 专
高职高专院校 ( 中包括 4 所公办与 2 所 民办) 其 7 2 20 09年专 业 设置 睛况进行 了调 查分 析 。
业 大类 、7个 二 级专 业类 和 10种专 业 。覆 盖 率分 3 3 别 为 7 . 、74 37 4 .%和 2 . % 44 %。专 业 布 点 数 共计 56 2 个 , 中设置 最多 的学 校有 3 专业 。招生 专业 数 其 7个 在 3 0个 以 上 的 学 校 有 4所 , 占 2 2所 学 校 的
在调查 的江苏省 4 所公办高职高专 院校专业 7
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当代职业教育/2016年第6期专业发展□李玉珍肖怀秋(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株洲412000)摘要:在示范性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取得卓越成效的示范作用下,基于“群”进行专业建设已成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专业群建设在专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分析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现状,探究其存在问题的原因,针对专业群建设中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以期促进高职院校专业群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高职教育;专业群建设;机制建设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154(2016)06-0028-04作者简介:李玉珍(1981-),女,湖南邵东人,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高职教育教学改革;肖怀秋(1981-),男,湖南武冈人,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高职教育专业群建设。
收稿日期:2016-04-11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高职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特点。
《2012年中国高职质量年报》称,在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进而向普及教育转型过程中,高职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其地位也得到政府与社会的广泛认可。
各高职院校一直在努力寻求和拓展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在明确办学定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校企合作机制和加强专业建设等方面都进行了积极探索,高职教育逐步由规模发展向内涵发展过渡,要想保持高职教育可持续的健康发展,必须将其作为质量工程来抓。
专业建设是高职教育发展改革的突破口,也是内涵建设的核心。
2006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明确提出,“高等职业院校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要根据市场需求与专业设置情况,建立以重点建设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
同年,教育部、财政部两部委共同出台《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并正式启动全国100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文件明确提出“国家示范建设的具体任务之一是建成一批产业覆盖广、办学条件好、产学结合紧密、人才培养质量高的特色专业群”。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做” 为一体 , 强化学生能力 的培养 , 重视教 学模式 的改革 , 切实做到以工作过程需要 开发 课程体 系 , 按模块化 、 综合化 构建课 程体 系 , 以项 目教学 、 任务 驱动开 展课堂
第一 , 专业设置 与经 济社 会产业的需
此, 高职院校 的当务之急是培养专业 教学 团队 的教 学能力 、 专业 实践 能力 , 以及聘 请 来 自行业 、 企业的专 家 , 提高 “ 师” 双 素 质教师的比例 , 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
