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影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主要因素

合集下载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分析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分析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分析教高[2000]2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对专业设置、建设、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专业设置是社会需求与高职高专实际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的纽带。

专业建设是学校教学工作主动、灵活地适应社会需要的关键环节。

要根据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针对地区、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实际需要设置和调整专业。

”那么在具体设置过程中应考虑哪些因素、遵循那些原理和原则才能设置好专业呢?一、设置高职专业的理论依据(一)终身学习理论的启迪。

199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汉城举办的第二届国际技术与职业教育(tve)大会上,围绕一系列有关全民终身教育与人才培养问题,对21世纪的职业教育提出了不少全新的观念和要求,不少有识之士把职业教育在未来的终身教育体系中的位置提到了“核心地位”的高度。

高职教育作为终身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终身学习理论的基本条件。

(二)多元智力理论的启迪。

所谓“多元智力”(multiple intelligences),最初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提出来的。

加德纳认为,多元智力观的核心在于认真地对待个别差异。

高职学生相较于普通高等教育的学生来说,在语言智力和数学逻辑智力方面或许表现为弱项,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在其他方面也呈劣势,他们的优势完全有可能表现在动手操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空间能力、资质能力等智力方面。

(三)素质教育理论的启迪。

在我国当前教育改革走向深化的过程中,“素质教育”的提出和实施,关系到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即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转变。

具体到高职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全面提高高职学生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使其成为建设国家、振兴民族的有用人才。

