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秋野》《又呈吴郎》阅读训练及答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5~16题。
秋野
杜甫
秋野日疏芜,寒江动碧虚。
系舟蛮井络,卜宅楚村墟。
枣熟从人打,葵荒欲自锄。
盘飧老夫食,分减及溪鱼。
又呈吴郎
杜甫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秋野》前两句营造了一种萧索荒凉的秋日氛围,也描写了天空与寒江融为一体的环境特点。
B.《秋野》最后两句交代诗人将自己的食物分享给溪鱼,突出了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
C.《又呈吴郎》中“远客”即是吴郎。
诗人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请吴郎善待这一妇人的想法。
D.《又呈吴郎》以小见大,借妇人的不幸写出了战乱以及苛捐杂税给广大百姓带来的灾难。
16.两首诗都写到打枣一事,请比较其不同之处。
(6分)
参考答案:
15.B(“突出了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过度拔高。
)
16.①《秋野》借自己跟随别人打枣一事表现自己生活的困顿,且为概述。
②《又呈吴郎》借劝说吴郎允许妇人打枣一事体现自己的悲悯情怀,且详述其劝说的原因等。
(本题共6分,每点2分,每条答出前半部分2分,后半部分1分。
意思对即可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