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考物理大一轮 长度和时间机械运动素养突破 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的一端,并紧靠被测 末端所对的刻度线,要估读到 位,如图测量的结果是
量的物体
分度值的下一位,估读位的数 _4_._2_5_c_m___。
字为0时,不能省略。
初中阶段刻度尺是唯一要求估读的测量仪器
2.时间 国际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___秒____,符号___s____。 单位换算:1 h=__6_0___min=__3_._6_×__1_0_3_s,1 s=103 ms,1 ms=103μs。
③下图是四个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能反映小车由A到C运动情况的是 _____C____;
(5)如果在测量中小车过了C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C段的平均速度相对于真实值 会___偏__小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6)小北同学提出测量小车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时,将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 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速度,他的做 法正确吗?不_正__确_____,理由是所测的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小车通过BC段的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探究从斜面下滑的物体运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他对小车下滑快慢的
因素进行如下猜想:
猜想一:小车下滑的快慢与斜面的高度有关;
猜想二:小车下滑的快慢与斜面的长度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一,他设计的方案是将小车分别从
斜面上不同高度处由静止释放,测出下滑时间。
例2题图
通过测量,发现每次下滑的时间不同,于是得出猜想一是正确的。 请对张刚这一探究作出评价,指出他存在的问题是:_他__的__方__案__是__将__小__车__分__别__ _从__斜__面__上__不__同__高__度__处__由__静__止__释__放__,__此__过__程__中__,__在__改__变__高__度__时__,__没__有__控__制__斜__面__ _的__长__度__一__定__,__路__程__也__会__影__响__所__用__时__间__的__长__短__,__所__以__不__能__得__出__正__确__结__论______; 并写出改进措施:控__制__斜__面__的__长__度__一__定__,__只__改__变__斜__面__的__高__度_。
【实验原理】
s 公式__v_=___t _。(速度是间接测量的物理量,需要测
量物体运动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用公式计算出物 体运动的速度)
实验视频见 超值配赠
例1 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刻度的斜面、小车和电子秒表“测量小车的平均 速度”。如图所示,图中显示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A、B、C三个位置及其 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
按照正确的测量方法进行 测量、记录
二、机械运动 1.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做机械 运动,通常简称为运动。 (2)参照物:要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必须先选定一个物体作 参照,这个物体叫做参照物。相对于参照物,物体的位置变化了,我们就 说它是 ___运__动___的;物体的位置没有变化,我们就说它是___静__止___的。
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B )
A. 1.8 m
B. 3.3 m
C. 4.8 m
D. 5.5 m
第2题图
命题点 2 刻度尺的读数(10年4考,起始刻度都是零刻 度)
3. (2020北京31题2分)如图所示,物体A的长度是__2_._8_0___cm。
第3题图
命题点 3 参照物的选取和运动状态的判断(10年6考)
2. 会用钟表测量时间
考试目标
了解
理解
√
√ √ √ √
√
图说物理
回归教材
BJ八P16图1-8 BS八上P59图3-1
命题点:参照物的选取及运动状态的判断 1.小明坐在快速行驶的列车里,看到车外的树木风 驰电掣般向后运动。他是以_列__车___为参照物的,若 他以列车为参照物,列车上的自己是__静__止____(选 填“运动”或“静止”)的。
返回思维导图
3.误差 测量值与真实值总会有差异,这种差异叫作误差。 误差和错误不同:
返回思维导图
引起原因
可否避免
减小或避免的方法
误 测量工具不够准确、测量方法 不可避免,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
差 不够完善、人为因素等
只能减小 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
量方法
错 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可以避免 误 记录结果时出错
返回思维导图
3.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运动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匀速直线 运动的v-t图像和s-t图像,如右图所示。 4.变速直线运动 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也可以用v= 来描述运动的快慢,这样算出来的速度叫 做平均速度。
返回思维导图
实验突破
实实验验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2020.26,2013.24]
BJ八P25图1-16 RJ八上P20图1.3-2(类似) BS八上P66图3-14(类似)
命题点:运动状态的判断及速度相关计算 8. 小明和爸爸周末开车去郊游,小明看到路旁的 树木向北运动,则小明和爸爸是向__南______行驶的。 小明从汽车里程表上看到此次汽车共行驶了35 km, 用时30 min,经计算可知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 ____7_0___km/h。
路段 AB BC AC
距离s/cm 40.0
___5_0_.0_0___
90.0
运动时间t/s 2
____1_____
3
平均速度v/(m/s)
______0_.2________ ______0_.5________ ______0_.3________
①由上述实验数据分析可知,小车从A到C的过程中做__变__速___(选填“匀速”或 “变速”)直线运动; ②小车经过B点时的速度vB___<_____(选填“>”、“<”或“=”)小车经过C 点时的速度vC;
命题点:参照物的选取及运动状态的判断 6. 如图是空中加油机给战斗机加油的场景,以 __战__斗__机__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以大地为参 照物,加油机是___运__动___的。