职业教育的对象——人,既要为适应周围环境对自身进行改造,又要改造周围的环境。

也就是说,高职教育培养的人,绝不是被动的存储器,也不是被动的技能机器人。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影响专业设置的因素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影响专业设置的因素
3 学校 教 育资 源 基 础 、
摘要 : 高等职业教育规模 的迅速 增长 , 使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 量成为当 务之急 , 为此 ,0 3年 , 20 教育部决定实旌 “ 高等学校教 学质量 与教学改革 工 程” 建立五年一轮的教学评估制度。2 0 , 0 4年开始正式启动高职高专院校 人 才培养水 平评估工作。2 0 0 5年 1 2月 1 9日, 龙江省教育厅组织评 估专 家 黑 对黑龙江建筑职 业技术学院人 才培养 工作水平进行 了评估 ,成绩优 秀 , 其 中, 专业剖析是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 的重要 内容 之一 , 我国高等教育是按
科学的专业设置最终 必须 落实到专 门人 才的培养实践中来 , 而 专 门人才的培养要有 与办 学规模相 适应 的、能胜任教学工作的、 相 对稳定的师资队伍( 包括兼职教师 )要有与办学规模相适应 的教学 , 场所以及专门人才培养所需要 的图书资料 、 仪器设备等。大大超出 办学基本条件的专业设置 , 只能是得 不尝试 , 响教 学质量 , 影 达不到培养
照专业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 , 专业是高等学校课 程的一种特殊组织形式 , 也是 高等学校培养 人才的基本单位 , 主要受办学思 想、 劳动力市场 需求、 学 校教育资源 、 学生可持续发展观 念、 地域特 点等 因素的影响。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现代化建设步伐 的加快 , 以及高等教育 大 众 化 的 发 展 趋 势 , 国 高 等 职 业 教 育 处 于 高 速 发 展 阶段 , 改 革 我 是 开 放 后 为 适 应 地 方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需 要 而 创 建 的 , 定 位 就 是 在 高 中 其 阶段教育 的基础 上培养数 以千万计 的高技 能人 才。 自 19 9 8年 至 2o 0 6年 ,全 国 高 等职 业 教 育 招 生 人 数 从 4 3万 人 增 长 到 2 3万 人 , 9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模 拟 操 作 场 所 和稳 定 的 校 外 实 习 实践 活动 基 地 。实 践 教 学成 为 培 养 高职 学 生职 业 能 力 、技 术应 用 能 力和 创 新能 力 的重 要 途径 ,
体 现 了高 职 ) 对 专 业 设 置 的 相 关 理 论 研 究 不 深 入 , 缺 乏 科 学理 论 指 导 二
随 着 1999年 开始 的高校 扩招 ,高职 教育 也进入 了快 速发展 阶 段 。 在 高 职 专 业设 置 方面 很 多 人 都 提 出 了要 摆 脱 传 统 高等 专 科 教 育 中按 照 本 科 学科 模 式 设 置 专 业 的做 法 , 强调 要 根 据 高 职 高 专 教育 的 培 养 目标 , 针对 地 区 、行 业经 济 和社 会 发展 的需 要 , 生水 平 高 ,同 时又 失去 了人 才培 养 目标 上 的 特 色 ,也 就 是 技 能 按 照技 术 领域 和职 业 岗位 ( )的实 际要 求设 置和 调 整专 业 ,同 人 会 的 业 校 在 满 许 在 群 性不 高 ,在 动 手能 力和 实 践 操作 能 力方 面 甚 至 还 赶 不 上一 些 中 时专 业 设 置 的 自主 权也 更 多地 下 放 到 了 学 校 。 这些 举 措 虽 然 取 专毕 业 生 。 得 了很 好 的 效 果 , 但也 导 致 了前 述 一 些 问 题 的 出现 ,最 直 接 的 ( ) 在 选 择 开 办 新 专 业 时 缺 乏 科 学 论 证 二 后 果 就 是 专 业 发 展 后 劲 不 足 ,招 生 、 就 业 情 况 不理 想 。 近 年 来 ,随 着 高校 办 学 自主 权 的增 大 ,一 些 学 校 为 了追 求 实 际 上 , 专 业 设 置 主 要 取 决 于 三 个 方 面 的 因 素 : 由 劳 动 力 经济 效 益 ,无 视现 有的 办 学 条 件 ,盲 目争 办 热 门 专业 。新 专业 市 场 决 定 的 需 求 因 素 ; 由教 育市 场 决 定 的供 给 因素 ; 由学 院 办 完 、 素 有 的 的 建 设 缺 乏 充 分 的 市 场 调 研 和 严 格 的 科 学 论 证 , 跟 风 现 象 严 重 , 学 条 件 决 定 的 教 育 资 源 因 素 。 其 中 任 何 一 个 因 素 发 生 变 化 , 都 许 多学校 以开 办 新专 业整 宽 专 是 扎 为 时 尚,只 看社 会 需要 ,不 顾 自身条 件 ; 会 影 响 到学 院 的 专业 设 置 。 只看 跟前 利益 ,不顾长 性 广 业 以 实 造成 热 门专 业重 复建 设 。专 远 利益 ,结果 ( ) 对 专 业 建 设 与 人 才 培 养 之 间 的 关 系认 识 不 够 三 业设 置 大 而 全 、 小而 全 ,专 业 建设 “ 亮点 ” 不 够 突 出 。一 年 内 和 的 教 职 的 很 多高职 院 校 把促 进 专业 的 发展 作 为专 业 建设 的 首 要 目标 , 新增 5 个专 业 以上 的院校 不 在 少数 。 系 专 学 业 职 心 想 把 专 业 做 大 做 强 , 不 断扩 大 专 业 招 生 规模 。但 往 往 容 易 ( ) 实 训 环 节 滞 后 , 学 生 业 技 术 能 力培 养 欠 缺 , 动 手 能 忽 略 ~ 个 非 常 基 本 而 重 要 的 问题 ,即 专 业 建 设 的 出发 点 和 归 宿 三 统 业 则岗 应 用 力 差 性 知 是位技 点 的 问题 。 从 专 业 建设 的指 导 思 想 来 看 ,从 根 本上 说 还 是 为 承 这里 面 包 括 三 方面为 面、 的:一 是 学校 在 实训{ 学 方 面 投 入 的 以 教 依 问题 能 据 识 种 能 专、 ~技 担 教 育 职 能 服 务 的 ,也 就是 为人 才培 养 服 务 的 。从 这~ 指 导 思 少 , 发 展 慢 。 近 年 来 , 由 于 各 个 高 校 都 大 量 增 设 新 专 业 , 不 断 想 出 发 , 要 把 加 强 高 等 职 业 教 育 、 提 高 高 等 职 业 教 育 质 量 ( 尤 扩招 学 生 ,导 致 办 学经 费紧 张 ,校 内 实训 基 地 建 设 很 难 及 时 到 其体 现 在人 才 培 养 的质量 上 )纳 入专 业 建设 的 目标和 规 划 之 中 。 位 ,对 专 业 教 学 尤 其是 实践 教 学 产 生较 大 干 扰 。校 外 实 训l 基地 我 国 《 等 教 育 法 》 规 定 , 高等 学 校 应 当 以培 养 人 才 为 中心 开 高 较 横 专 深 建设 也 由于 校 企 合 作 力 度小 ,沟 通 少 而难 以保 持 稳 定 ,质 量也 以强 向项的 展 教 学 、科 学 研 究 和 社 会 服 务 。所 以高 职 院 校 的 专 业建 设 也 应 得不 到保 证 。 二 是 观念 滞 后 ,实 训基 地 作 用无 法 充 分 发 挥 。很 培的 为性岗 从 这三 大 职 能 的 开 展 去 考虑 ,包 括 教 学 和 人 才 培 养 的定 位 ,科 多 人 都把 实 训 基 地 理解 为给 学 生 提 供 直 接 “ 练 ” 的 场 所 。认 操 学 研 究 的定 位 ,社 会 服 务 的定 位 。 为 教 室 的 功能 是 进 行理养 科 主 和,而 实 训 基 地 的 功能 是 对 学 生 进 论 传 授 位 ( ) 在 专 业 建 设 的 实 际 操 作 方 面 有 欠 缺 四 行技 能训 练 ,就 是 把在学 学 的 操 业 的 理论 知 识 拿 到 这 里 来 进行 教室里学到 1 对社 会 需 求和 区域 经 济发 展状 况 了解不 够 深 入和 全 面 。 生 创 模1 作 实 践训 练 。三 是 实 训 内容 陈 I 务 践 性 差 。 目前 各 高 职 院 校 虽 3,实 高 职 教 育 自 身 的 性 质 和 任 务 决 定 了 其 发 展 与 社 会 需 求 是 分 不 开 具 造 块 性 知 然 都 规定 了一 定 量 的 实验 、 实训 内容 ,但 开 出率 明显 不 足 ,即 的 , 因而 高 职 教 育 的专 业 设 置 就 必 须放 在 社 会 需 求 中来 考 虑 。 有潜 式为 、 深 力 教 依 识 使 是 已经 开 出 的 内 容 大 都是 以验 证 性 、演 示 性 为主 ,很 少 具 有 在 专业 设 置 时就 必 须 突 破 传 统单 一 学 科 模 式 , 以社 会 人 才市 场 智 力 开发 、创 新 教 育 的技 能 训 练 内容 ,大部 分 不 具 备 模 拟 操 作 需 求 为导 向 ,尤 其 要 适 应 经 济 和社 会 发展 的动 态 需 求 ,根 据 当 厚 为 学 强 的 耳 体 据生 较 的 条 件 ,这 些 都 严 重 影 响 了学, 专 业 技 能 和 实 践 能 力 的提 高 , 地 产 业 政 策 的要 求和 产 业 结 构 、 技 术 结 构 的 变化 来 开 设 专 业 , 培 养 出来 的�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实践困境、逻辑遵循与路径选择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实践困境、逻辑遵循与路径选择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实践困境、逻辑遵循与路径选择作者:王玮王浩澎来源:《职业技术教育》2024年第14期摘要随着生产技术的迭代更新,作为以技术学习为特征的高等职业教育也受到影响。

