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化学 高考冲刺二轮 --第2讲 化学反应与能量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一. 二. 三. 四.
化学能与热能 化学能与电能 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反应的限度
一、化学能与热能
1、化学反应的实质: 旧化学键断裂,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
2、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引起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微观: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 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化学键的断裂——吸收能量; 化学键的形成——放出能量。
反应物键能 生成物键能 化学反应=旧化学键断裂+新化学键形成 (吸收总能量E1)(放出总能量E2) ①当E1 > E2 , 反应吸收能量 ②当E1 < E2 , 反应放出能量
(2)宏观: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
EA EB ①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 Nhomakorabea 反应放出能量 ②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 反应吸收能量
定义 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 本质: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发生 构成条件: 两极一液一回路
三 、 原 电 池
判断:正负极
(从活泼性比较、电子得失、氧化还原反应、电子电流 流向等多角度判断)
工作原理:(总的氧化还原反应,电极反应)
分析常见、简单电池工作原理。
设计简单电池。 应 用 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 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判断溶液pH变化。
化学平衡的标志: 1.ν正=ν逆 2.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含量保持不变
交流· 研讨
反 应 速 率
v正
ν正=ν逆
v逆
反应时间
比较反应的快慢,应取同一参照物且 单位相同 练习: 反应 A + 3B = 2C + 2D 在四种不同 条件下的反应速率为:
(1)v(A)=0.3mol/L· s (3)v(C)=0.2mol/L· s
与生成物的总能量间的能量差。(即化学能)
高考化学二轮总复习-化学反应与能量课件

-15-
3.反应热的计算公式有哪些? ΔH=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 ΔH=反应物的键能之和-生成物的键能之和
高频考点•探究突破
命题热点一 命题热点二 命题热点三
例1某反应过程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16-
A.该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B.该反应为放热反应,热效应等于ΔH C.改变催化剂,可改变该反应的活化能 D.有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的活化能等于E1+E2
对点训练1已知化学反应A2(g)+B2(g) 2AB(g)
ΔH=+100
kJ·mol-1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D )
A.加入催化剂,该反应的反应热ΔH将减小
B.每形成2 mol A—B键,将吸收b kJ能量
C.每生成2分子AB吸收(a-b) kJ能量
D.该反应正反应的活化能大于100 kJ·mol-1
考情分析•备考定向
-4-
专题知识脉络 能力目标解读 热点考题诠释
1.(2019 全国Ⅱ,节选)环戊二烯( )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广泛用 于农药、橡胶、塑料等生产。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 (g)
(g)+H2(g)
ΔH1=100.3 kJ·mol-1
①
H2(g)+I2(g) 2HI(g)
ΔH2=-11.0 kJ·mol-1
考情分析•备考定向
-6-
专题知识脉络 能力目标解读 热点考题诠释
3.(2017全国Ⅰ,节选)如图是通过热化学循环在较低温度下由水或
硫化氢分解制备氢气的反应系统原理。
通过计算,可知系统(Ⅰ)和系统(Ⅱ)制氢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
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复习ppt

6、原电池
(1)定义: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 叫做原电池。
(2)电极名称: 较活泼 发生氧化反应 金属 电子流出,电流流入
发生还原反应 较不活 泼金属 电子流入,电流流出
负极 I e正极
(3)电极反应式(如铜-锌原电池) 负极: Zn – 2e- = Zn2+ 氧化反应 正极:2H+ +2e- = H2↑ 还原反应
例如,实验室制H2时,由于锌太纯,反 应一般较慢,可加入少量CuSO4以加快反应 速率。 ③判断金属活动性的强弱 ④揭示钢铁腐蚀的原因及防止钢铁的腐蚀。
钢铁中含有碳,可与Fe组成原电池,发 生原电池反应而使钢铁遭到腐蚀
钢铁的析氢腐蚀:负极:Fe – 2e- = Fe2+
正极:2H+ + 2e- = H2↑ 钢铁的吸氧腐蚀:
生成物浓度的增大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v=△C/t 单位:mol•L-1•S-1或mol•L-1•min-1 2、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1)内因(决定作用):反应物的性质 (2)外因(外界条件)
① 温度: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② 催化剂:催化剂能极大地加快化学反 应速率.
