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发布会情景模拟案例材料(每人1份)汇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发布会情景模拟案例材料
一、A市的基本情况
A市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其特点是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少雨,夏季炎热多雨,秋季较为清爽,冬季干燥寒冷。

年平均气温13.6℃,1月最冷,平均气温-1.9℃,7月气温最高,平均气温27℃。

年平均降雨量614毫米。

无霜期190~218天,年日照时数2491~2737小时。

A市属大陆性气候,夏季酷热多雨,全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6月至9月。

汛期内降水频繁,降水分布不均,局部性暴雨时有发生,且呈现突发性强、来势猛、速度快、降水时间集中、可预报性差等特点,城市建成区易出现较大汛情和险情,防汛难度大。

A市地形非常特殊,南有群山,北有黄河,中跨铁路,地势东西狭长,南高北低,东高西低,南北落差达100多米。

中心城区低洼,强降雨容易造成城市内涝。

XX 河作为城区唯一洪水外排河道,坡降平缓,易对城区河道产生顶托。

城区东西向铁路线对城区排水体系造成干扰,部分河道因铁路影响存在行洪瓶颈,易产生立交道积水。

南部山区有两个大型水库,蓄水量分别为500000立方米。

还有个3个中小水库。

A市汛期最主要的五种洪涝灾害:一是道路行洪,二是立交道积水,三是低洼地区内涝,四是水库泄洪,五是黄河堤坝溃堤或决口。

目前A市城市防汛已基本筑就了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城市排洪河道。

对8条河道进行综合整治。

第二道防线是城区排水管网。

全市目前已建成排水管网1586.79公里,其中,污水管网421.36公里,雨水管网550.64公里,雨污混流管网614.79公里。

第三道防线是城区排水泵站。

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排水泵站30座,其中,中心城区23座。

但问题依然存在,防汛基础设施抵御强降雨能力十分有限,上游缓蓄、中游分洪、下游疏泄的防洪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遇有强降雨时市区内仍有部分区域积水较为严重。

由于泄洪河道被占压、违章棚改的问题还未完全解决,部分泄洪河道还未拓宽整治,河道泄洪能力还未达到规划设计要求。

特别是中心城区既有排水管网设计标准偏低,排水干管管径偏小,支管建设不配套,主、支管衔接不到位极易造成排水不畅,雨污合流较为普遍,强降雨时经常出现管网“不排水反冒溢”现象,加剧了马路行洪趋势,严重影响城市交通和市民出行。

二、暴雨来袭
2010年7月10日上午11:30,气象局雨量监测显示:自10:30降雨开始至目前,1小时市内市区平均降水量80毫米,最大降水量达150毫米。

12:30各区报告及各视频监控点观测显示,市区多处低洼地出现积水;二环东路出现较严重道路行洪,多名骑自行车的市民被洪水冲倒;铁路立交道及黄台立交桥下出现严重积水,桥下已有车辆被淹,车内乘员等待救援援;二环东路花园路口1行人因路灯线路漏电发生触电事故;黄台立交桥南一小学被洪水围困,300余名师生集中在教学楼三楼等待救援;立交桥东机械厂宿舍区水深已达2米,一楼被淹没,260余户居民被困。

13:00各视频监控点观测显示:历山路出现较严重道路行洪,解放路口、花园路口、北园大街路口水深超过1米,铁路立交道桥下积水超过2米,车辆均无法通行;二环东路花园路口路面冲毁严重,车辆无法通行。

三、应急响应
抗洪抢险分队到达预定位置,开启城区河道上所有闸门,打开主要积水区域部分井盖加速排水,并安装警示窨井挡物框,配备专人值守;在积水严重的地区启动临时排水措施,启动大功率机动水泵。

对行洪严重路段实施交通管制,交警部门在积水严重路段特别是立交桥等位置拉设警戒线或警示牌。

保证救生衣、绳索、救生艇等物资到位。

组织排水技术人员现场解决积水问题。

及时合理安排车辆对滞留乘客和被困旅客进行安全运输,保证所有旅客安全及时离开危险区域。

对二环东路北段历城交警马上对工业北路、桑园路、七里铺路、花园路、山大北路进行交通管制,禁止行人和机动车辆进入二环东路,并及时对急于回家的行人进行劝说,交警对组织协警等对被水流冲倒的人员进行救援。