在此背景下,加强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对提升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目前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仍然面临内外部产业链对接不强、专业设置趋同、学生素养体现不足等实践困境。

为破解僵局,从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内部机制切入,提出外部产业链、内部教育端、学生主体三者皆为专业设置的逻辑起点,且它们彼此之间存在内部互动联系。

立足于新发展格局,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应充分考虑外部产业链发展要求、内部教育端需求以及学生主体发展诉求,通过形成三者的耦合机制,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走向科学化进程探寻新路径,以切实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基本逻辑;耦合机制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4)14-0041-07一、问题提出在生产技术不断革新的大环境下,以技术学习为特征的高等职业教育也得到迅速发展的契机。

在此背景下,以动态的变革思维来重新审视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是实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质、助推更高质量就业的必然要求。

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要“建设一批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需要的高水平职业学校和专业”[1]。

主张通过深入探寻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合作发展的长效机制,为提高我国职业教育对接区域经济发展的适配性提供政策红利。

人才质量在一定程度上由专业设置决定,而专业设置的内容和方式具有其内在规律。

因此,要使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更加科学合理,就必须寻求专业设置的深层次逻辑遵循。

近年来,关于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相关研究,多站位于社会本位论角度,聚焦于企业发展、区域发展、社会发展等对于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导向作用。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问题的思考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问题的思考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问题的思考【摘要】当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专业结构单一、与市场需求脱节、专业设置滞后等方面。

影响因素包括政策导向、学校资源分配、社会需求变化等。

优化专业设置可从与市场需求对接、强化实践能力培养、跨学科专业设置等方面入手。

未来发展趋势将更趋多元化、个性化,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重要性体现在为学生提供多元发展机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满足市场需求等方面。

对于未来发展,应深入思考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并重视学生发展需求。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对于学生和社会意义重大,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同时也能有效支撑社会需求。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问题、影响因素、优化、发展趋势、重要性、深入思考、发展方向、意义、学生、社会1. 引言1.1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问题的思考当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问题的思考主要包括专业设置不合理、专业过于重复和缺乏实用性等方面。

在当前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中,存在着一些专业过于繁杂和重复的情况,导致学生在选择专业时感到困惑和无法明确自己的职业方向。

部分专业的设置也没有与市场需求相匹配,导致毕业生就业困难,这也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一些专业缺乏实用性,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导致毕业生就业后面临重新学习或转岗的尴尬局面。

针对当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问题,我们需要深入思考如何优化专业设置,使之更符合市场需求和学生个人发展需求。

也需要重视专业设置的实用性和前瞻性,确保学生在校期间能够获得与就业需求匹配的知识和技能,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当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解决,以促进高职院校的发展和提升学生的就业质量。

2. 正文2.1 当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在当前社会中存在一些问题,其中之一是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一些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却未能及时调整,导致一些专业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学校适应社会人才需求和引导社会人才消费的一个基本尺度,反映学校对社会经济发展、科技发展和职业岗位发展的适应程度。

专业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的招生、学生的培养及毕业生的就业与创业,事关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

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已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绩,但是,由于高职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因而专业建设从总体上来说还没有形成令人满意的特色,还不能妥善地处理职业性与学术性之间的关系,许多专业建设深层次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正处于探索之中,在专业建设中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和问题。

一、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高职特点不突出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处处长范唯在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第七次全体会议上提到,目前我国高职教育的办学出发点一定要回归到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本位上去,如果离开了这一点,高职也就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高职了。

近几年社会上出现了这样一种趋势,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以普通高等教育为参照物,纷纷向普通高等教育看齐,导致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与普通高等院校的培养目标趋同。

但由于生源基础差,教育教学软硬件水平低,使得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无论是在理论水平上还是在学历上都不如普通高等院校的毕业生水平高,同时又失去了人才培养目标上的特色,也就是技能性不高,在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方面甚至还赶不上一些中专毕业生。

