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富士浓红型变异苹果的果实特性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劣, 确定其在生产上的留弃。国外主要进行果树组织 、 器官( 如叶片、 果实 ) 等方面的解剖研究 J 。 2 0 1 1 年l 0 月, 笔者所在的课题组在秦皇 岛市抚 宁县杜庄 乡代庄村一 山地红富士苹果 园进行 调查 时, 发现一株红富士苹果树的一个主枝上出现了果实浓红型变异。课题组进行 了变异材料与原品种的 果 实性 状 比较和果 皮 色素 的测 定 与解 剖观 察 。初 步认 为此材 料 为 有利 变 异 , 预 计 通过 嫁 接 方法 进 一步 鉴定后 , 有望成为超越原品种的浓红型优 良品种 。同时 , 通过对此变异材料优劣的初探 , 为深入研究和 加快苹果优 良品种的选育进程提供依据。
尺 测果 实纵径 、 横径 , 果 型 指数 = 果 实 纵径/ 横径, 测1 O个 果 实 , 每 个果 重 复测量 3次 ; 果 面 特征 ( 果 实着 色 面积 ) 肉眼 观测 法 。用 G Y 一 1 果 实硬 度 计测定 果 肉硬度 , 在 每个果 实 中部 1圈 测定 3个 值 , 测 l 0个 果
再根据叶绿素在果皮中的质量分数 ( m g / g )= 叶绿素的质量浓度 × 提取液体积 × 稀释倍数/ 样品鲜质 量, 计算叶绿素含量 J 。 ( 2 ) 花青素测定 : 取变异材料和原品种果实各 3 个, 从果实 中部 削取果皮 l g , 在体积比为 1 : 9 9 的浓盐酸与甲醇的混合液中匀浆 , 直至果皮组织全部变 白, 以1 2 0 0 r / m i n离心 1 0 a r i n , 以分光光度计测
苹果是遗传背景高度杂合 的多年生木本植物 , 发生变异现象较为普遍。人们为了发掘优 良 变异, 进 行芽变选种。据统计全世界苹果总产量中大约有一半左右是芽变 品种 。但 因饰变 的存在, 新变异是
否属于遗传物质的突变需要进行分析与鉴定。一旦这种有利变异被确定为芽变 , 就实现 了在主栽品种 性状修饰 的基础上的优 中选优 , 获得新 的优 良品种- 2 J 。对果树芽异材料 的研究 国内主要在生物学特 性【 3 圳 和果实性状 等方面 , 通过对变异材料与原品种 的比较 , 评价变异材料 的突 出性状变异 的优
1 . 2 . 3 果皮叶绿素、 花青素的测定
( 1 ) 叶绿素的测定 : 取变异材料和原品种果实各 3 个, 从果实中部削取果皮 1 g , 在体积分数为 O . 8 O 的丙酮溶液匀浆后 , 定容到 1 0 m L , 室温下直至果皮组织变 白。以 1 2 0 0 r / m i n 离心 1 0 m i n , 再次定容至 l 0 m L , 试验设 3个重复。利用 7 2 3 P C S 分光光度计测定 6 4 5 n m和 6 6 3 n m的光密度值。根据 P ( 叶绿素 a )= 1 2 . 2 1 D 6 6 3 — 2 . 8 1 D 5 , P ( 叶绿素 b )= 2 0 . 1 3 D “ 5 — 5 . 0 3 D  ̄ 3 计算叶绿素的质量浓度 ( m g / L ) , 其中,
( p H) 、 果皮花青素含量 显著高于对 照 , 果 实 内在 品质和着 色均优 于对照 果实 , 但 叶绿 素含量 显著低 于对 照。
综合各项指标认 为 , 此材料是 综合 性状优 良的变异材料 , 具有育种价值 。
关键词 : 变异 ; 红 富士苹 果 ; 果实 特性
中 图分 类号 : ¥ 6 6 1 . 1 文 献 标 志码 : A 文 章 编 号 :1 6 7 2 J9 8 3 ( 2 0 1 3 ) 0 2 - 0 0 3 3 - 0 3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0 4 07 - ;修改稿收到 日期 : 2 0 1 3 - 0 6 - 2 5
