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小说阅读”专题综合评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说阅读”专题综合评估(五)
(时刻:40分钟分值:42分)
一、(2013·江西五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21分)
一张宝贵的德国邮票
拉齐兹·莫瑞
1946年10月的一天,我接到商人艾默利先生的信,他约我到他家看一张邮票,我爽快地许诺下来。

我这人嗜邮票如命,对那些稀奇怪僻的邮票更是情有独钟。

他在信中说他手头有张很不寻常的邮票,上面的人头像是倒的。

于是我从苏格兰动身,取道多佛尔,马不断蹄地直奔伦敦,终于在约定的时刻抵达了他的住处。

出来迎接我的是他的男佣——马利特。

进屋一阵寒暄以后,我把今天坐出租车的遭遇向他讲述了一番。

我说:“那司机开得太快了,几乎要了我的命。

”艾默利听后大吃一惊,说:“伦敦的司机大部份是很认真的,车开得极慢。

”他如此一说,倒让我想起1939年在伦敦乘出租车的事来。

于是我又接着说:“几年前我在这儿坐车,那人又开得太慢,差点误了点。

”见艾默利先生惊诧莫名,我就把那年发生的事儿讲了出来。

“那时,我预备去皇家十字车站,为了赶时刻,便叫了一辆出租车。

我一上车,司机就把车开得飞快,我二话没说,因我要去乘火车。

但那人开得很不行,而且路也没走对,他尽拣僻静的小巷走,且车速愈来愈快,这让我很不安。

我叫他走大道,但他全然不听,给人的感觉是,他的神经有点儿不正常。

到了一条街上,他突然把车停下来不安地向车窗外望。

我叫他快开车,他不睬会,竟然下车走进了商店旁的一道门。

两分钟后,他出来了,却又拐进那家商店。

我本想再叫一辆出租车,但在那样偏僻的地址,出租车的影子都见不着。

不一会儿,他出来了,风驰电掣般地向车站驶去。

我赶上了那趟车,可是我却丢了一枚宝贵的邮票,或许是丢在那出租车上。

多青年来,我一直想找到那位司机,但最终没有如愿。

我也曾想买到另外一张,但世界上这种邮票不多,德国的邮政部门也没售出多少,因此最终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那时我买这张邮票就花了大量的钞票,此刻它的身价确信倍增。


我刚讲完,男佣马利特就拿出一个信封放在我眼前,问道:“这是你的吗,先生?”我简直不敢相信,这确实是我7年前丢的那个信封,那张邮票!我赶紧说:“是的,正是我丢失的那张邮票。

这简直太难以想象了!你是如何取得它的?”
“是你自己把它掉在车上了。

我确实是你适才讲到的那位司机。

二战以前我一直开出租车。

”见我和艾默利先生都满脸困惑地看着他,他便讲起7年前发生的事。

“那时,我妻子卧病在床,无人照料,我又不能不开出租车来挣些钱以维持生计。

那天,我在维多利亚车站揽客,这时先生你坐上了我的车。

我带着你尽走些背街小巷,目的是想看看我妻子卧室的窗户。

咱们事前约定好:若是她需要我的话,就把灯打开;若是灯未开,就说明她还好。

那天,当我把车停下来,抬头望窗户时,见里面的灯是亮着的,我明白情形不妙,于是我冲了进去,见她奄奄一息地躺在床上,我急急忙忙出来,在隔壁的商店里给医生打了一个电话,然后,我才把你送到车站去。

尽管你一路骂骂咧咧,但我不在意,因为这毕竟满是我的错。

你下车以后,我才发觉你丢的信,但上面既没有你的地址,也没有你的姓名。

信上地址不是用英文写的,但我仍能猜出是德国的一个什么地址。

我曾经差点把它寄向德国,但实话告知你吧,我真的有点舍不得花钱买邮票。

二战暴发后,我上了前线。

当我去年从战场回来,发觉这封信仍夹在一本书里,从此,我再也没有动过它。

方才听了你的故事,我才又想起它来。


听了他的一席话,我兴奋得热泪盈眶。

除连声说谢谢之外,我还能做什么呢?过了一会儿,我突然想起一件事来,问道:“你的妻子此刻还好吗?”
“是的,专门好。

她此刻正为你们预备晚餐。

那天,幸亏及时给医生去了电话,不然,问题就严峻了!”
这张宝贵的、失而复得的邮票,让我兴奋了好久,好久。

1.小说第二段中“我”和艾默利的对话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6分)
答:___1.这些对话,自然引出下文“我”对“1939年在伦敦乘出租车”的旧事的回忆,推动了情节的进展;(3分)同时设置了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爱好。

