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静电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中的静电》导学案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 谈论问题:你们有没有在生活中遇到过静电现象?比如说梳头发时梳子吸附头发、脱衣服时听到“噼啪”声等。

2. 引入主题:今日我们要进修的是静电现象,了解静电的形成原理以及在平时生活中的应用。

二、进修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静电现象的定义和原理;精通静电的产生、消除方法;了解静电在生活中的应用。

2. 能力目标:能够观察并描述静电现象;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诠释静电现象。

三、进修内容
1. 静电现象的定义和原理
2. 静电的产生方式:摩擦、接触、感应
3. 静电的消除方法:接地、放电
4. 静电在生活中的应用:喷墨打印、静电除尘等
四、进修过程
1. 静电现象的定义和原理:
静电是指物体中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而不流淌的现象。

带有同种电荷的物体会互相排斥,不同种电荷的物体会互相吸引。

静电的产生是因为物体中的电子失去或获得电子而带有净电荷。

2. 静电的产生方式:
- 摩擦:当两种不同材质的物体摩擦时,其中一个材质会失去电子而带正电荷,另一个材质会获得电子而带负电荷。

- 接触:当带有静电的物体接触到无电荷的物体时,静电会转移到无电荷的物体上。

- 感应:当一个带有静电的物体靠拢另一个无电荷的物体时,会使无电荷物体上的电子运动,从而在无电荷物体上产生静电。

3. 静电的消除方法:
- 接地:将带有静电的物体与大地毗连,使多余电荷流失。

- 放电:通过导电材料将多余电荷传导到地面或地线上,消除静电。

4. 静电在生活中的应用:
- 喷墨打印:喷墨打印机利用电荷作用将油墨喷到纸张上,实现打印。

- 静电除尘:静电除尘器利用静电原理将空气中带有的尘埃吸附到带有电荷的器件上,实现空气净化。

五、总结
1. 总结静电的定义和原理:静电是指物体中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而不流淌的现象。

2. 总结静电的产生方式和消除方法:静电可以通过摩擦、接触和感应产生,可以通过接地和放电消除。

3. 总结静电在生活中的应用:静电在喷墨打印和静电除尘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六、课后作业
1. 观察并记录生活中的静电现象,以及产生静电的原因。

2. 沉思一下静电在生活中的应用还有哪些,并举例说明。

七、延伸拓展
探究不同材料之间摩擦时产生的静电现象大小与性质的干系。

第二课时
课程名称:物理
课时数:1课时
适用班级:中级教育学校
教学目标:
1. 了解静电的观点和性质;
2. 精通静电的产生条件和方法;
3. 了解生活中静电的应用。

导入环节:
通过一个小试验引入,老师用橡皮棒摩擦塑料片,然后将充有静电的橡皮棒靠拢小纸片,让同砚观察小纸片的运动。

引导同砚沉思这种现象的原因以及与静电有关的知识。

进修过程:
1. 静电的观点和性质
- 通过试验和谈论,引导同砚了解静电是指在材料表面积聚起的电荷,具有吸引或排斥物体的性质。

2. 静电的产生条件和方法
- 讲解静电的产生条件:两种不同材料之间的摩擦,其中一种具有较强的固有电荷。

- 通过试验让同砚尝试用橡皮棒摩擦不同材料,观察静电的产生。

3. 生活中的静电应用
- 介绍生活中常见的静电现象,如毛衣摩擦后吸附灰尘、电风扇吹出的火花等。

- 引导同砚沉思如何利用静电技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如利用静电吸附灰尘等。

实践与展示:
1. 让同砚分组进行试验,观察不同材料之间摩擦的结果,记录产生的静电现象。

2. 同砚可以制作一个简易的静电仪器,用于观察和测试静电现象。

总结与延伸: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同砚应该对静电有了初步的熟识和了解,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诠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同时,同砚也应该认
识到静电不仅存在于试验室中,也存在于我们的平时生活中,并且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扩展阅读:
1. 了解更多关于静电的知识,如电场、电荷的定义等;
2. 探究更多关于静电的试验,尝试用不同材料进行摩擦产生静电;
3. 探究静电在工业、医疗、科技等领域的应用,了解其重要性和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