③ 浓度:在其它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 物的浓度,可以增大反应速率。
① 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其中一种 为能导电的非金属,如“碳棒”)作电极。
其中较活泼金属为负极。较不活泼金 属(或非金属)为正极(正极一般不参与 电极反应,只起导电作用)。
② 电解质溶液(做原电池的内电路,并 参与反应)
③ 形成闭合电路
④ 能自发地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7)原电池原理的应用
①制作化学电源:各种电池 ②加快反应速率:
化学反应=旧化学键断裂+新化学键形成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总结(全)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系列之知识清单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1.化学反应的重要特征:化学反应过程中总是伴随着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变化。
2.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
3.化学反应吸收能量或放出能量的决定因素: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4.会判断吸热反应、放热反应(1)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①所有燃烧反应;②中和反应;③大多数化合反应;④活泼金属跟水或酸反应;⑤铝热反应(2)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①大多数分解反应;②氯化铵与氢氧化钡晶体的反应:Ba(OH)2·8H2O+NH4Cl=BaCl2+2NH3↑+10H2O③C+CO2 2CO C(s)+H2O(g)CO(g)+H2(g) CO(s)+H2O(g)CO2(g)+H2(g)(3 ) 燃料的燃烧①燃烧的条件:达到着火点;与O2接触。
②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足够多的空气;燃料与空气又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③提高煤炭燃烧效率的方法:煤的干馏、气化和液化。
(目的: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高煤炭的利用率)5.两个角度认识吸、放热反应6.中和热:稀的强酸与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时所释放的热量。
(57.3k J/mol)(1)为了保证0.50 mol·L-1的盐酸完全被中和,采用0.55 mol·L-1NaOH溶液,使碱稍稍过量。
(2)采用环形玻璃棒搅拌上下移动搅拌,金属环形棒也不行,散失热量。
(3)必须用强酸强碱,因为弱酸、弱碱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比强酸强碱中和时的热效应值(57.3kJ/mol)要小一些。
(4)酸碱的浓度为稀溶液,如果是浓溶液导致中和热值高一些(5)用大小烧杯间的碎纸片和泡沫板来隔热保温,为了避免热量散失;7.一次能源:直接从自然界中获取得能源。
如:煤、石油、天然气、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氢能、沼气等。
(2)二次能源: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化得到的能源。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单元复习一遍过(人教版必修2)(原卷版)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过关测试 提高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1.(2021·河北张家口市)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对社会进步有着巨大贡献。
《本草纲目》记载有轻粉(Hg 2Cl 2)的制备:“用水银一两,白矾(明矾)二两,食盐一两,同研不见星,铺于铁器内,以小乌盆覆之。
筛灶灰,盐水和,封固盆口。
以炭打二炷香取开,则粉升于盆上矣。
其白如雪,轻盈可爱。
一两汞,可升粉八钱。
”下列对文中所述内容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水银和白矾均属于电解质 B .涉及热能转化为化学能 C .存在升华的现象 D .有氧化还原反应发生2.(2020·湖北武汉市·高一期末)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生物质隔绝空气高温加热,通过热化学转换可产生可燃性气体B .光-电转换是太阳能的利用途径之一,该途径必然发生化学反应C .开发太阳能、氢能、核能、天然气等新能源可以减少雾霾的产生D .科学家正在研究使用高效催化剂,使水分解产生氢气,同时释放能量3.(2019·黑龙江大庆市·大庆实验中学高一月考)下列有关原电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原电池工作时,可能会伴随着热能变化 B .手机、电脑中使用的锂离子电池属于一次电池 C .在内电路中,电子由正极流向负极D .燃料电池工作时燃料在电池中燃烧,然后热能转化为电能4.(2020·天水市田家炳中学高一期末)有关化学反应限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不可逆反应存在化学反应的限度B .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C .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D .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反应停止了5.