(3分)
2.请依照小说内容,简要归纳马利特的形象特点。

(5分)
答:___2.①作为丈夫,关爱妻子;②作为出租车司机,不够尽职,但能承认自己的过错;③作为底层人,生活贫困却不贪恋财物;④作为拥人,淳朴仁慈,诚实可信。

(答对一点得1分,答全得满分)
3.小说以“一张宝贵的德国邮票”为题,有哪些意蕴和作用?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明白得。

(6分)
答:__3.①意蕴丰硕,“宝贵”既指本来就世上稀有,价钱不菲,而今加倍身价倍增;又指此刻竟然出人意料地“失而复得”;更显得珍贵,值得珍爱。

(3分)②“邮票”是小说中的重要“道具”,是贯串全文的线索,小说由“我”去看邮票开始写起,后面的故事牢牢围绕“一张宝贵的德国邮票”展开;小说的要紧人物马利特的品性也是通过这张邮票来凸显的;小说通过这张宝贵的邮票“失而复得”的故事来赞美人世间的人性之美。

(3分) 4.下列对原文的明白得和分析,不适当的两项是(4分)( )
A.商人艾默利先生明白“我”嗜邮票如命,因此写信约“我”到他家看一张邮票,其实这张邮票确实是“我”曾经遗失的邮票。

B.“我”从苏格兰动身,终于抵达艾默利的住处,他的男佣马利特第一出来迎接“我”,因为马利特早就预备好要把邮票“物归原主”。

C.“我”因匆匆去乘火车把一张宝贵的邮票遗失在了出租车上,这在前文中已有伏笔,也为下文的情节进展作了铺垫。

D.本文要紧借助人物对话,讲述了一张宝贵的邮票失而复得和一对夫妻相濡以沫的温馨故事,巧妙地转达了作品的内在意蕴。

E.文中说“我买这张邮票就花了大量的钞票,此刻它的身价确信倍增”,一方面表现“我”很在意这张邮票,的确“嗜邮票如命”,另一方面,也从侧面表现了马利特不贪恋钱财。

4.选AB A项,“因此写信约‘我’到他家看一张邮票,其实这张邮票确实是‘我’曾经遗失的邮票”错,文中并未交代或提示这一信息。

B项,“马利特早就预备好要把邮票‘物归原主’”错,从原文情节看,马利特是在听“我”讲述了7年前乘出租车的情形后,才得知是“我”把邮票遗失在他的车上的。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5~8题。

(21分)
回家
刘江波
年三十晚上,四处都是灯火辉煌。

白小三把出租车停在皇朝酒店门口,等待着那些出手阔绰的客人们出来,同时他在内心盘算着今天的收入。

五百?不,至少有六百。

在那个节日里,司机们都要了双倍乃至三倍的价钱,而坐车的也大方得很,他们一边给钱一边还说,应该的,大过年的出车不容易。

照如此的效率,到了正月十五,妻子相中的那条白金项链,就能够挂在她粉嫩的脖子上。

想着妻子取得项链以后的娇媚温情,白小三内心真像开了朵花,一直到有人敲了敲车窗,这才把他从向往中拉回了现实。

城东加油站。

两个客人钻进车子,身材高大的他们坐在娇小的出租车内,显得有点儿别扭。

80块。

白小三毫不客气地要了三倍价钱,那两个客人却是二话不说,甩出一张百元钞票给他,不用找了。

白小三满心欢喜地上路了,干完这趟活,他就回家,吃妻子包的饺子去。

那个加油站在郊区,周围也没几户人家,挺偏僻的。

到了地址,客人让他再往前开了一段路,直到把出租车完全淹没在黑暗中。

白小三刚有点儿犯嘀咕,脖梗子上已经架上了一把尖尖的、凉凉的东西。

想要活命,就把钱交出来。

阴森的声音回荡在静谧深沉的黑夜里,无形中使恐怖系数提高了无数倍。

白小三没敢招架,哆哆嗦嗦地把钱都掏了出来,一个劫匪接过钱,拿着手电数了数,白小三这才明白,他今天已经挣了八百多。

听两个劫匪的口气有点儿不太中意,白小三急忙又把电话递了过去,用一种极为可怜的声音请求着,两位大哥,我身上的钱和电话全给你们了,求求你们放过我吧,这大过年的,妻子还在家等着我呢。