河北科技 师范学 院学报
2 7卷
D , 为波长 在 6 6 3 n m 处测 得 的 叶绿 素 的吸 光度 值 , D “ 为波 长在 6 4 5 n m处 测 得 的 叶绿 素 的 吸光 度值 ,
D OI : 1 0. 3 9 6 9 / J . I S S N. 1 6 7 2 - 7 9 8 3 . 2 0 1 3 . 0 2 . 0 0 7
红 富 士 浓 红 型 变 异 苹 果 的 果 实 特 性
肖 啸 , 刘建珍 , 宋立琴 , 张立彬 , 范文祥 , 张 芳。
河北科技师o u mM o f He b e i No r mM Un i v e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T e c h n o l o g y Vo 1 . 2 7 No . 2 J u n .2 0 1 3
实, 取平均值 , 重复 3 次; 可溶性 固形物在果 肉中的质量分数用 册 复3 次; 酸度用 p H试纸( 3 . 5— 5 . 4 ) 测定。
手持折光仪测定 , 测1 O个果实 , 重
1 . 2 . 2 果皮解剖结构观察
下观察并拍照。
采用徒手切片法, 制作芽变材料和原 品种果皮的临时装片 , 在蔡 司显微镜
( 1 河北科技师范学 院园艺科技学院 , 河北 秦皇岛 , 0 6 6 6 0 0 ; 2秦皇 岛市海港 区林业 局 ; 3秦皇岛市绿色农业发展 中心 ) 摘 要 :以红富士原 品种为对 照 , 对 红 富士变异苹果果 实的外观特征 、 果实性状 、 解 剖及色素特征 进行研究。结
果表 明 , 变异果实 的硬度 、 果型指数与对 照果 实基本一致 ; 变异果实的平均单果质量 、 可溶性 固形物含量 、 酸度
1 材 料 与方 法
1 . 1 试 验材 料
2 0 1 2 年1 O 月2 0日, 自秦皇岛市抚宁县杜庄乡代庄村一山地红富士苹果园 中, 采收主枝上发生变 异的全部浓红型果实和同株上 的红 富士苹果作为研究材料 。
1 . 2 试 验方 法
1 . 2 . 1 果实性状指标测定 用 B S 2 2 4 S电子天平称 l 0 个果实 , 求 出平均单果质量 , 重复 3次; 用游标卡
尺 测果 实纵径 、 横径 , 果 型 指数 = 果 实 纵径/ 横径, 测1 O个 果 实 , 每 个果 重 复测量 3次 ; 果 面 特征 ( 果 实着 色 面积 ) 肉眼 观测 法 。用 G Y 一 1 果 实硬 度 计测定 果 肉硬度 , 在 每个果 实 中部 1圈 测定 3个 值 , 测 l 0个 果
再根据叶绿素在果皮中的质量分数 ( m g / g )= 叶绿素的质量浓度 × 提取液体积 × 稀释倍数/ 样品鲜质 量, 计算叶绿素含量 J 。 ( 2 ) 花青素测定 : 取变异材料和原品种果实各 3 个, 从果实 中部 削取果皮 l g , 在体积比为 1 : 9 9 的浓盐酸与甲醇的混合液中匀浆 , 直至果皮组织全部变 白, 以1 2 0 0 r / m i n离心 1 0 a r i n , 以分光光度计测
苹果是遗传背景高度杂合 的多年生木本植物 , 发生变异现象较为普遍。人们为了发掘优 良 变异, 进 行芽变选种。据统计全世界苹果总产量中大约有一半左右是芽变 品种 。但 因饰变 的存在, 新变异是
否属于遗传物质的突变需要进行分析与鉴定。一旦这种有利变异被确定为芽变 , 就实现 了在主栽品种 性状修饰 的基础上的优 中选优 , 获得新 的优 良品种- 2 J 。对果树芽异材料 的研究 国内主要在生物学特 性【 3 圳 和果实性状 等方面 , 通过对变异材料与原品种 的比较 , 评价变异材料 的突 出性状变异 的优
1 . 2 . 3 果皮叶绿素、 花青素的测定