第五, 实训基地建设存在 问题 。实训
求脱节 。许 多高职 院校 在决定 专业设 置
时, 往往 不重视对 需求情况 的调研 , 至 甚 不 了解 国家 的产业政策 , 因而缺乏科学有 效 的专业论证和预测 。在实际工作 中, 往
内容和领域。系统考虑校企合作在教学各 环节发挥 的作用 , 强化企业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课程开发环
节 的主导地 位 ,在 培养 目标 中体 现为企 业、 为社会服务 的职能 。 第四, 引入社会评价机制 。职业教 育 具有 明显 的社会性 , 其人才培养质量最终 由社会 、 行业 、 企业评价 , 目前教学质量监
一
人 才培养模式影 响课 程体 系的构建 , 因而
加 强人才 培养模式 的研究 与实践 是人 才
培养工作要首先解决的问题 。
第四, 专业教学 团队建设存在问题 。专 业 教学 团队是专业建设 的重要 内容 , 教师 是 专业建设 的实施者 , 目前教师还存 在实 践 能力弱 、 产实践 少 , 生 很难真 正开展 行
开发过程 中充分贯彻高职教育教学理 念 ,
电子商务特色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以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专业建设 目标 , 遵循专业建设规律 ,
价学校教学质量和综 合竞争力的主
要指标之一 ,是特色专业建设 的前
1 4
二、电子商务特色专业建设 的
实践
的思考 ,并且加强对学生的创业指
导, 提高学生的创业成功率。
专 业 建 设
电子商务特色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
( ) 二 工学结合 方式始终体现 于
化机制 ,使 电子商务专业学生专业 实践能力得到极大提升 ,在行业和 人才市场上享有很高 的美誉度 。
( 以双师素质 为核心组建专 三)
岗位 的“ 双类型 岗位 ” 程体系 , 课 即 前2 年按照 网站编辑 、网站设计 、 电 子交易 、 网络营销 、 台业务运 营管 后
准等方面都不能因循守 旧,要 在创
突 出成绩 , 教学质量逐年提高 , 毕业
生体 系, 有效地提 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 词 : 色专业 建设 ; 特 电子 商务 ; 五 三融合 ; 才培养模式 人
新 中保持优势 。
( ) 定 性 原 则 三 稳
有探索性和创新性 , 无先例可循。 因
依托 ,针 对 电子 商务 专业人 才培 养 目 标创 立 “ 三 融合” 五 的人 才培 养模 式 , 基 于电子 商务构建“ 双类型 岗位 ” 课程
体 系,并建立 了强化 实战的 实践教 学
在课程建设 、 师资队伍建设 、 实践教
此 ,特色专业建设要保持创新性原 学条件建设 、学生培养等方面取得 则, 在教育观念 、 培养模式和评价标
子 商务 专业建设过程 中 ,将创业 素质
教 育始 终贯 穿 于人 才培 养 的全过 程 , 工 学结合方式始终体现 于人才培 养的
江苏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状况分析

校 设 置 的 专业 类 共 有 1 2个 .依 次 是 计 算 机7 2所 、语 言 文 化 6 9所 、工 商 管 理 6 6
所 、 场 营销 6 市 4所 、 艺术 设 计 6 4所 、 务 财
职 院 校 专 业 的科 学 设 置 、 理 布 局 。 好 合 更 地 适 应 区 域 经 济 与社 会 发 展 提 供 依 据
高职 院校 专 业 设 置 现 状
会计 6 3所 、 电子 信 息 6 所 、 自动 化 6 3 3
所 、 械设 计 制 造 5 所 、 机 8 旅游 管 理 5 4所 、
了沿 江 、 沪 宁 线 、 东 陇 海 线 、 海 等 4 沿 沿 沿 个 区 域 产 业 带 .而 这 些 产 业 带 根 据 自身 特点 . 制 造 、 在 电子 信 息 、 源 材 料 、 能 化 工 、物 流 和 旅 游 等 方 面又 各 有 不 同 的发 展 侧 重 江 苏 省 高 职 院校 专 业 设 置 在 一
刷 、 镇 规 划 与 管 理 、 力 技 术 、 业 工 城 电 矿
规 模 为 1 余 人 .专 业 设 置 总 数 达 3 7 8万 5
个 . 盖 了《 覆 目录》 l 中 9个 ~ 级 专 业 大 类
的特 点 . 要 表 现 在 以 下 两个 方 面 主 专 业 覆 盖 率 高 . 专 业 门类 齐全
业 学 校 自身 生 存 发 展 的基 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此 . 业 专
设 置 是 提 高 高 职 教 育 吸 引 力 、提 升 高 职 院 校 核 心 竞 争 力 的 ” 层 设 计 ”专 业 设 顶 .