(二)在选择开办新专业时缺乏科学论证近年来,随着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增大,一些学校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无视现有的办学条件,盲目争办热门专业。

新专业的建设缺乏充分的市场调研和严格的科学论证,跟风现象严重,许多学校以开办新专业为时尚,只看社会需要,不顾自身条件;只看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结果造成热门专业重复建设。

专业设置大而全、小而全,专业建设“亮点”不够突出。

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专业建设

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专业建设

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专业建设高职院校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和专业建设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能力,高职院校应注重专业设置和专业建设的科学性和前瞻性,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应综合考虑社会需求、地方实际和学生兴趣等因素,在此基础上合理规划。

需要根据就业市场的需求,确定开设与之相符合的专业。

还需要考虑地方经济的发展方向,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合理选择专业。

也要关注学生兴趣和特长,以培养出更多愿意从事相关工作的人才。

在专业设置时,应注意避免专业的重复、重复、重复设置,避免出现类似专业过多的情况。

应强化专业的区别性和特色,避免专业同质化。

应加强对新兴产业和新兴技术的学科设置,以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

专业建设是高职教育的核心环节,对培养高质量的技术技能人才至关重要。

在专业建设中,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要注重实践能力培养。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因此应该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学校应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如实训室、实习基地等,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

要加强创新能力培养。

面对快速发展的社会和日新月异的技术,高职院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可以通过开设创新创业相关课程,鼓励学生参加科技竞赛或创业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还应注重综合素质培养。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全面发展,因此除了专业知识外,还需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校可以通过开设通识教育课程、体育活动以及社会实践等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要加强与行业合作,提高就业质量。

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主要从事实际工作,因此与实际工作岗位的紧密结合至关重要。

学校应主动与相关行业合作,开展实践课程、实习就业等活动。

通过与企业的深入合作,能更好地了解行业的要求,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专业建设

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专业建设

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专业建设1. 引言1.1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重要性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是高职院校教育中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它关系到学校的整体办学质量和学生的发展方向。

专业设置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学生的就业前景。

专业设置决定了学生所学习的课程和知识结构,直接关系到学生成才的质量和实用性。

专业设置也与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只有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专业设置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实际需要的人才。

专业设置还决定了学校的学科方向和特色,对于提升学校的影响力和声誉也具有重要意义。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专业设置,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学生的发展需求。

1.2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意义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是指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需求,从整体上进行专业设置和专业建设,旨在培养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专业建设的意义体现在多个方面: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是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重要举措。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社会对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和建设须紧跟时代需求,为社会培养更多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

通过对专业设置的合理规划和对课程设置的科学设计,可以更好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是促进产学研融合的有效途径。

通过与行业合作,深化产学研合作,将专业建设与实际需求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践机会和更广阔的就业空间,推动产学研融合向更深层次发展。

2. 正文2.1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现状分析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现状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之中。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也在不断调整和优化。

一方面,高职院校面向市场需求,开设与当前经济发展相关的新兴专业,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互联网+等专业,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专业建设

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专业建设

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专业建设高职院校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专业设置与专业建设不仅关系到学校的办学质量,也直接关乎学生的学习和就业前景。

本文将从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专业建设的重要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专业建设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服务行业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具备一定职业技能的专门人才的重要摇篮,其专业设置与专业建设需要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及时调整开设相关专业,以满足社会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

2. 培养适应市场的人才。

高职院校的学生毕业后将成为社会主力军,他们所学的专业知识与技能需要与市场需求相匹配,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3. 把握时代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新兴行业和职业不断涌现。

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与专业建设需要及时调整,开设符合时代潮流和发展趋势的新专业,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人才。

1. 专业设置过于单一。

部分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较为单一,局限了学生的选择空间,也不利于满足社会对多元化人才的需求。

这也使得所培养的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受到了一定的制约。

2. 专业与市场需求不符。

一些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导致毕业生就业难度增大。

一些传统的专业设置依然较多,而新兴行业的专业设置相对滞后,这就使得大量的人才无法胜任市场上的工作。

3. 教学资源不足。

部分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中缺乏足够的教学资源投入,导致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由于师资力量不足,实训设备匮乏等原因,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就业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高。

4. 缺乏专业建设的深度与广度。

一些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上过于追求表面功夫,缺乏对专业建设的深度和广度。

这就使得学生的专业水平无法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无法适应国际化的人才市场需求。

三、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专业建设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的不断改革,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专业建设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积极拓展新兴专业。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关键要素的探析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关键要素的探析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关键要素的探析作者:许晓陆来源:《人间》2015年第26期摘要:高等职业院校面临着生源大幅下降的严峻形势,如何能够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使之蓬勃发展,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尤为重要。

本文提出了高职院校科学设置专业的必要性,并阐述了专业设置的关键要素。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关键要素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9-0089-01专业是人才培养的载体,也是联系生源市场和就业市场的纽带,它决定着学校的办学特色,体现着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水平,因此专业建设是一个学校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

