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精准化指导 常态化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业务精准化指导常态化管理
一、紧抓部门协同高效,实现系统维护常态化
一是强化部门协同。
健全与组织、人社、财政等部门协调配合机制,明确将实名制入编凭证作为工资核发、社保缴纳、经费核拨的前置充分要件,推进编制使用、人员配备、工资核定、经费核拨与实名制管理无缝对接,有力保障实名制数据维护的时效性。
二是强化领导责任。
借助机构编制事项调整、事业单位职能运行监管等工作对接,开信息系统维护“处方”反馈给部门主要负责人,构建由部门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靠上负责—综合科室负责人和联络员抓办落实的维护体制,增强部门对机构编制信息系统管理的重视度,做到真抓真管,确保责任落实。
二、紧抓机构编制核查,实现系统维护全覆盖
以机构编制核查为驱动,启动信息全面录入维护。
一是开展全方位培训,着力“正向”维护到位。
制作印发崂山区《编制使用和人员备案工作流程》《系统常用功能操作指南》《机构编制核查操作办法》等,通过组织培训班现场教学,指导关键问题把握、易错点强调等对新联络员进行初始化培训。
通过电话交流、微信教学等提升联络员维护信息系统的实操技能,依据干部人事档案、任免职文件等准确开展在职在编人员岗位身份标识、党派、学历、职务等信息的维护,并录入掌握编外人员简要信息。
二是全办人员靠上复核,着力“反向”校核到位。
明确职责分工,建立不定期校核工作机制。
区委编办全体人员作为机构编制信息系统校勘的行家里手,对机构、编制、人员等信息进行多次“诊疗”,区委编办
分管领导对存在“顽疾”的单位进行电话沟通或单独约谈,切实保障了实名制数据的真实、准确、完整、规范。
三、紧抓管理流程再造,实现系统维护精准化
一是创新管理切口,推动动态维护。
以各部门联络员办理出入编、关键指标项修改等相关业务为契机,做实对具体操作人员的一对一指导,做到业务办理与部门信息复核同频共振,对发现的个性问题即时纠错、对共性问题在微信群通报,实现信息系统维护督查的常态化。
二是创新指标体系,实现精细管理。
针对教育、卫生等体量大、问题多的民生部门规范指标体系,比如教育系统明确了某某学科教师、卫生系统明确了某某科室医生,并组织人员集中维护,以职称聘任等节点常态化更新,为系统统计分析提取关键字段提供了依据。
三是创新“红黄牌”制度,确保兜底问责。
将实名数据维护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细化为10种具体情形,视情况分别给予“黄牌”“红牌”警示,明确监管措施,为信息系统管理提供制度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