( 1 ) 叶绿素的测定 : 取变异材料和原品种果实各 3 个, 从果实中部削取果皮 1 g , 在体积分数为 O . 8 O 的丙酮溶液匀浆后 , 定容到 1 0 m L , 室温下直至果皮组织变 白。以 1 2 0 0 r / m i n 离心 1 0 m i n , 再次定容至 l 0 m L , 试验设 3个重复。利用 7 2 3 P C S 分光光度计测定 6 4 5 n m和 6 6 3 n m的光密度值。根据 P ( 叶绿素 a )= 1 2 . 2 1 D 6 6 3 — 2 . 8 1 D 5 , P ( 叶绿素 b )= 2 0 . 1 3 D “ 5 — 5 . 0 3 D  ̄ 3 计算叶绿素的质量浓度 ( m g / L ) , 其中,
( p H) 、 果皮花青素含量 显著高于对 照 , 果 实 内在 品质和着 色均优 于对照 果实 , 但 叶绿 素含量 显著低 于对 照。
综合各项指标认 为 , 此材料是 综合 性状优 良的变异材料 , 具有育种价值 。
关键词 : 变异 ; 红 富士苹 果 ; 果实 特性
中 图分 类号 : ¥ 6 6 1 . 1 文 献 标 志码 : A 文 章 编 号 :1 6 7 2 J9 8 3 ( 2 0 1 3 ) 0 2 - 0 0 3 3 - 0 3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0 4 07 - ;修改稿收到 日期 : 2 0 1 3 - 0 6 - 2 5
河北科技 师范学 院学报
2 7卷
D , 为波长 在 6 6 3 n m 处测 得 的 叶绿 素 的吸 光度 值 , D “ 为波 长在 6 4 5 n m处 测 得 的 叶绿 素 的 吸光 度值 ,
D OI : 1 0. 3 9 6 9 / J . I S S N. 1 6 7 2 - 7 9 8 3 . 2 0 1 3 . 0 2 . 0 0 7
红 富 士 浓 红 型 变 异 苹 果 的 果 实 特 性
肖 啸 , 刘建珍 , 宋立琴 , 张立彬 , 范文祥 , 张 芳。
河北科技师o u mM o f He b e i No r mM Un i v e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T e c h n o l o g y Vo 1 . 2 7 No . 2 J u n .2 0 1 3
实, 取平均值 , 重复 3 次; 可溶性 固形物在果 肉中的质量分数用 册 复3 次; 酸度用 p H试纸( 3 . 5— 5 . 4 ) 测定。
手持折光仪测定 , 测1 O个果实 , 重
1 . 2 . 2 果皮解剖结构观察
下观察并拍照。
采用徒手切片法, 制作芽变材料和原 品种果皮的临时装片 , 在蔡 司显微镜
( 1 河北科技师范学 院园艺科技学院 , 河北 秦皇岛 , 0 6 6 6 0 0 ; 2秦皇 岛市海港 区林业 局 ; 3秦皇岛市绿色农业发展 中心 ) 摘 要 :以红富士原 品种为对 照 , 对 红 富士变异苹果果 实的外观特征 、 果实性状 、 解 剖及色素特征 进行研究。结
果表 明 , 变异果实 的硬度 、 果型指数与对 照果 实基本一致 ; 变异果实的平均单果质量 、 可溶性 固形物含量 、 酸度
1 材 料 与方 法
1 . 1 试 验材 料
2 0 1 2 年1 O 月2 0日, 自秦皇岛市抚宁县杜庄乡代庄村一山地红富士苹果园 中, 采收主枝上发生变 异的全部浓红型果实和同株上 的红 富士苹果作为研究材料 。
1 . 2 试 验方 法
1 . 2 . 1 果实性状指标测定 用 B S 2 2 4 S电子天平称 l 0 个果实 , 求 出平均单果质量 , 重复 3次; 用游标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