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北师版八年级初二数学上册《函数》名师精品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1函数
1.掌握函数的概念以及表示方法;(重点)
2.会求函数的值,并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难点)
一、情境导入
在学习与生活中,经常要研究一些数量关系,先看下面的问题.如图是某地一天内的气温变化图.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随着时间t(时)的变化,相应地气温T(℃)也随之变化.那么在生活中是否还有其他类似的数量关系呢?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函数的有关概念
【类型一】函数的识别
下列关系式中哪些是函数,哪些不是?
(1)y=x;(2)y=x2+z;(3)y2=x;(4)y=±x.
解析:要判断一个关系式是不是函数,首先看这个变化过程中是否只有两个变量,其次看每一个x的值是否对应唯一确定的y值.
解:(1)此关系式只有两个变量,且每一个x值对应唯一的一个y值,故它是函数.
(2)此关系式中有三个变量,因此y不是x的函数.
(3)此关系式中虽然只有两个变量,但对于每一个确定的x值(x>0)对应的都有2个y 值,如当x=4时,y=±2,故它不是函数.
(4)对于每个确定的x值(x>0)对应的都有2个y值,如当x=9时,y=±3,故它不是函数.
方法总结:由函数的定义可知在某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和y,对于每一个确定的x值,y值都有且只有一个值与之对应,当x值取不同的值时,y的值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但如果一个x的值对应着两个不同的y值,那么y一定不是x的函数.根据这一点,我们可以判定一个关系式是否表示函数.
【类型二】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函数y=x+1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
A.x≠1 B.x≥-1
C .x>-1
D .一切实数
解析:要使y =x +1有意义,则必须满足x +1≥0,∴x ≥-1.故选B. 方法总结:求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应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必须使含自变量的代数式有意义,二是满足实际问题.
探究点二:函数的关系式及函数值 【类型一】 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
近年来,我国西南部分省市遭遇了严重干旱.某水库的蓄水量随着时间的增加而
减小,干旱持续时间t(天)与蓄水量V(万立方米)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回答问题.
(1)这个图象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2)根据图象填表:
干旱持续时间t(天) 0 10 20 30 40 50 60 蓄水量V(万立方米)
(3)当t 取0至60天之间的任一值时,对应几个V 值?
(4)V 可以看成t 的函数吗?如果是,试写出用自变量表示函数的式子.
解析:(1)通过读图可知,横坐标表示干旱持续时间,纵坐标表示蓄水量,因此它表示的是干旱持续时间与水库蓄水量之间的关系;
(2)根据图象信息确定每个特殊点的坐标即可; (3)观察图象可得;
(4)可根据函数的定义来判断.
解:(1)图象反映了干旱持续时间与水库蓄水量之间的关系; (2)如下表:
干旱持续时间t(天) 0 10 20 30 40 50 60 蓄水量V(万立方米)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3)当t 取0至60天之间的任一值时,对应着一个V 值; (4)V 是t 的函数.
根据图象可知,该水库初始蓄水量为1200万立方米,干旱每持续10天,蓄水量减少200万立方米,由此写出的式子为:V =1200-200
10
t =-20t +1200(0≤t≤60).
方法总结:三种函数表示方法之间有互补性,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类型二】 求函数值
求当x =-4时的函数值. (1)y =x +24;(2)y =12x +1
.
解析:利用已知x 的值,代入关系式求出即可. 解:(1)代入x =-4,得y =-4+24=-1
2

(2)代入x =-4,得y =1-4×2+1=-1
7
.
方法总结:利用函数值的定义,正确代入自变量的取值求解是解题的关键.
探究点三:函数的图象
洗衣机在洗涤衣服时,每浆洗一遍都经历了注水、清洗、排水三个连续过程(工作
前洗衣机内无水).在这三个过程中,洗衣机内的水量y(升)与浆洗一遍的时间x(分)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为( )
解析:∵洗衣机工作前洗衣机内无水,∴A ,B 两选项不正确,淘汰;又∵洗衣机最后排完水,∴D 选项不正确,淘汰,所以选项C 正确,故选C.
方法总结:本题考查了对函数图象的理解能力,看函数图象要理解两个变量的变化情况.
三、板书设计
函数⎩⎪⎨⎪⎧定义:自变量、因变量、常量函数的关系式⎩⎪⎨⎪⎧三种表示方法函数值
函数的图象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通过对以前学过的“变量之间的关系”的回顾与思考,力求提供生
动有趣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层层深入的问题设计,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操作、交流、归纳等数学活动.在活动中归纳、概括出函数的概念,并通过师生交流、生生交流、辨析识别等加深学生对函数概念的理解.
良好的学习态度能够更好的提高学习能力。

良好的学习态度应该包括:
1、主动维持学习的兴趣,不断提升学习能力。

2、合理安排学习的时间。

3、诚挚尊重学习的对象,整合知识点。

4、信任自己的学习能力,制定学习复习计划。

5、不急于求成。

做题反思。

做题的时候要学会反思、归类、整理出对应的解题思路。

遇到错的题(粗心做错也好、不会做也罢),最好能把这些错题收集起来,每个科目都建立一个独立的错题集(错题集要归类),当我们进行考前复习的时候,它们是重点复习对象,保证不再同样的问题上再出错、再丢分。

因此,良好的学习态度的养成,应该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开始。

无论是初学者,还是学有所成者,都应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态度,都应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