RJ八下P19图1.3-1 BJ八P20图1-13(类似) BS八上P16图3-15(类似)
命题点:速度的理解与计算 7. 如图是某中学运动会百米赛跑比赛的场景,终 点裁判员是利用运动相同路程,比较所用时间长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比较运 动员运动快慢快的,所用时间最短的运动员跑得最 ____(选填“快”或“慢”)。
例1题图
(1)在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倾角__小___(选填“大”或“小”) 一些, 目的是__使__小__车__下__滑__的__速__度__较__慢__,__减__小__测__量__时__间__的__误__差___; (2)由图可知,斜面上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1__c_m___; (3)实验中要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__自__由__下__滑__(由__静__止__释__放__)__; (4)按照实验过程,请补全下表数据记录并进行相应处理:
实验视频见 1 m=___1_0_3__mm,1 m=106μm,1 m=109 nm。
超值配赠 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测量前要观察刻度尺 的_单__位___、分度值和量程。
返回思维导图
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放
读
返回思维导图
记
①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 ②读数时,视线正对被测物体 ③记录的数值必须注明单
BS八上P59图3-2
命题点:参照物的选取及运动状态的判断 3. 如图所示,“小小竹排江中游”是以 山 __________为参照物的;“巍巍青山两岸走竹”排是以 __________为参照物的。
BS八上P60图3-4
命题点:参照物的选取及运动状态的判断 4. 如图所示,一名飞行员在2 000 m高空飞行时, 发现脸旁有一个小东西。当他抓到的时候发现它竟 是一颗子弹,若以战斗机为参照物,子弹是静止 ________的;以大地为参照物,运子动弹是________的。
50 s ( √ ) (4)(2012北京6A)一张课桌的高度约为2 m( × ) (5)(2012北京6B)一支粉笔的长度约为 40 cm( × ) (6)(2010北京9B)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 m( × )
2.(2020北京14题2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长方形五星红旗,如图是天
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的场景,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估测该国旗的宽度,下列
返回思维导图
(3)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对同一物 体运动情况的描述就有可能不同。我们通常所说的运动和 静止,是以 __地__面____作为参照物的。如图中以自动扶梯 为参照物,乘客是__静__止___的,以地面为参照物,乘客是 __运__动____的。
运行中的自动扶梯
返回思维导图
2.速度
回归教材
图说物理
考点清单
栏
目
实验突破
导
航
北京10年中考真题精讲练
考试内容和要求
知识点
分项细目
1. 长度的单位及换算、时间的单位及换算,根据生活经
长度和时间 验估测长度和时间
2. 测量有误差
1.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机械运动
2. 速度 3. 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
4. 运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基本技能细目:1. 会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长度:m 时间:s
基本单位
单位换算
常考长度估测
常考时间估测
长度:刻度尺 时间:秒表
测量
长度和 时间
长度和时间 机械运动
误差
概念 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减小误差方法
运动和静 止的相对性
速度
机械运动
参照物 运动和静止 是相对的
定义 公式 物理意义
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考点清单
一、长度和时间 1.长度 国际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___米____,符号___m____。 单位换算:1 km=___1_0_3__m,1 m=___1_0___dm,1 m=__1_0_2__cm,
(=st7AA)CC计算A到C这个过程的st平AABB 均2 速stBBCC度,采用了以下两种方式计算方:法方一法一:vAC
计算平,均方速法度二,:要vA用C总=路程除以总,时以间上,两不种是方各法段正路确程的中是平_均__速__度__的_;平理均由值 是:
【实验评估与改进】
例2 张刚同学在完成“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后,还想用如图所示实验
4. (2019北京7题2分)2019年1月3日,“玉兔二号”从停稳在月球表面的“嫦
娥四号”上沿轨道缓慢下行,到达月球表面,如图所示。关于“玉兔二号”
下行的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C ) 若以月球表面为参照物,“嫦娥四号”是运动的
B. 若以月球表面为参照物,“玉兔二号”是静止的
C. 若以轨道为参照物,“玉兔二号”是运动的 D. 若以“嫦娥四号”为参照物,“玉兔二号”是静止的
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定义:物体通过的路程与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速度。
公式:________。
s表示__路__程_____,单位为m或km;
t表示___时__间____,单位为s或h;
v表示速度,单位为m/s或km/h,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单位换算:1 m/s=___3_._6___km/h。
北京10年中考真题精讲练
命题点 1 估测(10年5考)
北京真题组合)判断下列对长度和时间估测的正误。 (1)(2015北京8B)普通家庭房间门的高度一般大于3 m( × ) (2)(2015北京8C)教室中使用的普通日光灯管的长度约为2 m( × ) (3)(2015北京8D)完整播放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约为
RJ八上P17图1.2-3
命题点:参照物的选取及运动状态的判断 2.小明坐在甲车厢中向乙车看去,突然发现自己的 列车开始缓慢前进了,但驶过了乙车的车尾才发现, 实际上甲车还停在站台上,则他是以__乙__车____为参 照物的。若以小华为参照物,小明是__静__止____(选 填“运动”或“静止”)的。
BS八上P61图3-5
命题点:参照物的选取及运动状态的判断 5. 有一句歌词“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 如图所示,是以__云______为参照物的。而“云把月 亮遮住了”是以_月__亮_____为参照物的。
BJ八P17图1-10 RJ八上P18图1.2-5(类似) BS八上P62图3-6(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