高职人才培养错位分析与对策研究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针对师资力量错位问题,高职院校应加大双师型教师的引进和培养力度。通 过制定优惠政策、提高待遇等方式,吸引更多优秀的教师加入。同时,要建立健 全教师培训体系,定期安排教师参加业务培训和实践锻炼,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和教学水平。
三、对策实施与监控
1、制定计划
首先,高职院校应根据错位分析的结果,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对策实施 计划。明确各项对策的目标、措施、时间节点等方面的内容,以确保对策的有效 实施。
针对专业设置错位问题,高职院校应深入调研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 在保持传统专业稳定的同时,积极开设新兴专业,以满足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的 需求。此外,各高职院校之间应加强沟通与合作,避免专业设置的盲目跟风。
2、优化课程设置
在课程设置方面,高职院校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增加实践课程的比重, 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实际操作。同时,要课程内容的更新,及时引入新技术、 新工艺、新规范等内容,确保课程内容与行业发展的同步。此外,还要加强课程 之间的和渗透,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谢谢观看
一、高职人才培养错位分析
1、专业设置错位
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存在与市场需求脱节的现象。一方面,一 些热门专业盲目跟风设置,导致专业同质化严重;另一方面,一些符合产业结构 调整需求的新兴专业得不到及时开设,导致人才培养无法满足社会需求。
2、课程设置错位
在课程设置方面,一些高职院校过于注重理论教学,忽视了实践操作的重要 性。这种倾向导致学生缺乏实际操作能力,难以适应企业的岗位需求。同时,课 程内容的更新速度较慢,无法跟上行业发展的步伐,影响了学生的知识获取。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组织实施
在对策实施过程中,高职院校应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和推进 实施工作。同时,要建立完善的沟通机制和协作机制,促进各部门的积极参与和 配合,保证对策的有效实施。
高职院校专业特色建设研究与实践——以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特色建设为例

业 特 色建 设 主 要 表 现在 创 立 五 三 融 合 电子 商务 人 才培 养 模 式 , 建 基 于 工 作 任 务 课 程 体 系 的人 才 培 养 方 案 , 行 构 推 “ 位一体” 三 网上 创 业教 育模 式 , 新 “ 位 一 体 ” 战教 学 体 系新 内涵 和 造 就 一 支 双 师 结 构 型 优 秀教 学 团 队 。 创 五 实
三 、 业 特 色 建 设 的 实践 专
今 高 职 教 育发 展 的 主 流 。本 文 以 无 锡 商 业 职业 技 术 学 院 电
子 商 务 专 业建 设 之 特 色 建 设 为 例 , 专 业 特 色 建 设 的 内涵 、 对 建 设 的 意 义 及具 体 做 法 等 相 关 问题 作 探 讨 。
要 体 现 于 以 下几 个 个 方 面 : 1创 立 五三 融合 电 子 商 务 人 才 培养 模 式 . 校 企 合 作 是 职业 教 育 人 才 培 养 的 重 要 途 径 , 人 才 培 而
养 模 式 改 革 是 深 化 教 育 教 学 改 革 的关 键 , 是 当前 职 业 教 也 育 改 革 与发 展 的重 点 。电 子 商 务 教 学 团 队从 实 际 出 发 , 结 合 地 方 经 济 的 新 变 革 , 动 适 应 区 域 经 济 的 新 发 展 , 求 主 谋 电子 商 务 专 业 发 展 的 新 突 破 。 为 此 , 紧 依 托 校 企 合 作 平 紧 台 , 大校企合 作力度 , 加 以培 养 懂 信 息 技 术 、 商 务 经 营 的 善 高 素 质 高 级 技 能 型专 门 人 才 为 目标 , 立 了 五 三 融 合 电子 创 商 务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具 体 体 现 在 : ● 构 建 三 方 主 体 。 随 着 阿 里 巴 巴 电 子 商 务 模 式 的 发 展 和 电子 商 务 系 统 服 务 人 才 、 络 营 销 人 才 需 求 量 的 日益 网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问题与对策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问题与对策[摘要]专业设置是高职院校所有教学工作的逻辑起点,也是区域性专业布局结构管理的重要内容。
文章分析了高职教育专业设置的特点及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分别对高职院校和区域性行政管理提出了对策建议。
对于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必须以需求为导向,依据专业目录,坚持科学的专业设置路径和方法,打造复合性的专业集群特色;对于区域性行政管理,必须建立健全政府积极干预机制和专业调控预警机制,加强行政管理和调控。
[关键词]专业设置专业布局职业能力专业集群预警机制专业设置是指专业的设立与调整,设立是专业的新建与开设,调整是专业的变更或取消。
