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大白菜黑斑病的措施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白菜黑斑病在气温低、湿度高、通风不良的条件下容易发生和流行。另外,连作、种植 密度过大、肥料不足、植株长势弱等也容易诱发该病。
03
防治大白菜黑斑病的措施
轮作制度
01
避免与十字花科蔬菜连作,可选 择与豆科、茄科等作物进行轮作 ,以降低土壤中病原菌的积累。
02
合理安排茬口,确保轮作周期的 科学性,有助于减轻大白菜黑斑 病的发生。
种子处理
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并对种子进行 消毒处理,如温汤浸种或药剂拌种, 以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精选种子,去除带病、带菌的种子, 确保种植的种子健康无病。
加强田间管理
合理密植,保持田间通风透光,降低田间湿度,有利于控制病害的发生和蔓延。 科学施肥,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及时清除病叶、病株,并集中销毁,减少病原菌的传播源。
04
大白菜黑斑病的预防与控制
预防措施
选择抗病品种
选择对黑斑病抗性强的品种, 从根本上减少病害的发生。
合理轮作
避免连作,实施轮作制度,降 低土壤中病原菌的积累。
种子处理
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 如采用温汤浸种等方法,杀死 种子表面的病原菌。
加强田间管理
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和磷钾 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适 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避免
防治大白菜黑斑病的措施
汇报人: 2024-01-11
目录
• 引言 • 大白菜黑斑病的症状及病因 • 防治大白菜黑斑病的措施 • 大白菜黑斑病的预防与控制
01
引言
大白菜黑斑病的危害
01大白菜的光合 作用,导致叶片枯黄、坏 死,进而影响产量。
品质下降
黑斑病导致大白菜外观受 损,品质下降,影响销售 和食用价值。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传播速度快
黑斑病病原菌传播速度快 ,易在种植区域扩散,给 防治工作带来困难。
防治大白菜黑斑病的意义
保障食品安全
有效防治大白菜黑斑病, 可以降低农药残留,保障 食品安全。
提高经济效益
通过防治黑斑病,提高大 白菜产量和品质,增加农 民收入和市场竞争力。
维护生态平衡
防治黑斑病可以减少化学 农药的使用,降低对环境 的污染,有利于生态平衡 。
干旱或过湿。
控制措施
及时发现病情
生物防治
定期巡查田间,一旦发现有黑斑病发生的 迹象,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控制。
利用有益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防治黑斑病 ,如使用枯草芽孢杆菌等生物农药。
化学防治
农业防治
在发病初期,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如 苯醚甲环唑、氟硅唑等。
一旦发生病害,及时清除病叶、病株,并 带出田外销毁,防止病害扩散。同时加强 田间管理,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02
大白菜黑斑病的症状及病因
症状
01 02
叶片症状
大白菜叶片上出现圆形或近圆形褪绿黄斑,边缘颜色略深,呈浅绿色或 黄褐色,直径为2-6毫米。随着病情发展,病斑逐渐扩大,颜色变深, 呈深褐色或黑色,周围常有黄色晕圈。
叶柄症状
叶柄上出现椭圆形或纺锤形褐色病斑,稍凹陷,周围常有黄色晕圈。
03
根茎症状
大白菜根茎部受害时,会形成长条形褐色病斑,稍凹陷,严重时会导致
叶片枯萎。
病因
病原菌
大白菜黑斑病的病原菌为芸苔链格孢菌(Alternaria brassicae),属于半知菌亚门链格 孢属。
传播途径
病原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土壤、病残体或种子表面越冬,成为下一季的初侵染源。分 生孢子可借风雨、灌溉水、昆虫和农事操作等传播,从气孔或直接穿透表皮侵入寄主。
发病条件
03
防治大白菜黑斑病的措施
轮作制度
01
避免与十字花科蔬菜连作,可选 择与豆科、茄科等作物进行轮作 ,以降低土壤中病原菌的积累。
02
合理安排茬口,确保轮作周期的 科学性,有助于减轻大白菜黑斑 病的发生。
种子处理
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并对种子进行 消毒处理,如温汤浸种或药剂拌种, 以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精选种子,去除带病、带菌的种子, 确保种植的种子健康无病。
加强田间管理
合理密植,保持田间通风透光,降低田间湿度,有利于控制病害的发生和蔓延。 科学施肥,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及时清除病叶、病株,并集中销毁,减少病原菌的传播源。
04
大白菜黑斑病的预防与控制
预防措施
选择抗病品种
选择对黑斑病抗性强的品种, 从根本上减少病害的发生。
合理轮作
避免连作,实施轮作制度,降 低土壤中病原菌的积累。
种子处理
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 如采用温汤浸种等方法,杀死 种子表面的病原菌。
加强田间管理
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和磷钾 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适 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避免
防治大白菜黑斑病的措施
汇报人: 2024-01-11
目录
• 引言 • 大白菜黑斑病的症状及病因 • 防治大白菜黑斑病的措施 • 大白菜黑斑病的预防与控制
01
引言
大白菜黑斑病的危害
01大白菜的光合 作用,导致叶片枯黄、坏 死,进而影响产量。
品质下降
黑斑病导致大白菜外观受 损,品质下降,影响销售 和食用价值。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传播速度快
黑斑病病原菌传播速度快 ,易在种植区域扩散,给 防治工作带来困难。
防治大白菜黑斑病的意义
保障食品安全
有效防治大白菜黑斑病, 可以降低农药残留,保障 食品安全。
提高经济效益
通过防治黑斑病,提高大 白菜产量和品质,增加农 民收入和市场竞争力。
维护生态平衡
防治黑斑病可以减少化学 农药的使用,降低对环境 的污染,有利于生态平衡 。
干旱或过湿。
控制措施
及时发现病情
生物防治
定期巡查田间,一旦发现有黑斑病发生的 迹象,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控制。
利用有益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防治黑斑病 ,如使用枯草芽孢杆菌等生物农药。
化学防治
农业防治
在发病初期,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如 苯醚甲环唑、氟硅唑等。
一旦发生病害,及时清除病叶、病株,并 带出田外销毁,防止病害扩散。同时加强 田间管理,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02
大白菜黑斑病的症状及病因
症状
01 02
叶片症状
大白菜叶片上出现圆形或近圆形褪绿黄斑,边缘颜色略深,呈浅绿色或 黄褐色,直径为2-6毫米。随着病情发展,病斑逐渐扩大,颜色变深, 呈深褐色或黑色,周围常有黄色晕圈。
叶柄症状
叶柄上出现椭圆形或纺锤形褐色病斑,稍凹陷,周围常有黄色晕圈。
03
根茎症状
大白菜根茎部受害时,会形成长条形褐色病斑,稍凹陷,严重时会导致
叶片枯萎。
病因
病原菌
大白菜黑斑病的病原菌为芸苔链格孢菌(Alternaria brassicae),属于半知菌亚门链格 孢属。
传播途径
病原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土壤、病残体或种子表面越冬,成为下一季的初侵染源。分 生孢子可借风雨、灌溉水、昆虫和农事操作等传播,从气孔或直接穿透表皮侵入寄主。
发病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