强调内涵发展和建设,必然要关注专业的建设问题。

一、科学设置专业的必要性目前,高职院校生源不足直接的影响到高等职业教育的生存和发展。

以内涵求发展,以特色谋生存是高职院校的必然选择。

然而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又是院校生存的关键所在。

但是现在高职院校却普遍存在着专业设置上的问题,例如:院校片面追求专业设置的大而全,缺少自己的专业特色;专业定位不准确,内涵建设不足;招生专业与就业市场需求不匹配等等。

另外,当前考生及家长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认识和观念还有待转变,传统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观念在普通老百姓心目中根深蒂固,追求“高大上”的学科教育思想阻碍了考生报考高等职业教育,所以只有那些办出特色,能够使毕业生掌握一技之长,并得到社会认可的专业,才能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在招生困境中保生存,求发展,进而带动整个社会人才观念的转变。

面对上述问题,高职院校积极进行专业建设和改造迫在眉睫。

二、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关键要素1.专业建设要有针对性。

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单独的教育类别,其培养目标就是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人才,强调的是以能力为中心,突出职业性和适应性,因此在专业设置时首先要有市场针对性,要面向市场,有对应的职业岗位需求。

第二,高等职业教育担负着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责任,所以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时还应考虑区域针对性,即与本地社会经济发展形势相适应,面向本地区市场和行业需求进行专业设置。

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专业建设

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专业建设

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专业建设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与专业建设是该校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学生的就业前景。

在当前社会对人才需求越来越高的大环境下,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和专业建设也需要不断地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本文将从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和专业建设的现状出发,探讨其面临的挑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现状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通常由学校的定位、社会需求和地方优势等综合因素所决定。

目前,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呈现出多元化、专业化的趋势。

一方面是在政策的支持下,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越来越多样化,涵盖了工、农、医、文、理、管、艺等多个领域,满足了社会多样化的就业需求;高职院校也根据地方的经济产业特点和优势,积极开设相关专业,以满足地方经济的发展需求。

随着社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高职院校也在逐步加强技能型专业的设置和建设,如机械制造、电气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技术技能人才。

一些新兴行业的发展也催生了一些新专业的设立,如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专业的设置,使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更具前瞻性和针对性。

目前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虽然呈现出多元化和专业化的趋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些学校的专业设置过于碎片化,导致专业重复、竞争激烈;有些学校只顾追求热门专业,而忽视了一些传统行业的需求;还有一些学校的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实际存在较大脱节,导致毕业生就业难等问题。

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是对专业设置的延伸和深化,主要包括课程设置、教学资源配备、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等方面。

现阶段,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呈现出以适应社会需求、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就业等为主要目标的趋势。

一方面,高职院校在加强各类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也增加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加强实习实训环节,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实际项目,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意识等。

高职院校也在加强专业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和技术要求,使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更具前沿性和实用性。

经济转型中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影响因素的观察与思考——以福建高职院校电子信息大类为例

经济转型中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影响因素的观察与思考——以福建高职院校电子信息大类为例
I S S N 1 0 0 9 - 3 0 4 4
E— ma i l : w h x @d n z s . n e t . c n h t t p : / / w ww . d n z s . n e t . e n T e l : + 8 6 — 5 5 1 — 6 5 6 9 0 9 6 3 6 5 6 9 0 9 6 4
C o m p u t e r K n o w l e d g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电脑 知 识 与技术
经济 转型 中高职 院校专业设置影响 因素 的观 察与思考—— 以福建高职院 校 电子 信 息大 类 为例
郭琦
( 福建 电力职业技 术学 院 , 福建 泉州 3 6 2 0 0 0 )
化( 弱 电类 ) ) 约2 0 所, 占高职院校总数 比例较高。 原 冈始 丁在 1 9 9 9 年起始的高校扩招 中 , 电子信息类 作为热门专业 , 许多院校纷纷利用原有 的作为专业基础教育的电子信 息师
Abs t r a c t :Ba s i n g o n e du c a t i on mu s t s e r ve e c o nomi c c o ns t r uc t i on,de t a i l e d i nf o r ma t i o n a nd da t a e l e c t r o ni c i nf o r ma t i o n Vo c a —
Ob s e r v a t i o n a n d Th i n k i n g o f Hi g h e r Vo c a t i o n a l Co l l e g e s P r o f e s s i o n a l S e t in t g Fa c t o r s i n Ec o n o mi c Re s t r u c t u r i n g -i n

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存在问题与建议

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存在问题与建议

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存在问题与建议摘要:高职教育归根结底是为社会发展培养综合技能型人才的就业教育,而专业设置又与毕业生就业之间存在统一、对立和互动的复杂关系。

本文旨在研究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若干问题,以及对如何更好地进行专业设置提出若干意见。

关键词:专业设置就业高职院校天津市高职高专院校多达三十多所,开设的专业总数累计接近千余个,形成了以财经类、制造类、电子信息、艺术设计传媒、土建和外语等专业大类为主的专业结构,本文主要研究专业设置的若干问题并提出若干意见。

一、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存在问题1.专业布局与资源配置不合理。

当前高职高专院校大多是从中专院校通过整合或单独升格加入高等院校行列,进入高等教育层次,扩大办学规模。

因此,普遍存在教学系部设置和专业布局与现有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

(1)相近专业跨系设置,同质化竞争及资源利用率降低。

(2)专业特色定位不清,专业认同聚焦困难,寻求专业改革与市场和区域经济发展结合突破点难以确定,精准确定有影响力的重点专业持续建设思路不清晰。

2.专业设置与经济发展不协调。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高职高专院校原有专业的设置显得过于集中。