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必须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职业的需要。
专业设置是高职院校所有教学工作的逻辑起点,它是影响高职院校办学质量、办学特色的重要因素,也是区域性教育行政部门布局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
本文根据广东、江苏、云南、河北等地的高职教育专业设置情况分析,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特点及问题,重点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高职教育专业设置的特点1.专业门类齐全、覆盖率高。
与国家的专业目录对比,各省市高职教育专业设置呈现专业门类齐全、覆盖率较高的特点。
以江苏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为例,总体来看,无论是《目录》中的专业还是重点产业的专业,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覆盖率较高,专业门类较为齐全。
2010年,一级专业大类覆盖率为95%,二级专业类覆盖率为83%,三级专业总覆盖率达54%。
各省市的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也呈现与经济发展和产业体系要求紧密联系、专业门类越来越齐全、覆盖率越来越高的特点。
2.形成了集群式发展结构。
高职教育专业类别众多,但规模差异大。
按国家专业目录归集,各省市高职教育专业设置均呈现集群式的发展结构,大都集中在财经、电子信息和文化教育大类专业。
以广东省高职院校为例(见图1),专业设置既分散又集中,有19个专业大类,专业大类多,但又以财经、文化教育、电子信息、制造、土建和艺术设计传媒为主导,形成集群式发展结构,这六大类的比重分别占28%、15%、13%、10%、8%、5%,合计占总体规模的81%。
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有效对接建设方案研究——以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专业为例

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有效对接建设方案研究——以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专业为例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有效对接建设方案研究——以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专业为例摘要: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的有效对接是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的重要保障。
本文以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专业为例,通过调研、分析和实践探索,提出了一套有效推进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对接建设的具体措施和路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标准;职业标准;对接建设一、引言高职教育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而专业课程标准和职业标准的对接是高职教育质量不可忽视的一环。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软件技术专业在现代社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以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专业为研究对象,探讨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的有效对接建设方案。
二、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对接的意义及现状分析1. 意义专业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的有效对接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与市场需求相匹配的高素质人才,并增加学生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空间。
2. 现状分析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标准和职业标准之间存在不协调和脱节的情况,导致部分毕业生在就业中存在技能和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
三、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专业专业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对接建设的探索与实践1. 建立对接机制通过与相关企业合作,建立联合培养机制,吸引企业专家参与制定专业课程标准和职业标准,并进行教师培训,提高他们对行业需求的了解和把握。
2. 完善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实习、实训等方式将课程内容与行业要求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使其更好适应就业市场需求。