(2020·甘肃兰州市·兰州一中高一期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已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则反应C(石墨,s)=C(金刚石,s)为吸热反应B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都伴随能量变化,则伴随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也一定是化学变化C .对于反应:①S(g)+O 2(g)=SO 2(g);②S(s)+O 2(g)=SO 2(g),当等质量硫单质参与反应时,放出热量:①<②D .相同条件下,如果1 mol 氧原子所具有的能量为E 1,1 mol 氧分子所具有的能量为E 2,则2E 1=E 2 6.(2021·浙江高一月考)2N 和2H 在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微观历程及能量变化的示意图如下,用●-●、-、分别表示223N H NH 、、,已知:223N (g)3H (g)2NH (g)+,该反应属于放热反应。
第二讲 突破能量变化活化能(能垒)图(专题训练)(解析版)

2022年高考化学二轮(化学反应原理)专题突破讲与练板块一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二讲突破能量变化活化能(能垒)图1.乙炔在Pd表面选择加氢的反应机理(如图)。
吸附在Pd表面的物种用*标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上述吸附反应为放热反应B.C2H2*+H*→C2H3*只有化学键的形成过程C.副反应生成的高聚物吸附在Pd的表面可能会使催化剂失活D.该历程中最大能垒(活化能)为85 kJ mol-1【答案】B【详解】A.从反应机理图分析,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A项正确;B.由图可知,该反应先吸热,后放热,故而不只有化学键的形成过程,故B项错误;C.副反应生成的高聚物吸附在Pd的表面可能会使催化剂失活,故C项正确;D.该历程中能垒(活化能)有三个,分别为:66 kJ mol-1,85 kJ mol-1,82 kJ mol-1,故D项正确;2.科学家通过密度泛函理论研究甲醇与水蒸气重整制氢反应机理时,得到甲醇在Pd(Ⅲ)表面发生解离时四个路径与相对能量关系如图所示,其中附在Pd(Ⅲ)表面的物种用“*”标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②中包含C—H键的断裂过程B.该历程中能垒(反应活化能)最小的是③C.该历程中制约反应速率的方程式为CH3OH*CH3O*+H*D.由此历程可知:CH3OH(g)CO(g)+2H2(g)ΔH<0【答案】选D。
【解析】②中反应为CH3O*+H*CH2O*+2H*,CH3O*CH2O*,包含C—H键的断裂,故A正确;活化能为反应物的总能量与过渡态能量之差,从图中可以看出,过渡态3发生的反应活化能最小,故B正确;总反应速率由反应速率最慢的那步历程决定,由图可知,历程中能垒(反应活化能)最大的为①,所以制约反应速率的方程式为CH3OH*CH3O*+H*,故C正确;由图可知CH3OH(g)CH3OH*,放出40 kJ热量,①~④过程中CH3OH*CO*+4H*放出80 kJ热量,即CH3OH(g)CO*+4H*放热120 kJ,但CO*+4H*CO(g)+2H2(g)吸热未知,所以不能据此确定CH3OH(g)CO(g)+2H2(g)的焓变ΔH,故D错误。
高中化学必修二《化学反应与能量》ppt

1.在某反应中,反应物A的浓度在10s内从4.0mol· L-1变 成1.0mol· L-1,在这10s内A的化学反应速率为多少?
0.3mol· L-1 · s-1
2.在5升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C (s) +CO2 (g) =2CO(g)
若最初加入22g二氧化碳,5min后测得还剩有17.6g, 求在这段时间内,二氧化碳的平均速率。
阳极:
接电源正极
PbSO4 +2H2O -2e- = PbO2 + 4H++ SO42- 氧化反应
充电过程总反应: 2PbSO4+2H2O=Pb+PbO2+2H2SO4 铅蓄电池的充放电过程:
放电
Pb+PbO2+2H2SO4 充电 2PbSO4+2H2O
3、燃料电池
氢氧燃料电池 酸性电解质:负极: 2H2-4e-==4H+
吸热反应
C+CO2 C+H2O H2+CuO Ba(OH)2·8H2O+NH4Cl Fe+H2O(g) Na2CO3·10H2O+NH4NO3 大部分分解反应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 )
A. 大多数的化合反应是释放能量的反应
B. 大多数分解反应是吸收能量的反应
C. 释放能量的反应都不需要加热
Zn Cu
酒精 A
酒精不是 电解质
Cu
C
CuSO4
D
H2SO4
没有形成 H2SO4 闭合回路
四.发展中的化学电源 普通锌锰干电池
化学电源
一次电池 二次电池
碱性锌锰电池 锌银纽扣电池 铅蓄电池
银锌蓄电池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班级 姓名 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1、化学反应的本质:旧化学键的断裂,新化学键的生成过程。
化学键的断裂需要吸收能量,化学键的形成会释放能量。
任何化学反应都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①放出能量的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 > 生成物的总能量②吸收能量的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 < 生成物的总能量2、能量守恒定律: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能量,转化的途径和能量形式可以不同,但是体系包含的总能量不变。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即吸热或者放热。
3、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反应;②酸碱中和反应;③活泼金属与酸(或水)的反应;④绝大多数的化合反应;⑤自然氧化(如食物腐败)。
常见的的吸热反应:①铵盐和碱的反应;②绝大多数的分解反应。
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1、一次能源:直接从自然界取得的能源。
如流水、风力、原煤、石油、天然气、天然铀矿。