各院校都增设了许多新的专业,但其新增专业主要是建立在原有师资力量与当时就业需要等,其专业涉及面不够广泛,不能适应经济快速发展需要。

3.专业设置脱离就业导向。

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是关系到民生的大计,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工作,是检验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在促进毕业生实现就业的基础上,能否贯彻“学以致用、人尽其才”原则,最大限度地实现专业对口或提高就业与专业的关联性,直接关系到人力资源的充分发挥。

目前很多高职高专院校为缓解学生就业状况脱离专业盲目采取措施,争取所谓的“高就业率”,不以就业为导向思考调整专业设置中出现的问题,使得就业状况与专业设置脱钩,从而造成了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使得教育投入与产出不尽合理。

二、专业设置与调整思路1.微观调控——开展并加强专业特色建设(1)提高专业对口就业率,培养专业技术型人才,加强专业建设。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作者:缪宁陵来源:《教育与职业(中)》2015年第02期[摘要]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主要存在缺乏整体规划、与产业结构对接度不高、专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究其原因是高职院校的管理体制相对僵化,主动适应地方产业需求的动力不足,对人才的需求预测不科学等。

因此,应改革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审批制度,建立高职院校信息服务和人才预测体系,增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意识和能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问题原因分析[作者简介]缪宁陵(1978- ),女,江苏常州人,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高职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

(江苏常州 213164)[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年度常州大学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院立项课题“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发展对接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课题编号:CDGZ2014037)[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5)05-0049-02高职院校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区域竞争不可或缺的动力,区域经济的发展也为高职院校提供了发展契机。

高职院校为区域社会经济服务的基础是专业设置,要提高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必须切合本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与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同步,使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相适应,才能使专业结构和人才结构方面更贴近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区域社会发展互驱互动。

①一、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近年来,高职院校发展较快,为区域社会提供了大量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是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还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

1.专业设置缺乏整体规划和科学论证。

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尚缺乏整体规划和科学论证,短期行为、市场化倾向比较明显。

为了抢夺生源,对办学条件、生源状况、就业前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等因素缺乏深思熟虑,有时甚至未经深入的市场调研和科学论证就盲目设置专业,专业趋同现象严重,缺乏区域特色专业,导致高职院校办学同质化,重点不突出,特色带动效应不足,不仅严重浪费了教育教学资源,而且无法提高专业的质量水平,加大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成本,加大了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影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因素分析

影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因素分析

求 总量 也 越 大 。 区 域 产 业 结 构 状 态 由于 各 地 区在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过 程 中 .
根 据 自身 的 基 础 制定 并 实 施 了相 应 的产 业 发 展 规 划 . 基 础 设 在
施 建设 、 商 引 资 配 套 政 策 与 工 作 重 点 等 方 面 , 励 并 支 持 重 招 鼓
高 职 院 校 处 于 行 业 企 业 与 家 长 学 生 之 间 . 为 联 系 两 者 之 作 间 关 系 的 纽 带 与 桥 梁 . 方 面 . 据 学 生 及 家 长 的 愿 望 。 广 大 一 根 为
受教育者提 供“ 养服务 ”在满足接 受培养者 需要的前 提下 . 培 , 取 得 源 源 不 断 的 生 源 供 应 与 办 学 经 费 支 持 另一 方 面 . 据 行 根
21 O0 7
高职 专论
影响高职 院校专业设置 与调 整 的因素分析
沈 铭 钟 ( 兴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浙 江 嘉 兴 34 3 ) 嘉 10 6
摘 要 : 业 是 高 职 院 校 的核 心平 台 , 业 设 置 与 调 整 是 教 学 管理 工 作 的 首 要环 节 , 关 系 到学 校 建 设 与 发展 专 专 是
随着国家整体经 济实力的提升 . 人
其 商 品 属 性 与 地位 已得 到 了充 分 确 立 与认 同 。而作 为提 供 有 效 劳 动 力 载 体 的高 技 能 人 才 . 实 上 在 一 定 范 围 内 已 经 具 备 了相 事 应 的 “ 品 ” 性 . 此 , 职 教 育 作 为 高 技 能 人 才 培 养 的 主 要 商 属 因 高
科 学 的 方 法 . 合 分 析 各 种 影 响 因 素 . 能 保 证 决 策 的 科 学 性 综 才

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专业建设

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专业建设

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专业建设高职院校是指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其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的中等以上文化素养和职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高职院校的教育体系和专业设置也在不断完善和调整。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专业建设是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适应社会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专业建设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方面进行探讨。

1. 专业设置的多样化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开始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传统的专业领域如机械、电子、建筑等一直是高职院校的重点专业,但近年来,新兴领域的专业如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也开始逐渐引入高职院校。

这种多样化的专业设置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更好地适应经济的发展趋势。

2. 专业建设的优化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不仅仅包括专业设置,还包括专业课程的设置与调整、实训基地的建设与更新等方面。