3. 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开设项目实训课程和校企合作课程,通过实际项目的参与与合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增加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4. 组织行业交流与对接组织行业交流活动,定期邀请相关企业的技术人员来校进行讲座和专题研讨,与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了解行业最新需求和趋势,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于全 面提 高高 等职业 教 育教学 质 量 的若 干 意见 》 明
确 指 出 , 业教 育要 根据 区域 经济 发 展和 市 场需 求 职
照教 育 部 2 0 公 布 的 《 通 高 等 学 校高 职高 专 0 4年 普 教育 指 导性专 业 目录 ( 行 ) 进 行 分类 统 计 汇 总 , 试 》 21 0 0年无锡 7 公办 高 职 专业 设 置情 况 如 表 1所 所
A ay i a dCo ne me s rsR s ac nte Mao —et g f n lss n u tr a ue e e rho h jr tn so s i
Hi h c t n lCol g s i u i erVo a i a g o e n W x l e
to a o l g s i i o t a ito t h o a e o o c s c e y d v l p e t F a i l c u t r a u e i n l l e s n c n r d c i n wi t e l c l c n mi o it e eo m n . e sb e o n e me s r s c e h
沈 理
( 锡商 业职 业技 术学 院 , 苏 无锡 2 4 5 ) 无 江 1 1 3
摘 要 :高等 职业教 育专业设 置应 服务 于 区域 , 能服 务 于 区域 人 民 、 济建 设和 企 业需 求 。从 无 才 经 锡 高职 院校 专 业设 置的现 状 分析 , 存在 与 区域经 济社会 发展 不相 适应 的 矛盾 , 采取切 实可行 的对 应 策使 高职 专业设 置服 务 于 区域 经 济社会 建设 。 关键词 :无锡 高职 院校 ;专业设 置 ;对 策研 究 中 图分类 号 :G 7 0 1 文 献标 志码 : A 文章 编号 :6 17 8 (0 1 0 —0 90 1 7—8 0 2 1 ) 60 1 —4
1 无 锡 高职 院 校 专 业设 置 的 现 状
无锡 是江 苏省 区域经 济发 达地 区 , 无锡 所 属高 职 高专 院校 1 0所 , 中公 办 高职 院校 7所 , 其 民办高
职 院校 3所 。公 办 高 职 院校 以服 务 地 方 经 济社 会 发展 为 己任 , 文 以 7所 公 办 的高 职 院 校 2 1 本 0 0江 苏省 高考 招生 计划 专刊 中 的计 划为 计算 数 据 源 , 按
上 , 而 引起专 业设 置机 制 与经 济发展 , 别 是 与 区域 经济 特
发 展 问题是 关 系 到 学校 未来 发 展 和社 会 经 济 进 一 步 发 展 的主要 问题 , 从某 种意 义上 说 高职 专 业设 置 与 区域 经济 之 间 依 存 共 生 。教 育 部 1 6号文 件 《 关
sr ci . t u ton
Ke r s ie o ain l d c to n W u i ywo d :h g rv c to a u a in i x ;mao — et g ;c u tr a u e e j rs ti s o n e me s r s n
专 业设 置 是 高 职高 专 院校 与 社 会 发 展 的重 要 接 口 , 会 与 经 济 发 展 变 革 直 接 反 映 到 专 业 设 置 社
的变化 , 活调 整和 设置 专业 。高 等 职业 教 育专 业 灵
设 置应 服务 于 区 域 , 能 服 务 于 区 域 人 民、 济 建 才 经
示 。从 表 1中可见 , 无锡 公办高 职 院校 专业 设 置覆
盖 了指导 性专业 目录所有 1 个 专业 大类 的 1 , 9 5个 覆 盖率 7 . 5 ; 8个 二 级专 业 类 的 3 个 覆盖 率 8 9 7 5
第l O卷 第 6期
VoI 1 . | 0 No 6
无 锡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J OuRNAL OF W UXII TI NS TUTE OF TE CHNOLOGY
21 0 1年 1 2月
De . 2 1 c O1
无 锡 高 职 院校 的专 业 设 置 分 析 与对 策 研究
s o l ea o tdt k j rs ti g fhg e o ain l o lg ss r et elc l c n mi o it o — h ud b d p e oma emao —e t so i h rv c t a l e e v h o a o o cs ce yc n— — n o c e e
设 和企 业需 求 。本 文 拟 就 无 锡 高 职 教 育 专 业 设 置
sH E N Li
( U iI s iu e o mm e c ,W U i 1 1 3,Ch n ) W X n t t, fCo t re X 4 5 2 i a
Ab ta t sr c :Th j rs ti g fh g e o a in lc l g so g tt e v h e in,S st ev h o emao — etn so ih rv c to a o l e u h o s r et ergo e O a o sr et el— c lp o l ,e tr rs s a d e o o cc n tu to .Th t t sq o o jrs tig i u ihg e o a a e p e n ep ie n c n mi o sr cin e sa u u fmao —e tn n W x ih rv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