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票管理规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操作票管理规定
1. 引言
操作票是记录工艺流程、操作步骤及相关记录的一种管理工具。

通过规范化操作票的编制、审批、发放、控制、使用和归档,可以保证操作人员按照正确的操作流程进行操作,避免因不当操作而导致的事故、质量问题和环境污染等不利影响。

为确保各类设备、工作区域的安全性、可用性和高效性,公司制定了如下操作票管理规定。

2. 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所有涉及操作票编制、审批、发放、控制、使用和归档的场所和工作岗位。

3. 操作票编制
3.1 操作票编制的目的
操作票编制的目的是确保操作流程的准确性、工艺规范的规范性、防范意外情况的安全性。

操作票的编制应该通过严密的过程,不断地接收和反馈信息,对操作流程进行检查,确保每一个步骤的可靠性和规范性。

3.2 操作票编制的基本原则
操作票编制应本着以下基本原则:
•适用性原则:以保证正确、准确的操作流程为基准,根据工艺特点和实际需求编制操作票。

•规范性原则:应用规范来制定操作票,识别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和隐患并进行修正防御。

•安全性原则:操作票编制应确保人、财、物三方面的安全,防止事故和其他意外情况发生。

•相关性原则:操作票编制应贯彻完整性和顺畅性原则,与其他管理规定、程序文件相互衔接协调,互相互补。

3.3 操作票编制的具体步骤
操作票编制的具体步骤包括如下:
•根据工艺流程和操作规程,确定需要制定操作票的设备、工序或场所;
•研究和制定操作票编制标准、规定和标准模板;
•制定操作票的任务书,明确操作票编制的要求和期限;
•根据编制标准及设备特点,编制操作流程和操作步骤;
•根据安全、便利、准确的原则设置操作项目;
•根据编制要求绘制操作示意图;
•根据操作票编制标准和规定填写操作票并进行审查;
•经过批准后签署操作票。

4. 操作票审批
操作票审批是对操作票的完整性、规范性、可操作性、安全性、便利性、准确性等方面进行审查和评估,从而决定操作票是否能够发放使用。

操作票的审批应按照公司制定的审批流程和标准进行。

操作票的审批人员应由公司内部的专业人员和有经验的操作人员组成。

操作票的审批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1.操作票编制人员提交操作票编制完成后的任务书、操作步
骤、操作项目等相关资料和文件。

2.操作票审批人员对操作票进行评估,进行审查。

3.操作票审批人员根据评估结果,审核并签批。

4.签批完成后,操作票编制人员将操作票绑定,并交由相关
部门领取。

5. 操作票发放
5.1 操作票发放的目的
操作票发放是通过合理的分配和使用操作票来确保设备、工作场所安全,符合模板标准,并且协助操作人员按照规范的步骤进行操作。

5.2 操作票发放的制度和方法
操作票发放应当在编制、审批和签批后进行,使用期限不得超过3天。

操作车间主管、安全主管、负责人都有操作票发放的权利和义务。

5.3 操作票的使用
1.操作票的使用须符合操作规程。

2.操作票应按照规定执行操作规程,并按照操作速度处理。

3.操作票的每一个条目的执行情况都必须记录在相应的记录
表上。

记录表应符合公司制定的填写标准。

4.在操作完成后,操作人员应在交接班记录表上签名确认,
并将操作票一并交由交班员存放在操作票主抽屉中。

6. 操作票控制
6.1 操作票控制指标
1.操作票的数量、编号、过期时间、存储过期时间。

2.审批人员对操作票进行评估的次数和程序。

3.操作票检查反馈的情况及对应措施的立项情况。

6.2 操作票控制方法
1.根据工艺流程确定操作票的类型和数量。

2.对操作票进行编制、审批、发放、使用的记录。

3.对操作票进行二次审批的记录。

4.对每一个操作票进行分类和存储管理。

6.3 操作票的存储
1.操作票的主抽屉存放于操作控制中心。

2.操作人员可以查询操作票信息,但不得拆动、修改、移动
和删除操作票内容。

3.所有过期的的操作票应当及时销毁,并带着销毁记录。

7. 操作票归档
所有操作票应匹配工作记录单,操作任务书等相关文件,存放于公司指定的档案室内,同时应当设有人员管理保护操作票档案的保存时间、使用权限、阅览、借阅、搜寻和销毁的制度。

8. 维护与评审
在操作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对操作票使用关键点、整合流程、内容准确性、安全保护性等进行评审,并及时调整操作票编制、维护流程和要求。

9. 其他
本规定所未涉及的部分,应按照本公司有关规定和制度执行。

如有疑问,应当及时与管理部门沟通及核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