二次能源: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得到的能源。
如电力、蒸汽等。
2、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右图是铜锌原电池的装置图。
①锌片(负极反应):22Zn e Zn -+-=,发生氧化反应;铜片(正极反应):222H e H +-+=↑,发生还原反应。
总反应:Zn+2H +=Zn 2++H 2↑②该装置中,电子由锌片出发,通过导线到铜片,电流由铜片出发,经过导线到锌片。
③该装置中的能量变化: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④由活泼性不同的两种金属组成的原电池中,一般比较活泼的金属作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相对较不活泼的金属作原电池的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正极电极本身不反应!)。
⑤构成原电池的四个条件:1、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2、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导体);3、有电解质溶液;4、形成闭合回路。
第三节 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1、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均取正值)来表示。
浓度常以mol/L 为单位,时间常以min 或s 为单位。
2019_2020学年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2化学能与电能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1.下面是四个化学反应,你认为理论上不可用于设计原电池 的化学反应是( ) A.2Al+2NaOH+2H2O===2NaAlO2+3H2↑ B.2H2+O2=点==燃==2H2O C.Zn+CuSO4===Cu+ZnSO4 D.Na2CO3+2HCl===2NaCl+H2O+CO2↑ 解析:选 D。D 项中的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不能设计成 原电池。
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以铜-锌原电池为例)
负极 氧化反应
正极 还原反应
原电池总反应式:_Z__n_+__2_H_+_=__=_=_Z_n_2_+_+__H__2↑_____。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③构成条件 a.有_两__种__活__泼__性__不__同__的电极; b.电极插入_电__解__质__溶__液__; c.电极间形成_闭__合__回__路__; d.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选 D。由电极反应式可知,X 极上发生得到电子的还原 反应,是原电池的正极,Y 极上发生失去电子的氧化反应,是 原电池的负极。
原电池原理的应用 1.加快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 (1)原理:在原电池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别在两极进行, 使溶液中粒子运动相互间的干扰减小,使反应速率增大。 (2)应用:实验室用 Zn 和稀 H2SO4(或稀盐酸)反应制取 H2,常 用粗锌,它产生 H2 的速率快。原因是粗锌中的杂质和锌、稀 H2SO4(或稀盐酸)形成原电池,加快了锌的腐蚀,使产生 H2 的速率加快。
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如图所示,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同时 A 极质量减少, B 极上有气泡产生,C 为电解质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B 极为原电池的正极 B.A、B、C 可能分别为 Zn、Cu、稀盐酸 C.C 中阳离子向 A 极移动 D.A 极发生氧化反应
2020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6化学反应与能量课件

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 来配平其余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热
的热量。单位:kJ·mol-1 ②燃烧产物必须是稳定的氧化物,如
C→CO2、H→H2O(l)、 S→SO2 等(特例 N→N2)。
①稀溶液是指物质溶于大量
水中;
②中和热不包括离子在水溶
在稀溶液中,强酸
中
液中的生成热、物质的溶解
跟强碱发生中和反
和
热、电解质电离时的热效应;
应生成 1 mol 液态
热
③中和反应的实质是 H+和
H2O 时的反应热 OH-化合生成 H2O,即 H+(aq)
+OH-(aq)===H2O(l)
ΔH=-57.3 kJ·mol-1
4.注意事项 (1)热化学方程式的系数只代表物质的量,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2)可不标注“↑”和“↓”及点燃、加热等反应条件。 (3)注意燃烧热和中和热
(4)注意同素异形体转化的名称问题 对于具有同素异形体的物质,除了要注明聚集状态之外,还要注明物质的名称。 如①S(单斜,s)+O2(g)===SO2(g) ΔH1=-297.16 kJ·mol-1 ②S(正交,s)+O2(g)===SO2(g) ΔH2=-296.83 kJ·mol-1 ③S(单斜,s)===S(正交,s) ΔH3=-0.33 kJ·mol-1
(3)由题意可知生成 n(CO2)=n(CaCO3)=100 1g0·0mgol-1=1 mol,则由原子守恒可知, 需要乙醇的物质的量为12 mol,故热化学方程式为 C2H5OH(l)+3O2(g)===2CO2(g)+3H2O(l) ΔH=-(2×Q) kJ·mol-1=-2Q kJ·mol-1。