近年来,高职院校开始注重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积极推动产学合作,与企业合作建立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加贴近实际岗位需求的实习机会。

学校也在不断优化专业课程设置,根据行业需求和企业反馈不断调整课程内容,提高学生成绩。

3. 专业发展与就业前景随着社会对于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专业发展和就业前景也成为学生选择专业的重要考量因素。

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需要更加贴合市场需求,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1. 专业设置的单一化传统的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机械、电子、建筑等传统领域,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就业岗位的竞争激烈和学生专业选择的单一化。

一些新兴领域的专业如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在高职院校中缺乏对应的设置,导致了一些新兴领域的人才短缺现象。

2. 实践教学环节不足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仍然占据着高职院校的主体地位,实践教学环节不足。

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思考

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思考

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思考摘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理论依据是多元智力理论、素质教育理论、教育创新理论和终身学习理论。

专业设置应遵循适应性与前瞻性相统一、必要性和可行性相统一、区域性与开放性相统一和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统一等原则。

专业设置的思路是:重实际,把专业设置的目标扩展到学生的整个职业生涯;重实用,专业设置既要注重岗位职业能力的提高,又要着眼于发展潜力的开掘;重国情,要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内容纳入专业设置之中:重规范,积极探索建立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标准。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理论依据;原则;思路教高[2000]2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对专业设置、建设、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专业设置是社会需求与高职高专实际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的纽带。

专业建设是学校教学工作主动、灵活地适应社会需要的关键环节。

要根据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针对地区、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实际需要设置和调整专业。

”那么,在具体设置过程中应考虑哪些因素、遵循哪些原理和原则才能设置好专业呢?一、专业设置的理论依据1多元智力理论所谓“多元智力”(Multiple Inte Higences),最初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提出来的。

加德纳认为,多元智力观的核心在于认真地对待个别差异。

高职学生相对于普通高等教育的学生来说,在语言智力和数学逻辑智力方面或许表现为弱项,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在其他方面也呈劣势,他们的优势完全有可能表现在动手操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智力方面。

因此,高职教育要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和优势教育资源,紧跟时代的要求,创办多个专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

2素质教育理论素质是人内在的稳定的经常起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

技术属于知识的范畴,是人的外在之物。

技术不等于素质,要把科学技术转化为人的科技素质,需要经过内化(理解)、固化(巩固)和外化(应用),如此循环往复,科学技术才能转化为人的科技素质。

试论影响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因素

试论影响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因素
等教 育 这 一 层 次 。 到 了 2 O世 纪 8 0年 代 末 9 0 年代 初 , 国 开 始 积 极 发 展 高 等 职 业 教 育 ,0 我 9
职业 教育 的专 业设 置应 当以专业 目录为 依据 。


我 国职 业教 育专 业设 置 的现 状
我 国 中等职 业 学 校 的专 业 目录 是 在 2 0世 纪5 0年代 学 习前 苏 联后 开 始 实施 的。 16 9 3年
校、 职业 院校 教学 工作 的一 个基 本 文件 。可 见 ,
教 育 部 于 20 00年 9月制定 并 颁布 了《 中等 职业 学 校 专业 目录》 。该专 业 目录有 1 大 类 20 3个 7 个 专 业及 其 专 门化举 例 。 我 国高 等职 业教 育 的专业 设 置情 况有 点特 殊 。在 改革 开放 以前 , 国 的 职业 教 育 没 有 高 我
于 突 出培 养 管 理 和技 术 人 员 , 过 于 突 出培 养 或
教育 专业 结构 的基 本 因素 。专业 目录是 指高 等 学 校 和 职 业 院校 培养 各 种 专 门人 才 的分 类 目
录 。专业 目录规 定 专 业 的划 分 、 称 及 所 属 门 名 类 , 映培养人 才 的业 务规 格 和就业 方 向 , 国 反 是
单 一 工作 岗位 的工人 ; 专业 按行 业 划分 , 专业 口 径 窄 , 有重 复设 置 的情 况 ; 些专 业名 称 也不 且 一
够 科 学规 范 。 同时 , 由于 产业 结构 的变 化 , 出现
家 和各 级 教 育行 政 部 门规 划 高 等教 育 、 业 教 职
育 的发展 , 置 与 调 整 专业 , 施 人 才 培养 , 设 实 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影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主要因素
发表时间:2012-01-20T08:53:28.097Z 来源:《时代报告(学术版)》2011年10月供稿作者:于素芳
[导读] 第三,现有教育资源(主要指物质教育条件)是影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基础因素。

于素芳
(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吉林吉林市 132001)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41-1413(2011)11-0000-01
摘要:文章从政策影响、产业结构调整、职业教育吸引力、院校间竞争和行业企业发展需求等外部因素和职业教育理念、师资队伍状况及现有教育资源等内部因素两方面对影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主要因素进行论述。

关键词:专业设置;高职院校;影响因素
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是反映学校适应社会人才需求和引导社会人才消费的一个基本尺度,反映学校对社会经济发展、科技发展和职业岗位的适应程度。

专业设置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高等职业院校的招生、学生的培养及毕业生的就业与创业,事关高等职业院校的生存与发展。

本文从内部、外部两方面因素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影响进行阐述。

一、影响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的外部因素
第一,教育主管部门颁布的规范性文件是影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政策因素。