一辆汽车因不熟悉地形,刹车失灵,被洪水冲入黄台铁路立交桥下2米深的水中,车中数人进行呼救,其中有一重病并遭受惊吓的老人。

指挥部迅速组织出动3辆救援车、20名官兵,装载1部冲锋舟、
携带救生衣、救援绳等水域救援装备,赶赴车辆被淹事故现场。

其中数名妇女借助救援人员投掷的救生衣和绳索到达安全地带,但生病丧失活动能力的老人无法施救。

现场急需大型长臂拖吊机械帮助。

车上生病老人出现呼吸困难,生命垂危;立交桥下洪水水位越来越高。

救援人员立即拨打120请求救护,120回复济南第三人民医院救护车因工业北路被洪水淹没,不能及时到达。

大型长臂拖车尚未到位,但被困老人生命垂危,陪伴老人的家属和被就上岸的家属情绪激动。

在立交桥旁边的建筑工地上有大型长臂拖吊车,指挥部对其进行紧急征用,对在行洪路段遇险群众进行紧急施救。

将老人及水中车辆平稳拖至安全地带,老人被抬上等候的救护车。

黄台立交桥南一学校一楼所有教室被淹,操场及校园内水深2米,水位不断在上升,300余名师生集中在教学楼三楼等待救援,惊恐的呼救声响彻校园。

救援组到达现场通过喇叭进行安抚,但以现有的人员和设备无法实施救援转移,经协调,迅速组织出动10辆救援车、100名官兵,装载2部冲锋舟、携带救生衣、救援绳等水域救援装备,赶赴被积水围困学校。

转移安置受困师生,附近有一经济型酒店,将暂不能回家师生安置到该旅馆休息,并做好人员登记工作,救灾物资储备仓库离学校距离较远,中间道路多处无法通行,学校附近有一超市,生活物资充足。

临时征用超市内部分生活物资,救援人员驾冲锋舟将食物送达学校,同时将师生分批转移安置,1小时后,校园内被困师生全部被成功解救,市政部门安排大功率抽水设备强行排水,公安人员拉起警戒线,派人把守学校门口,保护国家财产安全。

立交桥东机械厂宿舍区水深已达2米,机械厂组织职工抢险队进行自救,但终因水势太大,阻水沙袋太少,手工排水能力有限,最终机械厂宿舍一楼被淹没,260余户居民被困。

市民拨打12345市长电话求助。

指挥部迅速组织出动10辆救援车、50名官兵,装载2部冲锋舟、携带救生衣、救援绳等水域救援装备,赶赴被积水围困居民区,转移安置受困居民;交通部门组织运力,将增援沙袋等阻水物资运达被淹居民区;抢险救援组先将被洪水围困的居民有序转移到安全地点。

然后将沙袋等阻水物品放在门口,防止积水继续漫入房内。

阻水坝垒完后,利用小型水泵开展排水。

医疗卫生人员对水淹地区的住户进行彻底的室内外环境清理,及时清除处理垃圾,开展室内外环境消毒和卫生处理工作,重点预防出现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

四、相关单位的职责
L市政府:具体负责城市防洪指挥协调工作。

研究部署城市防汛工作,开展城市防汛宣传,提高全社会的防洪减灾意识。

向各成员单位发布汛情预警信息,启动响应等级和局部应急响应,并进行现场指挥处置。

编制、修订并组织实施城市防汛应急预案。

组织开展防汛检查,建立城市防汛督查组织,督促并协调有关单位和部门全面做好城市防汛工作。

负责推广城市防汛的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的应用。

做好其他有关城市防汛抗洪工作。

市规划局:负责城市防洪规划的编制,负责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及建设工程防洪排水设施的规划控制与审批;配合城市防汛指挥部及市城管执法部门认定影响城市防汛、排洪的违章建筑等。

市公安局:负责维护防汛抢险工作秩序和灾区社会治安,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疏导受灾地区及积、滞水地区的道路交通,必要时实施严格的交通管制等措施,建立绿色通道机制,保障指挥、抢险、救灾车辆优先通行,及时到达险情灾情发生地;查处破坏防汛救灾工作的各类案件,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鉴定人员伤亡原因;组织指挥消防官兵做好应急救援和抢险工作。

市公安局要组建一支不少于50名警力的抗洪抢险突击队,并在武警A市支队、消防支队各组建一支防汛机动抢险队,由市防汛指挥部统一指挥调动。

市政公用局:负责组织城市河道的建设、管理;负责组织市区排水管网、桥梁泵站的检查维护工作及抢险抢修工作;汛前做好疏淘、清淤和设备保养工作,确保各类设施完好,运转正常;负责保证公共交通、供水、供气、供热、道桥、道路照明等市政公用设施的汛期安全运行;组织城区抗洪抢险及水毁工程的修复工作;组织好市政工程专业抢险队,确保领导、人员、车辆、抢险物质、工具器材及大型设备落实到位,一遇大雨,立即展开巡检巡查,发现积水内涝.马上进行应急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