或许是白小三的软弱激发了劫匪的贪婪,拿着匕首的那位恶狠狠地说,大过年的,你们司机涨了价,咱们抢劫的也得涨价,这点儿钱不行,打电话让你妻子送来。

白小三头上冒了汗,他可不能让妻子冒那个险,他略微这么一犹豫,就感觉那匕首又往前递了零点几毫米,情急之下,他急忙表态,别急别急,我带你们回家,家里还有点儿钱。

白小三没有掉转车头,他把车子直接往前开,最后开进了一个村子,两个劫匪起了疑心,喝问,你别耍花腔,你家住在农村吗?
这时白小三在一个门前停下了车子,按了按喇叭,没几分钟,门开了,出来了一名六十多岁的老人。

白小三用手一指,这是我爹,我让他给你们拿钱。

劫匪显然有点儿等不及了,拿匕首的那位直接就蹿了下来,把刀子一晃,快拿钱,你儿子欠了咱们的钱。

老白头一愣,再一看这架势,他内心明白了几分。

他假装糊涂往门里走,顺手把铁门栓抄了起来,照着劫匪的脑袋就砸了过去。

这以后的情形,有点儿戏剧化,两个劫匪成功地掠夺过好多孔武有力的年轻人,却栽在一名老人的手里,闻讯而来的乡亲们连夜把劫匪送到了公安局。

白小三做完笔录,拉着父亲回了家,又累又饿的他闻到了桌上的饺子香,狼吞虎咽地吃了一大盘子,倒头就睡。

第二天,父子勇斗劫匪的事上了本地的报纸。

经审讯,这两个劫匪仍是网上通缉的要犯,为了表彰白家父子的勇敢行为,市里的政法委书记亲自上门来给他们颁发奖金。

很多记者也闻讯赶来,把白家小院挤得满满的,对着话筒,白小三侃侃而谈,感激政府,感激领导,我只是做了件微乎其微的情形,却取
得了太高的荣誉……
当记者把话筒递给老白头的时候,他的嘴抖了半天,才说了一句不着边际的话,我有三个儿子,前两个都没养大,此刻我就剩小三一个小孩了。

记者一愣,白小三急忙小声提示父亲,您别说这些,说点儿感激的话。

老白头突然冒出了一句,我专门想感激那两个劫道的。

白小三傻眼了,屋里屋外的人全傻眼了,政法委书记拉着老白头的手安慰他,老哥,你别着急,慢慢说。

话筒又伸过来好几个,老白头的声音突然梗咽了,每一年三十,咱们老两口都包好了饺子,眼巴巴盼着儿子回家过年。

可这小子自打在城里安了家,已经整整五年没回家过年了……
5.结合文本回答:小说第一段有什么作用?(4分)
答:5.点明故事发生的特殊时刻——年三十晚上,为故事的发生设置特殊背景;介绍小说要紧人物的身份——出租车司机,为下文故情形节的展开作铺垫。

(每点2分)
6.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白小三这一人物形象。

(6分)
答:__6.白小三是一个勤劳的、爱妻子的出租车司机,但也是一个懦弱自私、不知道孝顺父母的人。

(6分)
7.请结合文章内容,依照自己的阅读体验探讨这篇小说的题目“回家”妙在何处。

(7分)
答:_____7.“回家”是全文的主线,故事在白小三决定开车带劫匪回家时才真正开始。

(1分)白小三忙于自己的工作和家庭,已经整整五年没回家过年了,终于回了,竟然是要把危险带回家;老白头一直盼儿子回家,终于盼来了,却也“盼”来了劫匪。

在如此的情境下,“回家”二字让人感到一种繁重和悲伤,增强了小说的讽刺成效。

(4分)“回家”也是一种呼吁和提倡,呼吁年轻人多回家看看父母,提倡社会关注孝道教育。

(2分) 8.下列对原文的明白得和分析,不适当的两项是(4分)( )
A.年三十的晚上,白小三出车拉活,内心还不断地盘算着一天的收入,一想到妻子戴上白金项链的情景,他就禁不住乐开了花。

B.两个身材高大的客人坐进车子后显得有点儿别扭,这实际上是作者埋下的伏笔,这别扭不单单是指车小人大,更是指两人的不自然,暗示着随后的抢劫。

C.白小三把车开回了自己乡下的家,与劫匪周旋,最终脱险,这说明白小三是一个机智勇敢的人。

D.两个成功地掠夺过很多孔武有力的年轻人的劫匪,之因此会栽在老白头如此一个老人的手里,是因为老白头比年轻人更伶俐,能制服劫匪。

E.白小三面对话筒,侃侃而谈,感激政府,感激领导,全然自己确实是个英雄,其实他并无做多少英勇的情形。

8.选CD C项,“说明白小三是一个机智勇敢的人”错;D项,缘故分析错误,老白头之因此能制服劫匪,是因为他就剩小三一个小孩了,他要爱惜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