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临海市杜桥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渐(jiān)染 殷(yān)红 无色无臭(xiù) 金蝉脱壳(qiào)
B.按捺(nà) 押解(jiè) 自怨自艾(ài) 晕(yūn)头转向
C.看(kān)守 绯(fěi)闻 提纲挈(qì)领 弃甲曳(yè)兵
D.肖(xiào)像 卸载(zǎi) 为虎作伥(chāng) (zhǐ)掌而谈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早晨,西湖边绿草如荫,游人如织,一派春天的热闹景象。
B.自美国无人机坠入伊朗境内后,美伊关系变得跌荡起伏,随着2日伊朗海上军演落下帷幕,海湾一触即发的战争之弦暂时放松了下来。
C.北方山河雄壮,孕育出粗犷豪放的北方人文,呈现出恢弘大气的阳刚之美。
D.梅兰芳在《洛神》这出戏的表演中,准确恰当地把握住了洛神的性格特点,演得不温不火,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推广种植杂交水稻,首当其冲的是解决种子问题,袁隆平率领他的团队深入海南农村山间田头,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培育出高产的水稻种子。
B.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的增长,原本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C. 古代的文学多是文不加点,让人不能卒读。
D. 他对这项工作掌握熟练,已经达到了目无全牛的境界当一种美,美让我们无所适从时,我们就会意识到自身的局限。
“山阴道上,目不暇接”之时,我们不就能体验到我们渺小的心智与有限的感官无福消受这天赐的过多福祉吗?读庄子,。
我们的视界为之一开,我们的俗情为之一扫。
同时,他永远有着我们不懂的地方,山重水复,柳暗花明;永远有着我们不曾涉及的境界,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造化钟神秀”,造化把何等样的神秀聚焦在这个“槁项黄须”的哲人身上啊!?除此,我们还有什么方式来表达我们内心的感动我们也往往被庄子拨弄得手足无措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朝敦夕月,落崖惊风意出尘外,鬼话连篇,奇怪迭出这位“天仙才子”,他幻化无方有时只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不超过30字)(3分) 一篇好文章一定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其中全体与部分都息息相关,不能稍有移动或增减。
一字一句之中都可以见出全篇精神的贯注。
比如陶渊明的《饮酒》诗本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人把“见”字误印为“望”字,原文的自然与物相遇相得的神情便完全丧失。
这种艺术的完整性在生活中叫做“人格。
凡最完美的生活都是人格的表现。
大而进退取与,小而声音笑貌,都没有一件和全人格相冲突。
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是陶渊明的生命史中所应有的一段文章,如果他错过这一个小节,便失其为陶渊明。
下狱不肯脱逃,临刑时还嘱咐还邻人一只鸡的债,是苏格拉底的生命史中所应有的一段文章,否则他便失其为苏格拉底。
这种生命史才可以使人把它当作一幅图画去惊赞,它就是一种艺术的杰作。
其次,“修辞立其诚”是文章的要诀,一首诗或是一篇美文,一定是至性深情的流露,存于中然后形于外,不容有丝毫假借。
情趣本来是物我交感共鸣的结果。
景物变动不居,情趣亦自生生不息。
我有我的个性,物也有物的个性,这种个性又随时地变迁而生长发展。
每人在某一时会所见到的景物,和每种景物在某一时会所引起的情趣,都有它的特殊性,断不容与另一人在另一时会所见到的景物,和另一景物在另一时会所引起的情趣,完全相同的。
毫厘之差,微妙所在。
在这种生生不息的情趣中,我们可以见出生命的创化。
把这种生命流露于语言文字就是好文章;把它流露于言行风采,就是美满的生命史。
文章忌俗滥,生活也忌俗滥。
俗滥就是自己没有本色而蹈袭别人的成规旧矩。
西施患心病,常捧心颦眉,这是自然的流露,所以愈增其美。
东施没有心病,强学捧心颦眉的姿态,只能引人嫌恶。
在西施是创作,在东施便是滥调。
滥调起于生命的枯竭,也就是虚伪的表现。
“虚伪的表现”就是“丑”,克罗齐已经说过。
“风行水上,自然成纹”,文章的妙处如此,生活的妙处也是如此。
在什么地位,是怎样的人,感到怎样情趣便现出怎样言行风采,叫人一见就觉其谐和完整,这才是艺术的生活。
俗语说好,“惟大英雄能本色”。
所谓艺术的生活就是本色的生活。
世间有两种人的生活最不艺术,一种是俗人,一种是伪君子。