高考化学二轮突破训练:2-4-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北京海淀区高三模拟已知:2CO(g)+O 2(g)===2CO 2(g) ΔH =-566kJ·mol -1①N 2(g)+O 2(g)===2NO(g) ΔH =+180kJ·mol -1② 则2CO(g)+2NO(g)===N 2(g)+2CO 2(g)的ΔH 是( ) A .-386kJ·mol -1B .+386kJ·mol -1C .-746kJ·mol -1D .+746kJ·mol -1[解析] 根据盖斯定律,将反应①-②得该反应,则ΔH =-566kJ·mol -1-(+180kJ·mol -1)=-746kJ·mol -1。
[答案] C 2.北京25℃、101 kPa 下:①2Na(s)+12O 2(g)===Na 2O(s) ΔH 1=-414kJ/mol②2Na(s)+O 2(g)===Na 2O 2(s) ΔH 2=-511kJ/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和②产物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不相等B. ①和②生成等物质的量的产物,转移电子数不同C. Na 与足量O 2反应生成Na 2O ,随温度升高生成Na 2O 的速率逐渐加快D. 25℃、101 kPa 下,Na 2O 2(s)+2Na(s)===2Na 2O(s) ΔH =-317kJ/mol[解析] A 项,Na 2O 2的电子式为Na +[··O ······O ······]2-Na +,两个氧原子形成一个阴离子,所以Na 2O 2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2,与Na 2O 相同;B 项,生成1mol Na 2O 、1mol Na 2O 2都转移2mol 电子;C 项,在较高的温度下产物可能是Na 2O 2而非Na 2O ;D 项,①×2-②可得Na 2O 2(s)+2Na(s)===2Na 2O(s) ΔH =-317kJ/mol 。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1、在任何的化学反应中总伴有能量的变化。
原因: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吸收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
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E 反应物总能量> E 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
E 反应物总能量< E 生成物总能量,为吸热反应。
2、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与缓慢氧化。
②酸碱中和反应。
③金属与酸反应制取氢气。
△④大多数化合反应(特殊:C+CO22CO 是吸热反应)。
△常见的吸热反应:①以C、H2、CO 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如:C(s)+H2O(g)CO(g) +H2(g)。
②铵盐和碱的反应如Ba(OH) 2·8H2O+NH4Cl=BaCl 2+2NH3↑+10H2O③大多数分解反应如KClO 3、KMnO 4、CaCO3 的分解等。
3、能源的分类:形成条件利用历史性质常规能源可再生资源水能、风能、生物质能一次能源不可再生资源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新能源可再生资源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氢能、沼气不可再生资源核能二次能源(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化得到的能源称为二次能源)电能(水电、火电、核电)、蒸汽、工业余热、酒精、汽油、焦炭等[ 思考]一般说来,大多数化合反应是放热反应,大多数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放热反应都不需要加热,吸热反应都需要加热,这种说法对吗?试举例说明。
点拔:这种说法不对。
如C+O2=CO2 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但需要加热,只是反应开始后不再需要加热,反应放出的热量可以使反应继续下去。
Ba(OH)2·8H2O 与NH 4Cl 的反应是吸热反应,但反应并不需要加热。
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1、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方式:电能火电(火力发电)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缺点:环境污染、低效(电力)原电池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优点:清洁、高效2、原电池原理(1)概念: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高考化学大二轮总复习 专题六 化学反应与能量课件

解析
根据盖斯定律和焓变与键能的关系解答。根据题中 ΔH3=(2×436+496-4×462) kJ· mol-1,
ΔH3=-480 kJ· mol-1,题
给 出 的 键 能 可 得 出 热 化 学 方 程 式 : ③2H2(g) +
O2(g)===2H2O(g)
即③2H2(g)+O2(g)===2H2O(g)
2.反应热的量化参数——键能
反应热与键能的关系
反应热:ΔH=E1-E2或ΔH=E4-E3,即ΔH 等于反应物的
键能总和减去生成物的键能总和,或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
减去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题组集训
题组一 正确理解概念
1.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在CO2中,Mg燃烧生成 MgO和C。该反应中化学能全部 转化为热能( × ) (2015· 江苏,4D) (2)向汽油中添加甲醇后,该混合燃料的热值不变( × ) (2014· 浙江理综,7D)
C.氢气的燃烧热为285.5 kJ· mol-1,则电解水的热化学方程 电解 2H (g)+O (g) ΔH=+285.5 kJ· -1 式为2H2O(l) ===== mol 2 2 D.1 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