教育部为引导高职专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尽快形成高职教育专业管理的科学运行机制,2004年制定了《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

它是国家对高职教育进行宏观管理的一项基础指导性文件,是指导高等学校设置、调整高职高专教育专业,制定培养方案、组织教育教学,安排招生,组织毕业生就业,以及行政管理部门进行教育统计和人才预测等工作的主要依据。

同时,还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管理办法(试行)》,对高职专业采取专业大类原则不变、专业类相对稳定、专业基本放开的原则进行管理。

第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是影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经济因素。

专业紧贴产业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

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决定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分布结构。

随着三次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比例关系发生了明显变化,与此相适应,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的分布结构也发生了变化,第一产业所占比例逐年减少,第二产业所占比例较稳定或小幅提高,第三产业所占比例逐年大幅攀升。

(2)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决定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多样性。

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使社会分工更加职业化、专门化,新行业、新职业不断产生,传统行业、传统职业被淘汰或被改造升级,经济社会对劳动者的素质、规格、类型要求也呈现多样化、综合化的趋势,所以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门类也日渐丰富多样。

(3)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决定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周期性。

第一产业依赖自然资源,技术创新缓慢,相对应的高职专业设置相对稳定。

第二产业对劳动者素质要求的提高和对技术改进的不懈追求,使高职专业设置调整周期加快。

进入以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的后工业经济时代,技术更新日新月异,生产活动异常活跃。

产业升级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新职业、新岗位不断出现。

1999年5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将我国职业归为8个大类,66个中类,413个小类,1838个细类(职业)。

颁布10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客观反映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职业结构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在职业领域也引起了相应变化,一些新职业不断涌现。

从2004年8月至2009年11月,我国先后十二批发布新职业,共计122种。

(4)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决定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区域性。

受地理位置、自然资源、政治环境、经济基础、人文积淀的影响,某一区域内的产业结构呈现明显的地域优势和特色。

高等职业教育受区域产业结构的选择性影响,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了明显的地域性特点。

第三,职业教育吸引力是影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动力因素。

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是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职业教育对青年学生的吸引力应包括以下几方面:职业教育被选择时所表现出的吸引力;职业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的吸引力,包括学生的积极参与等;学习者对学习成绩的满意度;职业教育就业率;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认可度等。

具体来说,由于我国对职业教育的宣传不够、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观念有偏差、不同职业的社会地位、待遇差别较大等多方面原因,造成不同职业对广大学生具有不同的吸引力,从而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工作,学校要根据职业教育吸引力强弱对专业设置进行定期调整。

第四,高职院校之间的竞争是影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激励因素。

“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法规,不仅促使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必须紧跟市场发展变化,以取得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动态平衡,推动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必须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得以合理流动、科学配置、有效使用,从而提升专业设置的总体质量,而且促进学校不断探索专业设置规律,创新专业设置机制,提高专业发展竞争力,形成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良性互动。

第五,行业企业发展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是影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直接因素。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指导思想,要求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必须以行业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作为专业设置的直接依据。

只有以就业为导向设置专业,让高职教育始终面对就业市场和生源市场。

这种专业设置模式的最大特点是紧紧盯住就业市场,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开设与之相对应的专业,使学校的教学紧盯企业,就业瞄准行业,毕业生深受行业企业欢迎。

二、影响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的内部因素
第一,职业教育理念是影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主观因素。

专业设置工作离不开职业教育理论的指导。

深入学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有关文件精神,认真研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律,是做好专业定位工作的思想理论基础。

我们要全面掌握《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和《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确立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理念,确保专业设置理论的科学性、时代性,促进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第二,师资队伍状况是影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智力因素。

首选,专任教师熟悉教学内容,兼职教师了解社会需求,两者的有机结合保证了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其次,“双师型”的师资队伍使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更具弹性和应变性。

社会对各种类型、规格、质量的人才需求具有相对稳定性和绝对动态性相统一的特性。

这就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针对社会经济及职业需求变化快速作出反应,开办一些社会急需的紧俏短线专业。

师资不到位或到位不及时,是影响专业开办的关键性因素。

因此,高职院校有一支一专多能、理论与实践兼有、可塑性、应变性较强的师资队伍是专业设置的智力保障。

第三,现有教育资源(主要指物质教育条件)是影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基础因素。

教学场地、教学设备、实习实训基地、教育技
术、教育经费等因素,都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产生直接影响。

立足学校现有专业资源,按高职专业设置原理,确定骨干重点专业,开发新型专业方向,逐年更新专业设置信息,这就为高职教育快速、健康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总之,影响高职专业设置的因素是复杂且不断变化的,要求高职院校时时把握国家政策,明确专业设置向,注重研究产业结构调整动态,确定专业设置布局,不断增强专业吸引力和竞争力,紧紧贴住行业企业需要,同时,要着力更新职业教育理念,切实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教育资源优势,就一定能够使专业设置工作走上持续、健康发展的轨道。

参考文献:
[1]王天行,傅松涛,张景雷,张山起.高职专业设置影响因素探析.职业技术教育.2006(4)
[2]沈铭钟.影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因素分析.职业教育研究.201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