“俗人”根本就缺乏本色,“伪君子”则竭力遮盖本色。
朱晦庵有一首诗说: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艺术的生活就是有“源头活水”的生活。
俗人迷于名利,与世浮,心里没有“天光云影”,就因为没有源头活水。
他们的大病是生命的枯竭。
“伪君子”则于这种“俗人”的资格之上,又加上“沐猴而冠”的伎俩。
他们的特点不仅见于道德上的虚伪,一言一笑,一举一动,都叫人起不美之感。
谁知道风流名士的架子之中,掩藏了几多行尸走肉?无论是“俗人”或是“伪君子”,他们都是生命上的“苟且者”,都缺乏艺术家在创造时所应有的良心。
柏格荪所说的他们都是“生命的机械化”,只能作喜刷中的角色,生活落到喜剧里去的人大半都是不艺术的。
妈妈的银行存款
?每个星期六的晚上,妈妈照例坐在擦干净的饭桌前,皱着眉头归置爸爸小小的工资袋里的那点钱。
?钱分成好几摞。
“这是付给房东的。
”妈妈嘴里念叨着,把大的银币摞成一堆。
“这是付给副食商店的。
”又是一摞银币。
“凯瑞恩的鞋要打个掌子。
”妈妈又取出一个小银币。
“老师说这星期我得买个本子。
”我们孩子当中有人提出。
?妈妈脸色严肃地又拿出一个5分的镍币或一角银币放在一边。
我们眼看着那钱堆变得越来越小。
最后,爸爸总是要说:“就这些了吧?”妈妈点点头,大家才可以靠在椅子背上松口气。
妈妈会抬起头笑一笑,轻轻地说:“好,这就用不着上银行取钱了 。
”
妈妈在银行里有存款,真是件了不起的事。
我们都引以为荣。
它给人一种暖乎乎的、安全的感觉。
我们认识的人当中还没有一个在城里的银行有存款的。
我忘不了住在街那头的简森一家因交不起房租被扫地出门的情景。
我们看见几个不认识的大人把家具搬走了,可怜的简森太太眼泪汪汪的。
当时我感到非常害怕。
这一切会不会,可不可能也落到我们的头上?
这时戴格玛滚烫的小手伸过来抓住我的手,还轻轻地对我说:“我们银行里有存款。
”马上我觉得又能喘气了。
莱尔斯中学毕业后想上商学院。
妈妈说:“好吧。
”爸爸也点头表示同意。
大家又急切地拉过椅子聚到桌子面前。
我把那只漆着鲜艳颜色的盒子拿下来,小心翼翼地放在妈妈面前。
这就是我们的“小银行”。
它和城里的大银行不同之点在于有急需时就用这里面的钱。
昆斯廷摔断胳膊请大夫时动用过。
戴格玛得了重感冒,爸爸要买药的时候用过。
莱尔斯把上大学的各类花销——学费多少,书费多少,列了一张清单。
妈妈对着那些写得清清楚楚的数字看了好大一会儿,然后把小银行里的钱数出来。
可是不够。
妈妈闭紧了嘴唇,轻声说:“最好不要动用大银行里的钱。
”我们一致同意。
?莱尔斯提出:“夏天我到德伦的副食商店去干活。
”妈妈对他赞赏地笑了一笑。
她慢慢地写下了一个数字,加减了一番。
爸爸很快地心算了一遍。
“还不够,”他把烟斗从嘴里拿下来端详了好一会之后,说道,“我戒烟。
”妈妈从桌子这边伸出手,无言地抚摸着爸爸的袖子,又写下了一个数字。
我说:“我每星期五晚上到桑德曼家去看孩子。
”“好。
”妈妈说。
?大家一起出力干活,使得去大银行取钱的事一再拖延。
这简直像游戏一样有趣。
在罢工期,妈妈到克茹帕的面包房去帮忙。
得到的报酬是一大袋发霉的面包和咖啡蛋糕。
妈妈说,新鲜面包对人并不太好,咖啡蛋糕在烤箱里再烤一下吃起来和新出炉的差不多。
爸爸每天晚上到奶制品公司刷瓶子。
老板说那里的发酸的牛奶随便拿。
妈妈把酸了的奶做成奶酪。
最后,罢工结束了,爸爸又去上工。
那天妈妈的背似乎也比平时直了一点。
她自豪地环顾着我们大家,说:“太好了,怎么样?我们又顶住了,没上大银行取钱。
”
后来,好像忽然之间孩子们都长大工作了。
我们一个个结了婚,离开了家。
爸爸好像变矮了,妈妈的黄头发里也闪烁着根根白发。
在那个时候,我们买下了那所小房子,爸爸开始领养老金。
也在那个时候,我的第一篇小说被一家杂志接受了。
收到支票的时候,我急忙跑到妈妈家里,把那张长长的绿色的纸条放在她的膝盖上。
我对她说:“这是给你的,放在你的存折上。
”她把支票在手里捏了一会,说:“好。
”眼睛里透着骄傲的神色。
我说:“明天,你一定得拿到银行里去。
” “你和我一起去好吗,凯瑟琳?”“我用不着去,妈妈。
你瞧,我已经签上字把它落到了你的户头上。
只要交给银行营业员,他就存到你的账上了。
”
?妈妈抬头看着我的时候,嘴上挂着一丝微笑。
“哪里有什么存款,”她说,“我活了这一辈子,从来没有进过银行的大门。
”
(选自《最好的小小说大全集》,中国华侨出版社)
11.文中为什么要提到简森一家因交不起房租被扫地出门的遭遇?(4分)
答:
12.小说中妈妈的形象有哪些特点?请分点概括(2分)
答:
13.文章最后,“妈妈”说她从来没有在银行存过款,小说以此收尾,有何作用?(8分)
答:
14.关于这篇小说的标题,有人主张译为“美丽的谎言”,你认为哪一个更恰当?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5分)
答: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9题。