烷的燃烧热
解析
在稀溶液中,强酸跟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 1 mol
1 mol液态H2O时的反应热。需注意:①稀溶液是指物质溶
于大量水中;②中和热不包括离子在水溶液中的生成热、
物质的溶解热、电解质电离时的热效应;③中和反应的实
质 是 H + 和 OH - 化 合 生 成 H2O , 即 H + (aq) + OH -
(aq)===H2O(l) ΔH=-57.3 kJ· mol-1。
专题06 化学反应与能量(练习)-2024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原

专题05 化学反应与能量目录01 反应热及其表示方法02 热化学方程式盖斯定律03 原电池化学电源04 电解原理05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01 反应热及其表示方法1.(2024·河南省部分名校高三联考)丙烯是合成聚丙烯的单体。
在催化剂作用下,丙烷脱氢生成丙烯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上述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B.催化剂的作用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C.升温,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增大D.使用不同催化剂,该反应的△H不同2.某反应2A=3B,它的反应能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B .A 比B 更稳定C .加入催化剂会改变反应的焓变D .整个反应的ΔH=E 1-E 23.(2024·山东潍坊市五县区高三阶段监测)化学反应H 2+Cl 2=2HCl 的过程及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反应热相同B .H -Cl 键的键能为862 kJ·mol -1C .热化学方程式:H 2(g)+Cl 2(g)=2HCl(g) ΔH =-183 kJ·mol -1D .2mol 气态氢原子的能量高于1mol 氢气的能量4.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A .一定条件下,将0.5molH 2(g)和0.5molI 2(g)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HI 放热akJ ,其热化学方程式为:I 2(g )+H 2(g)2HI(g) △H=-2akJ•mol -1B .在101kPa 时,2 g H 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 热量,表示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221H (g)+O (g)=H O(1)ΔH=-285.8kJ/mol 2C .S(g)+ O 2(g)=SO 2(g) ΔH 1 S(g)+ O 2(g)=SO 2(g) ΔH 2 ΔH 1>ΔH 2D .HCl 和NaOH 反应的中和热ΔH=-57.3kJ/mol ,则0.5molH 2SO 4和足量Ba(OH)2反应的ΔH=-57.3kJ/mol 5.(2023·北京市东城区第一六六中学高三期中)以CO 和H 2为原料合成甲醇是工业上的成熟方法,直接以CO 2为原料生产甲醇是目前的研究热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讲化学反应与能量
【考纲点击】
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及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2.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中和热、燃烧热等概念。
3.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4.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5.了解焓变(ΔH)与反应热的含义。
6.理解盖斯定律,并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焓变的计算。
7.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构成、工作原理及应用,能书写电极反应和总反应方程式。
8.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
9.了解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金属腐蚀的危害以及防止金属腐蚀的措施。
考点1化学能与热能
1.理解化学反应热效应的两种角度
(1)从微观的角度说,是旧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与新化学键形成放出的能量的差值,如下图所示:
a表示旧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
b表示新化学键形成放出的能量;
c表示反应热。
(2)从宏观的角度说,是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差值,在上图中:a表示活化能;
b表示活化分子结合成生成物所释放的能量;
c表示反应热。
2.反应热的量化参数
3.燃烧热、中和热的比较
燃烧热中和热
相同
点
能量变化放热
ΔH及其单位ΔH<0,单位均为kJ·mol-1
不同
点
反应物的量 1 mol 不一定为1 mol
生成物的量不确定
生成液态水的物质的量为1
mol
反应热的含25 ℃,101 kPa时,1 mol在稀溶液里,酸与碱发生中
义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
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
和反应生成1 mol H2O时所
放出的热量表示方法
燃烧热ΔH=-a kJ·mol-
1(a>0)
强酸与强碱反应的中和热
ΔH=-57.3 kJ·
mol-1
(1)从宏观角度分析计算
ΔH=H1(生成物的总能量)-H2(反应物的总能量)
(2)从微观角度分析计算
ΔH=E1(反应物的键能总和)-E2(生成物的键能总和)
(3)从活化能角度分析计算
ΔH=E1(正反应的活化能)-E2(逆反应的活化能)
(4)根据盖斯定律计算
计算步骤
(5)根据反应过程中的热量变化Q计算
ΔH=+(-)Q
n kJ·mol
-1
角度一反应热的基本概念、能量图像
1.(2018·北京理综,7)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由CO2和CH4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CH3COOH的催化反应历程。
该历程示意图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成CH3COOH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
B.CH4―→CH3COOH过程中,有C—H键发生断裂
C.①→②放出能量并形成了C—C键
D.该催化剂可有效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解析由CO2和CH4制备CH3COOH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H4――→
催化剂CH3COOH,反应中没有副产物生成,所以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A项正确;CH4分子中含有4个C—H键,而CH3COOH分子中含有3个C—H键,显
然CH4―→CH3COOH过程中必有C—H键发生断裂,B项正确;观察反应的示意图可知,①→②过程中放出能量,且在此过程中形成了新化学键,即乙酸分子中的C—C键,C项正确;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而不影响化学平衡,不能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D项错误。
答案 D
2.[2015·海南化学,16(3)]由N2O和NO反应生成N2和NO2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若生成1 mol N2,其ΔH=________kJ·mol-1。
答案-139
角度二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正误判断
3.(2017·4月浙江选考)已知断裂1 mol H2(g)中的H—H键需要吸收436.4 kJ的能量,断裂1 mol O2(g)中的共价键需要吸收498 kJ的能量,生成H2O(g)中的1 mol H—O键能放出462.8 kJ的能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断裂1 mol H2O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925.6 kJ的能量
B.2H2(g)+O2(g)===2H2O(g)ΔH=-480.4 kJ·mol-1
C.2H2O(l)===2H2(g)+O2(g)ΔH=471.6 kJ·mol-1
D.H2(g)+1
2O2(g)===H2O(l)ΔH=-240.2 kJ·mol
-1
解析 本题易错选A 。
1 mol H 2O 中2 mol H —O ,断裂1 mol H 2O(g)中的化学键吸收热量为2×462.8 kJ ,A 选项未说明H 2O 状态,故不正确;C 、D 中都为H 2O(l),根据题意,错误;B 方程式中ΔH =2×436.4 kJ·mol -1+498 kJ·mol -1-4×462.8 kJ·mol -1=-480.4 kJ·mol -1,故正确。
答案 B
4.(1)(2019·天津理综,10)硅粉与HCl 在300 ℃时反应生成1 mol SiHCl 3气体和H 2,放出225 kJ 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6·天津理综)硅与氯两元素的单质反应生成1 mol Si 的最高价化合物,恢复至室温,放热687 kJ ,已知该化合物的熔、沸点分别为-69 ℃和58 ℃,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Si(s)+3HCl(g)=====300 ℃SiHCl 3(g)+H 2(g) ΔH
=-225 kJ·mol -1。
(2)Si 与Cl 2生成Si 的最高价化合物为SiCl 4,根据SiCl 4的熔、沸点可知其室温下状态为液态,故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Si(s)+2Cl 2(g)===SiCl 4(l) ΔH =-687 kJ·mol -1。
答案 (1)Si(s)+3HCl(g)=====300 ℃SiHCl 3(g)+H 2(g) ΔH =-225 kJ·mol -1
(2)Si(s)+2Cl 2(g)===SiCl 4(l) ΔH =-687 kJ·mol -1
角度三 盖斯定律、ΔH 的计算
5.(1)[2019·课标全国Ⅱ,27(1)]环戊二烯(
)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广泛用于
农药、橡胶、塑料等生产。
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g)===(g)+H2(g)
ΔH1=100.3 kJ·mol-1①
H2(g)+I2(g)===2HI(g)
ΔH2=-11.0 kJ·mol-1②
对于反应:(g)+I2(g)===(g)+2HI(g)③
ΔH3=________ kJ·mol-1。
(2)[2019·北京理综,27(1)]甲烷水蒸气催化重整是制高纯氢的方法之一。
①反应器中初始反应的生成物为H2和CO2,其物质的量之比为4∶1,甲烷和水蒸气反应的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已知反应器中还存在如下反应:
ⅰ.CH4(g)+H2O(g)===CO(g)+3H2(g)ΔH1
ⅱ.CO(g)+H2O(g)===CO2(g)+H2(g)ΔH2
ⅲ.CH4(g)===C(s)+2H2(g)ΔH3
……
ⅲ为积炭反应,利用ΔH1和ΔH2计算ΔH3时,还需要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Δ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