(19分)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天后时,尝赐太平公主细器宝物两食盒,所直黄金千镒,公主纳之藏中。
岁余取之,尽为盗所将矣。
公主言之,天后大怒,召洛州长史谓曰:“三日不得盗,罪!”长史惧,谓两县主盗官曰:“两日不得贼,死!”尉谓吏卒游徼曰
:“一日必擒之,擒不得,先死!”吏卒游徼惧,计无所出。
衢中遇湖州别驾苏无名,相与请之至县。
游徼白尉:“得盗物者来矣。
”无名遽进至阶,尉迎问故。
无名曰:“吾湖州别驾也,入计在兹。
”尉呼吏卒:“何诬辱别驾?”无名笑曰:“君无怒吏卒,抑有由也。
无名历官所在,擒奸伏有名,每偷至无名前,无得过者。
此辈应先闻,故将来,庶解围耳。
”尉喜请其方。
无名曰:“与君至府,君可先入白之。
”尉白其故,长史大悦,降阶执其手曰:“今日遇公,却赐吾命,请遂其由。
”无名曰:“请与君求对玉阶,乃言之。
”于是天后召之,谓曰:“卿得贼乎?”无名曰:“若委臣取贼无拘日月且宽府县令不追求仍以两县擒盗吏卒尽以付臣臣为陛下取之亦不出数日耳”天后许之。
月余,值寒食,无名尽召吏卒,约曰:“十人五人为侣,于东门北门伺之,见有胡人与党十余,皆衣[注],相随出赴北邙者可踵之而报。
”吏卒伺之,果得,驰白无名,往视之。
问伺者诸胡何若伺者曰:“胡至一新冢,设奠,哭而不哀,撤奠,即巡行冢旁,相视而笑。
”无名喜曰:“得之矣。
”因使吏卒尽执诸胡,而发其冢。
冢开,割棺视之,棺中尽宝物也。
奏之。
天后问无名:“卿何才智过人,而得此盗?”对:“臣非有他计,但识盗耳。
当臣到都之日,即此胡出葬之时,臣亦见,即知是偷,但不知其葬物处。
今寒节拜扫,计必出城,寻其所之,足知其墓。
贼既设奠,而哭不哀,明所葬非人也。
奠而哭毕,巡冢相视而笑,喜墓无损伤也。
向若陛下迫促府县贼计急必取之而逃。
今者更不追求,自然意缓,故未将出。
”天后曰:“善。
”赐金帛,加秩二等。
[注]? (cuī diē):丧服。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官:任职
B. ? 白:C.? 发:发现
D. ? 将: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②计无所出
B.? ? ②即此胡出葬之时
C.D. ? ②卿何才智过人
17.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B.C.苏无名D.若委臣取贼无拘日月且宽府县令不追求仍以两县擒盗吏卒尽以付臣臣为陛下取之亦不出数日耳今寒节拜扫,计必出城,寻其所之,足知其墓。
贼既设奠,而哭不哀,明所葬非人也御街行?秋日怀旧 范仲淹
纷纷坠叶飘香砌。
夜寂静,寒声碎。
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
残灯明灭枕头,谙尽孤眠滋味。
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注] (qī):倾斜。
谙:熟悉。
上阕描?请作简要分析。
?。
(分)羡长江之无穷
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答题卷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题 次一二三四总 分(二)
19分(一)
19分(二)
8分(三)
5分(四)
6分得 分语言文字运用(共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题号1.2.3.4.6.(分).(分)阅读试卷的文字,完成8-10题。
(9分)
题号8.9. (3分)10.(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
(20分)
11.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试卷上的文言文,完成1-17题。
(9分)
题号1.(3分)16. (3分)17. (3分)18.(3分)若委臣取贼无拘日月且宽府县令不追求仍以两县擒盗吏卒尽以
付臣臣为陛下取之亦不出数日耳今寒节拜扫,计必出城,寻其所之,足知其墓。
贼既设奠,而哭不哀,明所葬非人也(二)阅读试卷上的诗词,完成2,2题。
(7分)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
(三)阅读试卷上的文字,完成23,24题。
(分)
2.(2分2
3.(分)(四)古诗文默写。
(6分)
2.补写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任选三小题)
羡长江之无穷四、作文(60分)
题目:
200
400
600
700
800
900
1000
1100
……………………………………装…………………………………………订…………………………………………线…………………………………… 姓名 考试号
班级 姓名 考试编号 试场号 座位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